《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含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估算的含义,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估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估算的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估算的经验。

3. 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巩固估算方法。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强调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用估算解决问题1. 估算的含义:对数值进行大致的估计和计算。

2. 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取整法、近似数法等。

3. 估算的步骤:观察题目、选择估算方法、进行估算、检验结果。

4.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估算方法。

2. 观察生活,发现估算问题,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估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三年级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引言估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和估计,找到近似的答案。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和灵活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步认识估算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估算的意义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学科。

而估算正是这两种思维的结合体现。

通过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在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出合理的推测和估计。

三、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练习估算,来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得出近似的答案,比如:我们班有40个学生,每人平均吃2个苹果,那么我们班共要吃多少个苹果呢?这个题目就需要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得出答案。

四、估算与实际问题结合估算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技能,它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息息相关。

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做加减法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尤其是在没有具体数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出近似的答案。

五、总结与展望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估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估算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六、引导学生学习估算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的估算、交通工具行驶的时间估算等,让学生认识到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当我们购物时,可以通过估算计算出是否够钱,而不需要每次都进行准确计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效率。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估算的兴趣,从而更愿意学习和掌握估算的方法。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后,我对于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一、估算的重要性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估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通过估算,我们可以快速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估算一些数量、时间、距离等信息,例如购物时的预算、旅行时的路程、时间等。

而通过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实际问题。

二、估算的基本原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基本的原理是“四舍五入法”。

通过四舍五入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成一个更容易计算的问题。

例如,在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时,我们可以先估算每个数字的大小,然后进行四舍五入,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的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三、估算的步骤和技巧在使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 分析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需要估算的量是什么,例如距离、时间、数量等。

2. 收集信息:然后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已知的数值和限制条件。

通过收集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估算问题。

3. 估算数值: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数值的大小,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

在估算数值时,可以使用四舍五入法,简化计算过程。

4. 检验结果:最后,我们需要对估算结果进行检验,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数值和估算结果的差异来检验结果。

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例如近似估算、取整估算、比较估算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估算问题,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四、估算解决问题的应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很多实际问题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估算一些数量、时间、距离等信息,例如购物时的预算、旅行时的路程、时间等。

而在工作中,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同样重要,例如在项目管理中的进度估算、资源分配等。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用估算解决问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估算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计算器和草稿纸,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估算的概念,例如:估算一下我们班有多少人?你是怎么估算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教师总结并引入四舍五入法。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步骤,并通过一些例子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估算问题,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提高1. 教师给出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估算问题,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四舍五入法在估算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估算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四舍五入法和进行课堂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在估算中的重要性”。

四舍五入法是估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估算出答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用估算解决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学会如何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自主地进行估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估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一些实际问题,以及白板和 markers,方便我们进行板书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如果你有30个苹果,你想要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然后我会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估算的方法,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数是大于还是小于另一个数,以及如何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3. 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主地进行估算,并解释他们的估算方法。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用估算来解决。

例如,“如果我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要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我会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白板和 markers 来板书估算的方法和一些关键的步骤,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估算一下,如果你有20个橙子,你想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答案:通过估算,我们可以得出每个朋友能分到5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例如,“你想一想,还有哪些实际问题我们可以用估算来解决?试着列出来并尝试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2024年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用估算解决问题》是一门很有意思和实用的课程,它帮助我们培养了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并且提高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估算是通过对问题进行粗略的计算,来得到一个大概的答案或结果。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快速估计和判断一个问题。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面对的问题很少是准确的,所以掌握估算的方法非常重要。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估算练习。

例如,他给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在5小时内能够行驶多远?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估算来得到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忽略行驶的时间中的停顿和减速等因素,只考虑火车的速度。

然后,我们可以将速度和时间相乘,得到火车行驶的距离。

所以,在5小时内,火车大概能行驶300公里左右。

这样的估算并不是准确的,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很有实用性的。

在练习中,老师还给出了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进行估算。

例如,老师给出了一个问题:假设一片树林的面积是1000平方米,其中的树木相互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那么树木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来得到一个粗略的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这片树林是一个矩形,面积是1000平方米。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树木之间的距离来估算树木的数量。

假设每棵树木需要5平方米的空间,那么树木的数量大概是1000除以5,即200棵树木。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快速估计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逐渐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在实际问题中也能灵活运用。

估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快速估计结果,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推理和判断,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情境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它们吧。

二、自主探究(一)探究例题1. 收集信息。

(1)星期天,妈妈来到了电器商店,看上了一个炒锅和一个吹风机,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信息?你知道妈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吗?2. 解决问题。

你们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想一想,也可以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来帮助我们解决。

(1)独立尝试。

预设1:借助人民币解决。

预设2:借助计数器解决:预设3:估算:(2)对比,理解估算。

这几个同学的方法,你们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你们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刚刚这些同学都没有准确计算出结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都是用了“估”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做“估算”。

3.回顾反思。

反思:我们解答的正确吗?有什么办法检验?检验方法1:500元买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的钱就不到200元了,就不够买218元的吹风机了,所以带500元不够。

检验方法2:把电话机的钱数看成300元,500-300=200元,剩下的钱也不够买218元的吹风机了,所以500元不够。

4.小结。

同学们,回顾刚刚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样解决的呢?我们通过读题知道了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后又验证了咱们解决的是否正确。

(二)变式练习你们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想一想,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吧。

带700元够吗?1.学生尝试完成。

学生作品:他的解答正确吗?让我们检验一下吧。

把炒锅的358元多看成400元,700-400=300,剩下的300元>218元,一定够买218元的吹风机,所以带700元够。

(三)对比小结刚刚我们借助估算,解决了两个问题,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商品的价格想成了比他小的整百数,而在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把它想成了比他大的整百数,都是想成整百数,为什么不一样呢?看来我们在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还是要根据实际问题,以及数据的特点,有时需要往大估,有时需要往小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说课稿-一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对估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忽略估算的方法,直接进行精确计算。

此外,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往往缺乏方法和策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估算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并总结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乘法《用估算解决问题》1.导入问题2.自主探究3.合作交流4.教师讲解5.巩固练习6.总结反思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创设了看电影的情境,提出能不能坐下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用估算解决问题,但是当时只进行了粗略的估量。

对于“223+234”的计算,可适当避开准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

教材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应用往小估的策略,得出中间数,并不断调整估算方法,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体会需要依据数据的状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用估算解决问题,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当时的要求是估成整百,整千或整十的数进行计算。

在本课的估算中,学生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又由于估算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制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敏捷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三年级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所以,本课需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

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近似数。

找出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数。

182 346 602 871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194 517 999师:今天我们学习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的内容,为估算教学做准备。

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了解学生已有学情,为后面课程的进行做铺垫。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题4。

(一)阅读与理解1、阅读与理解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2、讨论解题思路师:要想解决六年级的学生能不能同时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预设:223+234=?3、适时引导,引入估算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预设:可以先估算。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用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1新课标中,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无论是在学习哪种运算时,教材中都失分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估算中,除法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知道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正视别人的观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本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师教学时应该把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看作是教学的重点,而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法、减法、乘法的估算,被除数与除数在估算中不仅要选择接近整十、整百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计出大概结果。

所以在这节课的练习时,教师应该在让学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估算除法的一般方法:除数不变,吧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的数来计算,从而得出结果。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乘法估算,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关于估算的几点思考:《乘法估算》,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觉得最难上的便是估算课,没有标准的答案可言。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2、学会估算的方法;3、通过学习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2、学会估算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讲授法。

四、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带学生们思考三个问题:如何估计体积、如何估计长度、如何估计重量。

引导学生开始了解估算的含义和重要性。

2、正文:(30分钟)(1)了解估算的含义和作用:估计,是用一种有限的方法,通过差不多或大概的结果,来得到一个大致的数值。

我们平时用到的估算有:估计时间、估计距离、估计数量、估计价格等。

估算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买菜、买东西、出门赶时间,都需要进行估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估算呢?因为有时候,我们需要快速地得到一个大致的数量或价值,并且不能浪费太多时间来求精确的结果。

估算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对准确的数值,快速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2)学习估算的方法:学习估算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估算时加减乘除法,另一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估算。

a、加减乘除法:加减法估算:可以估算比较简单,数值差别不大的数目。

例如,20+40+30+50估算为100。

乘法估算:可以将某个数的几倍进行估算。

例如,30个苹果,估算可以是三十乘以三,即90个。

减法估算:可以将一个数减去估算的数,得到结果。

例如,20减去大约10,估算为10,那么答案就是20-10=10。

除法估算:可以将数值除以更小的数或更大的数来进行估算。

例如,56÷4,可以估算为50÷4,答案大约是12.5。

b、经验和直觉估算法:利用常识和直觉判断,对比相似物品,或借助实物估算。

例如,估算一张5元的纸币,先用一个相似大小的纸张、叠在一起,再依此计算出答案。

(3)通过学习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小组活动:1、让学生们自行组成小组,进入小组活动环节;2、组员之间分别互相交流,探讨生活中估算的经验、方法、还有哪些情况下需要估算,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估算等问题;3、让学生们用估算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出门需要的时间、估算某种商品的价格、某件物品的重量等。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2.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估算?估算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通过例题,演示估算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 提问:估算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3. 给学生发放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2. 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技巧。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拓展,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优点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案例中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教师讲解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估算解决。

2. 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概念,知道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估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估算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估算。

2. 估算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3. 估算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用估算解决问题》2. 主要内容:估算的概念、方法、应用。

3. 重点与难点:掌握估算方法,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课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两个例子,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

2. 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估算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学生反馈: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来引出估算的概念。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选干货)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1)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估算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估算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讨论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导案学案达标检测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明的妈妈要买3本价格为48元的书.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2。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准确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1.同桌讨论:约带多少钱合适,得出:一本书大约50元,3本书大约150元,小明的妈妈大约带150元就行。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

1。

读题,明确题意.(1)从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讨论:怎么列式子?2.根据题意估算这道题的得数。

你打算怎样估算呢?思考:能把29×8转化学过的口算乘法吗?1.读题交流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9×8。

2.集体交流:用估算解决较好.方法一: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1.找邻居.39422最接近20的数:( )最接近40的数:()最接近50的数:( )最接近60的数:( )答案:17、22 39、4152、48方法一: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30×8=240(元)方法二:29×8≈29×10=290,板书:29×8≈30×8=240(元)29×8≈29×10=2903.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算出的得数最接近准确值,解决问题最合适呢?4。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知道估算的方法及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

2. 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能够自主进行估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估算方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为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2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估算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3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估算练习题等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的方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引出估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3.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估算方法,互相学习,提高估算能力。

3.4 课堂讲解3.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估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估算结果,了解学生对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估算应用情况。

5.1 优点与不足5.2 改进措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5.3 教学展望展望后续的教学,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6.2 估算方法指导教师讲解并示范各种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估算这个“神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超市买东西,眼看着结账的数字一路飙升,心里开始打鼓——这买的值不值?这时候,估算就像一位神奇的助手,帮你轻松搞定这些小烦恼。

别小看这个技能,学会了它,你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简直像是掌握了一项超能力。

2. 估算的魅力2.1 生活中的估算咱们的生活就像一场大戏,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有时候,你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场景:朋友约你去吃饭,菜单上价格五花八门,你一时看得眼花缭乱。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快速估算出大致的消费水平,那就能为自己把控好预算。

想象一下,大家围坐一桌,菜一上,你悄悄心算,心里有数,甚至还能抢先对朋友说:“这顿大概要一百出头吧!”这时候,你就是那个“聪明的家伙”,小伙伴们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羡慕得不行。

2.2 学习中的估算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问:“你觉得这个题目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解答?”这时,估算同样是你的好朋友。

比如,有道数学题,看着数字一堆,心里先想:“这应该在十分钟左右搞定。

”这样你就能合理安排时间,不会被后面的内容拖得一头雾水。

再说了,估算就像一双“火眼金睛”,能帮你快速找到问题的重点,直接打击问题的“软肋”。

3. 教学设计3.1 目标设定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各种情境中运用估算。

让他们明白,估算不是随便乱猜,而是一种科学的预测。

就像打篮球,你得先算好投篮的角度和力度,才能“一箭双雕”,进球无数。

3.2 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多交流。

比如,给他们一个实际的购物清单,让他们在小组里讨论,估算总价。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学会多角度思考。

想象一下,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争先恐后地计算,气氛肯定热火朝天,笑声不断。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估算大挑战”。

给出几个不同的场景,比如:“你有三十块钱,想买几本书,如何估算每本书的价格?”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根本不会觉得这是在“上课”,反而乐在其中。

第六单元《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单元《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估算的基本概念。估算是一种快速计算或估计数值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购物、烹饪、旅行等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来确定是否带够了钱。这个案例展示了估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估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含义,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并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估算的方计不同类型的估算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针对难点c,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计算长跑时间时,从整圈时间逐步逼近实际时间,让学生掌握如何调整数值以达到更准确的估算结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教学难点
a.理解估算的意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估算,估算与精确计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b.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可能难以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c.估算过程中的数值调整: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调整数值以达到最佳估算效果。
举例:
-针对难点a,教师可通过具体情境举例,如购物时对总价进行估算,可以快速判断是否足够付款,解释估算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估算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估算方法还不够熟悉,或者是对小组讨论的主题不够感兴趣。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让我对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我发现估算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估算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解决方案。

在课堂上,老师给出了一道问题:一列火车有多长?通过估算每节车厢的长度,然后计算车厢总数,再乘以每节车厢的长度,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火车的长度。

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面对大量数据时。

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某一部分数据的值,然后乘以数据的总量,来快速得出结论。

这种快速筛选解决方案的能力对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都非常重要。

其次,估算解决问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估算车厢长度的方法,来逐步推导出火车的总长度。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将问题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逐步推理出最终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培养出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从而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有效。

另外,估算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估算车厢的长度,然后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巩固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种实际应用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通过观看这节课,我还意识到估算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解决。

而估算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和使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纠正。

这种实践和反思的方式可以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三班级人教版教案《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同学心理特征的素材,努力为同学创设熟识的生活情境,吸引他们的留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从而关心同学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学问。

1.巧设情境,轻松导学。

本节课的教学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创设需要运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同学有机会参加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同学学好估算的剧烈愿望,树立学好估算的自信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同学体会估算的价值。

教学中,先让同学自主解答,在确定笔算精确结果的同时,通过沟通让同学熟悉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不需精确计算,体会估算的价值。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估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427+275814+691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加法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新课做好学问铺垫。

同时,让同学初步了解估算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新知1.阅读理解,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70页例7情境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已知条件:29人去参观,门票8元/人。

所求问题:带250元买门票够吗)(2)引导同学列出算式:29×8。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引导同学自主解决问题。

(2)展现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笔算。

方法二估算。

由于29接近30,就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所以带250元买门票够。

(3)介绍约等号:刚才估算出的得数不是精确值,因此在列算式的时候,算式和得数之间不能用“=”连接,而要用“≈”连接,29×8≈240(元),盼望同学们在估算时留意。

3.回顾反思,总结方法。

(1)引导同学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便?(估算)(2)争论:为什么估算简便?(由于这道题问带250元买门票够不够,不是问买门票需要多少钱,所以不需要算出精确结果,这样用估算解决就特别简便了)(3)小结估算方法:把29看作30,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人去参观,买门票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够。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例心得体会范文《用估算解决问题》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

下面是我的观看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课程的一开端,老师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我以前一直觉得估算只是简单地对数值进行大概的估计,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发现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估算的好处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估算能够帮助我们在没有精确数据的情况下,快速获得一个大致的数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某个物体的重量、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可能无法轻松地获得这些精确数据。

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来快速得到一个大致的数值,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其次,估算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进行估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估计结果。

这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估算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因素,这对我们的判断能力提出了挑战。

通过不断进行估算,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此外,估算还可以培养我们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数学能力。

在进行估算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概念,例如四舍五入、近似值等等。

通过不断进行估算的练习,我们对数字的敏感度也会得到提高。

同时,对于涉及到数量和概率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因此估算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学能力。

课程的后半部分主要介绍了估算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顺序估算法。

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估算过程,从而得到一个整体的估计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用于实际问题的估算。

通过学习并运用这一方法,我发现我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课程还介绍了一些估算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估算食物摄入量、估算人口数量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
235个
平均每筐大约装几个?
答案:235÷4≈ 60(个)答平均每筐大约装60个。 (240) 14
3 笑笑在暑假时买了一本698页的故事书,准备花7天 的时间把它看完,平均每天大约要看多少页?
698÷7≈ 100(页)答:平均每天大约要看100页。
(700)
15
4 下面各题的商比较接近哪一个数?用线连一连。
用估算的方法 解决问题
1
一、新课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80 60÷3= 20 4200÷6=700
500÷5= 100 200÷4= 50 1200÷2= 600
2.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6÷6≈ 4 17÷5≈ 3 59÷7≈8
2
二、探究新知
小红一家在宾馆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每天 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5
第一种:267÷3≈10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300)
第二种:267÷3 ≈9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70)
第三种:251÷6≈8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80元。 (240)
(1)三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2)前两种是往大了估,而第三种是往小了估。 (3)第二种往大估了3,约等于90更接近准确值,更合理一些。
生1:182÷6=22(箱)……6(个) 22+1=23(箱) 23箱>18箱,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生2:8×18=144(个) 144个<182个 所以18个箱子不够装。 生3:182÷8≈20(箱)20箱>18箱,18个箱子肯定不够装。
(160)
11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这个 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 要知道18个纸箱能不能 装下,所以可以用估一 估的方法来解决。
20箱只能装160个,肯 定装不下。
9
还可以怎样解答?
求 18 个 纸 箱 能 否 装 下 , 可以先算一算,一共需 要多少个纸箱。
182≈180
180÷8>20
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 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10
267元接近270元。
4
小红一家出来游玩,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他们每天
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第一种:267÷3≈10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300)
第二种:267÷3 ≈9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70)
第三种:267÷3≈80(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80元。 (240)
182÷8= 22 (个) …… 6 (个)
22
8
1 1
68
2
22 16
6
就是求182里有几个 8,应该用笔算。
22+1=23(个) 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12源自三、巩固练习1 估算。
78÷4≈ 20 361÷5≈ 70 178÷6≈ 30 98÷9≈ 10 470÷8≈ 60 500÷7≈ 70
16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 (2)拆数估算法。 (3)想口诀估算。
17
谢谢观看!
18
谢谢观看!
2020
19
题中的“大约”是什 么意思?
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算出接近的 数就可以了。
3
不需要求准确钱数,就 可以用估算求结果。
267÷3≈ 100(元)
300
267元接近300元。
为 什 么 要 把 267 元 估 成 270元呢?把它估成260 元行不行? 为什么?280元呢?
267÷3≈ 90(元)
270
6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 元少?
比90元少,因为每天90元3天要270元, 而实际只花267元,所以比80元多。
7
今天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 够装吗?
“够装”是什么意思?
8
可以看看18个纸箱大 约能装多少个菠萝。
18≈20 20×8=160(个)
需要精确计算吗?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