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 防护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在医院中,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不仅是 抢救病人生命和手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 也是一个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 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刀、噪音等危害工 作人员的因素大量存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 其防护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 防护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 护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 及其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1. 血 液 、 体 液 污 染 : 手 术 室 工 作 人员每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感染乙肝病 毒/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几 率高。常见途径是有创操作造成 血液感染,经常与手术刀、缝针 、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 生各种损伤,由于繁忙往往等不 及马上处理,而感染血液性传播 的疾病。
1.麻醉废气污染 手术期间麻醉废气可通过许 多环节弥散到空气中,长期暴露于这种微量废 弃污染的环境中,可产生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学 影响(致突变、致畸、致Ca),腹腔镜手术中 二氧化碳泄漏可引起头晕、胸闷等。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2.化学药物 手术室空气中存在着低浓度挥发性 化学消毒剂,如万福金安、福尔马林、戊二醛、 环氧乙烷等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呼吸道存在 一定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环氧乙烷、乙 醇、甲苯还能诱发基因突变,并有景积效应;还 氯消毒剂刺激呼吸道,高浓度的氯侵入呼吸道可 很快导致死亡;气溶液也是一个致敏源,易引起 过敏性哮喘。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2.防护措施:
⑴规范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避免不必要 的锐器损伤。
⑵HBV、HCV、HIV阳性者手术应进行隔离,严格按照 有关原则进行处理。
⑶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用力捏住 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同时用生理盐水 冲洗,爱尔碘消毒伤口,用防水敷料覆盖,填写《山东 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如被HBV污染的锐 器刺伤,则在24小时内及1月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同时进行乙肝血液标识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3.烧伤及电灼伤及燃爆
⑴乙醇:切开皮肤前常用乙醇消毒,如未完 全蒸发而是用电刀可着火。
⑵肠腺保养液:含异丙醇、甲苯酸钠和二乙 氨基胺溅到手术野明火引起烧伤。
⑶一次性床单:是可燃物质,虽经耐火、化 学剂处理,一旦着火仍很猛,电刀使用时如接 触床或术中盐水冲洗弄湿床单造成导电通路, 极易发生电灼伤,氧气泄漏或螺纹管裂纹使用 电刀情况下可引起自燃起火。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1.噪声: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呼吸机监护仪、 电刀、电话、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噪音可 至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降低灵活性,导致 精力分散。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2.外科电器、烟雾及电离辐射 :激光和电刀在使用中组织热 烈所产生的物质可引起机体的 某些炎症。长期暴露烟雾环境 中的人员主要有恶心、呕吐、 眼睛及上呼吸道受到刺激,术 中拍片及骨折、复位等手术使 工作人员受到X线照射,少量多 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 痛致畸。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5.防护措施
⑴手术间要定期开门窗通风,降低手术间麻醉废 气的污染,加强麻醉废气的排污设备,定期检查 麻醉机的密闭性。
⑵接触使用甲醛、戊二醛、等化学制剂及应用 抗Ca药物时应实现使用手套、口罩、防护衣,减 少操作步骤和环节,降低污染。
⑶推广使用无粉手套,西欧国家禁止使用有粉手 套。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乙肝疫苗10ug,一月后再次皮下注射乙肝疫苗5mg 。如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尽快做HCV抗体检 查,并于4-6周检测HCV的RNA。如被HIV污染的锐 器刺伤应找相应的专家就诊,预防性用药并尽快 检测HIV抗体,周期性复查(4周、6周、12周、6 月)。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3.下肢静脉曲张:长期站立 静脉回流受损,易患静脉曲 张。
4.防护措施:加强肌肉、韧 带等组织的韧性和抗疲劳能 力,可进行颈部保健操锻炼 ,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 液回流。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1.血液、体液污染2.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1.麻醉废气污染2.化学药物3.抗肿瘤药物4.乳胶、橡胶制 品及滑石粉5.防护措施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1.噪声2.外科电器、烟雾及电离辐射3.烧伤及电灼伤及燃 爆4.防护措施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1.脊柱损伤2.颈椎病3.下肢静脉曲张4.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3.抗肿瘤药物 手术过程中越来越多使用抗肿瘤 药物,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已被证 实。抗癌药物可经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使淋 巴细胞染色体突变。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4.乳胶、橡胶制品及滑石 粉、手套、止血带、胶布 等含有乳胶成分会引起多 种成分如皮疹、哮喘、接 触性皮炎。滑石粉作为一 种不溶性异物进入肌肉组 织并在其长期存在,可引 起作为一种不溶性异物进 入肌肉组织并在其长期存 在,可引起软化性皮炎反 应。
⑸防止电火花遇酒精燃烧:皮肤消毒后待酒精完 全挥发在使用电刀。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1.脊柱损伤:不正确的搬运姿势 、弯腰使脊柱受损使腰椎间盘突 出;超时静立对肌肉关节造成损 伤,在手术配合中过度倾斜自体 或重心偏向一条腿等不正确的姿 势使脊柱韧带肌肉承受重压或持 续疲劳而受损。
2.颈椎病:手术室工作紧张,在 工作中长时间处于椎体固定的姿 势,整个手术全神贯注,是上身 前倾,颈部偏转易患颈椎病。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4.防护措施
⑴手术时保持安静、仪器设备及时检修上润滑剂 ,减轻噪音。
⑵外科电器产生的烟雾如有条件应采取烟雾排出 系统进行过滤和清除,激光手术配戴防护目镜。
⑶术中使用X光拍片时应穿防护服或暂时回避, 避免短期内大剂量接受X射线照射。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⑷使用高频电刀时,保证病人身体不接触金属物 ,电极板置于肌肉丰满的平坦部位,尽量靠近手 术部位,避免金属移植物,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有 效接触面积不少于10×10cm,一次性电极板不重复 使用。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在医院中,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不仅是 抢救病人生命和手术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 也是一个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 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刀、噪音等危害工 作人员的因素大量存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 其防护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 防护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 护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 及其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1. 血 液 、 体 液 污 染 : 手 术 室 工 作 人员每天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感染乙肝病 毒/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几 率高。常见途径是有创操作造成 血液感染,经常与手术刀、缝针 、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 生各种损伤,由于繁忙往往等不 及马上处理,而感染血液性传播 的疾病。
1.麻醉废气污染 手术期间麻醉废气可通过许 多环节弥散到空气中,长期暴露于这种微量废 弃污染的环境中,可产生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学 影响(致突变、致畸、致Ca),腹腔镜手术中 二氧化碳泄漏可引起头晕、胸闷等。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2.化学药物 手术室空气中存在着低浓度挥发性 化学消毒剂,如万福金安、福尔马林、戊二醛、 环氧乙烷等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呼吸道存在 一定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环氧乙烷、乙 醇、甲苯还能诱发基因突变,并有景积效应;还 氯消毒剂刺激呼吸道,高浓度的氯侵入呼吸道可 很快导致死亡;气溶液也是一个致敏源,易引起 过敏性哮喘。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2.防护措施:
⑴规范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避免不必要 的锐器损伤。
⑵HBV、HCV、HIV阳性者手术应进行隔离,严格按照 有关原则进行处理。
⑶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用力捏住 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同时用生理盐水 冲洗,爱尔碘消毒伤口,用防水敷料覆盖,填写《山东 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如被HBV污染的锐 器刺伤,则在24小时内及1月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同时进行乙肝血液标识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3.烧伤及电灼伤及燃爆
⑴乙醇:切开皮肤前常用乙醇消毒,如未完 全蒸发而是用电刀可着火。
⑵肠腺保养液:含异丙醇、甲苯酸钠和二乙 氨基胺溅到手术野明火引起烧伤。
⑶一次性床单:是可燃物质,虽经耐火、化 学剂处理,一旦着火仍很猛,电刀使用时如接 触床或术中盐水冲洗弄湿床单造成导电通路, 极易发生电灼伤,氧气泄漏或螺纹管裂纹使用 电刀情况下可引起自燃起火。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1.噪声:手术室的噪音主要来自呼吸机监护仪、 电刀、电话、物品及仪器移动的声音等,噪音可 至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降低灵活性,导致 精力分散。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2.外科电器、烟雾及电离辐射 :激光和电刀在使用中组织热 烈所产生的物质可引起机体的 某些炎症。长期暴露烟雾环境 中的人员主要有恶心、呕吐、 眼睛及上呼吸道受到刺激,术 中拍片及骨折、复位等手术使 工作人员受到X线照射,少量多 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 痛致畸。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5.防护措施
⑴手术间要定期开门窗通风,降低手术间麻醉废 气的污染,加强麻醉废气的排污设备,定期检查 麻醉机的密闭性。
⑵接触使用甲醛、戊二醛、等化学制剂及应用 抗Ca药物时应实现使用手套、口罩、防护衣,减 少操作步骤和环节,降低污染。
⑶推广使用无粉手套,西欧国家禁止使用有粉手 套。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乙肝疫苗10ug,一月后再次皮下注射乙肝疫苗5mg 。如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尽快做HCV抗体检 查,并于4-6周检测HCV的RNA。如被HIV污染的锐 器刺伤应找相应的专家就诊,预防性用药并尽快 检测HIV抗体,周期性复查(4周、6周、12周、6 月)。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3.下肢静脉曲张:长期站立 静脉回流受损,易患静脉曲 张。
4.防护措施:加强肌肉、韧 带等组织的韧性和抗疲劳能 力,可进行颈部保健操锻炼 ,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 液回流。
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一、生物危害因素及其防护: 1.血液、体液污染2.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1.麻醉废气污染2.化学药物3.抗肿瘤药物4.乳胶、橡胶制 品及滑石粉5.防护措施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1.噪声2.外科电器、烟雾及电离辐射3.烧伤及电灼伤及燃 爆4.防护措施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1.脊柱损伤2.颈椎病3.下肢静脉曲张4.防护措施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3.抗肿瘤药物 手术过程中越来越多使用抗肿瘤 药物,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已被证 实。抗癌药物可经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使淋 巴细胞染色体突变。
二、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4.乳胶、橡胶制品及滑石 粉、手套、止血带、胶布 等含有乳胶成分会引起多 种成分如皮疹、哮喘、接 触性皮炎。滑石粉作为一 种不溶性异物进入肌肉组 织并在其长期存在,可引 起作为一种不溶性异物进 入肌肉组织并在其长期存 在,可引起软化性皮炎反 应。
⑸防止电火花遇酒精燃烧:皮肤消毒后待酒精完 全挥发在使用电刀。
四、运动功能性危害及其防护
1.脊柱损伤:不正确的搬运姿势 、弯腰使脊柱受损使腰椎间盘突 出;超时静立对肌肉关节造成损 伤,在手术配合中过度倾斜自体 或重心偏向一条腿等不正确的姿 势使脊柱韧带肌肉承受重压或持 续疲劳而受损。
2.颈椎病:手术室工作紧张,在 工作中长时间处于椎体固定的姿 势,整个手术全神贯注,是上身 前倾,颈部偏转易患颈椎病。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4.防护措施
⑴手术时保持安静、仪器设备及时检修上润滑剂 ,减轻噪音。
⑵外科电器产生的烟雾如有条件应采取烟雾排出 系统进行过滤和清除,激光手术配戴防护目镜。
⑶术中使用X光拍片时应穿防护服或暂时回避, 避免短期内大剂量接受X射线照射。
三、药物危害及其防护
⑷使用高频电刀时,保证病人身体不接触金属物 ,电极板置于肌肉丰满的平坦部位,尽量靠近手 术部位,避免金属移植物,保证电极板与皮肤有 效接触面积不少于10×10cm,一次性电极板不重复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