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以万科企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7届毕业论文
题目: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以万科企业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2013级
专业财务管理
系别商学系
摘要
本文在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理论、融资行为的相关理论、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万科作为代表性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分析了万科企业的融资行为,并与房地产行业其他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对比,总结了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融资行为特点的总体表现,得出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找出对应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企业融资行为万科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writings and literatures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 financing theory and financing behavior, this paper chooses Vanke as a representative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y, analyzes the financing behavior of Vanke enterprise and carries on the financing behavior of other companies i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financing behavior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draws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ng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and finds out the corresponding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ng behavior Vanke
目录
第1章绪论 (5)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6)
第2章融资行为及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6)
2.1融资行为含义 (6)
2.2房地产上市企业的主要融资行为 (6)
第3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及生产经营状况 (7)
3.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7)
3.2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8)
第4章万科融资问题分析 (10)
4.1间接融资比例大,直接融资少 (10)
4.2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信贷上的歧视 (12)
4.3贷款方式不够灵活与多样化 (13)
第5章上市公司融资难原因分析 (13)
5.1理论分析 (13)
5.2内部原因 (14)
5.3外部原因 (14)
第6章上市公司融资难问题相关对策 (15)
6.1上市公司内部的应对政策 (16)
6.2政府的相关扶持 (17)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以万科企业为例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生产总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额占总税额的60%左右,上市公司为我国城镇居民创造出80%左右的就业机会。
而我国80%左右的产品研发和65%左右的专利发明也是由上市公司创造,它逐步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经济体的重要构成部门。
然而上市公司由于资金流动性大,会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融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能力还是有所缺陷。
当前上市公司型资金缺少问题一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本身的资金和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企业自身的资金有限、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一直困扰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资金难以得到满足。
上市公司的间接融资规模有限,难以弥补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少问题,又因为直接融资渠道的不顺畅,使上市公司不能得到充分融资,解决自身资金短缺的问题。
上市公司融资难的因素有很多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管理因素、经营的局限性因素、信用度不高因素、信息不够透明化因素、融资制度不完善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合理的融资制度安排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融资难的问题。
第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对我国经济稳增长、社会进步、就业稳定、对外贸易实施可持续发展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第二,上市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对其做出研究和探讨。
期望通过对问题进行仔细剖析,可以提出相关建议。
却很少有专家或学者从融资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融资制度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起着重要性意义。
第三,本文以融资制度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现金的制度安排结合我国实情,提出完善我国融资制度安排的对策和建议。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研究思路
以万科房地产企业作为房地产代表性企业为例,并基于万科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计算某几项指标,对其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并与房地产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对比,找出房地产行业融资的特点与问题所在,从而为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提出一些意见。
1.2.2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结合企业融资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对比的分析方法对万科房地产公司和同行业的奇特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并通过万科房地产公司的数据来分析其融资行为,分析影响融资行为的原因。
第2章融资行为及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2.1融资行为含义
融资通常是指资金在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资金流通的活现象。
融资是指资金来回的流通,是将分散的资金统一起来或者是从银行贷款用于投资,其实说白了就是资金由出到进,或者是有进到出不断循环的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融资是指企业为了正常运转,从银行或者其他方面注入资金的过程。
2.2房地产上市企业的主要融资行为
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是内源融资比例低,外源融资难度大。
内源融资比例低:内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或从业务收入。
可是在我国由于历史和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内部融资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不到1/30。
外源融资难度大:一般情况下经常使用到的融资手段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企业在使用外部资金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称之为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的特点是费用比较低、同时企业的控制权不会受到影响,债券融资有点多但是难度很大,除了风险很大之外,
对融资还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企业利用向社会发行股票的形式来缓解经济压力的做法称之为股权融资。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这两种方式在国家实行的政策和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获取资金支持的可行性不高。
除此之外,当前在我国主要运用的融资方式主有内部融资、贷款和利用客户的预付款,虽然可以解决资金的一时之需,燃眉之急,但是在法律上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
因此这种借资方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表1 2012-2016年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所占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融资来源的老大地位一直被其他资金来源占据着,其次是自筹资金、然后是国内贷款,外资所占比例最小。
2.3公司治理结构含义
公司治理从广义上理解,是针对于企业权利分配的科学。
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现共同治理。
从狭义角度分析,是研究企业的所有权分配,研究怎样将权利分配给经营管理者并且对于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的科学。
第3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及生产经营状况
3.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成立于1984,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大盘蓝筹地产代表。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广东,于2013年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三十几家分支机构。
2010年万科企
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0000平方米,销售面积8977000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0000000元。
营业收入50710000000元,净利润7280000000元。
如上所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沈阳,和其他经济发达,住宅发展的城市人口。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来,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企业活力和利润增长的潜力已经被消费者们高度认可。
3.2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目前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房产的销售,2011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突出,完成营业收入645,780.97万元,较上年增加335,478.38万元,同比增长108.11 %;实现营业利润114,261.65万元,较上年增加53,259.42万元,同比增长87.31 %,实现净利润103,679.75万元,较上年增加40,208.10万元,同比增长63.3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452.86万元,较上年增加28,492.95万元,同比增长45.26%。
与10年相比,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利润率有所下降,原因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
表2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6年间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
由表2可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6年间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总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有所明显上升,2015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比较于2014年有所下降,然而2016年相比较前两年有所明显上升。
表3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2016年主要财务指标所占比例
由表3可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6年项目资产负债率、基本每股收益(元/股)逐年上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逐年下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先上升后下降,营业收入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
第4章万科融资问题分析
4.1 间接融资比例大,直接融资少
表4 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融资构成(单位:元)
由表4可知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四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融资构成比例中,未分配利润所占比例最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北辰实业2016年法定盈余公积所占比例第二,任意盈余公积所占比例第三,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最低。
首开股份未分配利润所占比例最大,任意盈余公积所占比例第二,法定盈余公积所占比例第三,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最低。
万科任意盈余公积所占比例最大,首开股份未分配利润所占比例第二,法定盈余公积所占
比例第三,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最低。
表5 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融资比例(单位:元)
从表5可以看出,在内部融资方面,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都是通过经营的未分配利润实现的。
这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融资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房产业持续繁荣,繁荣的行业环境使得企业的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有更多的利润来进行内部融资。
而从表4可以看出,外部融资才是公司主要的融资方式,表格中五家公司的内部融资比例远远低于外部融资比例,比如万科的内部融资额还不如外部融资额的1/5,而首开股份的内部融资甚至不足外部融资的1/10.所有以上数据都反映出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的融资行为更多的依靠外部融资。
所以国有股股东选择增发新股的外部融资方式是不会影响其控股地位的,且这种外部融资成本也是非常低的,所以内部融资自然就会受到冷落,而外部融资受到追捧。
通过对五家的财务报表进行计算整理,得到以下两个表格:
表6 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2-2016年间接融资比例
表7 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2-2016年直接融资比例
从以上两个表可以清楚的看出,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都是间接融资比重很大,而直接融资较少,有些公司甚至没有直接融资。
我国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很多体制也还没有形成,市场也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直接融资较少,有些企业甚至没有直接融资,如招商地产和首开股份。
房地产业依靠自有资金很难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因此需要大量借入资金,高负债经营是房地产企业的一大特点。
4.2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信贷上的歧视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和不成熟,上市公司的贷款金额很大让金融机构没有信心施以援手,同时这也是融资困难的根本所在。
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2-2016年来银行贷款数额如下表:
表8万科、招商地产、金地集团、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五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2-2016年银行贷款数额(单位:亿元)
由表8可知万科、金地集团这两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五年间只有一年申请了贷款,且金额不超过50亿元,招商地产、首开股份、北辰实业这三家房地产公司近五年均有贷款,然而金额也不是很高,最高金额为50.2亿元。
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的难度大,很多商业银行认为上市公司财大气粗,相比较其他企业贷款需求没有那么强烈。
金融市场具有竞争激烈、服务水平较低、监管较为严格的特点。
从客观元素分析,我国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一直以来都很严格,这就使得银行风险的防控机制得以形成,上市公司自身存在较弱的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信用等级、不完善的信息披露等问题,因此,各商业银行不得不望而却步。
此外大型企业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服务的重点对象,而上市公司则成为了次要服务对象。
4.3贷款方式不够灵活与多样化
如今中国帮助上市公司发展的资金有很多,如专门为高新技术单位的创兴基金,此类基金能加快上市公司自主创新及成长,因其规模很小,所提供的业务服务也就局限资金注入、无偿资助和贴息等,而没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扶持,如政策性的贷款。
为满足逐渐生长的上市公司发展所需,增加扶持基金的资金规模及业务类型的改变。
因此,民间金融机构缺乏能力就导致贷款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5章上市公司融资难原因分析
5.1理论分析
在研究分析中发现,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金融市场最明显的特征是,具备整套完整、开放及发达的上市公司市场融资体系,最关键的是具有开放的金融市场及市场化的定价机构。
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偏高,基本实施的水低门槛、高标注、严监管、重惩罚的市场经济管理体系,拥有比较充分的竞争市场。
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早就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机构全部依照资金市场需求及风险高低来决定资金的价位,上市公司及银行之间可以依据风险承受的能力、收益水平选择各自的服务对象或者金融途径,金融市场的开放及利率市场化是上市公司融资制度体系构
建的基本。
5.2内部原因
上市公司之所以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赖,是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经济问题、信誉度等级问题、缺少贷款担保机构问题等。
上市公司运作出现问题时,企业主想到的不是如何使企业走出当前的困境,而是怎么延期贷款。
刘秀丽等学者表示,我国民营抵押担保很难进行,担保量很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倾向于固定资产,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发挥其作用。
上市公司虽然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却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究其原因实则是上市公司与生俱来的保守意识,没有开拓进取的胆量和魄力,这也是上市公司融资困难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5.3外部原因
5.3.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行为方面存在的原因主要从政府青睐于配凑团体、政府职能无法符合上市公司转变、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得不到公平的待遇等反面分析,上市公司处于转轨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公民待遇,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并限制其转型,政府依靠所有制、行业特征等位上市公司提供政策帮扶,但上市公司无法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所得到的支持方式存在不合法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有限,近年来,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往往有利于大型国有企业,对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是相对较小的,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罗兰谈到说:"国家表面上为上市公司提供一系列的优惠,但是目前在税收领域的区别对待的政策,往往受益的是国有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很大的的公司,这些公司即使在盈利能力很强,仍然是财政补贴对象,上市公司行业实际受益的相当少。
上市公司融资可靠性的取决于信贷人权利是否有效。
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中,没有对信贷人的权利进行保护,这就导致上市公司融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信贷市场监管力度不严,企业因利率管理、数量及价格歧视等原因造成自身出现严重负债等局面,使得信贷资源浪费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企业之间
的融资及利率市场化问题,专家顾乃华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指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不足,同时也为上市公司面对利率市场制定出了相关的对策。
5.3.2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本质上讲,我国现有金融市场的压抑导致了金融缺口的出现,现实中存在的利率无法真正体现市场资金存在的供需关系,这就使得资金无法有效供给并产生需求过剩的现象,金融市场缺口便由此产生。
加上企业信息和银行信息无法得到充分交流,造成了有效资金的供应不断缩减,进一步加大了金融缺口。
银企信息无法对接会影响信贷配给。
在此情况下,信息无法对接、政府强制插手、企业内部存在的融资制约等三个层面造成了上市公司融资难的出现。
5.3.3银行对风险缺少控制
导致上市公司的融资困难的原因还包括银行自身风险防控能力不足、无法全面分析上市公司的信用问题等。
经过不断总结银行对上市公司开展业务实践所得出的经验,发现基础数据严重不足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对的重大问题,这就造成商业银行无法很好地控制风险,不能对企业的综合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导致因上市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产生的风险难以解决。
第6章上市公司融资难问题相关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难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因素,还有其特殊的一面,就是经济金融体制,市场经济体质在转轨的时候微观基础的运行不完善所引发的制度冲突。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发布的我国中下企业制度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表明,上市公司融资难包含了政策及法律原因;既有银行管理和业务发展方面因素,还有上市公司自身治理及交易方面的因素;既有资本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因素,还有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方面因素。
致使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困难的因素比较复杂,利用对国际上市公司融资的经验借鉴可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难所引起诸多有益的启示。
6.1上市公司内部的应对政策
6.1.1完善融资法律体系
为加快国内自身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上市公司金融法律法规的构建,保证上市公司融资获取有效的法律保障。
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拟定了专业的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并逐渐成立起比较完善的上市公司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度。
从重点发达国家的角度上看,上市公司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其基本法、有关上市公司投资及融资等方面的特有法律法规构成。
利用国际经验,为加快上市公司发展,持续扩大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及范畴,比较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都根据企业融资方面基本都构建了完善的融资法律体系。
6.1.2加强上市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
上市公司自身的信用欠缺是影响其自身融资的一个关键原因。
信用担保的本质是被担保人对第三者的信用实施有偿运用来增加自身信用的等级,规避信贷交易中的信息不相符问题,从而完成改进社会资源的目标。
信用担保具有扩大信用及杠杆的作用,他可以加快信贷发展过程中引起外部收益。
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担保始于1991年,自成立后发展非常快,给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扶持其融资,是如今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但不能否认的是如今我国上市公司信用担保体系扔有诸多问题,例如监管主题不明确、担保法律法规不完善、担保费率高和担保公司建立的分支机构太过等。
中国如今的信用担保机构还不完善,还需进一步优化,为上市公司提供充足的服务。
上市公司信用担保体系完善可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实施:
(1)设立以银监会为主体的监管机构。
监管主体不确定,进行多部门一起监管,会致使互相推脱、每个监管部门监管政策不协调等现象,不利于信用担保体系的成长。
1995年央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规定"信用担保公司的性质是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架构的管辖、建立、结束其业务、及更改由央行决定。
设立银监会后金融机构的监管智能由银监会替代,故上市公司信用担保体系的主体应该由银监会担负。
再者,由银监会担负主体有益于信用担保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协作。
最后由银监会担负也可充分展现其专业技能优势,可有效的确保担保机构规范、合法的营运,并大大规避由银行风险失控引起的金融风险。
(2)拟定更系统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担保。
采用国际融资制度进行分析,我们可想日美国家学习,设立以《上市公司加快法》为基础法,并根据现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方法》设立专项上市公司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好的保证上市公司信用担保体系的实施。
(3)制约担保公司建立分支机构。
为了规避因资金流动而加重资金分布不均的现象,我们应制约担保公司在其区域内建立自身分支公司,坚决杜绝跨区域建立分支公司的问题。
根据以建立的分支公司尤其是跨区域建立的分公司,对其实施评估,并利用评估的结果停止或者转移本地区内的其它担保机构营运。
6.1.3强化资金管理
如果上市公司想要凭借大型银行解决自身的融资问题,那么肯定有很大的难得和要求,很少的上市公司满足相应的要求。
实际上很显而易见,国际上很少有人把它作为首选,在中国也同样如此。
上市公司要对其内部加强管理,充分借助其仅有的金融工具及现有的资源,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进而使自身的财务和经营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企业一旦缺乏内部能力的积累,仅仅依靠外部融资也没有办法更好的实现。
上市公司应当不断重视并加强自身资本积累,不能一味地依赖银行贷款,要以资积累来获得更多的企业利润,同时不断提高资本资金的相关比例。
6.2政府的相关扶持
6.2.1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减少传统银行业的业务利润,也加快商业银行经营扩张领域,踊跃发展中下企业融资的业务。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有关立法能够更好的加快证券市场及标准投资者的发展,让大型企业采用本国市场融资,减低对银行信贷的寄托,给上市公司获取银行贷款及融资提取很多的便利及机遇。
6.2.2加强金融机构建设
在商业银行选择帮助的上市公司时,态度需要有所改变。
要消除对所有制的偏见、企业规模大小的偏见、还有所选的工作方向偏见,明白上市公司对融资的需求。
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建立现代营销策略,不断挖掘、寻找、发现合适的企业、用户,不管其规模大小、民营还是国有,一旦具备良好的信誉、经营、效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