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
-
浅谈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指出,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文化的巨大作用。
文化对审计工作的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审计文化建设来强基固本,而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根本。
所以,加强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对于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概念则特指精神文化。
审计精神文化以广大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核心,在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由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三个层次组成。
审计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职业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恪守独立,坚持原则。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
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
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必须做到组织独立、经济独立和工作独立。
在保证
独立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敢于揭露和查处损失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2.依法审计,客观公正。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根本,也是审计人员最重要的职业理念。
依法审计要求审计工作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权利、义务、职责、依据、标准和手段开展,包括按照法律授权履行审计监督权和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审计过程等。
客观公正是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排除权、情、利等因素的干扰,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这是树立审计权威性和充分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保证。
3.廉洁审计,无私奉献。
审计人员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履行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光荣使命,不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审计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淡泊名利、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文明审计,内外和谐。
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遵守《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等制度规范,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举止文明、行为规范,以真诚服务、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被审计对象,给上级主管部门、被审计对象和广大社会公众等以可信赖的形象。
通过审计人员展现出来的严格执法、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品质和作风,增强审计的公信力,营造出全社会理解审计、关心审计、支持审计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
需要
当前,审计目标和重点不断调整,审计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为审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此,必须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倡导正确的审计理念,追求高尚的审计精神,形成科学的审计方法和思维模式,才能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
(二)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审计干部的需要
审计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根基和保障。
当前基层审计队伍还存在干部素质对新环境、新变化、新要求的适应性、主动性不够,一些干部中存在娇骄暮、庸懒散等作风问题。
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广大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促进审计人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时树立良好审计形象的需要
审计形象是审计威信所系,魅力所在。
经过28年全体审计人的共同努力,审计机关在社会上树立起了恪守审计职业道德,敢于坚持依法审计,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高的良好形象。
树立这样的形象来之不易,继续保持良好形象更不容易。
我们在以审计文化塑造审计队伍、树立审计形象的同时,要注重坚持惩防结合的审计和谐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查处为辅,做到检查、惩处和预防并重,构筑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切实保证审计工作的后劲。
三、探索审计文化建设的培育途径
(一)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这是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治理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管理和服务。
国家审计要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从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高度来看待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肩负完善国家治理的责任和使命,制定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升审计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的需求。
通过履行职责,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发挥揭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改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审计人员在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地方审计机关要切实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加大培训力度,建设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审计技能,提高工作效能和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廉政文化建设,实现公正审计、高效审计、廉洁审计。
按照审计署关于审计人员准入制度补充专业审计人员,提高地方审计机关领导和审计干部的专业胜任能力,引进符合标准和满足需要的人才,为审计工作储备大量合格人才。
(三)着力培养审计精神,铸造审计文化的魂
地方审计机关要大力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使审计人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怀和行为规范,转化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
力。
紧密结合创先争优、万众评公务等党风、政风、行风活动的开展,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广大审计人员的精神生活,提升审计队伍的精气神,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