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安徽地勘探钻探职业技能大竞赛工程地质技术方案大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安徽省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竞赛技术方案(初稿)
本竞赛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并针对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工程地质与工程施工钻探工竞赛技术方案要求的具体考察内容,本着地勘钻探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既能反映关键技术或代表技术水平的差别,又能体现个人技能竞赛的特点,在竞技性、时间性、典型性、观赏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适应竞赛的要求,制定了《安徽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竞赛技术方案》初稿,以供考评专家组讨论使用。
一、竞赛内容、方法和评判标准
(一)综合理论知识考试
1、考试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地勘钻探工》国家职业标准。
(2)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全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鉴定教材)。
其中教材内容占95%,本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占5%。
2、考试命题
(1)考试命题。
综合理论知识考试题由第一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评判委员会命题组研究确定。
(2)命题原则。
知识面广、难度小、客观判断能力为主。
(3)命题数量。
每套综合试题为200道,其中选择题50道(单选题)、判断题150道。
(4)命题配分。
每道题0.5分,综合理论知识考试项目总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40%。
3、考试方式
(1)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试题分A卷、B卷两套。
在临考前,由大赛组委会领导(3人以上)在A卷和B卷中抽取一套试卷考试。
(2)答题方式。
用钢笔或签字笔在考试卷上直接答题。
(3)考试时间。
综合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考试事项
钢笔或签字笔由参赛选手自备。
(二)技能竞赛
1、考试项目
(1)以大口径旋挖钻机现场成孔工艺流程和旋挖钻机的操作熟练、规范为主题。
竞赛结合全国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特点,确定旋挖钻机的机型为国产旋挖钻机(钻机最大完成钻孔直径能力为1800mm)。
参赛选手在25分钟的时间内,操作旋挖钻机在指定的区域里按照竞赛技术方案要求完成6项考试科目。
6项考试科目竞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到时间即停止比赛,未完成的项目不计分。
本考试项目总分为70分。
(2)泥浆性能测试及泥浆密度与粘度调整,本考试项目总分为30分。
2、考试流程
(1)旋挖钻机操作
A:流程①在指定位置起塔(钻机桅杆)→②测试对孔技术和安装钻头→③操纵旋挖钻机移动至孔位和对孔位→④钻进(在4钻斗之内完成1个直径为1m、孔深为3m深的钻孔)→⑤操纵旋挖钻机移动至安装钻头位置卸钻头→⑥放塔(钻机桅杆)
B:比赛用旋挖钻机选用的国产旋挖钻机。
(1)三一重工SR200C旋挖钻机图片(2)山河智能SWDM20旋挖机图片
(3)郑州宇通YTR220A旋挖钻机(4)徐工XR200旋挖钻机
C:有关考试科目说明及现场示意图
●钻孔设置为已埋好的、内充填有1-4cm的混合石料的钻孔。
护筒直径1200mm,埋深3.5m左右。
●比赛考试现场场地坚硬、防雨水冲刷和渗透造成泥泞。
●竞赛现场示意图
D:考核要求
要求参赛者有较高的操作水平,操作熟练、流程工序完整无缺、各工序项目符合规范要求和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难度属于高级工水平。
E:评判标准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钻探工技能竞赛项目评分表
F:其它
现场裁判员测量钻孔深度后通知铲车及时回填钻孔,确保参赛者竞赛在统一孔深标高。
(2)泥浆性能测试及泥浆密度与粘度调整
A:泥浆性能测试与泥浆密度调整用器具及材料
B:泥浆性能测试及泥浆密度与粘度调整项目说明
现场准备两种密度分别为1.02和1.04的泥浆,由裁判员随机取出两种泥浆(共1000ml),混合后提供给参赛选手。
由参赛选手测定该泥浆的漏斗粘度、密度及滤失量(只测定7′30〞的滤失量),并利用该泥浆及考场提供的泥浆处理剂配制出500ml密度增加0.3、漏斗粘度小于25s的新泥浆。
C:泥浆性能测试及泥浆密度与粘度调整项目评分标准
二、竞赛要求
1、竞赛前一天允许参赛选手参观场地并在规定地点熟悉机械。
2、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时,现场只能有1名手进入赛场比赛,由大赛组委会选派1名工作人员协助比赛(安装钻头插销等工作),下一个比赛选手按排号进入待考区,其他选手在休息区待命。
3、选手在竞赛中必须遵守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按竞赛要求完成竞赛内容。
4、参赛选手在竞赛中发现机械出现故障应向裁判长报告,由裁判长决定是否中止竞赛。
5、在竞赛中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评判组有权立即停止选手的比赛,并取消本项目考试得分。
6、若在比赛时间内发生不可抗拒因素(地震、大暴雨等)造成比赛不能如期进行,评判组报请大赛组委会可暂时停止或终止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