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育研究 教学管理 ·174· 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是引领学生走向“舞台”。
在学校体育节、
文艺汇演、器乐比赛、棋类比赛、书画比赛、主持人和播音员竞选、英语短剧
表演、文学社团活动、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
用学生的话说:“我们享受的是
愉悦和成功,而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
学校是个大舞台,同学们的心有多大,
学校给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四是引领学生走向阳光。
在学生中开展阳光教
育,举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面的心理教育系列活动,
构建心理服务体系,让学生走向阳光。
近两年,学校又在学生中开展了三项特色活动。
一是“百科讲坛”活动。
以讲座的形式,题材由讲课教师自选,注意健康性、知识性、趣味性;以激活
学生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获得精神、文化的享受和学习的乐
趣,提升了品位。
二是汉字书写活动。
采用开讲座、指导、练习、竞赛、评比、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以汉字学习为契机,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
趣,激发学生书写规范、美观汉字的积极性,为很好地运用汉字打下基础。
三是谜语学习活动。
先是通过专题讲座,对全校学生进行普及性培训,然后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猜谜、制谜活动,定期评奖,定期以班为单位组队参加年级比赛,对师生创作的优秀谜语进行展示等。
在此基础上,成立谜社,定期开展较专业性的指导和训练。
同时组建学校谜语代表队,积极参与校外学习、交流和比赛。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凌源市城关镇中心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师”的特色高效课堂构建之花今天已如云绽放。
新的学期,在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乘借凌源市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和构建高效课堂的东风,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搏击长空振翅飞,勇立潮头写风流”,实现凌源市城关镇中心校“市级一流、省内知名、国际视野”的教育梦想。
也谈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范春艳
(吉林省梅河口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摘 要】“民主、平等” 是建立和谐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教育成功的密秘在与理解、信任、尊重学生。
”
【关键词】师生 关系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4-01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
和谐,及乎天、地、人,关乎你、我、他。
蓝天,因和谐而美丽;大海,因和谐而壮阔;人群有了和谐才更加温暖。
和谐,是今天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
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只有和谐,这个社会才能稳定繁荣昌盛。
同样,师生之间有着和谐美的人际关系,那将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呢? 一、民主、平等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首先,“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
在今天的课改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请记住:“把学生看做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做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 二、理解与信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的核心
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信任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成功的密秘在与理解、信任、尊重学生。
”
教师不尊重、信任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和学生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
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能真正理解学生,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无隔膜。
能
坦诚相见,互相尊重,才能理解与信任。
学生需要的不再是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老师,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他们融洽相处的朋友。
给学生应有的信任,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
三、实施师生人际关系和谐美要体现出教师的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意味着他是一个人,他爱儿童!”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教师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教学之中。
不仅爱那些好学生,更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困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对学生的爱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无私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后,他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在我的课堂上,有这样一名学生,上课时自己不好
好听讲,而且和别人讲话。
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反映他不好,对他的表现,我也有所领教。
在上我的课时我是是耐心的帮助他,告诉他应该怎样上好课,做什么样的学生是老师所期望的。
每当发现他有闪光点时,我及时表扬他,给予鼓励。
总之他变了,变得有上进心,变得可爱了。
他的转变,就是源于我对他的爱及耐心的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过程,都有渴望他人肯定和赞扬的天性,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来倾注爱,像母亲对孩子,像瀑布对小溪……
四、实施师生人际关系和谐美要体现心灵的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爱,可以说是构筑师生和谐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的支点。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知识修养,因为心灵的和谐,是师生有时不需要语言就能感受到的一种默契,是从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里就能感受到的一种温馨,一种心灵的轻松……。
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学生都能深深的理解,做到配合默契,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教师并不仅仅只是自己学生知识的保育员,更应该是自己学生的灵魂的导师,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的精神之鸟一对有利的翅膀,更需要让他们的灵魂深处充满飞翔的渴望。
如果自己的学生是铁的话,那么,我们就不是恨铁不成钢,而应该努力地把铁炼成钢,并且要拿出自
己全部的能力和技术把铁炼成精钢……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学生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有自己志向和理想、有自己智慧和个性特点的人。
我们每天走进课堂面对他们,所想到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会他点什么,更重要的还应该想到唤起他,作为一个人的崇高感和神圣感,使他们懂得生活的
意义与价值。
我们的脸上要常常带着对他们勇于思索和大胆创新表示赞许的微笑,我们的语言要常常对他们的充满好奇的探索和提问流露出赞美。
在教师的心灵里,任何一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都是一座深埋地下的巨大宝藏,不管覆盖在这宝藏上面的是松软的泥土,还是坚硬的岩石,教师都应该对他充满信心和希望。
这样,师生之间就会互相感化,从而把教与学推到了和谐
的极致,最终达到心灵的和谐,因而产生美。
我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赵晓阳
(吉林省梅河口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我们应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班级 管理 做法
【中图分类号】G 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4-02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
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
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
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
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每期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少先队活动计划以及班级评比标准,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
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
三是要求全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