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晋冀陕五省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度高三阶段性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结束、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将启动“单独二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下图是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读图,完成
1~2题。
1.从图中的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从图中的信息推断,12年来甲省区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省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高
C区内人口流动量大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④有高速公
路经过,交通便利
A②③④&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A工业区、批发市场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
C高速公路、工业区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下图示意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
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变化。
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可以推断,该地区
A.T o年工业基础雄厚B.T o~T1年吸引的企业类型最多
C.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D.T1~T z年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
7.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高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
读图,完成8~9题。
8.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丙农业地域类型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多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最大可能蒸发量,单位为mm)的差。
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 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
量值大小反
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
读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mm),完成10~12题。
10.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A a
B b
C c D.d
11.a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呈减少趋势B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C.降水呈增加趋势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12.c、d两流域相比
①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大②d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大③c流域的年径流总量较小④d
流域的年蒸发力较小
A①②R①④C②③D.③④
读长江某河段河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的流水侵蚀作用以
A溯源侵蚀为主B下蚀为主C侧蚀为主D.溶蚀为主
14.推测一下,造成图中左右汊水深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
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汊流水侵蚀作用强②左汊河床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③右汊位
于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④左汊沉积物分布广,不易被侵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放峰区域
A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B.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C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D.东西差异显著而南北差异较小
16.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17.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
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
性。
下图表示我国60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
(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
读图,完成18~19题。
18.由图中信息可知,从1950s到2000s我国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B.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
C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D.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
19. 1980s以来,农业生产明显受益于水热条件变化的区域是
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C海南岛D.黄土高原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时太阳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2题。
20.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在北极点上B乙在北极圈上C丙在北回归线上D.丁在南温带
21.甲地太阳高度的年内最大值为
A.33°26’ B90° C 60° D. 46°52'
22.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平均温度最高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
23. (14分)下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上图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甲地地下水丰富且盐度高的原因。
(4分)
(2)分析该国盛行风向的成因。
(6分)
(3)判断乙海域未来的面积变化趋势,说明你的依据。
(4分)。
24.(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多加湖旧称“涅瓦湖”,是欧洲最大淡水湖。
湖面海拔5米,湖长219公里,平均宽83 公里。
湖水南浅北深,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处达230米。
结冰期较长,沿岸地区可达5—
6个月,中部约3个月。
有沃尔霍夫、斯维里和武奥克萨等河注入,西南有涅瓦河流出,通波
罗的海。
湖中风浪大,不利航运。
涅瓦河源出拉多加湖,长74公里,平均宽度400至600 米,最大深度24米,河口地区沼泽广布。
以河水流量来计算,涅瓦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流。
(1)简述拉多加湖的水文特征。
(4分)
(2)描述圣彼得堡市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4分)
(3)筒述涅瓦河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向。
(2分)
(4)简要分析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4分)
25. (14分)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对沿
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
(6分)
(3)说出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
(4分)
2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旺达共和国为国土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1130万(2012年)的内陆国
家。
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 18℃,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600毫米。
由于长期粮食不足,2009年开始从中国引进水稻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
材料二卢旺达煤、石油等矿物能源非常短缺,电力资源主要以水电为主。
下图为尼亚瓦
龙古河上的Nyabarongo水电站及其多年各月平均发电量变化曲线图。
(1)据图总结Nyaburongo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的月变化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
原因。
(8分)
(2)简述该国东南部发展水稻种植的主要区位条件。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