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大无机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 专业 卷别:A
考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专科) 考核方式: 闭卷
姓 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6)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有浓度同为0.011-⋅L mol 的电解质①NaNO 3 ②Na 2SO 4 ③Na 3PO 4 ④MgCl 2它们对Fe(OH)3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对于反应2N 2O 5(g) —→ 2N 2O 4(g) + O 2(g),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dt dc dt dc )O N ()O N (4252= B dt
dc dt dc )O (2)O N (252= C dt dc dt dc 2)O ()O N (242= D dt dc dt dc )O N ()O N (4252=- 3、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A 可逆反应
B 不可逆反应
C 基元反应
D 复杂反应
4、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

A 反应物浓度增大 B 反应物压力增大
C 反应活化能降低
D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5、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

A 量子化、无规律
B 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C 波粒二象性、能量连续性
D 绕核运动
6、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硼
B 碳
C 氮
D 氧
7、说明电子运动时的确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

A Davission-Germer 电子衍射实验
B 光电效应
C Rutherford 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试验
D 阴极射线管中产生的阴极射线
8、下列电子的各组量子数中,可能存在的是( )。

A 3,3,2,-1/2
B 3,0,1,-1/2
C 2,-1,0, 1/2
D 3,2,-1, 1/2
9、H 2O 与(CH 3CH 2)2O 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 )。

A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B 只有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C 只有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D 只有诱导力、色散力
1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准确的( )
A 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B 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C 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D 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A 等于零
B 没有要求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12、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

A c (H +)=3.24×10-2 (3位)
B pH=3.24(3位)
C 0.0420(5位)
D 100g (3位)
13、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原则是( )。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 指示剂应在pH=7时变色。

C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该全部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14、欲配制pH=9.00的缓冲溶液,宜选择的缓冲对是( )。

A HAc —NaAc 4.75HAc)(p θa =K
B NH 3—NH 4Cl 4.74O)H NH (p 23θb =⋅K
C H 3PO 4—NaH 2PO 4 H 3PO 4的182p θa 1.K =,207p θa 2
.K =,3512p θa 3.K =
D NaH 2PO 4—Na 2HPO 4
15、已知在室温时,醋酸的电离度约为20%,其51075.1-⨯=θa K ,则该醋酸溶液
的浓度是( )mol·L -1。

A 4.0
B 0.00044
C 0.44
D 0.004
16、浓度为0.10mol·L -1NaOH 滴定同浓度的HCl ,其突跃范围是pH=4.3 ~ 9.7,若改用1.0mol·L -1HCl 滴定同浓度NaOH ,则其突跃范围是( )。

A 3.3 ~ 10.7
B 10.7 ~ 3.3
C 5.3 ~ 8.7
D 8.7 ~ 5.3
17、已知难溶电解质Ag 2CrO 4的θsp K =1.12×10-12,则Ag 2CrO 4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
( )。

A 0.654 ×10-4 mol·L -1
B 1.03×10-4 mol·L -1
C 2.62×10-4 mol·L -1
D 4.21×10-4 mol·L -1
18、Mohr 法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是( )。

A NaCl
B K 2CrO 4
C 铁铵矾
D 荧光黄
19、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
A O 2 / OH -
B O 2 / H 2O
C Cl 2 / Cl -
D MnO 4 / Mn 2+
20、已知)Fe /Fe ()Cu /Cu ()Fe /Fe ()Cr /O Cr (+++++->>>2223327
2θθθθϕϕϕϕ,则上述电对的各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为( )。

(A )-272O Cr ,+2Fe (B )+3Fe ,Cu (C )-272O Cr ,Fe (D )+2Cu ,+2Fe
21、氢电极的电极反应是2H + + 2e - = H 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该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
A c (H +)=0.1mol·L -1, p (H 2)=100kPa
B c (H +)=1.0mol·L -1, p (H 2)=10.0kPa
C c (H +)=1.0mol·L -1, p (H 2)=1.00kPa
D c (H +)=1.0mol·L -1, p (H 2)=100kPa
22、下列物质中,不能做螯合剂的是( )。

A (CH 3)2N-NH 2 C H 2N-CH 2-CH 2-NH 2
C H 2N-CH 2-CH 2-CH 2-NH 2
D C 2O 42-
2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配制缓冲溶液的是( )。

A HCl 和NH 3
B NaOH 和HAc
C NaOH 和NaCO 3
D NaH 2PO 4和Na 2HPO 4
24、用0.10mol·L -1 NaOH 滴定同浓度的HCOOH (74.3θa =pK )
,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为( )。

A 酚酞(0.9θa =pK )
B 中性红(41.7θa =pK )
C 甲基橙(41.3θa =pK )
D 溴酚兰(1.4θa =pK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将12 mL0.01 1-⋅L mol KCl 溶液和1mL 0.0051-⋅L mol 的AgNO 3溶液混合以制 备AgCl 溶胶,该溶胶在电场中向 极移动。

2、若浓度单位是mol·L -1 ,时间单位是s ,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kc (A) ·c 1/2 (B), 则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

3、在下列分子 BBr 3、 NF 3、CCl 4中,中心原子以sp 2杂化成键的是 , 以sp 3不等性杂化成键的是 ,以sp 3等性杂化成键的是 。

4、H 2O 、H 2S 、H 2Se 三种物质,分子间取向力按________顺序递增,色散力按______顺序递增,沸点按_______顺序递增。

5、22.55080有 位有效数字,若保留3位有效数字,应按 的原则修约为
6、现有0.10mol·L -1 NH 4Cl 溶液20mL ,能否被同浓度的NaOH 溶液准确滴
定 ,原因是 。

(已知NH 3的5θb 108.1-⨯=K )。

7、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 2O , HCO 3‾ , C 6H 5NH 3+ 。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 2O , HCO 3‾ 。

8、常用于标定HCl 的基准物质有 和 ;常用于标定NaOH 的基准物质有 和 。

9、写出下列滴定方法所选用的指示剂,KMnO 4法 ,K 2Cr 2O 7法 ,碘量法 。

10、已知V .)Cu /Cu (1602=++θϕ, V .)Cu /Cu (3402=+θϕ;=+)/(Cu Cu θϕ V , Cu +在水中 (能或不能)发生歧化。

11、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式,
Cl 2(g) + 2e - = 2Cl ‾(aq)
12、AgCl 可与HCl 反应生成AgCl 2‾,该离子的名称是 ,中心原子是以 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形成配位键,AgCl 2‾的空间构型是 。

13、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引起什么误差?
(1)很有经验的人对同一样品很仔细地进行多次分析,所得结果不能完全一致, 。

(2)配制溶液时,溶解基准物质时溶液有溅失, 。

(3)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 ;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反应 Fe 2+ (aq) + Ag + (aq) = Fe 3+ (aq)+Ag(s)
初始浓度/mol·L -1: 0.10 0.10 0.010
已知: K θ (298K) = 2.98,
求 (1)反应开始后自发进行的方向?
(2)平衡时Ag +、Fe 2+、Fe 3+的浓度各为多少?
2、称取铁矿试样0.5000g ,将其溶解后全部还原成Fe 2+,用0.01500 mol·L -1 K 2Cr 2O 7标准溶液测定,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K 2Cr 2O 7溶液33.45mL 。

求铁矿试样中Fe 和Fe 2O 3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Fe M =55.851-⋅mol g ,)(32O Fe M =159.691-⋅mol g )
3、称取含有惰性杂质的NaHCO 3 和Na 2CO 3混合碱试样0.6524g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992mol·L -1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 21.76mL 。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又消耗HCl 27.15 mL 。

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已知1320.106)(-⋅=mol g CO Na M ,1
301.84)(-⋅=mol g NaHCO M )
4、计算0.010mol·L -1Fe 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值。

已知Fe(OH)3的39θsp 1079.2-⨯=K 。

5、判断298K 时反应2Fe 3++2I -=2Fe 2++I 2在标准态下和当c (Fe 3+)=0.001 mol·L -1,c (I -)=0.001 mol·L -1,c (Fe 2+)=1.0 mol·L -1时的反应进行的方向?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θϕ (I 2/I -)=0.535V ,θϕ(Fe 3+/Fe 2+)=0.771V 。

6、含有0.10 mol·L -1 NH 3和0.10 mol.L -1 NH 4Cl 以及0.010 mol·L -1 [Cu(NH 3)4] 2+的溶液中,是否有Cu(OH)2沉淀?已知
(202531224310
2.2])([,108.1)(,108.4])([--+⨯=⨯=⨯=OH Cu K NH K NH Cu K sp b f θθθ) 07-08(1)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专)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C
2、D
3、C
4、D
5、B
6、C
7、 A
8、D
9、A 10、C 11、D
12、A 13、D 14、B 15、B 16、A 17、A 18、B 19、C 20、C 21、D
22、A 23、C 24、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正极
2、L 0.5·mol -0.5·s -1
3、BBr 3; NF 3; CCl 4
4、H 2Se 、H 2S 、H 2O , H 2O 、H 2S 、H 2Se ,H 2S 、H 2Se 、H 2O 。

5、7 , 四舍六入五成双, 22.6
6、不能,8104θa 10105.510.0)(--+
<⨯⨯=⨯NH K c 。

7、OH -, CO 32-, C 6H 5NH 2。

H 3O +, H 2CO 3。

8、Na 2CO 3、 Na 2B 4O 7·10H 2O ,H 2C 2O 4·2H 2O 、KHC 8H 4O 4。

9、自身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特殊指示剂
10、0.52, 能。

11、2
222]/)([)(lg 20592.0)/()/(θθϕϕc Cl c Cl p V Cl Cl Cl Cl ---+= 12、二氯合银(Ⅰ)配离子, sp ,直线型
13、(1)偶然误差,(2)过失,(3)系统误差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解 (1) Fe 2+ (aq) + Ag + (aq) = Fe 3+ (aq)+Ag(s)
开始时 0.10 0.10 0.010 mol·L -1
Q < K θ,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3分)
(2) Fe 2+ (aq) + Ag + (aq) = Fe 3+ (aq)+Ag(s)
开始时/mol·L -1 0.10 0.10 0.010
平衡浓度/mol·L -1 0.10–x 0.10–x 0.01+x
1
-1-1-1-1-1-1-23L mol 013.0)]
L mol 00.1/(L mol )10.0)][(L mol 00.1/(L mol )10.0[()]L mol 00.1/(L mol )01.0[(98.2]/)Ag (][/)Fe ([]/)Fe ([⋅=⋅⋅-⋅⋅-⋅⋅+==+++x x x x c c c c c c K θθθθ 0.1)]L mol 00.1/()L mol 10.0)][(L mol 00.1/()L mol 10.0[()L mol 00.1/()L mol 01.0(]/)Ag (][/)F ([]/)F ([1-1-1-1-1-1-23=⋅⋅⋅⋅⋅⋅==+++θθθc c c e c c e c Q
c (Fe 3+) = (0.010+0.013)mol·L -1 = 0.023mol·L -1,
c (Fe 2+) = c (Ag +)= (0.10–0.013) mol·L -1 = 0.087mol·L -1 (2分)
2、解:Cr 2O 72- →6 Fe 2+→3Fe 2O 3
3363
.05000.085.5561045.3301500.0)()(6)()()(1
31722=⋅⨯⨯⨯⨯⋅===---g
mol g L L mol m Fe M O Cr K cV m Fe M Fe n Fe s
s ω(3分)
4807.05000.069.15931045.3301500.0)()(3)()()(1
3132722323232=⋅⨯⨯⨯⨯⋅=
==
---g mol g L L mol m O Fe M O Cr K cV m O Fe M O Fe n O Fe s
s ω(2分)
3、解: %42.707042.06524.00.10602176.01992.0)()()()CO (Na 1132132==⋅⨯⨯⋅==
--g mol g L L mol m CO Na M HCl V HCl c s ω(3分)
%8.13138.06524.001.84)02176.002715.0(1992.0)())](([)(NaHCO 113123==⋅⨯-⨯⋅=-=--g
mol
g L L mol m NaHCO M HCl V V c s
ω(2分) 4、沉淀开始时是Fe(OH)3的饱和溶液,所以 [][]3
θ-θ3θsp )OH ()Fe (c c c K ⨯=+ 1-133
1-4
1-39334θθsp -L mol 105.6L mol 010.0)L mol 1(1079.2)Fe ()()OH (⋅⨯=⋅⋅⨯⨯==--+c c K c pH=1.81 (3分)
沉淀完全时,-153L mol 100.1)Fe (⋅⨯≤-+c ,此时溶液中OH ‾浓度是:
1-123
1-5-4
1-39334θθsp -L mol 105.6L mol 10.01)L mol 1(1079.2)Fe ()()OH (⋅⨯=⋅⨯⋅⨯⨯==--+c c K c pH=2.81 (2分)
5、解:在标准状态下:负极反应:I 2+2e -=I - θϕ (I 2/I -)=0.535V
正极反应:Fe 3++e -=Fe 2+ θϕ (Fe 3+/Fe 2+)=0.771V
θE =θϕ(Fe 3+/Fe 2+)-θϕ(I 2/I -)=0.771V -0.535V=0.236V>0
所以反应2Fe 3++2I -=2Fe 2++I 2在标态时正向进行。

当c (Fe 3+)=0.001 mol·L -1,c (I -)=0.001 mol·L -1,c (Fe 2+)=1.0 mol·L -1时,反应处在非标准状态,则有:
V L
mol L mol V V c Fe c c Fe c n V Fe Fe Fe Fe 593.01001.0lg 10592.0771.0/)(/)(lg 0592.0)/()/(11
232323=⋅⋅+=+=--+++
+++θθ
θϕϕV L mol L mol V V c I c n V I I I I 731.0)0.1/001.0(1lg 20592.0535.0]/)([1lg 0592.0)/()/(2
112
22=⋅⋅+=+=-----θθϕϕ -+-=ϕϕE =0.593V -0.713V =-0.120V < 0,所以该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3分)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7
1040.997.70592.0236.020592.0lg ⨯==⨯==θθθ
K V V V nE K (2分)
6、解: 按照溶度积规则,要通过比较离子积Q 与溶度积θsp K 的大小来判断体系
中有是否产生Cu(OH)2沉淀。

这就需要求出溶液中c (Cu 2+)和c (OH -)离子浓度。

其中c (Cu 2+)由[Cu(NH 3)4]2+配离子的离解平衡计算,c (OH -)根据NH 3-NH 4Cl 缓冲体系计算。

324NH Cu +
+()+243NH Cu
()[]()[]()[]()[][]12
411121
14
32243108.40.1/10.00.1/0.1/010.0///⨯=⋅⋅⋅⋅⋅==---+--++L mol L mol L mol Cu c L mol L mol c NH c c Cu c c NH Cu c K f θθ
θθ ()
1112101.2--+⋅⨯=L mol Cu c (2分)
O
H NH 23
+-++OH NH 4 ()[]()[]()θ
θ
θθc NH c c OH c c NH c K b ///34-+= []()[]1111150.1/10.00.1/0.1/10.0108.1-------⋅⋅⋅⋅⋅=
⨯L mol L mol L mol OH c L mol L mol ()
15108.1---⋅⨯=L mol OH c (2分) ()[](
)[]()21
2
1
151********.60.1/108.1)0.1/101.2(//--------+⨯=⋅⋅⨯⨯⋅⋅⨯==L m ol L m ol L m ol L m ol c OH c c Cu c Q θθ因为])([2OH Cu K Q SP θ<,所以当c (NH 3)=0.10 mol·L -1时不产生Cu(OH)2沉淀。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专科对口)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 专业 卷别:B 考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专科对口) 考核方式: 姓 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 )页
一、判断题:请用“√”、“×”表示正误。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1、将海水鱼放入河水中养殖,鱼类不能存活,是由于鱼类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
河水溶液渗透压而引起的。

( )
2、 稀释氨水会使其解离度增大,pH 值不断升高。

( )
3、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 )
4、BF 3和PF 3都具有平面三角型的空间结构。

( )
5、元素的电离能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

( )
6、置信概率的高低反映测定值的可靠程度,故置信概率越高越好。

( )
7、在氢原子中3d 和4s 轨道能级的能量高低是3d > 4s 。

( )
8、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
9、[FeF6]3-中加入强酸会使其稳定性升高。

()
10、电极电势越高,电对的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
1、()0.1mol·kg-1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C6H12O6水溶液
B Na2SO4水溶液
C KNO3水溶液
D HAc水溶液
2、()某反应的k = 0.65L2·mol-2· min-1,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二级
C 一级
D 三级
3、()用过量AgNO3和少量KCl制备AgCl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A [(AgCl)m ·n Cl-· (n-x)K+]x-·x K+
B [(AgCl)m ·n Ag+ · (n-x)NO
3-
]x+ ·x NO3-
C [(AgCl)m ·n K+ · (n-x) Cl -]x+ ·x Cl -
D [(AgCl)m ·n NO3- · (n-x) Ag+]x-·x Ag+
4、()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SO2(g)的平衡常数为Kø1
和Kø2,则反应: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ø1+Kø2
B Kø1/Kø2
C Kø1×Kø2
D Kø1 - Kø2
5、N2(g)+3H2 (g) =2NH3(g)达平衡后提高压力平衡将()移动
A 向左
B 不发生
C 向右
D 不明确
6、( ) 量子数合理的一组是
A n=2, l=1,m=-1,m s= -1/2
B n=0,l=0,m=0,m s=1/2
C n=2, l=1,m=2, m s=1/2
D n=2,l=0,m=0,m s=0
7、( ) 中心原子仅以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和HgCl2
B CO2 和CS2
C H2S 和H2O
D BBr3 和CCl4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C 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非极性分子中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
9、( )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只需要克服色散力的是
A SiCl 4
B HF
C SiC
D NaCl
10、( ) 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 a =1.80 (2位)
D 、0.420(2位)
11、( )从精密度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标准偏差小
12、( ) 配制pH=7范围内的缓冲溶液,可选择的缓冲对是
A 、HCOOH-HCOONa (θa pK =3.74)
B 、HAc-NaAc (θa pK =4.74)
C 、NH 3-NH 4Cl (θb pK =4.74)
D 、NaH 2PO 4-Na 2HPO 4 (θ2a pK =7.21)
13、( ) Zn + 2Ag + (0.1mol·L -1) = 2Ag + Zn 2+ (0.2. mol·L -1)组成原电池, 则标准态
下,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A E θ=2φθAg +/ Ag - φθZn 2+/ Zn
B E θ=[φθAg +/ Ag ]2- φθZn 2+/ Zn
C E θ= φθAg +/ Ag - φθZn 2+/ Zn
D
E θ=φθZn 2+/ Zn - φθAg +/ Ag
14、( )EDTA 准确直接滴定单一金属离子M 的条件是:
A 8lg ≥θ
f K B 6l
g ≥⋅θf M K C
C 6lg lg ≥'+θ
f M K C D 6l
g lg ≥+θf M K C
15、( )下列几组物质中全部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物质是
A H 2O 、H 2S 、HCO 3-、NH 4+
B HS -、HCO 3-、H 2O 、H 2PO 4-
C S 2-、HAc 、CO 32-、Cl -
D HS -、S 2-、HPO 42-、H 2O
16、( )已知θsp K (Ag 2S)=6.3×10-50,则其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 、2.5×10--17mol/L
B 、2.5×10-25mol/L
C、5.0×10-18mol/L
D、1.8×10-17mol/L
17、( ) 在配离子[Fe(CN)6 ]3-是内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配离
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
A d2sp3平面正方
B sp3d2正八面体
C d2sp3正八面体
D dsp2平面正方
18、( ) I2的CCl4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
A. 色散力
B. 取向力
C.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D. 氢键.诱导力.色散力
19、( ) Na2S4O6, H2S2O8,中S的氧化数分别是
A 2, 5
B 2.5 , 7
C 2.5 , 6
D 3 , 7
20、( )从锰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以看出,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A MnO4-
B Mn2+
C MnO2
D MnO42-
三、填空题(25分)
1、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分)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族区。

2、已知2A(g) + B(g) = C(g)是一个基元反应,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是,速率方程式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此反应对于反应物 A 是级反应,对于反应物B是级反应,总反应是级反应。

3、命名[PtCl4(en)]为(2分),中心离子为,配体包括,
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4、常用于标定HCl的基准物质有和;常用于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有和。

5、在Cu-Zn原电池中,Cu2+/Cu电对所在电极是极,发生反应。

6、CH2=CH2分子中共有_____个σ键和_____个π键,C-C之间采用
杂化轨道成键,它是 分子( 极性,非极性)。

四、计算题(25分,每小题5分)
1、测定某蛋白质质量分数七次,数据为:79.58%, 79.45%, 79.47%, 79.50 %,79.62%, 79.38%, 79.80%。

求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

2、称取含有惰性杂质的混合碱(Na 2CO 3与NaHCO 3或Na 2CO 3与NaOH 的混合物)试样1.200g ,溶于水,以0.5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
30.00mL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HCl 继续滴定至橙色出现,又用去5.00mL 。

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已知1320.106)(-⋅=mol g CO Na M ,1301.84)(-⋅=mol g NaHCO M ,
101.40)(-⋅=mol g NaOH M )
3、欲配制pH=9.50的NH 4+—NH 3的缓冲溶液500 mL ,若使缓冲溶液中NH 3的浓度为 1.0 mol·L -1,需用15 mol·L -1浓氨水多少毫升?固体NH 4Cl 多少克?
[53108.1)(-⨯=NH K a θ,M(NH 4Cl)=53.5 g .mol -1]
4、计算0.010mol·L -1Fe 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值。

已知Fe(OH)3的39θsp 1079.2-⨯=K 。

5、已知φθ(Ag +/Ag)=0.799v ,向电极中加入KBr 使AgBr 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且c (Br -)=1.0 mol·L -1 求ϕø (AgBr/Ag +)(已知 K sp ,AgBr = 7.7×10-13)
07-08 学年无机及分析化学(专科对口B 卷)答 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三、填空题 (25分)
1、24Cr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2分) 4 第六副族 d 区
2、v =kc 2 (A) ·c (B),质量作用,二级,一级,三级。

3、四氯化一乙二氨合铂(IV )(2分),Pt 4+,Cl - en ,Cl - N , 6
4、碳酸钠,硼砂,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
5、正极, 还原
6、5, 1,sp 2 , 非极性
四、计算题(25分,每小题5分)
1、解:
平均值=(79.58%+ 79.45%+79.47%+79.50 %+79.62%+79.38%+79.80%)÷7= 79.54%
平均偏差=0.11% 1分
相对平均偏差=0.14% 1分
标准偏差=0.14% 1分
相对标准偏差=0.18% 1分
极差=79.80%-79.38%=0.42% 1分
2、由题意可知,V 1=30.00mL ,V 2=5.00mL ,V 1>V 2,所以混合碱是由Na 2CO 3和NaOH 组成的。

1分
%1.22221.0200.10.1061000.55000.0)()()()CO (Na 13132232==⋅⨯⨯⨯⋅==
---g mol g L L mol m CO Na M HCl V HCl c s ω
2分
%68.414168.0200.101.4010)00.500.30(5000.0)()])()(([(NaOH)13121==⋅⨯⨯-⨯⋅=-=
---g
mol g L L mol m NaOH M HCl V V HCl c s ω 2分 3 pH=pK NH4+-lg )
()(34NH C NH C + 1分 9.20=9.25-lg 0
.1)(4+NH C C(NH 4+)=1.12mol/l 2分 m(NH 4Cl)=1.12×0.5×53.5=29.96 g 1分
V(NH 3.H 2O)=ml 3315
5000.1=⨯ 1分 4、解:沉淀开始时为Fe(OH)3的饱和溶液,
pH=1.81 2分
沉淀完全时, 1分
pH≤2 .81 2分
5、解: Ag + + e Ag ϕø (Ag +/Ag)
Ag + + Br - AgBr K sp = 7.7×10-13
C eq (Ag +)= K sp /c eq (Br -) = 7.7×10-13
ϕ(Ag +/Ag) = ϕø(Ag +/Ag)+0.0592lg c eq (Ag +)
= 0.799 v + 0.0592lg 7.7×10-13 =0.082v 3分
即 AgBr + e Ag + Br -
ϕø (AgBr/Ag +) = 0.082v 2分
[][]3θ-θ3θsp )OH ()Fe (c c c c K ⨯=+1-1331
-41-39334θθsp -L mol 105.6L mol 01.0)L mol 1(1079.2)Fe ()()OH (⋅⨯=⋅⋅⨯⨯==--+c c K c -153L mol 100.1)Fe (⋅⨯≤-+c 1-1231
-5-41-39334θθsp -L mol 105.6L mol 10.01)L mol 1(1079.2)Fe ()()OH (⋅⨯≥⋅⨯⋅⨯⨯≥≥--+c c K c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 07 --20 08 学年第1 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无机及分析化学(专对口) 考核方式:闭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7)页
一、判断题:请用“√”、“×”表示正误。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1分)
1、( ) 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高,其溶度积也越高。

3、( )θφ值越大,电对中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越强。

4、( )同一原子中所有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相同。

5、( )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 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6、( )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使正反应速率加快。

K小的先沉淀。

7、( )向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θ
sp
8、( )在氢原子中3d和4s轨道能级的能量高低是3d > 4s 。

9、( )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10、( ) [FeF6]3-中加入强酸会使其稳定性升高。

二、选择题(40分, 每空2分)
1、()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不等性杂化的是
A、CH3Cl
B、H2S
C、CCl4
D、BF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B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D 1 mol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吸收的能量是活化能
3、()0.9%的果糖和5%的葡萄糖是等渗溶液,说明
A 它们的摩尔数相同B表观粒子数目相同
C 它们的密度相同
D 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4、( ) 配位数是指
A 配位体的数目
B 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C 配位体中配位原子的数目
D 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
5、( )下列关于αY(H)的正确说法是
A 、αY (H )随pH 值减小而减小
B 、αY (H )随pH 值增加而减小
C 、αY (H )与溶液pH 值无关
6、( )对于反应2A+3B=3D 。

下面反应速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A dt
dc dt dc 3)B (2)A (= B dt dc dt dc 2)D (3)B (-= C dt dc dt dc 2)D ()A (= D
dt dc dt dc 2)B (3)A (= 7、( )用EDTA 滴定Ca 2+ 、Mg 2+混合液, 要消除Mg 2+的干扰, 宜采用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沉淀掩蔽法
D 氧化还原掩蔽法
8、( )下列电子运动状态中,l = 2, m = 0, m s = +21,则n 的数值可以是
A 、 n =1
B 、n=2
C 、n=3
D 、以上数值均可
9、( )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c (H +)=3.24×10-2 (3位)
B pH=3.24(3位)
C 0.420(4位)
D 0.80g (3位)
10 ( )某温度下反应:2NO (g) +O 2 (g ) 2NO 2(g)的K θ = 2.4,当p (NO) =2.0 × 100kPa , p (NO 2) =2.5 × 100kPa ,p (O 2) = 1.5 × 100 kPa ,该反应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
11、( ) 某溶液中加入一种沉淀剂时,发现有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A 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常数
B 离子积小于溶度积常数
C 离子积等于溶度积常数
D 无法判断
12、( ) Zn + 2Ag + (0.1mol·L -1) = 2Ag + Zn 2+ (0.2. mol·L -1)组成原电池, 则标
准态下,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A E θ=2φθAg +/ Ag - φθZn 2+/ Zn
B E θ=[φθAg +/ Ag ]2- φθZn 2+/ Zn
C E θ= φθAg +/ Ag - φθZn 2+/ Zn
D E θ=φθZn 2+/ Zn - φθAg +/ Ag
13、( )用来标定NaOH 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H 2
C 2O 4·H 2O C 硼砂
D As 2O 3
14、( )已知,25℃时 θ1,122)(2)()
1(m r G K g NO O g N ∆=+ θ2,2322)(23)()
2(m r G K g NH H g N ∆=+ θ3,3222)(2)(2)3(m r G K g O H O g H ∆
=+ 则25℃时反应
θ4,42236)(45)(4)4(m r G K g O H g NO O g NH ∆+=+的)(为 A. θθθθ2314232K K K K +=
B. 2233214)()()(θθθθK K K K ⨯=
C. 2233214)
()()(θθθθK K K K += D. θθθθ233214K K K K )()(= 15、( )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等于零
B 没有要求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16、( )下列物质既可做酸又可做碱的是:
A H 2O
B Ac -
C H 2CO 3
D [Al(H 2O)6]3+
17、( )已知θsp K (Ag 2S)=6.3×10-50,则其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 、2.5×10-17mol/L
B 、2.5×10-25mol/L
C 、5.0×10-18mol/L
D 、1.8×10-17mol/L
18、( )已知φθ(Mg 2+/Mg)=-2.372V ,φθ(Cu 2+/Cu)=0.34V ,φθ(O 2/OH —) = 0.40V ,三个电对中氧化态物质氧化性强弱次序为。

(A )Mg 2+>Cu 2+>O 2 (B )O 2>Mg 2+>Cu 2+
(C )Mg >Cu >OH — (D )O 2>Cu 2+>Mg 2+
19、(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称取试样,至少应称取
A 、0.02g
B 、0.1g
C 、0.2g
D 、0.05g
20、(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渗透压最高的是:
A 、CaCl 2
B 、NaCl
C 、CH 3COOH
D 、C 6H 12O 6
三、填空题 (25分)
1、用过量的用过量AgNO 3和少量KI 制备AgI 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_________(2分) . 其中电位离子是________, 反离子是___________.
2、已知A(g) +2 B(g) = 2D(g),该反应的k=8.8×10-2L 2·
mol -2·s -1, 则反应总级数______________; 若该反应是基元反应,对B 反应是 级, 当反应物浓度
均为0.02 mol ·
L -1时, 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命名[Cr(OH)3(H 2O)(en)]为 (2分),
中心离子为 ,配位原子为 ,配位数为 ,配体包括 。

4、从锰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
可以看出,在酸性介质中会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 (2分),
φθMnO4-/ Mn 2+ =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PO 42-__________,HS -_______.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 2O , -
42O HC .
6、0.100mol ·L -1的HAc 溶液的pH 值为________.
8、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属于第 周期, 族, 区.
四、计算题(25分,每题5分)
1、某溶液中同时存在浓度均为0.01mol·L -1的Cl -和CrO 42-,在此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忽略体积变化),问AgCl 和Ag 2CrO 4的沉淀顺序如何?当后一种沉淀生成时,前一种离子是否已沉淀完全?
已知 2、计算下列电极的电极电位值(298k ).
(1) Fe 3+ (0.1mol/L) + e- = Fe 2+(1.0mol/L), φθ(Fe 3+/Fe 2+) = 0.771V
.
10θsp 1077.1)AgCl (-⨯=K 12
42θsp 1012.1)CrO Ag (-⨯=K
(2) I 2 + 2e = 2I -(0.1mol/L), ϕӨ (I 2/l -) = 0.535V
并判断该状态下, Fe 3+能否氧化I -.
3、取2.67g 萘溶于100g 苯中,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了1.07K , 求萘的摩尔质量. (苯的凝固点下降常数为K f =5.12 K·kg·mol -1)
4、测定某蛋白质质量分数七次,数据为:79.58%, 79.45%, 79.47%, 79.50 %,79.62%, 79.38%, 79.80%。

求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5、 0.1mol·L -1[Ag(S 2O 3)2]3-和[Co(CN)4]2-,求两溶液中c eq (Ag +)、c eq (Co 2+)各为多少?从而说明在水溶液中哪个配离子更稳定?
( [Ag(S 2O 3)2]3-=2.88×1013 [Co(CN)4]2-=1.25×1019)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 (专对口A 卷)
二、选择题(40分, 每空2分)
1 B 2B 3D 4C 5B 6A 7A 8C 9A 10A 11A 12C 13A 14 B 15D 16A
17A 18D 19C 20A
三、填空题 (25分)
(1.) [(AgI)m · n Ag + · (n -x )NO 3-]x+ ·x NO 3-
(2分) ; Ag + , NO 3-
(2 ) 3; 2; 7.04×10-7 mol ·
L -1。

(3) 三羟基·一水·一乙二胺合铬(III)配离子 (2分); Cr 3+; O O N N; 6; OH - H 2O en.
θf K θf K
(4) MnO 42- Mn 3+ (2分); 1.52V
(5) -34PO ; S 2- ; H 3O +; H 2C 2O 4 ;
(6) 2.87
(7) 1s 2 2s 22p 63 s 2 3p 6 3d 104s 1 四 IB ds
四、计算题(25分,每题5分)
解:生成AgCl 和Ag 2CrO 4沉淀时,所需Ag +的最小浓度分别为:
1分 1分
所以,AgCl 先沉淀。

1分
当开始产生Ag2CrO4沉淀时, ,此时溶液中残
留的Cl-为:
1分
所以,开始产生Ag 2CrO 4沉淀时,Cl -已接近沉淀完全 ,所以可利用分步沉淀将两
离子分离。

1分
2 . 解: Fe 3+ (0.1mol/L)+e-=Fe 2+(1.0mol/L)
=0.771+0.0591lg0.1/1.0=0.712v 2分
1-8-2
θθsp L mol 1077.1)
Cl ())(AgCl ()Ag (⋅⨯==-+c c K c θ
θθ
ϕϕC Fe C C Fe C n /)2(/)3(lg 0591.0+++=2221lg 0592.0)/()
/(θθϕϕI I I I ---+=2
]1.0[1lg 20592.0535.0+=1-51-52θθsp L mol 100.1L mol 106.1)Ag ())(AgCl ()Cl (⋅⨯≈⋅⨯==--+-c c K c -15L mol 101.1)Ag (⋅⨯=-+c
=0.594V 2分
φ(Fe 3+/Fe 2+)>φ(I 2/I -), Fe 3+能氧化I -. 1分
3 解: 苯的凝固点下降常数为K f =5.12 K·kg·mol -1
∆t b = K f b B 2分
1.07K =5.12 K·kg·mol -1
× 2分 M =127.8 g·mol -1 1分
4(6分)解:平均值=(79.58%+ 79.45%+79.47%+79.50 %+79.62%+79.38%+79.80%)
÷7= 79.54% 1分
平均偏差=0.11% 1分
相对平均偏差=0.14% 1分
标准偏差=0.14% 1分
相对标准偏差=0.18% 1分

5、解: Ag + + 2S 2O 32- [Ag(S 2O 3)2]3- (0.5分)
起始浓度/mol·L -1 0 0 0.1
平衡浓度/ mol·L -1 x 2x 0.1-x
1分
c eq (Ag +)= 9.6×10-6 mol·L -1 1分
Co 2+ + 4CN - [Co(CN)4]2-
起始浓度/mol·L -1 0 0 0.1
平衡浓度/ mol·L -1 y 4y 0.1-4y
1分
2
23232
32]/)([/)(/])([θθθθ
c O S c c Ag c c O S Ag c K eq eq eq f -+-=13
321088241
0210⨯=≈-=.x .)x (x x
.4
224]c /)CN (c [c /)Co (c c /])CN (Co [c K eq eq eq f θθθ
θ-+-=195
41025.12561.0)4(41.0⨯=≈-=y y y y kg 10100g
67.23-⨯⨯M
c eq (Co 2+)=3.2 ×10-5 mol·L -1 1分
稳定性: [Ag(S 2O 3)2]3->[Co(CN)4]2- (1分)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学院 专业 卷别:B
考试科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专科) 考核方式: 闭卷
姓 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6)页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2、( )θsp K 大的难溶电解质一定向θsp K 小的转化。

3、( )弱酸浓度越稀,其电离度越高,所以pH 值也越低。

4、(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5、( )试剂中含有微量杂质干扰主反应,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6、( )配合物的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数目。

7、( ) BF 3和NH 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 ) 凡中心原子采取sp 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 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9、( )CO 2与CH 4的偶极矩均为零。

10、( )色散力是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欲配制pH=7.00的缓冲溶液,宜选择的缓冲对是
A .HAc —NaAc B. NH 3-NH 4Cl C. H 3PO 4-NaH 2PO 4 D. NaH 2PO 4-Na 2HPO 4
4.75HAc)(p θa =K 4.74O)H NH (p 23θb =⋅K
H 3PO 4的182p θa 1.K =207p θa 2
.K =3512p θa 3.K = 2、( )已知难溶电解质Ag 2CrO 4的θsp K =1.12×10-12,其溶解度为。

A 0.654 ×10-4 mol·L -1
B 1.03×10-4 mol·L -1
C 2.62×10-4 mol·L -1
D 4.21×10-4 mol·L -1
3、( )某离子在水溶液中被定性地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
A 等于0
B 不大于1.0×10-5 mol·L -1
C 不大于1.0×10-6 mol·L -1
D 不大于1.0×10-7 mol·L -1
4、( )某反应的k = 6.0×10-12 mol l -1s -1,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二级
C 一级
D 三级
5、( )采用莫尔法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是
A NaCl
B K 2CrO 4
C 铁铵矾
D 荧光黄
6、( )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A O 2 / OH -
B O 2 / H 2O
C Cl 2 / Cl -
D MnO 4 / Mn 2+
7、( )已知)Fe /Fe ()Cu /Cu ()Fe /Fe ()Cr /O Cr (+++++->>>2223327
2θθθθϕϕϕϕ,则上述电对的各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为
A .-272O Cr ,+2Fe B. +3Fe ,Cu C. -272O Cr ,Fe D.+2Cu ,+2Fe
8、( )0.2mol ·kg -1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A C 6H 12O 6水溶液
B Na 2SO 4水溶液
C KNO 3水溶液
D HAc 水溶液
9、( )混合等体积的0.011-⋅L mol 的CaCl 2和0.0081-⋅L mol 的H 2SO 4溶液制备CaSO 4溶胶,下列电解质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A KCl
B MgSO 4
C K 3[Fe (CN)6]
D MgCl 2
10、( ) 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 a =1.80 (2位)
D 、0.420(2位)
11、( )已知反应2SO 2+O 2=2SO 3平衡常数θ1K ,反应SO 2+1/2O 2=SO 3平衡常
数θ2K 。

则θ1K 、θ2K 的关系为
A 、θ1K =θ2K
B 、θ1K =θ2K
C 、θ2K =θ1K
D 、2θ1K =θ2K
12、(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称取
试样,至少应称取
A 、0.02g
B 、0.1g
C 、0.2g
D 、0.05g
13、( )从精密度好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14、( )氨与水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
A 、氢键
B 、取向力
C 、色散力和诱导力
D 、以上四种均存在
15、( )用强酸滴定弱碱时,突跃范围与弱酸的θb K 的关系是
A θb K 愈大,则突跃范围愈宽
B θb K 愈小,则突跃范围愈宽
C θb K 愈大,则突跃范围愈窄
D θb K 与突跃的大小无关。

16、( )能减小分析测定中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 提纯试剂
B 进行空白实验
C 进行回收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17、( )关于C 和N 两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电子亲合能:N >C
B 原子半径:
C >N
C 作用于最外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N >C
D 第一电离能:N >C
18、( )提出微观粒子有波粒二象性的科学家是
A Plank
B De Broglie
C Einsten
D Bohr
19、( )H +离子中3s 、3p 、3d 、4s 轨道的关系为
A 3s=3p=3d <4s
B 3s <3p <4s <3d
C 3s=3p=3d=4s
D 3s <3p <3d <4s
20、( )能在HCl 介质中稳定存在的配合物是
A 、Hg(CN)4 2-
B 、HgCl 42-
C 、FeF 63-
D 、Ag(NH 3)2+
21、( )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原则是
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 指示剂应在pH=7时变色。

C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该全部落在pH 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22、(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等于零
B 没有要求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23、( )已知反应NO(g) + CO(g) =21
N 2(g) + CO 2(g)为放热反应,若提高有毒
气体NO 和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24、( ) 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试样未混匀
B 、砝码未经校正
C 、砝码读错
D 、滴定管漏液
25、下列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 2、2、-1、21-
B. 1、0、0、21-
C. 2、1、2、2
1+ D. 2、1、0、0
三、填空题 (每空1分,40分)
1、[Cr(OH)H 2O(en)2](NO 3)2, 中心离子是 ,配位体 ,中
心原子的配位数 ,系统名称是 。

2、[Fe(CN)6]3-配离子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配合物空间构型
为 ,是 轨型配合物,是 (顺,反)磁性物质。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是 ,终点颜色由 变
为 。

4、将下面的自发反应:Pb(s) + 2H + + 2Cl - == PbCl 2(s) + H 2,设计成原电池,
其电池符号是 。

5、已知V .)Cu /Cu (1602=++θϕ, V .)Cu /Cu (3402=+θϕ;=+)/(Cu Cu θϕ V , Cu +在水中能发生 反应(歧化/逆歧化)。

6、写出下列滴定方法所选用的指示剂,KMnO 4法 ,K 2Cr 2O 7法 ,碘量法 。

7、配平反应式: MnO 4- + I - + H + → Mn 2+ + 5I 2 ,
8、一元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

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能被准
确滴定的条件是 .
9、已知θφAg Ag /+=0.779v , θsp K (AgCl)=1.77×10-10 ,θφAg AgCl /= 10、某溶液中同时存在浓度均为0.10mol·L -1的Cl -、Br -和CrO 42-,在此溶液中逐
滴加入AgNO 3溶液(忽略体积变化),最先生成 沉淀,最后生成
沉淀。

(已知10θsp 1077.1)AgCl (-⨯=K ,13θsp
1035.5)AgBr (-⨯=K 1242θsp 1012.1)CrO Ag (-⨯=K 。

) 11、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之后,通入一定量的氮气,若保持总
压力及温度不变,平衡将会 移动;若保持总体积及温度不变,平衡将会
移动。

1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其价电子构型为 ,在周期表中处在 族, 周期, 区, 元素。

13、常用于标定HCl 的基准物质有 和 ;常用于标定NaOH 的基准物质有 和 。

14、SiCl 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Si 原子采用 杂化轨道成键,PCl 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P 原子采用 杂化轨道成键。

15、用HAc-NaAc 缓冲对(θa pK (HAc )=4.74)可配制pH 由 至 的
缓冲溶液。

16、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_极。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5分)
1、将0.8mol·L -1HAc 与0.2 mol·L -1NaOH 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 值(已
知)(HAc K a θ=1.76⨯10-5)
2、称取含有惰性杂质的混合碱Na 2CO 3与NaOH 的混合物试样2.400g ,溶于水,以0.5000 mol·L -1HCl 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30.00mL ;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HCl 继续滴定至橙色出现,又用去5.00mL ,计算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

(已知1320.106)(-⋅=mol g CO Na M ,1
01.40)(-⋅=mol g NaOH M )
3、锅炉中锅垢的主要成分是CaSO 4,很难用直接溶解的方法(包括水溶,酸溶等)除去,常用Na 2CO 3溶液处理,转化为CaCO 3,然后再用酸溶解CaCO 3,达到消除锅垢的目的。

在1.0LNa 2CO 3溶液中,使0.010molCaSO 4转化为CaCO 3,计算Na 2CO 3的最初浓度。

(9354sp 104.3)(,109.4)(CaS O K --⨯=⨯=CaCO K sp θθ已知:) 4、计算0.010mol·L -1Fe 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值。

已知Fe(OH)3的39θsp 1079.2-⨯=K 。

5、在298K 下,当c (Fe 3+)=0.001 mol·L -1,c (I -)=0.001 mol·L -1,c (Fe 2+)=1.0 mol·L -1时,判断反应2Fe 3++2I -=2Fe 2++I 2进行的方向?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