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印刷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给纸单元)
作用:供应印刷单元纸张,控制纸张 的退卷张力,自动完成纸卷切换。 纸卷资料监测:通过纸卷转速变化和 纸带的供应长度可以得出纸卷剩余的长 度、重量、直径及接纸时间。 退卷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转速变 化。 退卷张力:170N~300N。 纸卷幅面:宽650mm~1020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张力、速度。
文 字 演 变
龟 甲 文
印刷术发明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是由盖印的方式形成的。公 元868年的《金刚经》是有明确日期的最早雕 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二、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公元1041~1048年) 毕昇发明胶泥活字,现代印刷的雏形。
现代印刷术发明与发展
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CTP方式:
激光照排机不输出菲林,而是直接输出印版,然后经过印刷机得到印刷品印。刷品
数码印刷:
文字或者图像信息进入计算机系统以后(不需要出胶片和印版)便可以直接通过数码 印刷机输出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
印刷的流程
一般印刷流程:
文字 / 图像
电脑
数码打样 激光照排机
菲林
传统打样 印后加工
印品
传统文件/ 数码文件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干燥单元)
主要作用:印刷后纸张联线快速烘干, 从而使联线折页成为可能。 干燥原理:通过热风纸面干燥。使用 热固型油墨,就是墨膜在120°C以上的 温度下一秒以上时间可以瞬时干燥 。 烘干温度:120°C ~160°C 。 纸卷幅面:宽650mm~1020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纸面温度。
商业轮转发展前景
商业轮转印刷,它的代表是印刷速度快、效率高、大批量生产、联线后加工等等。最终在 时效性、新闻性、广告效应强的行业呈快速发展。综观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我们有足够的信 心相信商业轮转印刷的前景广阔。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 优点: ♣ 速度快:35000张/小时----110000张/小时,有些设备更高,一般是单张机的6倍到20倍。 ♣ 联线烘干:印刷后油墨几秒内干燥、网点成形好、色彩饱和、颜色鲜艳、光泽度高。 ♣ 冷却、涂洼油:油墨干燥后冷却、上光。不易粘脏、光泽度好、时效性提高。 ♣ 联线折页、裁切、堆纸:印刷与后加工联线进行,效率提高。 ♣ 缺点: ♣ 快速干燥使纸张平整度降低。 ♣ 设备裁切尺寸固定,适应产品少。 ♣ 速度快使印刷调机纸张浪费增加。 ♣ 橡皮压橡皮的压印方式,使网点扩大增大,一般18%-25%;同时网点不如单张纸印刷网点结实。 ♣ 印刷速度快,匀墨时间短,所以印刷精细层次差。
轮转印刷机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Market Commercial Web Offset Presses
Komori 10%
Mitsubishi 7%
Others 5%
Goss 2%
KBA 10%
Heidelberg 36%
MAN Roland Group 30%
Average Market Volume p.a. 2000-2002 EUR 0.9 billion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印刷单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供墨系统 2、供水系统 3、套印系统 4、自动上版系统 5、印刷压力
供水系 统
进纸面
供墨系 统
橡皮滚 筒
出纸面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供墨系统
供墨系统包括墨斗、墨斗辊、所有匀 墨辊、靠版墨辊、自动泵墨系统。M-600 设备有两种供墨方式。
印刷品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的分类
轮转印刷机分为商业轮转机与报刷, 报纸机一般是印刷塔式排列,就是垂直给纸印刷。
印刷品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Market Web Offset Presses World (Newspaper and Commercial presses)
直接制版机
印版
印刷印机刷品
印前
印刷/印后加工
注:1. 印后加工指的是上光、腹膜、裁切、装订等工序 2. 数码打样指的是直接用数码打样设备对要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打样
印刷的流程
装订机 折页机 裁切机
印刷机
Print Console
计算机直接制版 打样
RIP
典型的印刷流程
排版工作站
印刷的流程
印前流程对印刷品的影响
压纸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冷却、二次张力、涂洼单元)
洼油涂布:有两种方式,正转转速6%-25%, 反转2%-8%。 纸卷幅面:最宽965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冷却温度、冷却水流量、断纸、张力、 纸边位置。 辅助监测:自动套准系统色标扫描头、折页机 裁切位置控制器。
综上所述,印刷品是科学、技术、艺术的综合产品。
印刷品
印版
承印物
原稿
油墨
印刷的流程
传统方式:
图文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进入计算机,经过一系列的印前处理,经光栅处理器(RIP) 解释,经激光照排输出胶片(菲林 Film), 然后菲林制成印版,印版装在印刷机上,便可 以进行印刷了。不同的印刷方式,其印刷过程不同。
其他印刷Others
印刷品
C 轮转印刷机概述、结构、印刷原理
轮转胶印机 胶印机水墨平衡原理
轮转胶印机
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机分类及当前设备 商业轮转印刷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商业轮转机的结构 商业轮转机的控制 商业轮转印刷的最新技术 商轮印刷的质量影响因素 商轮印刷的质量问题和处理
我国的印刷术,经过元朝帝国、丝绸之 路、十字军东征影响到欧洲,促进了现代印 刷术的产生。
二、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 1440~1448年,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 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 术的基础。
B 印刷综述
1、正常供墨(80-10-10):适用一般网 目版印刷,匀墨效果好,印刷网点还原好。
离合墨 辊
2、黑白产品供墨(100-0-0):适用文 字线条版印刷,可以减少油墨乳化。
离合墨 辊
墨斗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包括水斗、水斗辊、匀水辊、
靠版水辊、润版水循环系统、串墨辊冷却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给纸张力控制单元)
主要作用:自动控制纸张进印刷单元张力(一 次张力),自动纠正纸边位置。 一次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速度变化和气动 浮动导纸辊控制张力大小。同时显示一次张力 大小。 一次张力:350N~800N。 纸卷幅面:宽650mm~965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张力、速度、纸边位置。
PHOTO
COMPUTER
PLATE
FILM PRINTIG
印刷的分类
根据印刷所用印版的不同,印刷可以分以下几种方式。
单张胶印 平版印刷Offset/Lithorgraphic
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
轮转胶印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 Printing
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
Others 13%
Komori 4%
Mitsubishi 5%
Goss 10%
KBA 16%
MAN Roland Group 33%
Average Market Volume p.a. 2000-2002 EUR 2.1 billion
Heidelberg 19%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什么是印刷 印刷的流程 印刷的分类
什么是印刷
印刷的定义
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其特点是:能够把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大量、经济地再现在各种各样的承印物上,可以 说,除了空气和水之外都能印刷,而其成品还可以广泛的流传和永久的保存。所以说他的
特点是大众化消费品、工业化产品、艺术性收藏品。
水循环系统。M-600设备有两种润版方式。
1、正常润版:适用一般彩色印刷版,匀水
效果好,减少油墨乳化,印刷网点还原好。
2、预乳化润版:适用有鬼影的印刷品,
可以快速实现水墨平衡,增强油墨的传递
靠
和油墨的匀度。但是容易使油墨乳化。
版
水
辊
可
以
上
下
两
水斗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折页单元)
主要作用:连续的卷筒纸经过三角板完成 一折,然后滚切单张,经过滚筒折和刀式折 页后,最后有分纸机构输出整齐的书帖。 选配部分:有些折页机前配有纸张翻转机 构,这样可以完成多种折页。 监测点:断纸、折页机塞纸、折页位置。 选配装置:纸张纵切、翻纸机构。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也叫卷筒纸印刷,也就是说在 印刷时,所能用的纸张是卷筒纸,采取连续 给纸方式进行印刷。
原理是,印版上的空白部分亲水斥墨, 图像部分亲墨斥水。
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 纸张经过橡皮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压合,然后 图文信息同时传递到纸张正反两面,由此完 成了印刷。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自动装版系统
自动装版系统包 括:存版盒、印 版规位,以及控 制部分。
技术关键点:不断纸、不停机、所有印刷版同时拆装,可以5分钟内完成。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轮转印刷一般压力不随纸张厚度改变而改变。 印刷滚筒:印版滚筒、橡皮滚筒。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HEIDELBERG M-600)
给纸部分
印刷单元
给纸张力
烘干单元
油墨遥控 油墨数据连接 自动套准 中央控制Cpt
冷却与涂洼 折页单元
M600工序流程为:放卷--印刷--干燥--冷凝--上硅油--印后裁切--折页--收纸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干燥单元)
新技术点: 具有二次燃烧循环系 统的燃气干燥机,排 放环保。 更优化的气动装置, 张力稳定。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冷却、二次张力、涂洼单元)
主要作用:冷却从干燥出来的纸张,一般分为 6辊与4辊冷却,适用不同印刷速度。涂布洼油 是为了软化干燥后的纸张,并消除静电,利于 折页。 温度控制:有单独冷水循环系统,一般有两种 冷水,一种是IN25°C--OUT30°C ,第二种 IN12°C—OUT16°C 。 二次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改变冷却辊速度, 张力一般是150N~350N。同时还有第二次纸 边自动纠正装置,保证折页的精度。
套印系统
套印系统包括套印伺服电机,版滚筒移动 机构、偏心机构、CPC1-03控制系统、QTI自 动套准控制系统。 1、套印范围:纵向、横向、对角套准。 2、CPC1-03控制:heidelberg自己的套准系 统,须要手动遥控。套准精度可以达到 0.02mm。 3、QTI自动控制:QTI公司系统,通过扫描套 印标记,然后通过处理器的计算,自动调整不 同颜色套准。套准精度在0.1mm。
商业轮转印刷介绍
印刷发展史 印刷综述 轮转印刷基本知识
A 印刷发展史
印刷起源 印刷术发明 现代印刷术发明与发展
印刷术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象形文字的演变。
二、笔、纸、墨的发明
为文字的存留创造了必要的物 质基础。
大约在印刷术发明前1000年的 时候,毛笔出现。
公元二世纪初,蔡伦“蔡修纸”。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商业)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商业轮转发展历史
轮转印刷自上世纪初发展到现在,其技术、工艺、原辅材料已经相当成熟,美国自上世 纪70年代开始,所有的印刷设备制造商都有涉及生产轮转印刷机。
商业轮转印刷机进入中国大陆始从1993年之后。最初是深圳利丰雅高印刷公司的 Manroland Polyman,然后是日本的东芝、三菱的设备,而HEIDELBERG M600进入中 国是1998年。最终轮转印刷呈现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彩色期刊、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
作用:供应印刷单元纸张,控制纸张 的退卷张力,自动完成纸卷切换。 纸卷资料监测:通过纸卷转速变化和 纸带的供应长度可以得出纸卷剩余的长 度、重量、直径及接纸时间。 退卷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转速变 化。 退卷张力:170N~300N。 纸卷幅面:宽650mm~1020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张力、速度。
文 字 演 变
龟 甲 文
印刷术发明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是由盖印的方式形成的。公 元868年的《金刚经》是有明确日期的最早雕 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二、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公元1041~1048年) 毕昇发明胶泥活字,现代印刷的雏形。
现代印刷术发明与发展
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CTP方式:
激光照排机不输出菲林,而是直接输出印版,然后经过印刷机得到印刷品印。刷品
数码印刷:
文字或者图像信息进入计算机系统以后(不需要出胶片和印版)便可以直接通过数码 印刷机输出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
印刷的流程
一般印刷流程:
文字 / 图像
电脑
数码打样 激光照排机
菲林
传统打样 印后加工
印品
传统文件/ 数码文件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干燥单元)
主要作用:印刷后纸张联线快速烘干, 从而使联线折页成为可能。 干燥原理:通过热风纸面干燥。使用 热固型油墨,就是墨膜在120°C以上的 温度下一秒以上时间可以瞬时干燥 。 烘干温度:120°C ~160°C 。 纸卷幅面:宽650mm~1020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纸面温度。
商业轮转发展前景
商业轮转印刷,它的代表是印刷速度快、效率高、大批量生产、联线后加工等等。最终在 时效性、新闻性、广告效应强的行业呈快速发展。综观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我们有足够的信 心相信商业轮转印刷的前景广阔。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 优点: ♣ 速度快:35000张/小时----110000张/小时,有些设备更高,一般是单张机的6倍到20倍。 ♣ 联线烘干:印刷后油墨几秒内干燥、网点成形好、色彩饱和、颜色鲜艳、光泽度高。 ♣ 冷却、涂洼油:油墨干燥后冷却、上光。不易粘脏、光泽度好、时效性提高。 ♣ 联线折页、裁切、堆纸:印刷与后加工联线进行,效率提高。 ♣ 缺点: ♣ 快速干燥使纸张平整度降低。 ♣ 设备裁切尺寸固定,适应产品少。 ♣ 速度快使印刷调机纸张浪费增加。 ♣ 橡皮压橡皮的压印方式,使网点扩大增大,一般18%-25%;同时网点不如单张纸印刷网点结实。 ♣ 印刷速度快,匀墨时间短,所以印刷精细层次差。
轮转印刷机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Market Commercial Web Offset Presses
Komori 10%
Mitsubishi 7%
Others 5%
Goss 2%
KBA 10%
Heidelberg 36%
MAN Roland Group 30%
Average Market Volume p.a. 2000-2002 EUR 0.9 billion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印刷单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供墨系统 2、供水系统 3、套印系统 4、自动上版系统 5、印刷压力
供水系 统
进纸面
供墨系 统
橡皮滚 筒
出纸面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供墨系统
供墨系统包括墨斗、墨斗辊、所有匀 墨辊、靠版墨辊、自动泵墨系统。M-600 设备有两种供墨方式。
印刷品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的分类
轮转印刷机分为商业轮转机与报刷, 报纸机一般是印刷塔式排列,就是垂直给纸印刷。
印刷品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Market Web Offset Presses World (Newspaper and Commercial presses)
直接制版机
印版
印刷印机刷品
印前
印刷/印后加工
注:1. 印后加工指的是上光、腹膜、裁切、装订等工序 2. 数码打样指的是直接用数码打样设备对要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打样
印刷的流程
装订机 折页机 裁切机
印刷机
Print Console
计算机直接制版 打样
RIP
典型的印刷流程
排版工作站
印刷的流程
印前流程对印刷品的影响
压纸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冷却、二次张力、涂洼单元)
洼油涂布:有两种方式,正转转速6%-25%, 反转2%-8%。 纸卷幅面:最宽965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冷却温度、冷却水流量、断纸、张力、 纸边位置。 辅助监测:自动套准系统色标扫描头、折页机 裁切位置控制器。
综上所述,印刷品是科学、技术、艺术的综合产品。
印刷品
印版
承印物
原稿
油墨
印刷的流程
传统方式:
图文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进入计算机,经过一系列的印前处理,经光栅处理器(RIP) 解释,经激光照排输出胶片(菲林 Film), 然后菲林制成印版,印版装在印刷机上,便可 以进行印刷了。不同的印刷方式,其印刷过程不同。
其他印刷Others
印刷品
C 轮转印刷机概述、结构、印刷原理
轮转胶印机 胶印机水墨平衡原理
轮转胶印机
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机分类及当前设备 商业轮转印刷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商业轮转印刷的特点 商业轮转机的结构 商业轮转机的控制 商业轮转印刷的最新技术 商轮印刷的质量影响因素 商轮印刷的质量问题和处理
我国的印刷术,经过元朝帝国、丝绸之 路、十字军东征影响到欧洲,促进了现代印 刷术的产生。
二、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 1440~1448年,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 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 术的基础。
B 印刷综述
1、正常供墨(80-10-10):适用一般网 目版印刷,匀墨效果好,印刷网点还原好。
离合墨 辊
2、黑白产品供墨(100-0-0):适用文 字线条版印刷,可以减少油墨乳化。
离合墨 辊
墨斗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包括水斗、水斗辊、匀水辊、
靠版水辊、润版水循环系统、串墨辊冷却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给纸张力控制单元)
主要作用:自动控制纸张进印刷单元张力(一 次张力),自动纠正纸边位置。 一次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速度变化和气动 浮动导纸辊控制张力大小。同时显示一次张力 大小。 一次张力:350N~800N。 纸卷幅面:宽650mm~965mm。 适用速度:最大55000张/小时。 监测点:断纸、张力、速度、纸边位置。
PHOTO
COMPUTER
PLATE
FILM PRINTIG
印刷的分类
根据印刷所用印版的不同,印刷可以分以下几种方式。
单张胶印 平版印刷Offset/Lithorgraphic
凹版印刷Gravure Printing
轮转胶印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 Printing
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
Others 13%
Komori 4%
Mitsubishi 5%
Goss 10%
KBA 16%
MAN Roland Group 33%
Average Market Volume p.a. 2000-2002 EUR 2.1 billion
Heidelberg 19%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什么是印刷 印刷的流程 印刷的分类
什么是印刷
印刷的定义
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其特点是:能够把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大量、经济地再现在各种各样的承印物上,可以 说,除了空气和水之外都能印刷,而其成品还可以广泛的流传和永久的保存。所以说他的
特点是大众化消费品、工业化产品、艺术性收藏品。
水循环系统。M-600设备有两种润版方式。
1、正常润版:适用一般彩色印刷版,匀水
效果好,减少油墨乳化,印刷网点还原好。
2、预乳化润版:适用有鬼影的印刷品,
可以快速实现水墨平衡,增强油墨的传递
靠
和油墨的匀度。但是容易使油墨乳化。
版
水
辊
可
以
上
下
两
水斗辊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折页单元)
主要作用:连续的卷筒纸经过三角板完成 一折,然后滚切单张,经过滚筒折和刀式折 页后,最后有分纸机构输出整齐的书帖。 选配部分:有些折页机前配有纸张翻转机 构,这样可以完成多种折页。 监测点:断纸、折页机塞纸、折页位置。 选配装置:纸张纵切、翻纸机构。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概述
轮转印刷也叫卷筒纸印刷,也就是说在 印刷时,所能用的纸张是卷筒纸,采取连续 给纸方式进行印刷。
原理是,印版上的空白部分亲水斥墨, 图像部分亲墨斥水。
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 纸张经过橡皮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压合,然后 图文信息同时传递到纸张正反两面,由此完 成了印刷。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自动装版系统
自动装版系统包 括:存版盒、印 版规位,以及控 制部分。
技术关键点:不断纸、不停机、所有印刷版同时拆装,可以5分钟内完成。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印刷单元)
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轮转印刷一般压力不随纸张厚度改变而改变。 印刷滚筒:印版滚筒、橡皮滚筒。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HEIDELBERG M-600)
给纸部分
印刷单元
给纸张力
烘干单元
油墨遥控 油墨数据连接 自动套准 中央控制Cpt
冷却与涂洼 折页单元
M600工序流程为:放卷--印刷--干燥--冷凝--上硅油--印后裁切--折页--收纸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干燥单元)
新技术点: 具有二次燃烧循环系 统的燃气干燥机,排 放环保。 更优化的气动装置, 张力稳定。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印刷机的结构
轮转胶印刷机结构(冷却、二次张力、涂洼单元)
主要作用:冷却从干燥出来的纸张,一般分为 6辊与4辊冷却,适用不同印刷速度。涂布洼油 是为了软化干燥后的纸张,并消除静电,利于 折页。 温度控制:有单独冷水循环系统,一般有两种 冷水,一种是IN25°C--OUT30°C ,第二种 IN12°C—OUT16°C 。 二次张力控制:通过伺服电机改变冷却辊速度, 张力一般是150N~350N。同时还有第二次纸 边自动纠正装置,保证折页的精度。
套印系统
套印系统包括套印伺服电机,版滚筒移动 机构、偏心机构、CPC1-03控制系统、QTI自 动套准控制系统。 1、套印范围:纵向、横向、对角套准。 2、CPC1-03控制:heidelberg自己的套准系 统,须要手动遥控。套准精度可以达到 0.02mm。 3、QTI自动控制:QTI公司系统,通过扫描套 印标记,然后通过处理器的计算,自动调整不 同颜色套准。套准精度在0.1mm。
商业轮转印刷介绍
印刷发展史 印刷综述 轮转印刷基本知识
A 印刷发展史
印刷起源 印刷术发明 现代印刷术发明与发展
印刷术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象形文字的演变。
二、笔、纸、墨的发明
为文字的存留创造了必要的物 质基础。
大约在印刷术发明前1000年的 时候,毛笔出现。
公元二世纪初,蔡伦“蔡修纸”。
轮转胶印机—轮转印刷机的分类及当前设备
轮转印刷机(商业)
轮转胶印机—商业轮转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商业轮转发展历史
轮转印刷自上世纪初发展到现在,其技术、工艺、原辅材料已经相当成熟,美国自上世 纪70年代开始,所有的印刷设备制造商都有涉及生产轮转印刷机。
商业轮转印刷机进入中国大陆始从1993年之后。最初是深圳利丰雅高印刷公司的 Manroland Polyman,然后是日本的东芝、三菱的设备,而HEIDELBERG M600进入中 国是1998年。最终轮转印刷呈现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彩色期刊、报纸、广告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