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
提高
摘要:语文素养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语文、语言能力和知识积累方面的技巧,另一方面是学生
人文素养的培养。
就目前而言,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
主要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
引言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
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重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小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1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育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学习的学生。
教育、培
育出的学生应该具备卓越的思想品质,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完成教
育的方法有许多,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
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信,不断地超越自我。
此外,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未
完全成熟,其价值观念还没有最终形成,判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
界因素的干扰。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让其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和
社会有用的人才。
2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措施
2.1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
想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要积极地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小学
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课堂中。
语文教师可以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小
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舒适、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激发小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语文教师教授小学生学习《猫》这篇语文课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
为小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有关猫的图片,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让小学
生的语文观察力得到有效提高。
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
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文章的学习和解读。
教师向小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如,文章描写了猫的哪些特点?文章中描写猫的句子有哪些?自己对于文章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什么?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真实情感?通过这种引导问题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地发散思维,使小学生主动地
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小学生进行集思广益、互相借鉴,满足小学生的
个性化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2.2诗文研究,培养学生人文底蕴
首先,教师让学生们一起朗读课文,能够通过琅琅的读书声让同学们感受到
班级中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气氛,将语文课堂渲染得有如古代学堂中的模样,可以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打下基础。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随机抽取四名同学对古
诗进行翻译。
在翻译的同时,尽量能够使自己的表达变得更加有画面感。
同学 1:“这黄河何其壮观,就像从天上的白云中间流淌下来,气势汹汹。
”同学 2:
“在这众多的高山之中,只有一座孤城在那里矗立,显得格外孤单。
”同学 3:“听到了这哀婉的羌笛之声,让我不禁想起那出征的人。
”同学 4:“那和暖的
春风吹不进玉门关内。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在进行诗词解释的时候都
能够运用一些词汇进行形象描述,那么通过这首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你
又是从哪些字句看出来的呢?”有的同学表示:“表达了作者对边关将士的关怀,他们离开家人在关外进行战斗,非常的孤独。
因为诗中的杨柳表示离别的含义。
”还有的同学表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春风代表温暖,温暖吹不
进关内,说明人们饱受战争之苦。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并没有直接进行课
文的讲解,而是通过朗读来渲染学习气氛。
在诗文的理解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合理应用情感教学模式
情感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具体
分析,同时让学生产生参与教学情境的热情,教学情境的隐藏性和针对性要强。
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情境,并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学生通过在不
同的环境中观察,进而获得感悟。
教师要及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地总结,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得出每个小组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感悟,由教师做最后的
归纳和总结,其中,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擅长的方面,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小学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重要阶段,由于其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这就造
成了学生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情感态度的干扰。
因此,在实际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和卓越品质,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以此确保其语文素养
的提升。
2.4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小学生的
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
篇语文教学课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信息收集能力,实现小学
生的语文科学精神与创造力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小学
生普及一些相关的科学常识,让小学生在认识相关纳米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小
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拓展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小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得到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要严格遵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提高小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小学生培养成全
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辉.核心素养观下小学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9):12.
[2]岑克创.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
[3]陈兴坤.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
教学刊),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