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物理测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物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
1.(4分)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是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s内的位移是57.5m,第10s内的位移是32.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
C.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2
D.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
2.(4分)如图所示圆锥摆,当摆球m在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的重力不做功,绳的拉力做功
B.摆球的重力做功,绳的拉力不做功
C.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不做功
D.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做功
3.(4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
为等待月面采集的样品,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环月做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1=6.0×1024kg,月球质量m2=7.3×1022kg,月地距离r1=3.8×105km,月球半径r2=1.7×103km。
当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在月球表面上方约200km处做环月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环绕速度约为()
A.16m/s B.1.1×102m/s C.1.6×103m/s D.1.4×104m/s 4.(4分)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C.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5.(4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圆O,场强方向与圆Q所在平面平行,场强大小为E,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是圆心,AB是圆的直径,AC是与AB成a角的弦,则()
A.匀强电场的方向沿AC方向
B.匀强电场的方向沿CO方向
C.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2qERcosα
D.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2qERcos2α
6.(4分)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0=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5:1。
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7.(4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 x两端真实电压,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R 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二.多选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8.(5分)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不相同
B.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重力的冲量相同
C.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D.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动量变化率相同
9.(5分)如图所示,曲线C1、C2分别是纯直流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由该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4 V
B.电源的内电阻为1Ω
C.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8 W
D.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功率为16 W
10.(5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P、Q分别是它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P点有一质量为0.5kg的静止小球(视为质点)。
现给它一水平向右大小为2.5N•s的瞬时冲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球在竖直轨道内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P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5N
B.在Q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3m/s
C.小球在最高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从P点运动到Q点小球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从Q点运动到P点小球重力做
功的平均功率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11.(8分)要测量一个电动势约3V,内阻约3Ω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如下仪器及开关导线若干。
A.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5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5kΩ);
C.电阻箱(0~999.9Ω)。
(1)选出必要的仪器。
(填写序号则可)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3)某同学得出一条图示曲线,那么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
(图中所标字母为已知)
12.(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开关S,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5)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丁图中设计出电路图。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9分)
13.(10分)如图,在离地4h的平台边缘放一个小球A,在其左侧有一个摆球B.从离平台h高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恰与A球正碰。
A球水平抛出,落地时距离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4h,B球碰后能上升到离平台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水平抛出时的速度;
(2)A、B两球质量之比。
14.(14分)如图,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楔形物体A.A的上表面水平,A上放置一物块B.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求:(1)物体A、B保持静止时,水平推力的大小F1;
(2)水平推力大小为F2时,物体A、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距离x后撤去推力,
A、B一起沿斜面上滑,整个过程中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L;
(3)为使A、B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F应满足的条件.
15.(15分)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长L=6m的固定斜面AB上端和一个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BC相连,斜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处,C点位于圆心O的正上方。
t=0时刻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从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圆轨道的半径R=2m,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是否可能存在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滑上轨道,通过C点后恰好能落在A点。
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大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物理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28分)
1.(4分)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是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s内的位移是57.5m,第10s内的位移是32.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
C.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2
D.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
【解答】解:A、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由于哈尔滨到大连距离远远大于列车的长度,故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误;
B、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B错误;
C、根据△x=aT2可得a=,故C错误;
D、第5s内的位移为,
解得v0=80m/s,故D正确。
故选:D。
2.(4分)如图所示圆锥摆,当摆球m在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的重力不做功,绳的拉力做功
B.摆球的重力做功,绳的拉力不做功
C.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不做功
D.摆球的重力和绳的拉力都做功
【解答】解:摆球受重力与绳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摆球m在某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全部提供向心力,速度一直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而重力一直竖直向下,绳的拉力一直沿绳方向斜向上,即绳的拉力与重力均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与绳的拉力均不做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4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
为等待月面采集的样品,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环月做圆周运动。
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1=6.0×1024kg,月球质量m2=7.3×1022kg,月地距离r1=3.8×105km,月球半径r2=1.7×103km。
当轨道器与返回器的组合体在月球表面上方约200km处做环月匀速圆周运动时,其环绕速度约为()
A.16m/s B.1.1×102m/s C.1.6×103m/s D.1.4×104m/s
【解答】解:组合体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r=r2+h;设组合体质量为m,月球对组合体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根据G=m
可得v==m/s=1.6×103m/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4分)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C.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解答】解:AC、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指向曲线的内侧,所以电场力的方向向右;
若粒子从P经过R运动到Q,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知道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小,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小于在Q 点时的速度大小,故A错误、C正确;
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则由电场线疏密确可知,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
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故B错误;
D、只有电场力做功,粒子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所以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
电势能之和与P、Q点的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5.(4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圆O,场强方向与圆Q所在平面平行,场强大小为E,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是圆心,AB是圆的直径,AC是与AB成a角的弦,则()
A.匀强电场的方向沿AC方向
B.匀强电场的方向沿CO方向
C.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2qERcosα
D.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2qERcos2α
【解答】解:A、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进入,离开C点的动能最大,则C点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离A点最远,所以电场线与过C的切线相垂直,由于带电微粒是带正电,故匀强电场的方向沿OC方向。
故A错误;
B、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进入,离开C点的动能最大,则C点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离
A点最远,所以电场线与过C的切线相垂直,由于带电微粒是带正电,故匀强电场的方向沿OC方向。
故B错误;
C、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S=qE(R+Rcos2α)=2qERcos2α故C错误;
D、从A到c电场力做功为W=qES=qE(R+Rcos2α)=2qERcos2α故D正确;
故选:D。
6.(4分)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0=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5:1。
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设弹丸的质量为6m,则弹片甲的质量为5m,弹片乙的质量为m,
弹丸爆炸过程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以弹丸的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6mv0=5mv甲+mv乙
整理得:12m/s=5v甲+v乙
爆炸后两弹片都做平抛运动,做平抛运动的高度一样,
弹片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平抛运动时间:t=s=1s
弹片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片的水平位移:x甲=v甲t=v甲,x乙=v乙t=v乙,则有:12m=5x甲+x乙
结合图象可知,只有A的位移满足上述表达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4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 x两端真实电压,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R 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解答】解:图中连接方式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
A、电阻R x先与电流表串联,再与电压表并联,电阻R x的测量值等于R x的真实值与电
流表内阻之和
所以电阻R x的测量值与电压表内阻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电阻R x的测量值是R x的真实值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则电流表内阻越小测量越准确,
故B错误;
C、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流表与R x的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 x两端真实电压,
电阻R x的测量值是R x的真实值与电流表内阻之和,所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C正确;
D、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8.(5分)长征途中,为了突破敌方关隘,战士爬上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向敌方工事内投掷手榴弹,战士在同一位置先后投出甲、乙两颗质量均为m的手榴弹,手榴弹从投出的位置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h,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有()
A.两手榴弹在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不相同
B.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重力的冲量相同
C.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D.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动量变化率相同
【解答】解:A、手榴弹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设落地瞬间手榴弹竖直分速度为v y,有:v y2=2gh,此时重力的功率为:P功率=mgv y,由于h相等,故重力的功率相等,故A错误;
B、手榴弹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由h=
可知t=,h相等,所以甲、乙手榴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由I=mgt可知,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重力的冲量相同,故B正确;
C、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只受重力,由动量定理Δp=mgt知,从投出到落地,两
颗手榴弹的动量变化量相同,故C正确;
D、由动量定理Δp=Ft,整理得:F==mg,可知从投出到落地,两颗手榴弹的动
量变化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BCD。
9.(5分)如图所示,曲线C1、C2分别是纯直流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由该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4 V
B.电源的内电阻为1Ω
C.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8 W
D.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功率为16 W
【解答】解:AB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曲线C1、C2的交点的位置,此时的电路的内外的功率相等,由于电路的电流时相等的,所以此时的电源的内阻和电路的外电阻的大小是相等的,即此时的电源的输出的功率是最大的,由图可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4W,所以C错误;
根据P=I2R=I2r可知,当输出功率最大时,P=4W,I=2A,所以R=r=1Ω,所以B正确;
由于E=I(R+r)=2×(1+1)=4V,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4V,所以A正确;
D、当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16W,所以D正确。
故选:ABD。
10.(5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P、Q分别是它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P点有一质量为0.5kg的静止小球(视为质点)。
现给它一水平向右大小为2.5N•s的瞬时冲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球在竖直轨道内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P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5N
B.在Q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3m/s
C.小球在最高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从P点运动到Q点小球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从Q点运动到P点小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解答】解;A、设小球获得冲量后的速度大小为v0,对小球,由动量定理得;I=mv0,代入数据解得:v0=5m/s,在P点,设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代入数据解得;F=36.25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F=36.25N,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从P到Q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代
入数据解得:v Q=3m/s,故B正确;
C、小球在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a=m/s2=22.5m/s2,故C错误;
D、小球从从P点运动到Q点是小球从Q点运动到P点的逆过程,运动时间t相等,两
过程种小球高度变化量相等,都是2R,从P点运动到Q点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W与从Q点运动到P点小球重力做的功W′相等,由P=可知,从P点运动到Q点小球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从Q点运动到P点小球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故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11.(8分)要测量一个电动势约3V,内阻约3Ω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备有如下仪器及开关导线若干。
A.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0.5Ω);
B.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5kΩ);
C.电阻箱(0~999.9Ω)。
(1)选出必要的仪器BC。
(填写序号则可)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3)某同学得出一条图示曲线,那么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
(图中所标字母为已知)
【解答】解:(1)因为电阻箱的阻值较大,导致电路电流较小,而电流表的量程偏大,为减小实验误差,故选择电压表和电阻箱,即BC;
(2)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3)由电路原理可得,电源电压为:E=U+
变形得:=+•
由图象可得纵截距为:=y,则有电源的电动势的大小为:E=
根据图象的斜率为,则电源的内阻为:r=。
故答案为:(1)BC;(2)如图所示;(3)、
12.(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50.15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 4.700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120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3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开关S,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A2,电压表应选V1,滑动变阻器应选R1。
(5)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丁图中设计出电路图。
【解答】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游标尺是20分度的,游标尺的精度是0.05mm,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50mm+0.05×3mm=50.15mm。
(2)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4.5mm+20.0×0.01mm=4.700mm。
(3)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测电阻,由图丙所示表盘可知,电阻阻值为:12.0×10Ω=120Ω。
(4)实验提供的电源电动势为4V,则应选择量程为3V的电压表V1(使用量程为15V 的电压表读数误差会增大);
电压表的量程为3V,则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约为:=A=0.020A=
20mA,所以应选择量程0~30mA的电流表A2;
要求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选择阻值范围0~15Ω的滑动变阻器R1作为分压电阻更合适;若选择阻值范围0~2kΩ的滑动变阻器作为限流电阻,该电阻比待测电阻大得多,不方便调节;
(5)由于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因此画出电路图如图。
故答案为:(1)50.15;(2)4.700;(3)120;(4)A2,V1,R1;(5)如图。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9分)
13.(12分)如图,在离地4h的平台边缘放一个小球A,在其左侧有一个摆球B.从离平台h高处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恰与A球正碰。
A球水平抛出,落地时距离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4h,B球碰后能上升到离平台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水平抛出时的速度;
(2)A、B两球质量之比。
【解答】解:(1)碰撞后A球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y=4h=gt2,
水平方向:x=4h=v A t
解得:v A=;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B下降过程:v=m B gh,
B碰后上升过程:v B′2=m B g•,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
若B碰后向左摆,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m B•+m A v A,
解得:=;
碰前,总动能E1=m B gh,碰后总动能为m A gh+m B g•
若m A=1.5m B,则E2=1.75m B gh,增大了,不符合实际;
B只能向右摆,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m B•+m A v A
解得:=;
答:(1)A水平抛出时的速度为;
(2)A、B两球质量之比为1:2。
14.(14分)如图,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楔形物体A.A的上表面水平,A上放置一物块B.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θ,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求:(1)物体A、B保持静止时,水平推力的大小F1;
(2)水平推力大小为F2时,物体A、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距离x后撤去推力,
A、B一起沿斜面上滑,整个过程中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L;
(3)为使A、B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F应满足的条件.
【解答】解:(1)物体A、B保持静止时,以A和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F1cosθ=(M+m)gsinθ
解得:F1=(M+m)gtanθ.
(2)A和B整体上滑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F2xcosθ﹣(m+M)gLsinθ=0
解得:L=.
(3)A和B间恰好不滑动时,设推力为F0,上滑的加速度为a,A对B的弹力为N 对A和B整体有:F0cosθ﹣(M+m)gsinθ=(M+m)a
对B有:f m=μN=macosθ
N﹣mg=masinθ
解得:F0=
则为使A、B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应满足的条件:(M+m)gtanθ<F≤
.
答:
(1)物体A、B保持静止时,水平推力的大小是(M+m)gtanθ;
(2)整个过程中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是.
(3)为使A、B在推力作用下能一起沿斜面上滑,推力F应满足的条件:(M+m)gtanθ<F≤.
15.(15分)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长L=6m的固定斜面AB上端和一个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BC相连,斜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处,C点位于圆心O的正上方。
t=0时刻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从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
已知圆轨道的半径R=2m,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是否可能存在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滑上轨道,通过C点后恰好能落在A点。
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大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乙可知,物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8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联立解得μ=0.25
(2)设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物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37°+R+Rcos37°)﹣μmgLcos37°=mv C2﹣mv02
在C点,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 N′=m
联立解得F N′=34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 N=F N′=34N
即物块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4N。
(3)设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上滑,最后恰好落到A点,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有:Lsin37°+R(1+cos37°)=gt2
水平方向有:Lcos37°﹣Rsin37°=v C′t
解得v C′=3m/s<=m/s=2m/s,故物块不能恰好落在A点。
答:(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0.25;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是34N;
(3)物块不能恰好落在A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