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涵养更高精神境界的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涵养更高精神境界的事例
我们对于美的认识,跟现代社会的现实要求有关。

200多年前,哲学大师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开始他的哲学史讲演时,曾经对当时轻视精神生活的社会风气感慨万分。

他说,“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

”黑格尔所描述的19世纪初期的社会风气,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不仅没有因为生产力的发达而改变,反而显得更为严重了。

多数国家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测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

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成了这个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呼声。

美关乎精神生活和人生意义。

冯友兰先生经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

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并不相同,这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构成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

这种精神境界,就人的心理状态来说又可称之为“胸襟”,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就称之为“气象”。

人生境界有高有低,一个拥有较高的人生境界的人,他的关怀层面比较大,视野和心胸都比较开阔,会呈现出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一种健康的审美活动,不能停留在单纯娱乐或装饰的功能上,
还要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

一所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同时也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这种精神追
求,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这几年,我一直提倡对大中院校学生加强人文、艺术经典的教育。

人文、艺术经典可以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

快餐文化、流行艺术起不到这种作用。

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说,他小时候,母亲要他读《战争与和平》,并且告诉他哪些段落如何写得好,这样,《战争与和平》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门给我,以强烈的嫌恶感”。

塔可夫斯基成为电影大师,同他从小就受到的这种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

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总是读三四流的作品,就会被那些作品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

如果我们的青少年从小都是接触文化垃圾,那他就很难再接受经典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