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法测定土壤有机质与常规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7试验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以下简称ASI法)系由美国国际农化服务公司Dr﹒Hunter提出,通过中国-加拿大钾肥合作项目引进我国,并在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建立了中加合作土壤植物测试实验室,为全国中加合作项目提供测试分析和施肥推荐服务,由于ASI方法采用联合浸提剂,具有快速、高效和准确的优点,并且有关研究结果表明ASI方法的P、K测定值与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和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推广方面起到积极有效作用。

本研究取自东丰县6个乡镇192个土样。

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土样代表了占东丰县98%的5大土类,水作、
旱作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今后在工作中将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土样取自东丰县永合、拉拉河、大阳、那丹伯、东
丰镇、仁合共计192个土样。

ASI法对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用浸提剂(0.2mol/lNaOH-0.01mol/EDTA-2%甲醇)浸提,有机质含量与
提取液颜色成正比,在一定的波长条件下,进行比色,可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pH值水土比
2.5∶1。

复合电极测定(用常规方法)。

常规分析方法,有机质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即0.4mol/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浸提,用硫酸亚铁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计算出有机质的含量。

2结果与分析
不同条件下2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相关
性:
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ASI-OM)为2.12%~6.94%,常规法测定值为1.40%~5.10%。

表1列出了不同条件下ASI法测定值与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对全部样本进行统计分析,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R=0.2289**线性相关方程Y=0.1571X+2.1676(Y为
常规测定值,X为ASI法测定值,下同)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水平;因为我县为微酸性土壤,pH<6.5的土壤占94%,所以对pH<6.5的土样进行分析,当pH<
6.5时,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2387**线性相关方程Y=0.1611X+2.1416;当pH≥6.5时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
0.3209,线性不相关。

由上述结果表明,在我县土壤条件下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在pH<6.5时显著性更为突出,说明两种方法有机质测定值的相关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

表1结果还表明,在旱作条件下,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在水作条件下,ASI-
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4910**达到
了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线性方程:Y=0.2528X+1.8848。


顾金霞
仇长礼


王志江
(吉林省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36300)
ASI法测定土壤有机质
与常规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初探
摘要:用ASI法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并与常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性比较。

结果表明:全部样本的
ASI-OM与常规分析方法的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说明两种方法有机质测定值的相关性
很好。

在水作条件下,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性,在旱作条件下,ASI-
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在水作和旱作条件下,水作相关性要好于旱作。

关键词:ASI法;常规分析方法;有机质;相关性表1不同条件下2种方法测定有机质的相关系数
条件样品数
有机质
全部土样
1920.2289**pH<6.51860.2387**pH≥6.5
60.3209水作样440.4910**旱作样
148
0.1308
60--
试验研究2008.7
农业科技通讯
规有机质的平均值在ASI-OM的平均值中所占比例为67.7%(见表2)。

3小结与讨论
全部样本的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存在极
显著相关性,在pH<6.5时,显著性更突出,说明两种方法有机质测定值的相关性随土壤pH升高而降低;在pH≥6.5时,ASI-OM和常规有机质没有相关性;在水作条件下ASI-OM与常规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在旱作条件下,ASI-OM与常规有机质
之间呈不相关性,常规有机质的平均值在ASI-OM的平均值中所占比例为67.7%。

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土壤用两种方法测试,有机质的相关性极显著,尤其在我县微酸性的土壤上,用
ASI方法测试有机质效果更好,这样既省工又省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编.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
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杨俐苹,金继运,梁鸣早,程明芳,黄绍文.ASI法测定土壤有效
P、K、Zn、Cu、Mn、
与我国常规化学方法的相关性研究.土壤学报,2000,31(6):277 ̄279[3]成瑞喜,刘景福,朱端卫.用ASI法测定中酸性土壤有效磷结果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4):343 ̄346[4]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农业出版社,1993,34 ̄35,39 ̄40,47 ̄48,56
表22种方法测定平均值比较
条件
有机质
ASI(%)
4.18常规(%)2.83常规/ASI(%)
67.7
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莫贱友1
郭堂勋1,3
Xun-Li2X.B.Yang2
(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南宁530007;2.Departmentofplantpathology,Iowa
StateUniversity,Ames,IA,50010;3.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530004)
摘要:黑暗时长是影响大豆锈病侵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其影响的作用大小,我们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小时,有利于大豆锈病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的侵染。

关键词:大豆锈病;暗培养时长
Studyofdarkperiodoninfectionofsoybeanrust(PhakopsorapachyrhiziSyd.)
MOJian-you1
GUOTang-xun1,3Xun-Li2X.B.Yang2
(1.PlantProtectionInstitute,Gu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ning,530007,China.
2.Departmentofplantpathology,IowaStateUniversity,Ames,Iowa,50010,U.S.A;
3.AgriculturalCollege,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
Abstract:Darkincubationperiodisoneofimportantfactoroninfectionofsoybeanrust.Inordertoconfirmtheeffectiondegreeofdarkincubationperiodtotheinfectionofsoybeanrust(PhakopsorapachyrhiziSyd.),Wemaketheexperimentusingthedetachedleafculturetechniqueunderthetemperature24±1℃andsaturatedrelativehumidityincontrolledcondition.Theresultsdisplaieditisadvantagefortheinfectionofsoybeanrustatthedarkincubationperiodof8-16h,longerorshortdarkincubationperiodreducedthein-fectionofsoybeanrust.
Keywords:soybeanrust;darkincubationperiod.
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