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州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广州卷)
(共20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Mg24
第Ⅰ卷(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C3H6)n](n约为103~104)为主要原料,对细菌、病毒有很强的阻隔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过的口罩应集中处理、销毁
B.对细菌、病毒的阻隔属于物理变化
C.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
D.聚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废旧金属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3.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A.用于飞艇的氦气B.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
C.用于做汽水的二氧化碳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4.葡萄糖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6H11O7)2。
下列关于葡萄糖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A.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葡萄糖酸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由49个原子构成D.钙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5.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
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都是混合物
B.反应前后有2种氧化物
C.若有44g二氧化碳反应,则生成氧气48g
D.以上为置换反应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和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4个电子层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
C.稼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硒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
7.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中,不是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B.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D.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
9.下列选项中,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O元素
B.模型与推理:碱中含有OH,所以Cr(OH)SO4是碱类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由分子构成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软化硬水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D.一氧化碳能结合生物体的白细胞使生物体缺氧中毒
11.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20.9
31.6
X
63.9
85.5
A .溶液①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溶液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 .30℃时硝酸钾溶解度:31.6<X<63.9
D .溶液③中再溶解35.5gKNO 3为可成为饱和溶液
12.下列实验操作或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CH 4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通过装有浓盐酸的洗气瓶 B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CO 2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 C 除去KOH 固体中的K 2CO 3 取样,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D
鉴别NaCl 、NaOH 、NH 4NO 3固体
用水
13.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 )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
2Δ Si+O SiO
②223
232
SiO +Na CO Na SiO +CO ↑高温
③2
SiO +2C
Si+2CO ↑高温 ④2232Δ
Si+2NaOH+H O Na SiO +2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 .Na 2SiO 3中Si 为+4价
D .Si 和Si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某待测液中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为AgNO3溶
液
B 将CO通入氧化铁粉末中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CO有还原性
C
将2根铜丝分别放入硫酸铝溶
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硫酸铝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硝酸银溶液逐
渐变蓝,其中铜丝表面有银色物质析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
Al>Cu>Ag
D 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划痕,黄铜片无明显现象
合金硬度比组成它
的纯金属硬度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反应1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②反应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利用Na2CO3或K2CO3溶液吸收低浓度的CO2,将其转化为NaHCO3或KHCO3,NaHCO3或KHCO3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CO2储存利用,生成的Na2CO3或K2CO3循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吸收剂Na2CO3K2CO3
20℃最高浓度(g/L) 212 1104
价格(元/Kg) 1.25 9.80
根据表中信息,选择K2CO3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_______。
(3)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能增加水体溶解氧的量。
某课外小组用溶解氧传感器探究加入鱼浮灵时,鱼浮灵对不同水体的溶解氧量的影响。
实验数据如下:
水质湖水蒸馏水自来水
起始溶解氧量(mg/L) 1.48 1.46 0.85
最终溶解氧量(mg/L) 3.36 3.28 2.79
溶解氧增值(mg/L) 1.88 1.82 1.94
进行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前提条件是。
A.常温下B.水的体积相同
C.加入鱼浮灵质量相同D.实验仪器相同
16.(8分)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石灰石的分解,取三块形状大小相近的石灰石,一块不加热,另两块分别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火焰上加热2min(假设杂质加热时不发生变化)。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现象。
实验组别实验条件试管A 中的现象试管B 中的现象甲未加热固体无变化无明显现象
乙酒精灯加热固体部分溶解呈浅红色
丙酒精喷灯加热固体部分溶解呈红色
(1)实验乙、丙中,试管B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乙组实验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此实验能否推断石灰石煅烧产生二氧化碳______(填“能”或“不能”)
(3)丙组实验完成后,向试管B 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
在下图中画出红色恰好褪去和重新变红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种类______(粒子数目不作要求:水分子不必画出)。
(4)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只有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补充完整操作和现象)。
(5)通过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得出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_。
17.(8分)轻质氧化镁(MgO)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工业炉渣废料(主要成分是MgO、CaO,含少量杂质SiO2)来制取轻质氧化镁。
实验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不同,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写出粉末中Mg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混合物X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BC段的固体成分是__________。
②写出C点中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混合物X中MgCO3和Mg(OH)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若混合物X用aMgCO3·bMg(OH)2表示,a:b=__________。
18.(11分)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镍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
已知:硫酸镍溶液显绿色,碳酸镍和氢氧化镍均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碳酸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要判断铁、镍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采用的一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硫酸镍(要求含镍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写出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氢氧化镍作为其中一种原料来制备硫酸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_______,依据的反应规律是_______。
③_______。
(4)预测硫酸镍的化学性质。
①能与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从微观角度看,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
②能与_______ (填物质类别)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
(1)选用药品进行对比实验。
按下表进行实验,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
测得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着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药品
Ⅰ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Ⅱ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①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
②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多瓶氧气
①组装能随意添加双氧水的装置。
应选用_______(选单编号)。
写出仪器c的名称_______。
写出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收集氧气。
用上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_______端排出。
③写出用②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
20.(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K2CO3、K2SO4、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分析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不断搅拌,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样品中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①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②中,“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进步确定样品的组成。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微溶物可溶于稀硝酸)
限选试剂:稀HCl、稀HNO3、BaCl2溶液、蒸馏水、AgNO3溶液、KOH溶液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____ _____________
若_______,则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
若_______,则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