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九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高级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pH=10的溶液中,NO3-、SO42-、I-、K+可以大量共存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其pH是pH(Na2CO3)<pH(NaHCO3)
C.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
D.醋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当c(CH3COO-)=c(Na+)时,c(H+)=c(OH-)
参考答案:
D
略
2. 反应2A(g)+B(g)2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参考答案:
答案:C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参考答案:
A 略
4.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6OH--6e-→3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Fe(OH)3+10OH--6e-→2FeO+8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述实验不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
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
1支加入少量MnO2
参考答案:
AD
略
6. 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
形成原电池,则在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
A.Al片、Cu片 B.Cu片、Al片 C.Al片、Al片 D.Cu片、Cu片
参考答案:
答案:A
7. 短周期元素R、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气态氢化物比R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
C.Y、R形成的化合物YR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Z形成的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氯碱生产的核心技术原理是电解原理
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温高压条件都是为了提高N2、H2的转化率
D.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硫铁矿燃烧时放出的热量E.氯碱生产的常用方法有离子膜法、隔膜法、水银法等,其中水银法制得的碱液纯度高、质量好,所以该法是氯碱工业的最理想的方法。
参考答案:
ACDE
略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B.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C.液态氯化氢、熔融氧化铝、固体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中:Na+、Fe2+、Cl-、SO42-
B.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中:Al3+、K+、SO42—、Cl—
C.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 +、Cl—、SCN—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中:K+、Mg2+、SO42—、NO3—
参考答案:
A
略
11. (2002·天津、山西、江西卷)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 (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标况下2.24L CO2通入1 mol?L-1100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 HCO3-
B、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 Al(OH)3+4 NH4+
C、Na2S水解: S2-+2 H2O H2S+ 2OH-
D、等物质的量的NH4HCO3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
NH4++ HCO3-+ 2OH-=CO32-+NH3↑+2H2O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易被腐蚀
C.马口铁(镀锡)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D.白铁(镀锌)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参考答案:C
略
14. 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Z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共8分)如下图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 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_____。
(5)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参考答案: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熔点5.5 ℃,沸点267.4 ℃。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作为合成其他香料的原料。
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C2H5OH+H2O
1-萘酚 1-乙氧基萘
(1)将72 g 1-萘酚溶于100 mL无水乙醇中,加入5 mL浓硫酸混合。
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
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烧瓶上连接长直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
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
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蒸馏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酒精灯、冷凝管、接收器、锥形瓶外还有。
(4)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5)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结论:。
参考答案:
(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A
(3)蒸馏烧瓶温度计
(4)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5)取少量实验所得产品于试管中,加入金属钠,若无气泡产生,则产品纯净。
略
18.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氨气极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缘故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
C.[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D.已知3.4 g氨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并放出a kJ热量,则NH3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3/4O2(g)===1/2N2(g)+3/2H2O(g)ΔH=-5a kJ·mol-1
(2)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氧气变为臭氧(与SO2互为等电子体)。
根据等电子原理,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氯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位置上Cl原子(含有一个配位键)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金属Ca和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已知镧镍合金与上述Ca-D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 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
已知镧镍合金LaNi n晶胞体积为9.0×10-23 cm3,储氢后形成LaNi n 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LaNi n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①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N>O>S ② AC (2)V形(3)sp3杂
化(4)5 0.083 g·cm-3
【分析】
(1)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为Cu+,铜是29号元素,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亚铜离子;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A、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氨气分子中N原子和水分子O原子均为sp3杂化,氨分子中N原子只有一对孤对电子,水分子中O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
C、根据相似相溶可知,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
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产物H2O为液态;
(2)O3分子与SO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
(3)a位置上的Cl形成了2条单键,还有2对孤对电子;
(4)由图可知,在晶胞上、下两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晶胞的中心还有一个D原子。
【详解】(1)①NH4CuSO3中金属阳离子为Cu+,铜是29号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生成亚铜离子,失去的电子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亚铜离子的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为N>O>S,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N>O>S;
②A、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性显著增大,故正确;
B、氨气分子中N原子和水分子O原子均为sp3杂化,氨分子中N原子只有一对孤对电子,水分子中O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氨分子的键角大于水分子的键角,故错误;
C、根据相似相溶可知,乙醇分子极性弱于水的极性,[Cu(NH3)4]SO4在乙醇中溶解度降低,则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会析出深蓝色的晶体,故正确;
D、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产物H2O为液态,故错误;
故选AC,故答案为:AC;
(2)O3分子与SO2互为等电子体,SO2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数为1,空间构型为V形,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则O3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故答案为:V形;
(3)a位置上的Cl形成了2条单键,还有2对孤对电子,故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杂化;(4)镧镍合金、Ca-D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 n,由图可知,在晶胞上、下两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共有4个D原子,在晶胞的中心还有一个D原子,故Ca
与D的个数比为8×:(8×+1)=1:5,故n=5;晶胞体积为9.0×10-23cm3,LaNi n H4.5合金中H
的质
量为=,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0.083 g·cm-3,故答案为:0.083 g·cm-3。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了电子排布式、第一电离能、等电子体、分子的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其中计算是难点。
19. (14分)回收再利用锗产品加工废料,是生产GeO2的重要途径,其流程如下图。
(1)Ge2+与氧化剂H2O2反应生成Ge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蒸馏可获得沸点较低的GeCl4,在此过程中加入浓盐酸的原因是▲。
实验室蒸馏操作时常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接收管、锥形瓶等。
(3)GeCl4水解生成GeO2·nH2O,此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温度对GeCl4的水解率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原因是▲。
为控制最佳的反
应温度,实验时可采取的措施为▲。
A.用冰水混合物 B.49℃水浴 C.用冰盐水
(4)结合G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对角线”法则,分析GeO2溶解率随pH 变化的原
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pH>8时GeO2溶解率增大可能发生的反应▲。
参考答案:
(14分)(1)Ge2++H2O2+2H+=Ge4++2H2O(2分)
(2)抑制GeCl4水解。
温度计、冷凝管(4分)
(3)GeCl4+ (2+n) H2O = GeO2·nH2O+ 4HC1。
该水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C(6分)(4)二氧化锗具有两性,GeO2+2OH--=GeO+H2O。
(2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