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延安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下·梧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观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

从世界范围来看,博物馆数字化不是________的,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20多年前,(),而近年来,数字博物馆已经在全球________,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博物馆。

1998年,河南博物院网站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

从那以后,中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开始加快步伐,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院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通了网上博物馆。

在各类新兴数字技术________的今天,特别是虚拟3D技术的出现,已经能够让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从传统的实地观赏进入虚拟用户体验阶段,线上结合线下的浏览方式,高科技的交互应用,让人们参观博物馆更加便捷。

而随着移动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博物馆正从原先的电脑屏,开始走向“口袋”中,二维码微信导览功能,让观众只要通过手机,就能拥有一个对海量馆藏品________的“博物馆导览者”。

数字博物馆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蹴而就风靡一时层见叠出了如指掌
B . 一挥而就风靡一时层出不穷如数家珍
C . 一蹴而就蔚然成风层出不穷了如指掌
D . 一挥而就蔚然成风层见叠山如数家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数字博物馆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的“专利”
B . 数字博物馆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的“专利”
C . 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专享数字博物馆的“专利”
D . 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对数字博物馆拥有“专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数字博物馆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心中,走进人们的视野,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B . 数字博物馆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C . 数字博物馆有效推动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心中,走进人们的视野。

D . 数字博物馆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一上·衡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几年,以汉服圈为代表的古装文化实践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态势。

在文化传播领域,例如方文山在2013年创办“西塘汉服文化周”,建构了一个以汉服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场域。

在产业资本领域,与汉服相关的产业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

现在,身穿汉服的身影已经时常出现在大学校园、商业广场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域,进一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不过,有的汉服爱好者却表达了不同的焦虑,“现在的汉服圈都很浮躁,很多人已经退圈,因为已经背离了初衷”。

有人曾对汉服文化内部的构成做过普及:一是汉服爱好者,即已接触汉服,对汉服有一定了解,认同汉服复兴的主要观点与理念;二是汉服生活者,即将汉服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三是汉服复兴者,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或服饰考据,或负责引导社团、举办活动,较大范围地复兴推广汉服。

显然,一种内部的阶层被呈现了出来。

在公共场合身穿自制汉服的第一人王乐天等,同汉服生活者一起,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和塔身。

而汉服爱好者则是金字塔形结构的基座。

汉服复兴者规定汉服文化的边界,而汉服生活者则以一种与世俗生活决断的决心进行实践。

例外的是汉服爱好者阶层,他们的参与程度显然要低,远没有生活者“壮士断腕”式的决心。

因而,在汉服文化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汉服圈内部的焦虑情绪,也许可以解释为汉服爱好者同另两个阶层的脱节。

而这种愈发不稳定的结构,则正是汉服文化在持续冲顶过程中的隐忧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壁垒。

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往往来自动漫文化的影响。

如果要进一步厘清这一群体的文化需求,则必须首先将他们从汉服圈中剥离出来,去放置在青年亚文化实践的脉络中进行观察。

汉服爱好者首先关注的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形成的对主流文化的仪式性抵抗策略和沟通尝试。

然而,汉服文化复兴者和生活者强调汉服文化的正统性,这就造成汉服圈内出现了爱好者同“考据派”的二元对立。

随着汉服文化热度升高,传统影楼写真为代表的行业也开始介入古装拍摄。

此时,为了维护亚文化内部的纯洁性,汉服爱好者又斥其为“影楼装”,拒绝承认同汉服文化的关系。

这种内部分裂导致的不稳定结构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参与热情,是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摘编自赵运涛《画里有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年古装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商场及车站等公共场所所常见身穿汉服的身影。

B . “西塘汉服文化周”创办人方文山,是汉服生活者,属于金字塔形结构的塔尖。

C . 汉服爱好者与汉服复兴者、汉服生活者相比,参与汉服文化实践的程度要低。

D . 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夯实金字塔基座的人群基础也非常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服文化在文化传播与资本领域的突破,是汉服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的证明。

B . 文章区分了汉服文化圈不同构成人群的特点,对汉服爱好者的相关论述较多。

C . 文章从汉服文化实践壁垒、汉服爱好者诉求等角度论述了汉服复兴中的焦虑。

D . 文章先交代汉服文化实践近况,再分析复兴中的焦虑,后指出根本解决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服圈内的阶层分化与阶层之间的脱节,可能成为汉服文化实践的发展障碍。

B . 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并非主流文化吸引,首先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

C . 汉服圈出现二元对立现象,源于对汉服文化礼仪正统性与纯粹性的理解不同。

D . 厘清汉服爱好者的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热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

3. (9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谣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不实言论,相较于其他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自媒体的日渐兴起给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2018年5月15日)
材料二: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1月17日下午,由腾讯公司举办的阳光媒体人暨谣言治理大会在京召开,现场发布了《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报告指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

其中,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如“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洋葱杀死感冒病毒”“MH370坠毁柬埔寨”等均为网民极其关注的谣言案倒,平台拆解了这三类谣言的九大套路,从谣言的传播趋势、网民地域分布和相关话题人群画像等数据来剖析其传播度、危害度,进行谣言鉴定。

报告同时指出,中老年网民数量已突破8000万,相较八零后、九零后的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更具传谣倾向,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就谣言治理办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快速生产和发布辟谣内容、利用社交网络阻断谣言传播、生产中老年人“看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

增强辟谣内容的权威度和可信度。

(摘编自《(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人民网2019年1月18日)
材料三:
(摘编自《2018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
材料四:
如今,不少内容平台已应用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

去年6月,微信团队上线“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用户将会收到提醒,截至2017年12月已发送3700余万次提醒。

字节跳动旗下平台归档社会、健康等领域的4万多个谣言案例,以“人工审核+机器筛查”方式及时阻断谣言传播,最短拦截时长仅用时60秒。

当然,精准辟谣固然有效,而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才能真正还网路空间以清朗。

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搭建起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摸清谣言产生源头,清除谣言滋生温床,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谋体、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内容生态建设相关主体也应携手合作,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覆盖广泛的传播手段,针对关切,解疑释惑、普及科学,引导网民提升用网素养,增强抗谣免疫力,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摘编自《网络治理重在精准到位》,《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网络谣言分布区域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网络谣言数量均高于国际网络谣言数量,足见我国网络谣言治理问题严峻。

B . 网络谣言分布区域情况的数据显示,华东成为了网络谣言的高发地,网络谣言的分布情况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C . 在2018年上半年的网络谣言类型分布情况中,社会安全方面的谣言数量最多,科学科研方面的最少,这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科研的关注度不高。

D . 从网络谣言类型的分布中不难发现,网络谣言己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方面,网络谣言的治理追
在眉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和自媒体的日渐兴起,使得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特点。

B . 谣言治理报告显示,腾讯公司在谣言拦截和谣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鉴定谣言。

C . 中老年网民更具传谣倾向,快速生产中老年人看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被网络谣言蛊惑的风险。

D . 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谣辟谣的效率,拦截时长最短的仅需一分钟。

(3)根据上述材料,治理网络谣言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4. (12分)(2018·江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

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

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

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

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

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

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

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

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

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

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

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

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

”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

”“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

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

”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

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

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

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

他蹓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

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

”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

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1)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一上·蚌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育字巽之,举进士,为泾阳令。

以养亲谒归,从张载学。

有荐之者,召见,授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

使河东,论韩绛筑啰兀二寨:“始调外郡稍远边城前后三十万夫,辽州最为穷僻,然犹上户配夫四百三十四,僦直计三千缗,下者十六人,其直一百。

辇运所经二十二驿,宣抚司不先告期,转运使临时督办,致民皆破产,上下莫敢言。

独辽守李宏能约民力所胜,而馈不失期,顾以诉其实,翻令鞫[注]罪。

愿贷被劾官吏,其刍粮在道者随所至受之,使已困之民成蒙德泽。

”神宗皆从之。

坐劾李定亲丧匿服,罢御史,检正中书户房,固辞,乃知韩城县。

诏往鄜延议画地界,育言:“保疆不如持约,持约不如敦信。

前日疆场尝严矣,一旦约败兵孥,斗者跌于前,耕者侵于后,是封沟不足恃也。

使人左去而兵革右兴,金缯朝委而烽烟夕举,是持约不足恃也。

今我见利而加兵,当讲好之后,复自立界,不亦愧乎!”安南行营郭逵、赵卨离以兵十万伐交阯,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元祐初,召为太常少卿,改光禄卿、枢密都承旨。

刘安世暴其闺门不肃,出知熙州。

时又议弃质孤、胜如两堡,育争之曰:“熙河以兰州为要塞,此两堡者兰州之蔽也。

弃之则兰州危,兰州危则熙河有腰膂之忧矣。

”又请城李诺平、汝遮川,曰:“此赵充国屯田古榆塞之地也。

”不报。

入为给事中、户部侍郎,卒。

高宗绍兴中,采其抗论弃地及进筑之策,赠宝文阁学士。

(选自《宋史·范育传》,有删减)
【注释】鞫:审问。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B . 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C . 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D . 行及长沙/病死相属/逵与卨又不辑睦育/疏其不便/不从/久之/知河中府/徙凤翔/以直龙图阁镇秦州
(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C .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

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张贴时,一要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D . 赠,是指给有功劳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官爵。

文中是指给范肓加封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范育关注民生,敢于说出真话。

出使河东时,他对韩绛修筑哕兀二寨这一举措予以批评,指出修寨导致百姓全都破产。

B . 范育见解独到,主张定边以信。

他受诏令前往鄜延商议划定边界,说:“保卫边疆不如坚守条约,坚守条约不如示以诚信。


C . 范育宦海沉浮,曾经出朝做官。

李定犯罪被罢免,他受牵连而被免掉御史之职,曾因刘世安的揭发而出朝任熙州知州。

D . 范育有远见卓识,有战略眼光。

他提出的反对放弃质孤、胜如两处城堡和在李诺平、汝遮川筑城的策略在他死后终被采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我见利而加兵,当讲好之后,复自立界,不亦愧乎!
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出自《荆轲刺秦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一下·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③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

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指与洞庭湖相连的青草湖。

③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月考) 背诵默写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

②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③推此志也,________。

④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

⑥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6高二上·厦门期中) 清明节快到了,家在外地的王伟必须随父母回老家祭祖,因此要请假三天。

下面是王伟写给他班主任王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修改。

请假条
清明节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为继承传统,祭祀先人,令尊决定带家人回乡下老家扫墓。

特向您请假,恳请老师批准。

请假人:王伟
2016年4月2日
9. (5分)请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一位有着书生气的老师。

要求有适当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不能写成故事,200字左右。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5高二上·河南期中)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

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

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

”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

”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

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