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武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武陟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知识点试
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金属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
B.NH3
C.O2
D.CO
参考答案:
B
略
3. 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可用作酿酒的原料
B. 油脂可用作制肥皂的原料
C. 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
D. 95%(体积分数)的乙醇可直接用作医疗消毒剂
参考答案:
D
【详解】A、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它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发酵形成乙醇,可用于酿酒,选项A正确;
B.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所以可以用来制造肥皂,选项B正确;
C.由于乙烯是植物当中天然存在的生长激素,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所以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选项C正确;
D.医用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为75%,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不能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
B.白色Fe(OH)2在空气中放置最终变成灰绿色
C.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D.氯化铁溶液不能与铜单质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
C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B.Fe(OH)2易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
C.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D.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
【解答】解: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Fe能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Fe(OH)2易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则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放置最终变成红褐色,故B错误;
C.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则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C正确;
D.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则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单质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 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②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③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④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⑤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④⑤中浓度的变化,把握浓度变化则反应速率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乙烯使溴水褪色;乙酸和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
B、CH4与Cl2反应;苯、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在50~60℃下反应
C、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D、苯制溴苯;氯乙烯制塑料
参考答案:
B
略
7. 某种单质硫的化学式为S8, S8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SO2,如果S8的物质的量为n1 mol,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为n2 mol,则n1 n2的关系是
A.8 n1 =n2 B.n1 =8n2 C.n1 =n2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A
略
8. 如图,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负极反应是()
A. Zn-2e- = Zn2+
B. Cu-2e- = Cu2+
C. H2 -2e- = 2H+
D. 2H++ 2e- = H2↑
参考答案:
A
该装置是原电池,其中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2+,答案选A。
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9.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不正确结论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C.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D.SO2的转化率:a点小于b点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一步能实现的是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CuO→Cu B.Fe→FeCl2 C.H2SO4→H2 D.HNO3→N2
参考答案: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说明题中物质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以此判断.
解答:解:A.CuO→Cu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氢气,故A错误;
B.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盐酸,故B正确;
C.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铁等,故C错误;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还原剂、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 3+2OH-=CaCO3↓+CO32-+H2O
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Ba2++2OH-+2H++SO42-=BaSO4↓+2H2O
C.将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ClO-+2H+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 3=3Fe3++NO↑+2H2O
参考答案:
D
13. 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 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晶体
D.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
D
【详解】A.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患胃溃疡的病人,为防止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气胀,易造成胃穿孔,故A正确;
B、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可用于做馒头,故B正确;
C、Na2CO3比NaHCO3溶解度大,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NaHCO3晶体,故C正确;
D、Na2CO3和NaHCO3溶液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υ(H2)= O.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O.9 mol/L D.1.2 mol/L
参考答案:
B
略
15. 用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可以降低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 加热
B. 加入浓盐酸
C. 加入蒸馏水
D. 减少块状碳酸钙固体质量
参考答案:
C
【详解】A.加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加入浓盐酸,使溶液中的H+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加入蒸馏水,使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符合题意;
D.减少块状碳酸钙,由于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某项探究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步骤⑥的离子方程
式 ,
(3)此实验的结
论: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图1中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t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
(2)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如图2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B 两点的反应速率:A____B(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A____C。
(4)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有_____。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C.使用催化剂D.再充入1molCO和2moIH2
(5)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
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min,则v(H2)为0.25
mol/(L·min)
B.转化率:α3>α1,平衡时n(CH3OH):n3>1.0mol
C.丙容器中,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平衡常数K增大
D.体系的压强:p3<2p1=2P2
参考答案:
(1)减小压强升高温度(2)cd (3)> = (4) D (5)B、D
分析:(1)结合图1,t5-t6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应该是升高温度的缘故,可逆反应CO(g)+2H2(g)CH3OH(g)。
△H<0,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改变反应条件,平衡移动,根据各时刻的速率变化、反应的方向判断即可。
(2)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据此分析;(3)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4)利用平衡原理进行分析;(5)A、根据v=△c/△t计算v(H2);B、甲、乙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丙与甲相比,可以等效为在甲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中的2倍;C、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甲、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压强相等,丙与甲相比,可以等效为在甲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中的2倍;
详解:(1)由图1可知,t2-t3时为平衡状态,正逆反应物速率相等,反应速率增大,但化学平衡不移动,应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t3-t4阶段速率减慢,平衡逆向进行,应该是减小压强导致,t5-t6时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应该是升高温度的缘故。
(2)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均为正速率,故A错误;b.容器内混
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发生变化,故错误;c.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变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化学平衡不再发生移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cd。
(3)图2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压强相同时,A点氢气的体积分数,温度高,A、B两点的反应速率:A>B,A、C在等温曲线,故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相等:A=C。
(4)恒容条
件下,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故A错误;B.充入He气,平
衡不移动,不变,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再充入1molCO和2moIH2,反应正向进行,增大,故D正确;故选D。
(5)A.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min,由反应
CO(g)+2H2(g)CH3OH(g),生成0.5molCH3OH消耗1molH2,则v(H2)= 0.125 mol/(L·min),故A错误;B.甲、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丙与甲相比,可以等效为在甲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中的2倍,故n2=0.5,α3>α1,n3>1.0mol,故B正确;C.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丙容器中,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平衡常数K不变,故C错误;D.甲、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压强相等,丙与甲相比,可以等效为在甲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中的2倍,故压强P3<2P1=2P2,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图像分析、等效平衡等,(5)中BD 为易错点、难点,要准确理解等效平衡问题,注意对等效平衡规律的理解,注意对结论的理解掌握,即:甲、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丙与甲相比,可以等效为在甲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
18. (6分)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 NaHSO4
(2) BaSO4
(3) Ba(OH)2
参考答案:
(每空2分) (1) NaHSO4Na++ H++ SO42-
(2)Ba(OH)2 Ba2++2OH-
(3)BaSO4 Ba2++ SO42-
略
19. (12 分)(原创)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2
式
(2)上表的5种酸进行比较,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HCOO-、S2-、HSO3-3种离子中,最难结合H+的是。
(3)在浓度均为0.1mol/L的HCOOH和H2C2O4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入0.1mol/L的NaOH 溶液,被OH—先后消耗的酸及酸式酸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NO2具有强氧化性,弱还原性。
将HNO2溶液滴加到H2S溶液中,同时有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试写出两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NO2 + HS— == NO2—+ H2S↑
B.2HCOOH+SO32—== 2HCOO—+H2O+SO2↑
C.H2SO3+2HCOO—== 2HCOOH+SO32—
D.H2SO3+ SO3 2—== 2HSO3—
参考答案:
(1) HNO2 H++NO2—(2) H2S ;HSO3-。
(3) H2C2O4、HCOOH、HC2O4-(4)
(5) D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