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1到13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
客观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
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大运河
开凿原因和条件:
1.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成果,必须加强对南北,东南地区的统治
4.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
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
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
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
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
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
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科举制度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作用:
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②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③19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举制度的。

科举制的影响
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②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以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创造出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
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衣食住行时尚:
①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还好吃面食;
②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
③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④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原因:
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
②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表现:体现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宏放、汇纳百川与充满时代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具体做法:
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①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
发展与进步。

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③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谴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唐朝高僧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雕版印刷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设计者是隋朝着名工匠李春。

李白,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杜甫,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

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唐诗兴盛的原因:
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
②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

敦煌莫高窟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

着名:飞天
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每年送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不好的影响);但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好的影响)。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

岳飞:南宋着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郾城大捷 1140年,岳飞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

岳飞抗金的意义
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目的:加强统治
措施:
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经济重心南移
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完成:南宋
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
产品;着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③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
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士农工商
士:主要指当时的读书人,地位最高,相当部分官员来自这一阶层。

农: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

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工:身份相对自由。

商:行商(卖眼药图)和坐商,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