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食用菌 青岛版(六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食用菌
一、教学目标:
1.对蘑菇的生长习性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
2.让学生充分感受食用菌的丰富多彩,体会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2.通过查阅书刊等其它信息源了解食用菌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蘑菇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食用菌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知识点:
本课是在学生对真菌世界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利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观察、交流等方式对食用菌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让科学走进孩子的生活,并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
食用菌的相关图片、资料,新鲜蘑菇,蒙山松菇、放大镜、镊子、水盆。
资料引用:科学教师用书,教育局资源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展示准备好的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
教师问大家你喜欢吃这些菜吗?(学生回答喜欢)
教师引导,要想吃它们是有条件的,根据课前让同学们搜集关于食用菌的资料说一下对它们的了解。
(尽量多找一些学生)
2.教师小结:这些食物都属于食用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研究一下它们吧。
(板书课题:4、食用菌)
提出问题:这些食用菌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自主观察
1.讨论观察方案
食用菌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食用菌的特点?(观察)
讨论:该怎样观察,观察它们的哪些方面。
讨论出观察方案
2.交流观察方案
方案一:观察蘑菇的外形和结构。
板书:外形结构
由学生讨论出方案:准备从蘑菇的软硬、颜色、长度、小伞的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指导观察方法。
方案二:观察蘑菇的种子。
你们认为蘑菇的种子在什么部位?学生猜测
假设蘑菇的种子在小伞的下面,你们准备怎样做?(用放大镜观察)
老师再给你们提一个建议:把蘑菇在一张白纸的上方轻轻地敲一敲,看看会不会落在白纸上,或者把伞盖铺在白纸上,面朝上,等一段时间后轻轻拿起,看看白纸上有没有。
3.学生观察研究。
填写观察记录单
【学生依据制定的观察方案进行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三.交流汇报
1.观察蘑菇的外形和结构
小组汇报
出示蘑菇图片
小结:通过观察蘑菇我们知道了蘑菇的身体分为菌盖、菌柄两部分,菌盖下面有菌褶,菌柄里有菌丝。
2. 认识蘑菇的种子
看到蘑菇的种子了?(要用成熟的蘑菇)
课堂上学生看不到孢子的,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来补充,这样学生就会对蘑菇的繁殖有更深刻的认识,以弥补学生找不到成熟蘑菇的遗憾。
如果找不到视频资料,用文字资料遗憾也很好,同样能达到目的。
蘑菇的种子藏在蘑菇的菌褶了。
在蘑菇的下面点几个点表示从菌褶里落下来的孢子。
3.探究蘑菇的生长环境。
1.你们采摘到的这些蘑菇,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在潮湿的墙角边,在腐烂的树桩边等。
)
2.小组汇报。
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人工的阴凉潮湿的环境。
有条件的可通过视频资料的播放,让学生观察。
四.应用拓展
1.展示教材11页上方所展示的食用菌。
但也有一些真菌是不能食用的,虽然它们长的样子和有些食用菌一样,甚至更漂亮,像这个(课件出示一个有毒蘑菇。
)生活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
2.阅读教科书中“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的资料卡,交流。
把识别毒蘑菇的方法教给你们的家长。
学生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同学们回家之后,参观当地的蘑菇养殖场,了解蘑菇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
写一篇观察日记。
五、板书设计:
4 食用菌
外形结构: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种子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