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铁蛋白实质上是一种 “铁缓冲液” , 它吸收多余的铁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释 放铁。
• 与铁蛋白铁的储存成一定比例的,少 量的铁蛋白,在血液中循环。
19
铁代谢
丹麦人的血清铁蛋白水平
20
铁代谢
含铁血黄素分子
• 含铁血黄素是一个“相对”不溶的铁储存分子。 • 它是一个由铁蛋白核心部件的结构性转化而来的异源
23
铁代谢
抗菌肽
• 抗菌肽下调编码小肠铁吸收中的转运分子的mRNA的表 达。
• 抗菌肽也被认为是慢性病贫血(ACD)的主要致病因素, 可能通过在巨嗜细胞内截留铁等。
24
铁代谢
铁吸收的调节
小肠对铁的吸收速度有调节能力:铁的吸收量取决于体 内储铁量和红细胞的生成速度。 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其中5-10 % 被吸收,正常人铁的吸收量约 1mg/d。
29
铁代谢
饮食的组成很重要
铁摄取 蔬菜类食物较低
铁代谢
肉类食物较高
30
铁的分布
• 体内总量铁-平均3到4克-严密的保留在体内。控制铁 水平的机制包括吸收、储存和在储存体和血浆池之间 的转运。
• 红细胞 (erythrocytes) 以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的形式包 含了铁总量的大约65%。
• 铁在骨髓、肝和脾中的网状内皮细胞中以铁蛋白和含 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 (20-25%)。
48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结构
49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结构
原卟啉+铁血红素 + 血红蛋白
珠蛋白
50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合成
血红蛋白的合成开始于原红细胞并一直持续到网织红 细胞阶段,而当网织红细胞离开骨髓并进入血流时, 它们继续合成大约一天的少量的血红蛋白。
转运铁
– 转铁蛋白
储存铁
– 铁蛋白 – 含铁血黄素
总共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浓度(mg Fe/kg)
男性
女性
31
28
5
4
1
1
1
1
<1
<1
8
4
4
2
50
40
45
按照功能的铁的分布
部位 红细胞 肝、骨髓
组织 血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铁的形式 血红蛋白 铁蛋白、含铁血黄质
数量 2500mg 100-1000mg
肌细胞、酶 转铁蛋白
丢失: 1 mg/day
32
铁的储存
主要储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中 储存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两种,以前者为多,后 者为少。
33
铁代谢
铁的排泄
排泄途径:胆汁、粪便 排泄量甚微,与吸收保持平衡 铁以肠粘膜和皮肤脱落细胞形式将所含铁排出体外,每 天约排出1mg。
34
铁代谢
平衡的维持
8
铁化学
铁化学
• 铁离子催化ROS产生的机制
在不被铁催化时为慢反应
Fe2+
+ 1e-
Fe2+
+ 1e-
O2 → •O2- → H2O2 → •OH → H2O
+2H+
+OH-
+H+
在口服铁盐后粘膜的边界
Fentons 反应
9
铁化学
铁化学
对抗氧化应激的生物防御系统:
– 歧化 •O2- → O2 和H2O的转换
– 在胞内,通过谷胱苷肽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结合来 去除H2O2 ;在胞外,由抗坏血酸(维生素C)或 生育酚(维生素E)去除•O2-
– 严格的区域化具有催化分子氧反应能力的分子(例如, 在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微粒体内进行代谢氧化过程和在 房水中控制铁(III, II) 的水平)
10
铁化学
铁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一般 25-45% 的转铁蛋白结合部位被铁 结合 (转铁蛋白饱和度%)。
18
铁代谢
铁蛋白分子
• 铁蛋白是体内主要的铁储存蛋白,它 结合并以无毒的形式隔离铁,从它那 里铁可以很容易的被利用。
• 它的分子量是 440.000 道尔顿,能与 4.500 个铁原子结合。
4
铁化学Leabharlann 铁化学• 数量最大的形态为亚铁(Fe2+) 和 三价铁 (Fe3+) • 在我们周围占最大比例的铁是具有较低生物利用
度的氧化Fe3+ • 只有 Fe2+ 能被人体吸收
5
铁化学
铁化学
• 铁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是在一些生化发应中作为 催化剂,包括在体内不同的氧化-还原系统中转 运电子。
– Fe2+ - 1 电子
急性铁中毒死亡率高(20%)多数一周内,见于儿童, 成人比较少见,美国每年平均有2000名患儿。
39
铁代谢
铁中毒
中毒剂量 :金属铁致死剂量200-900mg/kg 血浆铁>91μ mol/L中重度中毒标志 机理 :抑制线粒体功能 治疗:去铁敏、去铁胺
40
铁代谢
影响此平衡的唯一生理性途径是改变铁的吸收
37
铁代谢
铁的过量
发生在应用EPO之前和血色素沉着病 因素:长期铁剂治疗、慢性酒精中毒和多种疾病 现在少见
38
铁代谢
铁中毒
当肠腔内铁的浓度很高,如口服大剂量铁盐时,小 肠会失去吸收铁的调节能力,结果大量铁可通过弥 散进入肠粘膜细胞。因此误服大剂量无机铁盐可以 引起急性铁中毒。腹痛、腹泻、呕吐棕色或鲜红色 液体。过敏反应严重者需要急救。
27
铁代谢
“外部”因素对口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的影响
增强因素
• 肉类因素
–畜肉类 –禽肉类 –鱼肉类
• 50 mg的高剂量的维生素C • 有机酸
–柠檬酸 –酒石酸 –乳酸
• 酒精
抑制因素
• 肌醇六磷酸– 植物酸
–谷糠 –谷类包括大米和黍类
• 多酚类(单宁酸)
–咖啡 –茶 –可可
• 茶叶中的鞣酸 •钙
300mg 70ug
46
血红素分子 (铁原卟啉IX)
47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使用血红素的分子
• 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 ( 4个血红素)
– 在肺中摄取氧 – 将氧传递到组织
• 肌肉细胞中的 肌红蛋白 (1个血红素)
– 功能为储备氧
• 酶 – 电子转运
– 细胞色素 – 过氧化氢酶 – 过氧化物酶
1个血红素 4个血红素 4个血红素
– 月经 – 平均 0.45 – 0.56 mg/day – 妊娠 – 总平均 ~670 mg
• 献血
– 抽取500 ml 血含 240-250 mg 铁
36
铁代谢
人体内铁的循环
红细胞在人体中循环120天 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铁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 来 在血液中,铁被转铁蛋白结合而转运 铁在血红蛋白中重新结合而生成新的红细胞
11
铁代谢
铁的来源
外源性铁 内源性铁
12
铁代谢
普通铁剂的体内过程
最佳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
上段
吸收的前提:可溶状态-Fe2+
Fe2+ + 配体
胃铁蛋白
13
铁代谢
口服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
• 铁 (主要为Fe++) 由胃 HCl稳 定;与粘蛋白结合然后转运 到粘膜细胞表面受体。
• 在粘膜细胞中铁与移动铁蛋 白( mobilferrin )结合,通 过细胞转运到粘膜下毛细血 管网,在那里铁被氧化成 Fe+++,然后与脱铁转铁蛋白 结合,形成转铁蛋白-铁复 合物,并经血液运送到骨髓 或其它组织。
25
铁代谢
铁的吸收形式
血红素铁:来自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性食物的其它血红 素蛋白。 血红素蛋白经消化后游离出血红素分子,直接被肠粘膜细胞摄 取。 血红素的吸收一般不受食物成份影响,吸收率高。
26
铁代谢
铁的吸收形式
非血红素铁: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 的高铁化合物等。 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鳌合剂的存在。 Fe++易吸收;胃酸可增加非血红素铁的溶解度;
1.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rosfe fentons10 (iii,ii) 11 1213 14 fe++)hcl mobilferrinfe+++ 15 16ph fe++ 17 (apo-transferrin) ph 18 440.0004.500 2021 2223 (acd)25 26 27 28 50mg 2-3(hallberg et al. 1979) 3031 (erythrocytes)65% 0.1%32 800mg 2500mg 120days) mg/day25 mg/day 25 mg/day 25 mg/day 25 mg/day 33 34 35 0.93mg/day 0.83mg/day 0.56mg/day ~670mg 500ml 240-250 mg 37 38 39 40 4142 (rda) rda:10-18mg rda:14mg 43 45(mg fe/kg) (65%)31 28 5040 46 47 ix)48 4950 5152 (rbcs 53(rbcs bfu-e-3 cfu-e cfu-e54 (rbcs 55(rbcs 56(rbcs rna57 bfu-ebfu-e cfu-e cfu-e rbcs rbcs 1519 21 25 bfu-e cfu-e58 6061 epo 62epo (90%)63 6410 crchandbook physics,77th edition 46.1%461,000 28.2%282,000 8.23%82,300 5.63%56,300 4.15%41,500 2.36%23,600 2.33%23,300 2.09%20,900 0.565%5,650 0.14%1,400 65 66(res) 135 分享于 2021-01-06 21:46:10.0 1.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文档格式: .ppt 文档页数: 67页 文档大小: 1.68m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 理学 文档标签: rbcs bfu cfu hepicidin mobilferrin rda 146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性分子混合体,它比较紧密的与铁结合因而具有较低 的化学活性。
21
铁代谢
骨髓中的含铁血黄素铁
普鲁士蓝染色在网状内皮 细胞内的含铁血黄素铁
22
铁代谢
抗菌肽
• 抗菌肽(Hepicidin)是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抗菌蛋白, 它在肝脏中产生、在血液中循环、从尿中排泄。
• 抗菌肽被认为是一种铁平衡的中心调节器,因为它控制 母体-胚胎铁转运的效率、饮食铁的吸收和网状内皮系 统的铁再循环。
• 转铁蛋白携带了少于0.1% 的铁总量,并让铁在红细胞 生成中被利用。
31
铁代谢
普通成人体内铁的分布与通路
25 mg/day
铁代谢
组织 200 mg
网状内皮储存
800 mg (在肝、脾和血液循环游离态中)
消
转铁蛋白
化 吸收1 mg/day 道
3 mg
红色骨髓 25 mg/day
红细胞 2500 mg (寿命 120 days)
+ 1e-
+ 1e-
+ 1e-
+1 e-
O2 → •O2- → H2O2 → •OH → H2O
+2H+
+OH-
+H+
• ROS, 特别是 •OH, 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反应非常快, 非选择性的作用于活细胞中发现的几乎所有分子类型: 糖, 蛋白, 核酸 和脂肪酸。
• 术语“氧化应激”是指细胞成分,例如DNA、蛋白、脂 肪和糖,被氧化到一定程度而对细胞或组织产生伤害。
Fe3+ (氧化)
– Fe3+ + 1 电子 Fe2+ (还原)
6
铁化学
铁化学
铁离子具有毒性,是因其具有催化不同的氧化/ 还原反应的能力,它能催化体内有毒性的活性 氧(ROS)的形成。
7
铁化学
铁化学
• 活1-电性子氧摄(R取OS4步)是反当应氧中分出子现O的2 被化还学原簇为:水H2O 时在系列的
分子运铁蛋白有二个结合三价铁的位点,所以可结合1个或2个铁离子。转铁蛋白分布 于血浆及血管外液中。血管内外的转运率每小时5%,有效运铁能力大约保持8天。
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运铁蛋白血浆浓度为2.84~3.41moI/L,应用间接法测定,即为 总铁结合力,即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1球蛋白的总量。
血清铁:正常情况下仅以其总量的1/3与铁结合,这部分为血清铁,血清铁是与转铁 蛋白结合的铁量。2/3未与铁结合的运铁蛋白可称为未饱和的运铁蛋白。
–奶,奶制品
• 草酸
–菠菜
28
铁代谢
血红素铁对比非血红素铁
• 血红素铁比非血红素铁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但它应该在自 然食物环境中被消化。– 例如,在肉中或与肉一起消化
• 血红素铁经上皮细胞的肠腔内侧的特定受体被吸收 • 血红素铁的吸收
– 不被肌醇六磷酸盐、多酚、磷酸盐、草酸所影响 – 被肉类因素所促进 – 与肉类一起的吸收率是不与肉类一起的2-3倍 (Hallberg et al. 1979)。 – 从血制品中的吸收率不是很高。
铁的生物学
1
铁的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2
铁的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3
铁化学
• 拉丁名: Ferrum • 有九种同位素存在 • 是在地壳中数量第四多的元素 • 纯金属具有银色、有光泽的外表 • 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和快速的被腐蚀性
• 铁吸收 = 铁排泄 = 铁平衡 • 铁的摄取被严格的调节
– 依赖于铁的形态、需求和遗传因素。
• 铁的排泄是恒定的
– 人体没有增加或减少铁排泄的方法。
35
铁代谢
常规铁丢失
• 必要的基础铁丢失
– 粪便、尿、汗、皮肤、毛发、指甲 – 男性 0.93 mg/day – 女性 0.83 mg/day
• 生理性铁丢失
16
转铁蛋白受体循环
铁释放后受体回到胞膜,去铁的转铁蛋白 (apo-transferrin)在那里 被释放并回到血浆。继续维持巨噬细胞,肝细胞 ,骨髓,肠壁之 间的运送。铁的转运与血pH、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有关。
17
铁代谢
转铁蛋白在铁诊断中的作用
转铁蛋白是分子量为80,000的糖蛋白,属1球蛋白,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中合成。一
41
铁代谢
建议铁每日供给量 (RDA)
• 美国 RDA: 10-18mg (如果妊娠则30mg) • 欧洲 RDA: 14mg
42
铁代谢
铁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43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 氧的运输和储存
–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 众多酶的功能
– 血红素酶
• 细胞色素 a,b,c,p450 (在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 (产生ATP),在 肝中清除药物)
• 过氧化物酶(减少水中的过氧化物以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损伤) • 过氧化氢酶(破坏过氧化氢)
• 与铁蛋白铁的储存成一定比例的,少 量的铁蛋白,在血液中循环。
19
铁代谢
丹麦人的血清铁蛋白水平
20
铁代谢
含铁血黄素分子
• 含铁血黄素是一个“相对”不溶的铁储存分子。 • 它是一个由铁蛋白核心部件的结构性转化而来的异源
23
铁代谢
抗菌肽
• 抗菌肽下调编码小肠铁吸收中的转运分子的mRNA的表 达。
• 抗菌肽也被认为是慢性病贫血(ACD)的主要致病因素, 可能通过在巨嗜细胞内截留铁等。
24
铁代谢
铁吸收的调节
小肠对铁的吸收速度有调节能力:铁的吸收量取决于体 内储铁量和红细胞的生成速度。 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其中5-10 % 被吸收,正常人铁的吸收量约 1mg/d。
29
铁代谢
饮食的组成很重要
铁摄取 蔬菜类食物较低
铁代谢
肉类食物较高
30
铁的分布
• 体内总量铁-平均3到4克-严密的保留在体内。控制铁 水平的机制包括吸收、储存和在储存体和血浆池之间 的转运。
• 红细胞 (erythrocytes) 以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铁的形式包 含了铁总量的大约65%。
• 铁在骨髓、肝和脾中的网状内皮细胞中以铁蛋白和含 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 (20-25%)。
48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结构
49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结构
原卟啉+铁血红素 + 血红蛋白
珠蛋白
50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血红蛋白的合成
血红蛋白的合成开始于原红细胞并一直持续到网织红 细胞阶段,而当网织红细胞离开骨髓并进入血流时, 它们继续合成大约一天的少量的血红蛋白。
转运铁
– 转铁蛋白
储存铁
– 铁蛋白 – 含铁血黄素
总共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浓度(mg Fe/kg)
男性
女性
31
28
5
4
1
1
1
1
<1
<1
8
4
4
2
50
40
45
按照功能的铁的分布
部位 红细胞 肝、骨髓
组织 血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铁的形式 血红蛋白 铁蛋白、含铁血黄质
数量 2500mg 100-1000mg
肌细胞、酶 转铁蛋白
丢失: 1 mg/day
32
铁的储存
主要储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中 储存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两种,以前者为多,后 者为少。
33
铁代谢
铁的排泄
排泄途径:胆汁、粪便 排泄量甚微,与吸收保持平衡 铁以肠粘膜和皮肤脱落细胞形式将所含铁排出体外,每 天约排出1mg。
34
铁代谢
平衡的维持
8
铁化学
铁化学
• 铁离子催化ROS产生的机制
在不被铁催化时为慢反应
Fe2+
+ 1e-
Fe2+
+ 1e-
O2 → •O2- → H2O2 → •OH → H2O
+2H+
+OH-
+H+
在口服铁盐后粘膜的边界
Fentons 反应
9
铁化学
铁化学
对抗氧化应激的生物防御系统:
– 歧化 •O2- → O2 和H2O的转换
– 在胞内,通过谷胱苷肽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结合来 去除H2O2 ;在胞外,由抗坏血酸(维生素C)或 生育酚(维生素E)去除•O2-
– 严格的区域化具有催化分子氧反应能力的分子(例如, 在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微粒体内进行代谢氧化过程和在 房水中控制铁(III, II) 的水平)
10
铁化学
铁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一般 25-45% 的转铁蛋白结合部位被铁 结合 (转铁蛋白饱和度%)。
18
铁代谢
铁蛋白分子
• 铁蛋白是体内主要的铁储存蛋白,它 结合并以无毒的形式隔离铁,从它那 里铁可以很容易的被利用。
• 它的分子量是 440.000 道尔顿,能与 4.500 个铁原子结合。
4
铁化学Leabharlann 铁化学• 数量最大的形态为亚铁(Fe2+) 和 三价铁 (Fe3+) • 在我们周围占最大比例的铁是具有较低生物利用
度的氧化Fe3+ • 只有 Fe2+ 能被人体吸收
5
铁化学
铁化学
• 铁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是在一些生化发应中作为 催化剂,包括在体内不同的氧化-还原系统中转 运电子。
– Fe2+ - 1 电子
急性铁中毒死亡率高(20%)多数一周内,见于儿童, 成人比较少见,美国每年平均有2000名患儿。
39
铁代谢
铁中毒
中毒剂量 :金属铁致死剂量200-900mg/kg 血浆铁>91μ mol/L中重度中毒标志 机理 :抑制线粒体功能 治疗:去铁敏、去铁胺
40
铁代谢
影响此平衡的唯一生理性途径是改变铁的吸收
37
铁代谢
铁的过量
发生在应用EPO之前和血色素沉着病 因素:长期铁剂治疗、慢性酒精中毒和多种疾病 现在少见
38
铁代谢
铁中毒
当肠腔内铁的浓度很高,如口服大剂量铁盐时,小 肠会失去吸收铁的调节能力,结果大量铁可通过弥 散进入肠粘膜细胞。因此误服大剂量无机铁盐可以 引起急性铁中毒。腹痛、腹泻、呕吐棕色或鲜红色 液体。过敏反应严重者需要急救。
27
铁代谢
“外部”因素对口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的影响
增强因素
• 肉类因素
–畜肉类 –禽肉类 –鱼肉类
• 50 mg的高剂量的维生素C • 有机酸
–柠檬酸 –酒石酸 –乳酸
• 酒精
抑制因素
• 肌醇六磷酸– 植物酸
–谷糠 –谷类包括大米和黍类
• 多酚类(单宁酸)
–咖啡 –茶 –可可
• 茶叶中的鞣酸 •钙
300mg 70ug
46
血红素分子 (铁原卟啉IX)
47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使用血红素的分子
• 红细胞中的 血红蛋白 ( 4个血红素)
– 在肺中摄取氧 – 将氧传递到组织
• 肌肉细胞中的 肌红蛋白 (1个血红素)
– 功能为储备氧
• 酶 – 电子转运
– 细胞色素 – 过氧化氢酶 – 过氧化物酶
1个血红素 4个血红素 4个血红素
– 月经 – 平均 0.45 – 0.56 mg/day – 妊娠 – 总平均 ~670 mg
• 献血
– 抽取500 ml 血含 240-250 mg 铁
36
铁代谢
人体内铁的循环
红细胞在人体中循环120天 衰老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铁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 来 在血液中,铁被转铁蛋白结合而转运 铁在血红蛋白中重新结合而生成新的红细胞
11
铁代谢
铁的来源
外源性铁 内源性铁
12
铁代谢
普通铁剂的体内过程
最佳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
上段
吸收的前提:可溶状态-Fe2+
Fe2+ + 配体
胃铁蛋白
13
铁代谢
口服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吸收
• 铁 (主要为Fe++) 由胃 HCl稳 定;与粘蛋白结合然后转运 到粘膜细胞表面受体。
• 在粘膜细胞中铁与移动铁蛋 白( mobilferrin )结合,通 过细胞转运到粘膜下毛细血 管网,在那里铁被氧化成 Fe+++,然后与脱铁转铁蛋白 结合,形成转铁蛋白-铁复 合物,并经血液运送到骨髓 或其它组织。
25
铁代谢
铁的吸收形式
血红素铁:来自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性食物的其它血红 素蛋白。 血红素蛋白经消化后游离出血红素分子,直接被肠粘膜细胞摄 取。 血红素的吸收一般不受食物成份影响,吸收率高。
26
铁代谢
铁的吸收形式
非血红素铁: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 的高铁化合物等。 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鳌合剂的存在。 Fe++易吸收;胃酸可增加非血红素铁的溶解度;
1.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rosfe fentons10 (iii,ii) 11 1213 14 fe++)hcl mobilferrinfe+++ 15 16ph fe++ 17 (apo-transferrin) ph 18 440.0004.500 2021 2223 (acd)25 26 27 28 50mg 2-3(hallberg et al. 1979) 3031 (erythrocytes)65% 0.1%32 800mg 2500mg 120days) mg/day25 mg/day 25 mg/day 25 mg/day 25 mg/day 33 34 35 0.93mg/day 0.83mg/day 0.56mg/day ~670mg 500ml 240-250 mg 37 38 39 40 4142 (rda) rda:10-18mg rda:14mg 43 45(mg fe/kg) (65%)31 28 5040 46 47 ix)48 4950 5152 (rbcs 53(rbcs bfu-e-3 cfu-e cfu-e54 (rbcs 55(rbcs 56(rbcs rna57 bfu-ebfu-e cfu-e cfu-e rbcs rbcs 1519 21 25 bfu-e cfu-e58 6061 epo 62epo (90%)63 6410 crchandbook physics,77th edition 46.1%461,000 28.2%282,000 8.23%82,300 5.63%56,300 4.15%41,500 2.36%23,600 2.33%23,300 2.09%20,900 0.565%5,650 0.14%1,400 65 66(res) 135 分享于 2021-01-06 21:46:10.0 1.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文档格式: .ppt 文档页数: 67页 文档大小: 1.68m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高等教育 -- 理学 文档标签: rbcs bfu cfu hepicidin mobilferrin rda 1461-铁的介绍ppt优秀课件
性分子混合体,它比较紧密的与铁结合因而具有较低 的化学活性。
21
铁代谢
骨髓中的含铁血黄素铁
普鲁士蓝染色在网状内皮 细胞内的含铁血黄素铁
22
铁代谢
抗菌肽
• 抗菌肽(Hepicidin)是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抗菌蛋白, 它在肝脏中产生、在血液中循环、从尿中排泄。
• 抗菌肽被认为是一种铁平衡的中心调节器,因为它控制 母体-胚胎铁转运的效率、饮食铁的吸收和网状内皮系 统的铁再循环。
• 转铁蛋白携带了少于0.1% 的铁总量,并让铁在红细胞 生成中被利用。
31
铁代谢
普通成人体内铁的分布与通路
25 mg/day
铁代谢
组织 200 mg
网状内皮储存
800 mg (在肝、脾和血液循环游离态中)
消
转铁蛋白
化 吸收1 mg/day 道
3 mg
红色骨髓 25 mg/day
红细胞 2500 mg (寿命 120 days)
+ 1e-
+ 1e-
+ 1e-
+1 e-
O2 → •O2- → H2O2 → •OH → H2O
+2H+
+OH-
+H+
• ROS, 特别是 •OH, 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反应非常快, 非选择性的作用于活细胞中发现的几乎所有分子类型: 糖, 蛋白, 核酸 和脂肪酸。
• 术语“氧化应激”是指细胞成分,例如DNA、蛋白、脂 肪和糖,被氧化到一定程度而对细胞或组织产生伤害。
Fe3+ (氧化)
– Fe3+ + 1 电子 Fe2+ (还原)
6
铁化学
铁化学
铁离子具有毒性,是因其具有催化不同的氧化/ 还原反应的能力,它能催化体内有毒性的活性 氧(ROS)的形成。
7
铁化学
铁化学
• 活1-电性子氧摄(R取OS4步)是反当应氧中分出子现O的2 被化还学原簇为:水H2O 时在系列的
分子运铁蛋白有二个结合三价铁的位点,所以可结合1个或2个铁离子。转铁蛋白分布 于血浆及血管外液中。血管内外的转运率每小时5%,有效运铁能力大约保持8天。
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运铁蛋白血浆浓度为2.84~3.41moI/L,应用间接法测定,即为 总铁结合力,即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1球蛋白的总量。
血清铁:正常情况下仅以其总量的1/3与铁结合,这部分为血清铁,血清铁是与转铁 蛋白结合的铁量。2/3未与铁结合的运铁蛋白可称为未饱和的运铁蛋白。
–奶,奶制品
• 草酸
–菠菜
28
铁代谢
血红素铁对比非血红素铁
• 血红素铁比非血红素铁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但它应该在自 然食物环境中被消化。– 例如,在肉中或与肉一起消化
• 血红素铁经上皮细胞的肠腔内侧的特定受体被吸收 • 血红素铁的吸收
– 不被肌醇六磷酸盐、多酚、磷酸盐、草酸所影响 – 被肉类因素所促进 – 与肉类一起的吸收率是不与肉类一起的2-3倍 (Hallberg et al. 1979)。 – 从血制品中的吸收率不是很高。
铁的生物学
1
铁的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2
铁的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3
铁化学
• 拉丁名: Ferrum • 有九种同位素存在 • 是在地壳中数量第四多的元素 • 纯金属具有银色、有光泽的外表 • 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和快速的被腐蚀性
• 铁吸收 = 铁排泄 = 铁平衡 • 铁的摄取被严格的调节
– 依赖于铁的形态、需求和遗传因素。
• 铁的排泄是恒定的
– 人体没有增加或减少铁排泄的方法。
35
铁代谢
常规铁丢失
• 必要的基础铁丢失
– 粪便、尿、汗、皮肤、毛发、指甲 – 男性 0.93 mg/day – 女性 0.83 mg/day
• 生理性铁丢失
16
转铁蛋白受体循环
铁释放后受体回到胞膜,去铁的转铁蛋白 (apo-transferrin)在那里 被释放并回到血浆。继续维持巨噬细胞,肝细胞 ,骨髓,肠壁之 间的运送。铁的转运与血pH、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有关。
17
铁代谢
转铁蛋白在铁诊断中的作用
转铁蛋白是分子量为80,000的糖蛋白,属1球蛋白,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中合成。一
41
铁代谢
建议铁每日供给量 (RDA)
• 美国 RDA: 10-18mg (如果妊娠则30mg) • 欧洲 RDA: 14mg
42
铁代谢
铁生物学
• 铁化学 • 铁代谢 • 铁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
43
铁的生化和生理功能
• 氧的运输和储存
–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 众多酶的功能
– 血红素酶
• 细胞色素 a,b,c,p450 (在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 (产生ATP),在 肝中清除药物)
• 过氧化物酶(减少水中的过氧化物以保护细胞对抗过氧化损伤) • 过氧化氢酶(破坏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