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本草伤寒笔记I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本草伤寒笔记III
•JT本草伤寒笔记 III - [伤寒]
附子剂
o附子剂的使用需要猪肉等胆固醇作导体;肾衰竭的使用上,需要配合三七、桃仁、红花等祛瘀的药物;
o肥胖是一种阴实,可以用附子剂去除;
o真武汤(JT喜用真武汤),有助于代谢能力的恢复,常用于老年人冬天的皮肤瘙痒或者下肢红肿很多(水度下注);
少阴病
o脉沉细,小便难,咽中痛
o一感冒就扁桃腺发言,若脉洪滑,可能是温病;脉沉细,可以考虑少阴病
o但欲寐:感觉迟钝,一般的感冒西药治疗后,引邪如少阴,让你感觉迟钝,并没有真的好病,往往有嗜睡的副作用,例如白加黑等等;
o小便不利的区别:想小便而小便不出的,是窿闭的蒲灰散证等;有尿意,但是小便不畅的,是太阳病的蓄水证;没有尿意,是少阴病;
o使用附子剂,例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是阴寒背逼出的瞑眩反应;
真武汤
o尺脉浮,发热不自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o阳虚病程长,酌情添加红花、桃仁等活血药物
o水肿病,有合用防己黄芪汤的机会;
o单侧淤痛,可加大黄;
o可以用于耳聋,眼瞎等退化性疾病,帮助死掉的神经回复功能;
o肺气不足,合用生脉散(陈瑞春的经验是加人参、黄芪);
o附子的用量,一枚相当于三两,与白术的比例是3:2,附子汤中附子两枚,白术四两,比例相同;
o真武汤(督脉) <----> 肾气丸(三阴经)
肾气丸
o肾气(肾阳) <----> 心气(心阴,泻心汤有心气不足一说)
o山药生用效果好,张锡纯经验丰富,治疗虚劳,内伤,如资生汤(生山药、生白术、鸡内金、牛蒡子、玄参)
o山茱萸(去核,又称枣皮),大量用,虚脱重症效果好(张锡纯,李可)
o丹皮,泻阴中之火,肾气丸中有半个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
o李可肾四味:菟丝子、枸杞子、仙灵脾、补骨脂(四药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
)
o治疗糖尿病,大剂量用附子(谭述渠经验);女子虚劳或者男子前列腺炎,不得尿;脚气病,下肢肿;飞蚊症(加磁石);短气,有微饮(吸气短,肾气丸 <---> 呼气短,苓桂术甘汤)喉咙痛
o甘草汤 --> 桔梗汤 --> 半夏散及汤/苦酒汤
o火郁发之,范文甫家方治疗寒包火的乳蛾:大黄、附子、细辛、半夏、甘草、元明粉;升降散(僵蚕、蝉蜕、姜黄、大黄)o阴虚喉咙痛(早晨不厉害,晚上厉害),用吴茱萸泡醋,涂抹在脚底板;或者使用傅青主的引火汤(熟地、麦冬、巴戟天、茯苓、五味子),李可的应用经验是头面神经发炎,但是膝盖很冷。
酸枣仁汤
o虚劳虚烦不得眠,长时间不调整,会变成大黄蛰虫丸证
o川芎,清除血毒,通达头顶(芎黄散,治上半身疼痛);性燥,不可常吃;
o本身是通调,不是补益剂,想改善多梦,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合桂枝龙骨牡蛎汤;
o合用远志、菖蒲,效果更好;如果用于倒时差的睡眠问题,可以合用合欢皮和夜交藤;
o顽固性失眠,合用朱鸟汤;头热脚冷的失眠,可以重用半夏交通阴阳;
吴茱萸汤
o阴寒呕吐,偏头痛(现代人饮冷较多,蛮多应用吴茱萸汤的机会)
o吴茱萸,破阴浊,不暖血;倪海厦治疗吐血胃癌的基本方剂为黄土汤加吴茱萸、干姜;
当归四逆汤
o辨证点之一:脉微细,手脚冰冷,不动不痛,一动就痛;
o四肢厥冷/寒:当归四逆汤(血分)<---> 四逆汤(气分)o当归,甘温,但质润,易滑肠;如果胃弱,可以加白术、山药;
o通草,辛平,利水道。
木通用茎,从下而上,偏寒,可以用山/蛇葡萄根代,通而不寒。
温经汤
o偏温,经期前后15天不适合吃,经期可用当归芍药散
乌梅丸
o寒热错杂,久利;亦可用于舌根黄腻苔久不去(倪海厦经验)
o主药乌梅,由冬至春,夏成熟,秉勾芒之气,交济水火;去死肌(合僵蚕,治子宫内膜息肉);吮肾液,润筋膜;
o黄檗,去下焦热,只有尺强,才可用,不可常用;常搭配知母(一润一燥),肉桂(一补一泻);近代郑钦安的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用于阴虚有热)
薯蓣丸
o风气百疾(风气,可以看作病毒残留),长期感冒
o网络上另外一种解读:千金方中主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
可以看作炙甘草汤(去麻仁)合小柴胡汤(去半夏、黄芩)合茯苓杏仁甘草汤(上焦水)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下焦水血),加豆黄卷、曲(中焦水)、防风、山药(补虚祛风,治头眩)、桔梗、白蔹(止惊悸狂癫)。
这个解读,可能更符合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