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生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生平简介
黄巢是唐末的农民领袖,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了大齐政权。
黄巢出生于820年,家
境殷实祖上以贩卖私盐为生。
黄巢曾应试进士科,但都以名落孙山告终,后来离开长安后,黄巢继承了祖业。
黄巢在874年响应王仙芝的起义,黄巢与自己的族人共聚千人,黄巢等人纵横中原,
许多唐朝地方官员都害怕当时的农民军,后来王仙芝受降,黄巢愤而与之分道扬镳。
黄巢
之后一路向北,王仙芝被杀后黄巢被推为“冲天大将军”,进攻东都唐朝廷再次向他抛出
橄榄枝,黄巢都是拒绝,后来转战南北后,黄巢再次震撼了朝廷,当时黄巢带领的义军纪
律严明,直抵洛阳,唐朝将领齐克退守潼关。
黄巢占领洛阳后,未受阻力的进入长安,许
多文管武将都迎接黄巢的到来,当时义军进长安后,广济贫民。
黄巢在880年,建立大齐,大赦天下,但是农民军队唐朝官吏十分曾很,所以许多人
都被杀了,黄巢因重用了朱温,而朱温变节降唐,之后义军便败退撤离长安,林言见义军
大势已去,就杀死黄巢想要投靠时溥,结果在路上林言又被沙陀博野军所杀。
黄巢其实真的算起来不是农民,但我们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
再说黄巢有吃人的传闻,而且有人说黄巢吃人的规模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他吃的人大部分是农民,这个传闻是
真的吗?
有记载说黄巢是将人活生生的放进米舂里磨成肉泥的,从科学角度讲这样很不卫生,
原因大家也应该知道,如果义军真的吃了这个机器做的人肉,那黄巢的义军里面很快就会
爆发瘟疫的。
还有人说黄巢吃人是被夸大了,而且黄巢给人背了黑锅,真正吃人的只有一
支队伍,就是秦宗权的军队。
而秦宗权曾是投靠过来的唐军,所以黄巢是背了黑锅。
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军队吃人肉的,比如在安史之乱中张巡守睢阳,将士共食达3
万人。
所以吃人并不是野蛮落后的军队的恶行,正义之师在缺乏粮食而要包围国土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吃人肉的。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生存,人们会做出让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是,所
以不排除军队吃人的现象。
黄巢在历史上有人说好也有人说坏,黄巢建立大齐政权后,人们认为不到5年,但其
实之后又秦宗权还是当了四年大齐皇帝的。
有人说黄巢的功就是打破了唐末的朝廷的腐败,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而他的过就是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不思进取。
目前关于黄巢流传较广的诗有三首,分别为《题菊花》、《不第后赋菊》和《自题像》。
这三首诗在时间上有递进的关系,从黄巢的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描写了黄巢在不
同时期的心境的变化。
《题菊花》是在他在青年的时候写的一首诗,这时候的他豪情万丈、雄心勃勃,彰显出他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他第一首为菊花写的诗句,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写菊花,对菊花的命运的不公表示同情,又想要帮助菊花摆脱这种命运。
《不第后赋菊》是在他生活遭遇很大变故之后写的诗句,自己的屡试不第,生意遭到破产,生活颠沛流离等各种变故,使他的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了很沉重的打击。
于是,他将自己比喻成一朵菊花,想要摆脱自己悲惨的命运,想要跟命运进行对抗。
之后唐朝末年便有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搏杀,血雨腥风遍布了整个大地,黄巢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
这句诗中的“我花”,套用现代版本的理解就是广大农民群众。
黄巢抛弃了富家子弟和知识分子的头衔,他成为了农民群众起义的领袖人物,他浑身充满杀气,并且蔑视一切,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就随之横空出世了。
这场农民起义长达十年之久,建立了农民的政权,多历史的推进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自题像》是他晚年所写的诗句,诗中表现出一种淡定自若的儒家风范,虽然也有人怀疑不是他亲手写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