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11-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71a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b.png)
CPU
总结词
CPU的功能与选择
详细描述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程序指令。选择合适的CPU需要考虑性能、功耗、价格等 因素。
内存
总结词
内存的作用与类型
详细描述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和指令。常见的内存类型有DDR3和DDR4等。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CPU、主板、内存、硬盘、
显卡等
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频率 、缓存、带宽等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电源 、主板、CPU、内存、硬盘
等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 系统启动不了、蓝屏等
课程安排
01
02
03
理论课
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 成和功能,计算机硬件的 性能指标等
将硬盘放入机箱的硬盘架上,然后使 用螺丝固定。
连接电源与外设
要点一
连接电源
将电源的供电线连接到主板上,并确保电源插头插入电源 插座。
要点二
连接外设
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确保所有外设正常工作 。
04
CATALOGUE
计算机维护与优化
系统优化
总结词
系统优化是提高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步骤,通过清理不必要的文件、禁用无用的启动项、 整理磁盘碎片等方式,可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硬件清洁与保养
总结词
硬件清洁与保养可以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保持硬件的清洁和适当的散热环境是关键 。
详细描述
定期清洁计算机硬件,包括清扫灰尘、清洁 散热器等。同时,要保持适当的散热环境, 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以防止硬件过热损 坏。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06b0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b.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学,学生将学会如何组装一台完整的个人计算机,并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维护方法。
本教案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进行教学:计算机硬件概述、计算机组装、操作系统安装与优化、常见硬件故障排除和维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2.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和配件组装一台个人计算机;3. 学习安装和配置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4. 掌握常见硬件故障排除和维护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模块一:计算机硬件概述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主板:功能和接口介绍- CPU:类型和参数解读- 内存:容量和频率选择- 硬盘:存储介质和接口比较- 显卡:性能和接口选择- 声卡:音效效果和接口选择2. 其他重要硬件设备介绍- 电源:功率和接口标准- 显示器:尺寸和分辨率选择- 键盘和鼠标:有线和无线选择- 声音设备:音箱和耳机选购模块二:计算机组装1. 组装准备- 工具准备:螺丝刀、电工刀、镊子等 - 配件准备: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 防静电措施2. 组装步骤- 安装主板和固定螺丝- 安装CPU和散热器- 安装内存条- 安装硬盘和光驱- 连接电源线和数据线- 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外部设备3. 组装后的测试和验收- 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 开机自检和BIOS设置- 运行测试程序,确认正常工作模块三:操作系统安装与优化1. 操作系统选择与安装-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2. 系统驱动程序安装- 主板驱动、显卡驱动、声卡驱动等的安装方法3. 系统常见优化设置- 开机自启动项管理- 系统性能调整方法- 网络和安全设置模块四:常见硬件故障排除和维护1. 硬件故障排查方法- 电源故障- CPU故障- 内存故障- 硬盘故障- 显卡和声卡故障2. 系统故障排查方法- 蓝屏- 死机- 病毒感染3.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清洁和除尘- 更新驱动和软件-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c1a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01.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和技巧。
3.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电源等。
2. 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拆卸旧电脑、组装新电脑。
3. 计算机系统维护:系统安装、驱动安装、软件安装、系统优化。
4. 计算机故障排查: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系统维护。
2. 难点:硬件组装技巧、系统维护操作、故障排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组装步骤、系统维护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系统维护操作、故障排查实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组装电脑、进行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组装步骤、系统维护方法。
3. 演示环节:展示计算机硬件组装过程、系统维护操作、故障排查实例。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电脑组装、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操作。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任务,拓展学生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c. 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电脑硬件展示台。
2. 电脑组装工具。
3. 电脑系统维护软件。
4. 故障排查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和技巧。
3. 第5-6课时:讲解计算机系统维护方法。
4. 第7-8课时:讲解计算机故障排查方法。
5. 第9-10课时:实践环节,学生动手进行电脑组装、系统维护和故障排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a09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b.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2)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
2、难点(1)对计算机故障的准确判断和有效排除。
(2)在组装过程中,各硬件之间的兼容性和连接的正确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和组装维护的基本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计算机的组装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组装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硬件设备若干套,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机箱等。
2、组装工具,如螺丝刀、镊子等。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演示视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和一些零散的计算机硬件,提问学生这些硬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工作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1、 CPU(1)介绍 CPU 的作用,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和执行指令。
(2)讲解 CPU 的性能指标,如主频、核心数、缓存等。
2、主板(1)说明主板的作用,它是连接计算机各个硬件的平台。
(2)介绍主板的接口类型和规格,如 CPU 插槽、内存插槽、PCI 插槽等。
3、内存(1)解释内存的功能,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2)讲述内存的容量和频率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4、硬盘(1)介绍硬盘的作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2)区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特点和优缺点。
5、显卡(1)说明显卡的用途,处理图形和视频输出。
(2)介绍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的区别。
6、电源(1)讲解电源的作用,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2)强调选择合适功率电源的重要性。
7、机箱(1)介绍机箱的作用,保护计算机硬件和提供良好的散热环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1d3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c.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教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等。
2.计算机组装步骤:准备工作、安装CPU、安装主板、安装内存、安装硬盘、安装显卡、安装声卡、安装网卡、安装电源、连接外部设备等。
3.计算机维护: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系统优化、病毒防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组成、组装步骤、维护方法。
2.教学难点:硬件兼容性问题、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系统优化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组装步骤、维护方法等理论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及其组装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实际操作中掌握组装技能。
4.讨论法:针对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组装步骤、维护方法等理论知识。
3.演示: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及其组装过程。
4.实践:让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实际操作中掌握组装技能。
5.讨论:针对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结果评价:检查学生组装的计算机是否能正常运行,评估其学习效果。
3.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请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心得体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doc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c2a3a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doc《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延长计算机的寿命,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门名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各种硬件的名称、功能、性能指标以及市场价格等基本信息;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将能够根据需求制定计算机配置清单,选择合适的硬件进行组装;能够正确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解决操作系统常见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预防和解决常见的硬件和软件故障。
3、情感目标: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计算机硬件系统介绍: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主要硬件设备的名称、功能、性能指标以及市场价格等信息的介绍。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装:包括机箱的选择、电源的安装、主板的安装、CPU的安装、内存的安装、硬盘的安装、显卡的安装等。
3、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安装步骤、基本配置等。
4、计算机维护: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数据备份和恢复、常见故障的预防和解决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1、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需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问题,协作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任务驱动:以任务为引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4a5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9.png)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选购 • 计算机组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 • 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 • 实验操作与考核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重要性
01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
了解计算机
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讲解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排 除方法,如开机无显示、蓝屏、死机 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02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选购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 整体操作。
主板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 设备。
内存
临时存储数据,保障计算机快速 运行。
电源
提供稳定电力,保障计算机正常 运行。
蓝屏或死机问题
噪音过大问题
检查各硬件是否相互兼容,如 CPU与主板、内存与主板等, 确保选购的硬件符合组装要求。
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电源 线是否损坏,以及主板上的电 源开关是否打开。同时检查各 硬件连接是否正确,如内存条、 硬盘等是否插好。
可能是硬件故障或驱动程序问 题。首先检查硬件连接是否牢 固,然后尝试更新或重新安装 驱动程序。如问题仍未解决, 可逐一排查硬件故障。
显卡
Nvidia和AMD是两大显卡制造商, Nvidia在游戏性能方面领先,而 AMD则在性价比和多屏输出方面 有优势。
03
计算机组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组装前准备工作
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
熟悉主板、CPU、内存、 硬盘、显卡、电源等硬件 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准备组装工具
螺丝刀、镊子、扎带、散 热膏等。
定期检查硬件连接 检查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连接是否牢固,包括内存 条、硬盘、显卡等,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4版)11.1-11.2节 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4版)11.1-11.2节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2068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c.png)
11.1 Windows 7基础知识
11.1.2 Windows 7的版本-6个版本
✓ Windows 7 Starter(初级版) ✓ Windows 7 Home Basic(家庭普通版) ✓ Windows 7 Home Premium(家庭高级版) ✓ Windows 7 Professional(专业版) ✓ Windows 7 Enterprise(企业版) ✓ Windows 7 Ultimate(旗舰版)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1 Windows 7的安装方法
Windows 7的安装方法很多,如: 光盘安装 模拟光驱安装 硬盘直接安装 U盘安装 软件引导安装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2 操作系统安装的一般步骤
① 在BIOS中设置启动顺序。 ② 在安装之前,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分区程序分区:如需要则使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3 操作系统安装的过程
⑫ 在“设置Windows”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计算机名称。
⑬ 在“为账户设置密码”界面输入用户密码和密码提示、单击 “下一步”按钮,进入“键入您的Windows产品密钥”界面, 输入正确的产品密钥并单击“下一步”按钮。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3 操作系统安装的过程
⑥ 出现“现在安装” 窗口,单击“现在 安装”按钮。
⑦ 在弹出的“请阅读 许可条款”对话框 中勾选“我接受许 可条款”复选框, 单击“下一步”
11.2 Windows 7的安装
11.2.3 操作系统安装的过程
⑧ 在“您想进行何种类型的安装?”中,选择“自定义”或“升 级”安装类型;如果是全新安装或不想保留原有设置,则选择 “自定义”安装类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c0a3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能够熟练使用组装计算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3.能够准确识别和更换计算机硬件故障部件;4.能够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和故障排除;5.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组装基本原理和流程;2.计算机组装所需工具和材料;3.计算机硬件故障识别和更换;4.计算机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2.实践操作演示;3.小组讨论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讲授(30分钟)讲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包括选择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组件,安装和连接硬件,以及设置BIOS等。
3.工具和材料介绍(15分钟)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组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电源线、散热膏等,并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这些工具。
4.实践操作演示(60分钟)为学生展示一台计算机的组装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观看演示并记录关键步骤和细节。
5.小组讨论和合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组装一台计算机。
学生可以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计算机硬件故障识别和更换(30分钟)讲解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原因,以及如何准确识别和更换故障部件。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排除计算机故障。
7.计算机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30分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维护技巧,如清洁内部和外部灰尘、定期更换散热膏等。
同时,讲解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如蓝屏、无法启动等。
8.总结和评价(1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继续加强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2.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小组讨论记录,评价他们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时的评价,如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3b32a3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8.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书实训报告书实训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1学生姓名:李亚飞学号:1143010113指导教师:杜春玲、蒲蓬勃、孙波、杨在春、张清菊、杨晓东、郭施祎完成日期:2012/03/01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实训课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人姓名李亚飞同组人员邬卓恒王帅崔鸿志实训日期2012/02/20至2012/03/01实训成绩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 月____日目录一、实训目的 (1)二、实训要求 (1)三、实训内容 (1)(1)计算机的组成 (1)(2 )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各部件 (1)(3)计算机的组装 (2)(4)计算机操作系统和驱动的安装 (3) (5)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4)四、装机清单及价格 (5)五、实训心得 (6)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书一、实训目的1、认识微机系统的总体结构,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及连接方法2、熟悉CPU插座及安装,认识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各种接口、CMOS芯片及跳线3、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及安装,识别各部件的型号和指标4、认识鼠标、键盘等其他基本部件和设备5、熟练掌握BIOS、硬盘分区及格式化6、掌握计算机的安装步骤,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7、掌握操作系统和驱动以及常用软件的安装8、学会计算机测试软件与优化、数据恢复、日常维护二、实训要求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熟悉计算机的实体构成,以及一些芯片的应用和在计算机实体中的位置。
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状况,及价格情况,可以独立安装计算机硬件及线路。
三、实训内容(一)计算机的组成1、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二)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各部件CPU:构成计算机的核心,他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的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dcc5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9.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会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连接。
4. 掌握计算机故障检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连接。
4. 计算机故障检修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计算机故障检修与维护的高级技巧。
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组装工具和材料: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条、硬盘、电源、显示器等。
2. 故障检修工具和材料:电池测试仪、扩展卡、电表、螺丝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件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条、硬盘、电源等。
2. 介绍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硬件、组装主板、安装处理器和内存、连接硬盘和电源等。
3. 强调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静电、正确处理零件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计算机组装实操,学生根据提供的硬件和工具,按照步骤组装完整计算机。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组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计算机组装实操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例如硬件连接错误、显示器无信号等。
2. 指导学生进行故障排除,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五、故障检修与维护(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类型,例如蓝屏、卡顿等,并提供故障检修的基本流程。
2. 演示使用故障检修工具和材料进行故障排查,如使用电表测试电源、检查硬件连接等。
3.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常规维护方法,如清理灰尘、更新驱动程序等。
六、总结回顾(5分钟)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回顾,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9625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c.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诊断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外设等2. 计算机组装流程准备工具和设备拆卸主机壳安装CPU和散热器安装内存安装主板安装硬盘安装显卡安装电源连接外设组装主机壳3. 计算机维护技能清理灰尘检查散热系统更新驱动程序检查病毒优化系统性能硬盘分区与格式化系统备份与恢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功能和组装维护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实际操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计算机组装和维护实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完整的计算机主机作为示范。
2. 准备工具和设备,如螺丝刀、吹风机等。
3.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说出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实践操作。
3. 学生能解决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
六、教学内容4.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常见硬件故障现象及原因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5. 计算机系统优化与升级系统性能检测与优化硬件升级方案软件管理与优化七、教学方法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常见的计算机故障。
5.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准备4. 准备故障计算机实例,用于分析与维修实践。
5. 准备系统优化与升级的案例材料。
九、教学评价4. 学生能识别并分析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
5. 学生能提出合理的计算机系统优化与升级方案。
十、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2. 学习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知识。
3. 探索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维护领域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bb05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9.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设备5、教学课时6、教学内容7、考核方式1、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1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流程和技巧。
13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方法。
14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能力。
15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21 重点211 计算机硬件的识别与性能参数。
212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1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优化设置。
214 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方法和处理措施。
22 难点221 主板跳线的设置和连接。
222 BIOS 的设置与优化。
223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的操作。
224 复杂硬件故障的分析与解决。
3、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硬件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安装等。
3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的计算机组装和系统安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计算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教学设备41 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 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机箱等各种计算机组件,以供学生组装实践使用。
42 工具螺丝刀、镊子、静电手环等组装工具。
43 教学软件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镜像文件、驱动程序、检测软件等。
5、教学课时51 总课时:XX 课时52 理论讲授:XX 课时53 实践操作:XX 课时54 案例分析与讨论:XX 课时6、教学内容6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611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61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包括 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机箱等。
613 详细介绍各硬件的功能、性能参数和选购要点。
配套资料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教案
![配套资料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fc0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2.png)
配套资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认识1.1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熟悉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硬件设备3. 学会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硬件设备1.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硬件设备的认识3. 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1.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通过实物展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硬件设备2. 示范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硬件设备的方法3.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硬件设备1.4 课后作业1. 列举出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2. 描述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硬件设备的外观特征3. 简述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硬件设备的方法第二章:计算机组装2.1 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2. 熟悉组装计算机的工具及使用方法3. 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2.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2. 组装计算机的工具及使用方法3. 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通过实物演示组装过程2. 示范使用组装工具的方法,如螺丝刀、拔插器等3. 学生分组实践,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2.4 课后作业1. 列出计算机组装的五大基本步骤2. 描述组装计算机时使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3. 简述计算机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3.1 教学目标1. 学会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2. 熟悉操作系统安装的注意事项3. 能够独立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工作3.2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2. 操作系统安装的注意事项3. 常见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3.3 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通过实物演示安装过程2. 学生分组实践,独立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工作3. 讨论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4 课后作业1. 列出操作系统安装的五大基本步骤2. 简述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描述常见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第四章: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性能测试4.1 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专业工具检测计算机硬件的性能2. 熟悉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能够分析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结果4.2 教学内容1. 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2. 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4.3 教学步骤1. 讲解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CPU-Z、GPU-Z等2. 示范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学生分组实践,使用专业工具进行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4.4 课后作业1. 描述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2. 简述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分析计算机硬件性能测试结果的方法第五章: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5.1 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2. 熟悉计算机系统优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优化工作5.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2. 计算机系统优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常见系统维护与优化工具的使用方法5.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如磁盘清理、驱动更新等2. 示范计算机系统优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学生分组实践,独立完成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优化工作5.4 课后作业1. 列出计算机系统维护的五大基本方法2. 简述计算机系统优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描述常见系统维护与优化工具的使用方法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区别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和协议进行网络搭建和维护6.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区别3. 网络设备和协议的使用和管理6.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示和案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场景2. 分析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区别,结合实际网络架构进行讲解3. 演示使用网络设备和协议进行网络搭建和维护的步骤,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6.4 课后作业1.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解释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区别3. 简述使用网络设备和协议进行网络搭建和维护的步骤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安全7.1 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学会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数据安全7.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网络攻击的类型和防范措施7.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2. 教授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加密、认证、防火墙等3. 分析网络攻击的类型和防范措施,讨论常见的网络安全策略7.4 课后作业1. 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描述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列举网络攻击的类型和防范措施第八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8.1 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诊断工具检测计算机故障2. 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3. 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和维修8.2 教学内容1. 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3. 计算机故障的维修流程8.3 教学步骤1. 讲解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系统文件检查器、内存测试工具等2. 分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讲解3. 演示计算机故障的维修流程,如硬件更换、软件重装等8.4 课后作业1. 描述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2. 简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3. 阐述计算机故障的维修流程第九章:计算机日常维护与保养9.1 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日常维护的重要性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保养方法3. 学会定期进行计算机维护和保养9.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日常维护的重要性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保养方法3. 计算机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9.3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日常维护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说明维护不当的影响2. 教授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保养方法,如清洁、散热、更新等3. 讨论计算机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病毒感染、定期备份数据等9.4 课后作业1. 阐述计算机日常维护的重要性2. 描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保养方法3. 列举计算机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第十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综合实战10.1 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2. 学会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计算机问题3. 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综合实践能力10.2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流程2. 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计算机问题及解决方法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最佳实践10.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前述章节的教学内容,明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流程2.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尝试解决可能遇到的计算机问题10.4 课后作业1. 描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流程2. 简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计算机问题及解决方法3. 阐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最佳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计算机硬件认识:环节中的重点是学生对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硬件设备的认识,以及学会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硬件设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680e181c758f5f61f67aa.png)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与实物展示
实训:指导学生实训室实训操作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课室:
1.分析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2.学生自主讨论学习;
3.教师针对本章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提问;
4.教师总结分析本章知识点,并举例详细讲解。
实训室:
1.学生排队集合;
2.教师讲解实训内容和注意事项;
3.学生各自检查实训设备,并报告异常现像;
4.学生实训操作;
5.实训完整理实训设备,并经教师检查确认;
6.排除集合,教师总结实训;
7.学生清扫实训室。
教学小结
本次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见的分区工具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主要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DM、PQ与DISKMAN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和一些维护的操作。
教学小结
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CMOS的一些常见设置,对于一些高级的设置则对学生要求不高,但学生对于是纯英文状态的设置,因为英语基础比较差,觉得很难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识别常见的一些设置的英文单词。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内容时,要强调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一些设置,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设置,为今后的教学作准备,建议学生到网上去下载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硬件组装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微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2.了解硬件各部件的性能特点
3.熟悉硬件组装过程中的要点及硬件组装的过程
4.掌握硬件系统组装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硬件组装过程中的要点及硬件组装的过程
教学难点
硬件组装过程中的规范操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6fb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5.png)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熟悉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及其功能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电源1.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演示计算机硬件的拆装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过程中的表现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2.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2.2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2.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安装操作系统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的表现第三章:计算机组装3.1 学习目标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2 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组装计算机的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演示计算机组装过程引导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组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组装计算机过程中的表现第四章:计算机维护4.1 学习目标掌握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方法清理磁盘检查病毒更新驱动程序优化系统性能4.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维护的重要性演示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进行计算机维护4.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进行计算机维护过程中的表现第五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5.1 学习目标掌握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方法5.2 教学内容计算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原因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方法硬件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软件故障的诊断与维修5.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原因演示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进行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5.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进行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表现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熟悉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局域网与广域网6.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演示网络拓扑结构分析OSI七层模型的作用讲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网络6.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动手搭建网络过程中的表现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安全7.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7.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火墙的作用与配置数据加密与解密恶意软件的防范7.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演示防火墙的配置与使用介绍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分析恶意软件的防范策略讨论网络攻防技术的发展趋势7.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八章:计算机操作系统8.1 学习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熟悉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8.3 教学活动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比较Windows、Linux和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系统操作8.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九章:计算机应用软件9.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类熟悉常用应用软件的功能9.2 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类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音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网络通信软件的使用9.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类演示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处理软件和网络通信软件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软件的操作9.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十章: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10.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掌握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的发展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介绍、量子计算机、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应用分析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0.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程度评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创新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重点关注环节: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的过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79f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c.png)
课程内容
01
计算机硬件组 成与性能参数
02
计算机硬件选 购与组装
计算机操作系 统安装与配置
03
04
计算机日常维 护与故障排除
课程安排
第2周
计算机硬件选购与 组装(4课时)
第4周
计算机日常维护与 故障排除(4课时)
第1周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 性能参数(2课时)
第3周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 装与配置(4课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 教案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8
目录
• 课程简介 • 计算机硬件基础 • 计算机组装流程 • 计算机维护与优化 • 常见故障排除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技能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技能
了解计算机硬件性能与配置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板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 件之一,它承载着中央处理 器、内存和其他关键组件。
02
主板的规格和品牌对计算机 的性能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
03
主板上通常包括扩展卡插槽 、内存插槽、中央处理器插
座和其他接口插槽等。
CPU与内存
0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心脏”,负责执 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02
内存是存储中央处理器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的数据 和指令的地方。
总结词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可以 避免数据丢失,并在必要时恢复数据。
详细描述
数据备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硬盘备份、云备份等。在备份过程中,应 注意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和备份软件。在数据恢复时,应选择可靠的恢复工具 ,并根据备份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十一基本外围设备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2.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强调课堂纪律。
【课题导入】
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逐渐讲究极致的多媒体影音效果与功能。
要让计算机可以处理日常的影音,必须要借助音箱等来完成。
【讲授新课】(2课时)
1.音箱的分类
(1)2.0多媒体有源音箱
2.0音箱是只有左、右两个声道,不带有重音炮的音箱组合,虽然2.0音箱没有X.1音箱那样的低音震撼力,但在人耳敏感的频段里衔接更自然、音质更佳,所以2.0音箱更适合播放音乐。
2.0音箱一般体现了音箱厂商的最高技术,现在的音箱厂家也都将2.0音箱当作自己品牌的旗舰产品,这也造就了2.0音箱的较高价格。
(2)2.1多媒体有源音箱
所谓2.1声道音箱,就是除了左右两个音箱之外,又多了一个“重低音音箱”,可以产生浑厚的低音,产生震撼的音响。
2.1声道重低音音箱是市场上反应极佳的产品等级,除了有很好的音效外,价格便宜又容易安装,深受高中低各阶层喜爱。
(3)4.1/5.1多媒体有源音箱
2.1声道音箱不能提供后方的声音,无法产生环绕音效。
4.1/5.1声道重低音音箱为玩家可以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时感应到后方有声音出现,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7.1多媒体有源音箱
它比5.1声道还多了左右两个中置音箱,放在聆听者的左右两边,可以提供最高质量的立体音效,实现家庭剧院的梦想。
可是,7.1声道重低音音箱体积比较大,需要很大的空间才好摆放。
(5)笔记本音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的应用也已经从商务办公向家庭娱乐转型,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加注重笔记本电脑的娱乐功能,追求更加出众的影音表现。
笔记本音箱为笔记本等便携式电子产品提供扩音器,让用户摆脱笔记本内置扬声器声音小、效果差的烦恼。
2.有源音箱与无源音箱
最简单的音响系统包括三个环节:音源、功率放大器和音箱。
有源音箱又称为“主动式音箱”。
通常是指带有功率放大器的音箱,有源音箱由于内置了功放电路,使用者不必考虑与放大器匹配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较低电平的音频信号直接驱动。
无源音箱又称为“被动式音箱”。
无源音箱即是我们通常采用的,内部不带功放电路的普通音箱。
无源音箱虽不带放大器,但常常带有分频网络和阻抗补偿电路等。
【技能训练】
一、目标任务
1.认识并正确连接各种多媒体有源音箱。
2.了解音箱、麦克风、网络摄像头的判断标准。
二、示范讲解
1.2.1/4.1/5.1/7.1音箱对应的声卡。
2.利用网络搜索这些有源音箱的相关技术指标。
音箱品牌:
三、分组练习
1.查看音箱标签,了解性能参数。
2.上网收集音箱的各种信息。
四、巡回指导
适当讲解,指导学生。
【布置作业】
1.不是音箱的常见品牌是________。
(A)漫步者(B)冲击波(C)轻骑兵(D)华硕
2.市场调查选购实训
【课题总结】
在本次课中,介绍音箱的一些基础知识,音箱虽然不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必要设备,但有了音箱可以更方便的使用计算机,也能增强计算机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