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总则
2人员要求
3设备
4分析前准备
5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6 出具检验结果
7 安全技术措施
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9 附录
1 总则
1.1 工程概况
***工程(**MW)#*机组安装中要求对所有含合金成分的设备元部件(制造厂文件明令严禁解体的除外)、组合件必须做***%的光谱复查。
可解体或散装设备,要逐零件复查,组合件的所有焊口两侧及焊缝100%复查。
对现场用合金材料,安装前必须??%光谱检验,安装后必须??%光谱复查。
光谱分析工作量将近?万点,光谱分析工作极其繁重。
1.2 作业指导书概述
1.2.1 编制目的:明确光谱分析的整个过程及各方面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及安全。
1.2.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力系统火力发电厂设备的高温高压管道和各类合金钢部件,以及他们的焊接接头,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的光谱分析工作。
1.3 编制依据
1.3.1 《??MW工程?#机组金属检验施工组织设计》
1.3.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以下简称《焊规》)
1.3.3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438-2000
1.3.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1996
1.3.5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1.3.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1.3.7 《火电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1.3.8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2 人员要求
2.1 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经光谱分析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级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2.2 光谱分析人员的视力应在1.0以上,色肓者有能担任光谱分析工作。
2.3 了解安全防护知识,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2.4 光谱分析高级人员
a)应全面了解光谱工作项目和工作量,协助技术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拟定技术措施。
b)参加并指导光谱分析工作,解答复核疑难问题,并做出准确结论。
c)掌握常用合金钢的性能用途及燃弧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d)应能分析仪器所能分析的合金元素,对主要的合金元素作必要的半定量分析并对其检验结果负责。
2.5 光谱检验人员
a)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故障排除技能。
b)掌握电厂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技能,并对其分析结果负责。
c)作好分析记录和分析标记,对被检出的不符合技术资料要求的项目必须进行复核,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签发试验报告。
d)具有排除被分析试样中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的能力,对违反安全规程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试件,应拒绝接受分析检验。
3 设备
3.1 交流电弧火花发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壳无凹陷,以防上其内部电器元件短路;
b)旋钮无松动;
c)各种电源线无破损、不漏电;
d)通电指示灯有明确显示。
3.2 验钢镜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亮度调节旋钮与波长调节旋钮及目镜的转动要灵活、可靠;
b)与发生器的连接线应完好,无破损;
c)各组镜片均应保护清洁。
3.3 仪器测试
3.3.1 接能电源(220V)测仪器外壳是否带电。
3.3.2 将验钢镜顶端顶在金属材料表面,电极末端指向金属表面(注意要有一定间隙)按动电源开关,仪器电极与金属间应能产生电弧,交流火花发生器内风扇转向外排风,适当调节验钢镜上的亮度旋钮,波长平轮,目镜调节钮,应能使谱线清楚,移动平衡无变形。
*注意:光谱仪的的电极末端(调段)要擦干净,特别是对不同材质的工件进行检验前,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4 分析前准备
4.1 了解被分析试件的原始状态(包括规格、钢号、热处理状态),以便做出准确判断。
4.2 对被分析合金钢管道及焊缝,应对照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做出正确标识。
4.3 分析前应检查被检件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风力、光线、油漆、油污、氧化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4 分析前应熟悉该钢种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及合金元素含量。
4.5 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选定分析电极(铜极或铁极)。
4.6 检查光谱仪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
4.7 光谱分析是对合金钢部件进行钢号的复核,因而在分析前必须了解技术资料对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在委托分析单上注明。
5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5.1 检测技术
5.1.1 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对钢中合金元素(Cr.Mo.V.W.Ti等)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复核钢号的一种方法。
5.1.2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基本特征线(铁谱线)中某元素线是否出现来判别该元素的存在与否,即:有哪一种元素的谱线出现,就证明这种钢号中含该元素成份。
5.1.3 半定量分析是根据定量分析原理,谱线亮度或强度与其含量的函数关系基本上近似呈线性的,通过基体线与元素线的强度比较或材料试样与被分析材料在同一条件下谱线强度的比较来估计粗略其元素的含量。
5.1.4 光谱分析时,应先对谱线范围内的合金元素逐个定性再进行半定量分析。
5.1.5 对同一元素有两种色区可供分析时,最好对两组色区的谱线都进行分析,在两组结果一致时再下结论。
5.1.6 在光谱分析中,对薄小试件和有一定精度要求的试件,应注意分析部件及燃弧时间,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及工件的技术参数。
5.1.7 容易产生成分偏析的试件、铸件及大体积试件,均应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分析数点,以保证分析结果尽可能准确。
5.1.8 对高合金部件焊口进行光谱分析后应磨去弧光灼烧点。
对马氏体类钢种应注意避免引弧后产生裂纹,对确需进行光谱分析的部件,应对引弧点进行彻底清除(如锯出样品进行分析或切割分离引弧点)。
5.1.9 对阀杆、高强度螺栓,不得在腰部引弧,以免造成缺口应力和汽水腐蚀。
5.1.10 对有电镀层和堆焊层的部件,须排除电镀层和堆焊层金属元素的影响。
5.1.11 注意引弧对密封面的损伤。
5.2 检验标记
按公司“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JCX-010)要求对光谱分析的产品进行标识,
标识的方法可以是涂色标、打钢印、、贴标签、挂标牌和记录等。
光谱分析一般用实体色标标识:
a)合格产品贴绿色标色物。
b)不合格产品贴红色标色物。
C)待检产品一般无实体色标,已检待评产品做黄色标识。
5.3 记录
5.3.1 对所检材料均要做好详细记录
5.3.2 能用图表示的要用图画出
6 出具检验结果
6.1 出具不符合项通知单
对查出不符合材料要及时反馈给委托部门及质检部门,并且跟踪检查,以达到符合标准要求。
6.2 出具报告
按报告填写要求,填写并出具报告。
7 安全技术措施
7.1 一般安全施工措施
7.1.1 检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执行上级颁发的安全规程、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安全施工措施,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
正式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记录,学习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7.1.2 所有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熟悉和了解安规与本工地的实际情况,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严禁酒后上岗。
7.1.3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必须有厂家合格标志。
7.1.4 脚手架由专门架子工搭设,由使用部门检验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7.1.5 高空作业人员要衣着灵便,穿软底、平底鞋。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及保险绳,危险区域应选用速差保护器。
7.1.6 雨后工作要注意防滑。
7.1.7 夜间工作要有充足的照明,现场选择合适地点布置照明。
7.2 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7.2.1 雨、雪天禁止在露天和湿地上使用仪器。
7.2.2 分析人员上岗前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7.2.3 光谱分析工作尽量做到一人监护,一人操作,谨防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7.2.4 使用光谱仪进行分析前,应按仪器的说明书的具体要求连接好各种线路(电气线路的连接必须按规定进行,电源要有可靠的接地),然后作一次仔细的检查,工作完后需将电路关闭。
7.2.5 检测的容器和管道或检测部件的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时不能进行光谱分析。
室外易燃、易爆物附近进行光谱分析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根据情况采用安全可靠的措施(用围屏隔离,布遮盖等)。
7.2.6 工作场所应保护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排去有害气体。
7.2.7 必须在容器内进行光谱分析时,除应遵守在金属容器内作业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采取下列防止触电措施:
a)工作人员站在绝缘垫上,并穿干燥的工作服、鞋、帽。
b)容器外应设监护人。
监护人应站在可看见光谱分析人员和听见其声音的位置;电源开关必须设在容器外监护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7.2.8 光谱分析作业的合理时间是:工作十分钟,休息十分钟。
7.3 对施工作业危险点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
详见附表一。
附表一是《光谱分析作业危险源预控库》,光谱分析要根据这个表中的所提到的危害因素及可能的事故,做好预控工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
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1 文明施工
8.1.1 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和ISO14001有关规定施工。
8.1.2 严格控制检验工艺水平,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使其符合有关规范和验标要求。
8.1.3 图纸、安全措施、检验记录等各类资料齐全,技术资料归类明确,目录清楚,查阅方便,保管妥善,字迹工整。
8.1.4 仪器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8.1.5 仪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消除故障,严禁带病运行。
阴雨天气要注意防潮,长期不用的仪器应定时进行干燥,以驱赶仪器内部的潮气。
8.1.6 高空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防止高空落物、坠落的措施。
8.1.7 每个作业面都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可靠,废料及时清理干净并放置于指定地点定期处置。
工程全过程坚持文明施工“五清”原则,“突出随干随清”。
8.1.8 禁止工作人员流动吸烟或边作业边吸烟。
8.2 环境保护
附表二是与光谱分析有关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施工现场),光谱分析要根据这个表中的所提到的危害环境的因素及可能的事故,制订环境保护防范措施,做好预控工作,保护环境。
9 附录
9.1 附表一光谱分析危险源预控库表
9.2 附表二光谱分析有关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施工现场)
附表一光谱分析作业危险源预控库
附表二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施工现场)
注:d=m1×m2×m3×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