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道及黏膜给药制剂的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十一常见剂型的合理使用
项目三腔道及黏膜给药制剂的合理使用
黏膜给药制剂
➢口含片是指于含在荚膜内缓慢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
➢主要用于治疗口腔和咽喉疾患,可在局部产生比较持续的消炎、消毒等作用。
➢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或者颊腔内使用的片剂
➢在唾液的作用下慢慢溶解,药物可通过黏膜快速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可以防止消化液pH 值对药物的破坏作用
➢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①含服时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每隔1~2h一次,或一次1片,一日含4~6次。
➢②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应将含片夹在舌底、龈颊沟或近患处,待其自然溶化分解。
➢③含完药片后30分钟内不要吃东西和饮水。
➢④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过敏、皮疹、瘙痒等应及时停药。
➢⑤用含片要注意安全。
为防止发生咽喉异物梗阻,5岁以下幼儿服用含片时,最好选用圈式中空的含片。
➢紧闭嘴巴;
➢尽可能在舌下长时间保留一些唾液;➢紧急时可以嚼碎;
➢不要随唾液咽下,更不可整片吞下。
(二)直肠给药用栓剂
➢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
➢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按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
直肠给药用栓剂的合理使用
➢患者取左侧卧位,深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松驰;
➢操作者戴上手套,将栓剂轻轻推入括约肌肉,距肛门2cm 处;➢患者保持左侧卧位约20 分钟,以防药栓被压出;
➢用药后1至2小时不解大便。
➢必要时将栓剂置入冰水或冰箱中10至20分钟,恢复硬度后使用。
(三)眼用凝胶
➢局部药物浓度高;
➢滞留时间长;
➢缓释作用。
使用方法:扒开下眼皮,把凝胶挤到下眼皮内,瓶口不要碰到眼睛,然后闭上眼睛五分钟左右。
滴眼前先洗净双手,使用时勿将瓶口接触患处,以免污染药品。
使用后将瓶盖拧紧,以免污染瓶口。
(四)口腔贴片
➢口腔贴片是指粘贴于口腔,经黏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用棉签擦干黏膜后,贴于患处,并轻压10~15秒,使其粘牢。
➢不须取出,直至全部溶化,溶化后可咽下。
➢饭后使用,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