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4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希、秘”等8个生字和大字头一个偏旁;会写“状、密”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通过学习,体会妈妈对我们特殊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状、狐、狸”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课,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带着你的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这一课。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字词的认知
(1)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
(3)齐读
3.识字游戏,帮助小树苗浇水。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所占田字格位置。

2.讨论怎样才能把“狐”字写好
3.指名学生发表意见
4.手书空,练习笔顺。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书写
7.优秀作品展示
(四)课文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读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为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同学们,英英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我真希望变成一颗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通过这段心理描写引导学生体会英英天真好玩的性格特点。

(2)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让学生谈一谈“冒”字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4.读课文第二部分(6-23自然段),说一说“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哪些事?
默读课文,让学生找到文中的相关段落并出示在大屏幕上。

(1)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说一说除了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还会有什么形状的鸟窝?
(2)学习第7自然段,作者邀请小动物们住进鸟窝,体会作者是一个有爱心,喜欢动物的孩子。

(3)学习第11自然段,重点体会“我”为什么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
(4)妈妈,进来后发生了什么?学习第12,13,14自然段。

英英一开始因为贪玩不想吃饭到现在开始想念妈妈做的饭,再次体会英英天真可爱的性格。

(5)英英还想变成树吗?妈妈真的不知道这棵树就是英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0,21,22自然段。

(6)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谈体会)
五.课堂总结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妈妈的视线,因为妈妈的心总是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前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六课堂延伸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
课时(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自读课文)读通每个
)出
狐,甲骨文(犬,代表狩猎)
甲骨文
甲骨文甲骨文
零,甲骨文(雨,云层降水)(三
词地祝祷求雨。

造字本义:动词,亢旱无雨时先民(张着大口惨叫)(是“人”的变形,


“肠”换掉“月”加上“申”
出示生字:状:左右结构,不要忘记最后一笔
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zhuàng ,树上长出了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课时人教部编

2、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

2.学会写“会走北门广”五个字。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5个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具体指谁?
一.导入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这么多优美秀丽的风景,谁来说说你喜欢哪幅图片?(生说)这些地方你们都去过吗?——“没有”!那看着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好想亲自去看看)。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不是和你们想去一样的地方。

(板书课题)
2.随即识字“想”。

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

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把这节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在文中圈画出来。

出示生字,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
2.随文识字:
(1)在词中识字
(出示词语:广场北京告诉天安门非常壮观广场走路)你会读哪个词?谁上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拼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读,齐读等)
(3)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
①熟字加部件:京:京字头+口+小安:宝盖头+女观:又加见
想:相加心路:足字旁+各
②熟字比较
诉—听厂—广门-们
③字谜识字
告:一口咬掉牛尾巴观:再次见面
④在生活中识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朋友。

(4)在句子中再次识字
请同学们把刚刚学的生字放到句子中,看看你会读吗?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天山。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5)通过游戏再次巩固识字
分组比赛,打开计时器,看哪组都对的词语多就获胜。

转骰子,转到哪个字,就把这个字组成词语读出来。

一个人描述字形,看谁猜得快。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咱们刚刚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朋友,下面我们就一起跟他们走进课文,看看
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听老师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出示书中两幅插图),同学们,看这两幅图片,谁说说图上
都画了什么?这两幅图分别对应哪个自然段呢?
3.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小朋友生活在哪?他想去哪看看呢?(他是生活在新疆的小朋友,多想去北京看看。


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小朋友又生活在哪呢?他想去哪看看呢?(他是生活在北京的小朋友,多想去新疆看看。


总结:这个“我”指的不是同一个人,第一自然段是以新疆小朋友的口吻写的,第二自然段是以北京小朋友的口吻写的。

四.生字书写指导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

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

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五.播放北京和新疆的图片,为下节课做铺垫
孩子们,我们看,这就是新疆小朋友心系的北京。

这就是北京小朋友向往的新疆。

下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和美丽的天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