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
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在原发性肝癌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动
态增强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基础上另加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
增强技术检查进行临床明确诊断,分别认真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分析磁共振扩
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相对于CT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结果:我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性检查,对照组检出19例,
6例未检出患者其中有3例是由于对肝癌不典型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3例
由于扫描视野不全或者窗位选择不恰当,CT动态增强检测肝癌的敏感性为76%;
观察组检出24例,1例患者未被检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检
测肝癌的敏感性为96%,明显高于CT动态增强检测肝癌的敏感性,提高了对原
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讨论: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
近年来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日趋广泛,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
了临床误诊和漏诊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以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原发性肝癌;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076-02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所说的肝癌就是指原发性肝癌,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患者忽略,到达中期临床表现明显,但是
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影响了治疗效果[1]。
临床研究显示肝癌的
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在最佳的时间选择最好
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2]。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血管、胆管以及腹部脂肪等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低信号,肝脏实质由于弥散运动快而呈低
信号,而肿瘤组织(尤其是富含细胞的恶性肿瘤组织)较之周围正常组织更富含
细胞成分,组织间隙小,使水分子扩散受限,常表现为高信号,使病变表现的更
明显,更方便医生发现病变,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3]。
动态增强主要是通过检测
肿瘤动脉血供增加情况来发现肿瘤。
大多数原发性肝癌属富血供肿瘤,通常在动
态增强扫描上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强化方式与CT表现类似。
本文通过对收治的原
发性肝癌患者50例,采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诊断,现报告
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原发
性肝癌患者5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明确。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扫描前禁食水,对照组采用CT动态增强,观察组采用
在磁共振常规T1及T2加权基础上加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3]。
使用
设备型号为SIEMENS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体磁共振,增强剂为钆喷酸葡胺,剂量和速度分别为:0.4ml/kg和2.5ml/s;扩散加权成像敏感因子b值为:50、400、800;动态增强序列为: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扫描序列t1 vibe fs tra bh。
原发
性肝癌位于不同b值时的ADC值的变化情况,B值为50s/mm2,ADC值为
2.33±1.25,b值为400s/mm2,ADC值为1.378±0.221。
当b值≥800时,部分患者
的病灶显示欠佳,影响图像质量,应该被舍弃。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
2.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比表
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性检查,对照组检出19例,6例未检出患者其中有3例是由于对肝癌不典型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3例由于扫描视野
不全或者窗位选择不恰当,CT动态增强检测肝癌的敏感性为76%;观察组检出
24例,1例患者未被检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检测肝癌的敏
感性为96%,明显高于CT动态增强检测肝癌的敏感性,提高了对原发性肝癌的
临床诊断准确率。
见表。
两组数据比较,检出率、敏感性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临床上组织分型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4]。
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出现进行性消瘦,晚期肝癌患者出现恶病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痛苦,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和
预后情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肝癌的临床诊断一直是普遍关注的话题,我院引进的SIEMENS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体磁共振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成像、无骨伪影、任意方位断层成像、安全无损伤等优点,适合于全身各实质性器官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
有独特的优势。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
技术,它能够反映生物体内水分子的扩散特性,来评价水分子的随机运动情况,提供组织的
空间结构信息,是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扩散成像的唯一方法[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基础是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当水分子在体素扩散不受限时,质子
失相位较明显,信号较低;相反,当水分子扩散受限制,则较少的失相位,信号较高。
所有
患者均采用肝脏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扫描采集的方法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得出动脉、
门静脉和延迟期三期的不同图像,观察这三期处在不同时相时的强度变化情况[7]。
运用专业
的技术准确的检测出正常肝组织和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时的ADC值。
同时测量出处于不同b
值时ADC的值,根据动态增强扫描时的动脉期图像和相对的增强比值把肝脏病灶进行划分,
强化程度明显为A型,强化程度中等为B型,强化程度较轻或者没有强化则为C型。
其中ADC为表观扩散系数,生物体内的扩散和自由扩散有所不同,人体中水分子的扩散受到许多
微循环因素的影像,例如体液的流动、毛细血管的灌注、渗透压和温度等等,已经宏观的呼
吸运动、动脉搏动和肠蠕动等等,常常用来描述生物体内分子的扩散量。
b值为扩散敏感度。
其公式为b=γ2G2δ2(Δ-δ/3),其中γ为旋磁比,G为梯度脉冲强度(mT/m),δ为梯度脉
冲的持续时间(ms),Δ为两个梯度脉冲起始点的间隔时间(ms),b的单位为s/mm2[8]。
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近年来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日趋广泛,它在病灶检出及定性、肿瘤疗效预测和监测方面的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高了临床诊断
准确率,降低了临床误诊和漏诊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
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述所述,磁共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以及子灶和血管受侵犯的严重程度,动态增强显示病灶明显强化,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
诊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借鉴和
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定性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500-501.
[2] 严钦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3,
(17):488-488.
[3] 朱艳,柏根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甲胎蛋白在肝癌术后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4):629-631;
[4] 王峥,夏增产,原为民等.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新乡
医学院学报,2011,6(4)491-492.
[5] 张海兵,钟喨.ADC值在鉴别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044-1048.
[6] 阳红艳,顾明,柯振武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
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02(1):39-41.
[7] 钱海峰,胡春洪,祝跃明等.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肝癌血供分析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
学杂志,2012,22(5):784-787.
[8] 聂伟霞,刘鹏程,邹立秋等.MR扩散加权成像中ADC值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评估[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2):2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