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题号一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下列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的是()
①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③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量
④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⑥制作叶的临时切片并认识叶的结构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2.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平面
B.欲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可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
C.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3.如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各图并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可表示
吃和被吃的关系
C.④表示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下列有关种子萌
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环境条件适
宜种子就会萌发B.种子萌发初期细胞的干重会
降低C.种子萌发的营养直接由光合作用提供D.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
的。
”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大脑、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4.
5.
D.阳光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B.③表本不同的生物被分解
D.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神经细胞
7.下列结构中,把组成成分相同的分成一组,共可分成两组,正确的分组是()
①神经中枢②神经③神经纤维④灰质⑤白质
A.①②③和④⑤
B.①④和②③⑤
C.①③⑤和②④
D.①⑤和②③④
8. 2019年央视3.15晚会中曝光的“辣条”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
注。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做法或说法,合理的是()
A.将苹果腐烂的部分削去后可食用
B.鲜艳漂亮的蘑菇都味美可口
C.买肉时一定要看肉是否检疫合格
D.经常喝可.
9.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10.图表中的疾病与其致病原因不相符的是()
选项疾病病因
A 坏血病缺之维生素C
B 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地方性甲状腺肿饮食中缺碘
D 贫血缺铁
A. A
B. B
C. C
D. D
11.青蛙和家蚕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
下列关于这两类动物变态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从受精卵到成体的三个时期
B.它们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
C.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受精卵在水中发育
D.它们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12.研究表明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果蝇的这8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C.果蝇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2对染色体
D.果蝇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各含1条性染色体
13.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C.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D.许多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4.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分析错误的是()
A. 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 a 、c 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 b 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 12时附近,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海淘”药品(通过网络购买的海外药品)越来越受关注,安全用药不容忽视。
相
关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药品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B. “海淘”有风险,用药需谨慎
C.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就医
D.病情加重时可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5.0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玻璃钟罩、长势一致的同种绿色植物、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等进
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凸
蒙
一.
b 装署
(1)本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步骤为:①将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②按图示摆放植物和溶
液,放在阳光下4-5小时;③各取两装置中植物叶片,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④漂
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a 装置中叶片: (填“变
蓝”或“不变蓝”),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填“ a 装置”或“ b 装置”)。
(3)步骤②中,实验变量是 ,实验时需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 的是。
(4)步骤③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 而不能直接加热酒精,其原因是
(5)实验结论是:。
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20.0分)
用显微镜观察,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
下面是制作并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 的相关图片。
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 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5. 16.
17.
(1)图甲中步骤C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2)甲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一表示)。
(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的 []。
(4)图乙中[②],图乙所示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 (多写少写
18 .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 1: 瞥
d 反子的一式台。
器生隹6生珀生•右仪■靶亡
其中,原点“ 0”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 、b 、c 、d 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 a 、图b 、图c 、图d 所示。
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0”
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图 a 种子中的 []。
(2)图a 是菜豆种子,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图b 中的③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该区着生的大量根毛扩 大了吸收的面积。
(4)图c 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经过传粉和受精后, 育成图d 中的①。
19 .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流经身体各处, 完成物质 运输和气体交换,保证新陈代谢的正
常进行。
结合图示回
答以下问题: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人体 内既有消化又有
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填代号)。
(2)人体所需氧气由肺进入血液, 血液经过肺后由
血变为 血。
(3)氧气由血液运送到每个细胞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废物的排出与图中 (填代号)器官有
关。
(4)器官⑤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胆汁主要作用是 。
20.如图是棕毛小鼠(雄)与黑毛小鼠(雌)杂交后产生子一代结果的示意图。
请据图 分析回答。
(用 D 、
d 分别表示控制小鼠毛色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子代g g 3 e
(1)小鼠的棕毛和黑毛是一对 。
据杂交结果判断, 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图中有关小鼠的基因组成:亲本棕鼠 ,子一代小鼠 。
(3)若子一代小鼠雌雄相互杂交,其后代产生黑色雌鼠的概率是 。
(4)某实验室饲养了一只黑色小鼠(雄),若要鉴定它的基因组成,实验思路是:
①选用若干毛色为 _________ 色的雌鼠与这只黑色雄鼠杂交,
根据所生后代小鼠的毛色
可进行判断;
②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后代全为黑色,则该雄鼠的基因组成为 ;若后代出现 棕色,则该雄鼠的基因组成为 Dd,判断理由是: 。
粽鼠 黑鼠
3 侬 院
21. 21. 阅读分析下列资料。
资料一、2014 年,一名2 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
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
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
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
资料二、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 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
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后,走进非洲。
人体接种该疫苗28 天后,体内抗体水
平达到最高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中,导致 2 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
该病具流行性
和_____ 的特点。
(2)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_______ ,它结构简单,(填“有” 或“没
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 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
活细胞内。
(3)资料二中,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抗体是指______ 。
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____________ 。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_______ 。
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_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可以
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
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①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可以以其中一种花
生的大小作出假设;③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量,可以对洗手前和洗手后的条件下
对细菌数量多少作出假设;④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可以以体色或环境颜色作出假设。
②测定花生种子的发芽率,无法设置变量做出假设。
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⑥
制作叶的临时切片并认识叶的结构,均无法设置变量做出假设。
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C。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2.【答案】B
【解析】解:A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
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欲使显微镜内的视野更加明亮,可以换用反光镜的凹面,
A 错误;
B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
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
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
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B 正确;
C 、欲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 错误;
D 、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使视野右上方的物
像移到中央,可向右上方移动玻片,D 错误。
故选:B 。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BC 、图中的植物既可以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昆虫吃,为其
提供食物,还可以从自然界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是生产者;昆虫以植物为食,因
此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蘑菇能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遗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
无机盐,返回自然环境,属于分解者。
因此①和②可表示吃和被吃的关系,③表示不同
的生物被分解,④表示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ABC正确
D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土壤、
空气等。
D 错误
故选:D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
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生态系统的组成,即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以及
非生物部分。
4.【答案】 B
解:A 、种子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A 错误;
B 、种子萌发初期细胞的干重会降低,因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不断减少,因而干重是不断减少的,B 正确;
C 、种子萌发初期营养来着自身(子叶或胚乳),长出幼叶变绿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C 错误;
D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D 错误。
故选:B 。
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
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掌握组织萌发的条件和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
气的来源。
故选:D 。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理解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6.【答案】 D
【解析】解:A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错误;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错误;
C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
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
神经系统;错误;
D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D 正确。
故选:D 。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
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7.【答案】B
【解析】解:由上面的分析可知:①神经中枢、④灰质都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而
②神经、③神经纤维、⑤白质的都是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组成的。
可见①④可分为一组,
②③⑤分为一组。
故选:B 。
(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
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在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是灰质;
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叫白质。
(3)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
能,这部分结构叫神经中枢。
(4)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的结构叫神经节;许
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
8.【答案】C
【解析】解:A 、水果会发生腐烂现象,去掉腐烂部分,未腐烂的部分也不能吃,因为
腐烂的水果绝大部分已经被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侵蚀,这些有毒物
质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果汁向未腐烂部分扩散,使未腐烂部分同样含有微生物的代谢
物,而且有些真菌素具有致癌作用,所以,水果尽管是已经去除了腐烂部分,剩下的仍
然不可以吃。
A 错误。
B 、蘑菇有的有毒,有毒蘑菇菌面往往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
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因此山上采来颜色鲜艳的蘑菇要请有经验的人鉴
别后才能食用。
B 错误
C 、现在很多肉是注水的,或是肉里面有病菌的,这些肉都对人体有害,都不允许出卖。
因此买肉时应检查看肉是否符合检疫标准,C 正确;
D 、汽水、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许多添加剂,有的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喝汽
水、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D 错误。
故选:C。
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特别关注。
9.【答案】D
【解析】解:A、②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有细胞核,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
常值,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错误。
B、③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错误。
C、细胞①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错误。
D 、细胞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不能用来做DNA 亲子鉴定,因为都无细胞核,正确。
故选:D 。
图示中①为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
状;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为: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
10.【答案】B
【解析】解:A 、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C ,正确;
B 、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错误;
C、食物中缺乏含碘的无机盐,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正确;
D 、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会导致血液里的血红蛋白过少而贫血,正确。
故选:B 。
(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
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血液
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
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据此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和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11.【答案】D
【解析】解:A、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
精卵-幼虫-蛹-成虫,A错误;
B 、青蛙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家蚕的幼体生活在陆地上,B 错误。
C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家蚕的受精卵不在水中发育,C 错误;
D 、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
发育,D 正确。
故选:D 。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f蝌蚪f幼蛙f成蛙。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f幼虫f蛹f
成虫。
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
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熟练掌握青蛙和家蚕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12.【答案】C
【解析】解:A 、染色体主要由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A 正确
BCD 、果蝇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果蝇的这8 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亲代
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
含3 条+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3 条+Y 染色体的精子,产生的4 条染色体均不成对。
雌性
则只产一种含 3 条+X 染色体的卵细胞,所以雌果蝇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3+X .因此果蝇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各含1 条性染色体。
BD 正确,C
错误
故选:C。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
13.【答案】B
【解析】解:A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
段,存在于细胞核中,A 正确
B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
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B 错误
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
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
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C正确
D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
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
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一个遗传肤色就比较黑的人,如果再常年在户外工作,肤
色会更黑,他的特别黑的肤色就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 正确
故选:B 。
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的;DNA 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
DNA 片段,每个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基因又随着染色体成对存在,一对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样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有关知识,考查较为全面。
14.【答案】C
【解析】解:A、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所以。
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A 正确。
B 、据图可见:a、c 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 正确。
C、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 错误。
D、12时附近,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关闭部分气孔,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也有所下降,
D 正确。
故选:C。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中曲线光合作用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
曲线呼吸作用在一天中变化不大。
解题的关键应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并注意识图。
15.【答案】D
【解析】解:A .药品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标志是“ OTC ”,正确;
B .海淘”有风险,用药需谨慎,正确;
C .出现不良反应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正确;
D .要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加大药物用量,错误
故选:D 。
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
害健康。
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
16.【答案】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不变蓝b装置二氧化碳保持变量的唯一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析】解:(1 )a 装置内放置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B 装置
内放置蒸馏水,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从图中可知,两对照组惟一的变量是二氧化
碳。
第一步要将两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然
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摘下甲、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
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装置中叶片不变蓝,b装置中叶片变蓝,本实验的对照
组是b 装置;
(3)步骤②中,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时需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
是保持变量的唯一;
(4)实验的第③步是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
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小烧杯中酒精变成绿色。
(5)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
(1)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不变蓝; b 装置;
(3)二氧化碳;保持变量的唯一;
(4)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