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营管理
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0期
83
幸福生活指南
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夏咸军
南京溧水第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建筑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要实现建筑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造价管理运用于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本文笔者就基于范式转换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范式转换;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近些年,我国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公路、建筑、能源建设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涉及到对工程项目建设前期、中期、后期等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通过合理运用该管理模式,可实现工程项目成本造价的最低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的概述 范式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希腊文,其中文意思为共同显示,由此延伸出的引申含义为模式、范例、典型等。

欧洲著名生物化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对范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其作为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以及处理问题的工具。

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可界定如下:工程造价管理范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标准问题的科学理论或思想观点。

工程造价管理范式并非一层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经历了原始阶段、范式初步形成阶段、发展阶段、转换阶段和新常规发展阶段。

在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以及造价管理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也逐渐形成,这一范式出现的具体原因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发展的相关逻辑因素。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之所以能在工程管理领域受到广泛欢迎,主要在于其包含的逻辑思维要比一般的管理理念更为严谨、深刻,在覆盖面上也更加广阔,且实施起来更为容易。

第二,受到工程造价管理以外的知识与思想形态的作用,包括该时期人们在其它学科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如相关思想观念、专业理论和方法论等,同时还包括人们在社会道德观念、政治意识上出现的转变。

第三,利益机制以及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利益机制主要可分为学术范畴上的利益机制和社会范畴上的利益机制。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分析 首先,站在投资决策科学性的层面上来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在全方位考虑项目建设、运营以及维护成本的基础上,坚持总成本最小化的基本原则,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在所有具备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工程设计方案中,筛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

其次,站在时间跨度的层面上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完全覆盖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是以整体性、前瞻性的眼光对工程成本和造价问题进行思考,由于其涉及到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所以造价管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也最高。

再次,站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层面上来看,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综合
考虑项目实施各阶段、各环节的成本,并以
此作为造价管理的前提,这一管理模式可提
高工程项目合同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工
程施工方案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为工
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最后,站在环保和生态的层面上来看,
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站在整体的
角度来思考工程成本与造价问题,所以,为了达到生态上和环保上的要求,人们可利用这一点对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规划,例如,可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建材来代替传统建筑材料,或者对部分设施进行节能、节水设计。

此外,还要注重对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利用,对施工废弃物进行统一规范处理,尽量把工程总造价控制在最低,并满足工程生态环保发展的要求,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

(二)缺点分析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虽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其中一大明显缺点就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只把项目的建设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对象,而没有意识到工程项目交付后的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工程交付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和相关维护成本加起来要远远高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且项目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的
高低与工程前期建设成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
的联系,若前期建设成本能适当提高的话,
则工程质量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
有效降低工程后期的运营以及维护成本,使
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在开展工程项目造
价管理工作的时候,不但要关注项目的前期
建设成本,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移交使用后
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

以美国的V A 机构为
例,该机构主要负责对全国大约170所医疗
中心所涵盖的2千栋建筑物进行运营维护,
V A 机构将四十年作为分析周期,采用5%的折现率对这些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
分析,最终得出工程的总运营和维护成本大约为其建设成本的8倍。

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对现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对工程建设成本以及移交使用后的运维成本进行全面考虑,并在二者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

三、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前期策划和设计环节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环节,应站在经济、技术的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筛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尽可能把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控制在最为合理的范围内。

在项目设计环节,应通过投资估算对初步设计进行有效控制,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到工程项目后期的各项成本,对设计方案加以优化。

(二)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应对工程材料成本进行严格管控,做到科学选材,将材料类型、质量及其造价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设计方案与合同变更问题的处理,尽可能避免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三)竣工验收环节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施工效益进行全面考核,及时做好各方面的资产移交工作。

该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应放在费用支出条目的审核上,检查各条目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避免出现重复计算、误算等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对各项材料费用发票清单的审核,确保其与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保持一致。

(四)运维环节的造价管理 在开展运维环节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运维方案,具体包括短期方案和长期方案两种,方案编制人员必须将成本的最低化作为基本指导思想。

运维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为工程设施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有效维护设施产权方和使用者的利益,进而充分发挥出工程设施的使用价值,使工程运维综合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诞生有其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相比,这一全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在时间跨度、内容覆盖面、生态环保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后期运维成本考虑不足的缺陷,鉴于此,必须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加强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工程项目造价管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立新.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 (24):36-37. [2]郑小波.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22):654-654. [3]李玉桢.浅议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4]张吉新.关于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9,(23): 182. [5]赵文军.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0):129-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