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解除心灵的监禁”导写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解除心灵的监禁”导写
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到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荻得一本棋谱后,他成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从而日于过得飞快,轻松愉快地几乎把牢狱之苦全然救免。
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救免。
请以“解除心灵的监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材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里叙说的一件事:B博士本来连一个象棋爱好者都不是。
在纳粹的集中营中,他被单独拘禁着,被完全安置在一种虚无之中。
不能接触一个人,不能看书,不能有任何活动,整日面对着的只是孤寂的自己,我们可以想象,任何一个人都会发疯的。
幸运又是不幸的是,B博士偶然得到了一本象棋大师的棋谱,有150局名家对局。
这些棋谱就成了B博士和虚无斗争的唯一解脱了。
他整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从而日子过得飞快,轻松愉快地几乎把牢狱之苦全然赦免。
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赦免。
“解除心灵的监禁”这一话题含义丰富,归根结底是说如何打开自己的内心,让阳光照进心灵深处的晦暗,怎样在困境中找到解脱的办法,从而达到赦免自己的效果。
我们在一生中,总会有某段时间,无意间给自己的心加了把锁,不想让阳光射入,不想让春风抚过,我们在自己有意或无意打造的心的囚牢中,拒绝有人靠近,因为无力承受,更无以为报,我拿什么谢谢你的爱,除了爱你,我一无所有!却又多么渴望那温暖,那暖一旦错过便不会再有。
就在这样的踟躇中,封闭自己,躲闪真爱,忍受着内心的煎熬。
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心锁只能自己开,自己来解除自己心灵的监禁吧!打开那把锁,倾听内心最真实的感觉,你会发现有暖暖的风拂过你的发梢,柔柔的情充溢你的心田,这样的感觉你寻觅了许久,直到与爱邂逅,让心开成花一朵。
【优秀范文】
1解除心灵的监禁
泉水勇于排除山涧的阻隔,最终百川入海;种子勇于排除头顶的石块,最终看见蓝天;蝴蝶勇于排除茧的束缚,最终振翅飞翔。
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只有学会搬走心灵的石块,才能排除成功路上的阻碍,解除心灵的枷锁。
(排比开头,有文采,第一次扣题)
《象棋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由于摆脱了心灵的束缚,从而使思想飞扬;而现实生活里,许多人被自卑、狭隘等困扰,任由它们堵塞了心灵的通道。
只有学会摆脱心灵的困扰,才能自如的飞翔在彩虹之上!(引述材料,扣题紧)搬走心灵的石块,是克服自卑,培养勇气。
(段首句引领,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小威幼年相貌平平,天资不高,整日在自卑的阴霾无法自拔,是她的母亲让她看到了她的网球才能,从而使她鼓起勇气,终于,她成为当今女网的风云传奇。
如果不是当初她抛开自卑的石块,又怎能振翅高飞?反观林黛玉,如果她能抛弃对自身家世的自卑,用于追求幸福,那么最终也许就不会有“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剧。
自卑,是心灵的杂草,要及时拔除,才不会影响人生之路。
(正反对比论证,有说服力)
搬走心灵的石块,是克服狭隘,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段首句引领,结构清晰)唐太宗克服仇怨的心理,重用魏征,创造了君臣佳话,贞观盛唐;易中天的老师克服了自私,将个人心得无私传授给易中天,才创造了易中天的辉煌;比亚迪公司克服狭隘,将专利无私地与合作伙伴共享,才取长补短,造就了今日的电动汽车龙头。
(集群式论据,内容充实)只有学会克服内心的狭隘,才会获得大江东去的豪迈壮阔。
搬走心灵的石块,是克服自大,学会谦逊。
生命中有太多的浮华、太多的自以为是来蒙住双眼,堵塞道路。
昔日项羽目中无人,自大轻进,终致杀身之祸,而刘邦谦逊礼士,听从他人建议,最终成就霸业。
而正在进行的南非世界杯中,葡萄牙、巴西因拥有众多巨星而被看好,而正是这些巨星的自大,毁掉了整体战术布局,把他们的球队抛进了失败的深渊。
(联系现实,何其紧密,世界杯刚刚落幕)只有学会搬走自大的石块,才能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段尾不忘再次扣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背负了太多心灵的负担,他们整日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看到的是四面围城,没有一条通着的路。
其实,放下心灵的负担,在心中开辟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那围城将不破自解,眼前将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天使之所以会飞翔,是因为他们搬走了心中的石块,让自己变得轻盈。
其实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你何时才能搬走心灵的石块,做个天使,自由飞翔?(结尾亲切,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2释放心灵
海阔凭鱼跃,那是鱼儿将心灵释放;天高任鸟飞,那是鸟儿将心灵释放。
囿于囹圄的我们,何不释怀?比兴开头,结构严谨,学以致用!
痛苦是懦弱者的心灵监狱。
当困难不可避免地似潮水袭来,当梦想只差一步而远离天堂,当付出的汗水没有任何价值的回报,于是,懦弱之人便将自己紧紧地锁进一座名叫痛苦的心灵监狱。
貌似看穿了世事变迁,看穿了红尘往事,而抛弃“随波逐流”,实则没有了追求的勇气。
安于监狱无天日的生活,确实是逃避的态度。
痛苦的时候,看看窗外的那些花儿吧,它们都欣欣向日,看看石缝中的那些草吧,它们都顽强存活!何不解除心灵的监禁,释放心灵,放手一搏?未来的一方天空等待着你褪去懦弱的颜色。
(分论点突出心灵的束缚,后面的分析是打破禁锢放飞心灵,每段结尾扣话题,分析合题又到位)
悲伤是胆小者的心灵监狱。
春去冬来,叶黄而落,腊梅会雪,悲伤者总是触景生情。
哀叹一棵树的兴亡,哀叹一个人的起落。
把悲伤铸成监狱,便囚禁了胆小者的心灵。
悲伤并非逆流成河,而是顺流而东。
改变不了的是王朝的兴亡,是历史的变迁,更是人生的际遇,胆小者只在悲伤中度过余生,细数早已淡漠的伤痕。
以悲伤的名义藏在自我保护之中,然后天真地以为这世事无关于身。
悲伤的时候,何不看看树木的繁茂,何不听听鸟鸣的欢悦。
何不解除心灵的监禁,释放心灵,将悲伤埋葬?未来的一方土地等待超越自我的胆小者开垦。
绝望是无能者的心灵监狱。
当彩色的世界变成灰白色色调;当咆哮的江水决堤而下;当浅浅的微笑变成紧紧的愁眉,无能者便将自己扔进一座名叫绝望的监狱。
没有了鸟语花香,只有枯枝衰草;没有了鱼跃龙门,只有深藏海底。
绝望是一座监狱,囚禁了心灵,毁灭了希冀。
于是,无能者在绝望中否定着一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以绝望为名,败于自己。
绝望的时候,何不望望依然湛蓝的天空?何不望望依旧清秀的百合?阳光下总是希望的所在,何不解除心灵的监禁,释放心灵,将绝望摆脱?未来的一泓清泉等待你重新拾起希望的勇气。
你看,腊梅依然傲立于世,清泉依旧长流不息。
舍弃痛苦、悲伤、绝望,释放心灵吧。
解除了心灵的监禁,你的世界会与众不同,你的人生依然绚丽多彩,你的梦想依旧存于心中……(结尾又点出话题,首尾呼应)
点评:条理清晰,分析逻辑严谨,文采斐然,卷面赏心悦目!
3给精神松松绑,给心灵放放风
一栋没有窗户的房子,不能沐浴温暖的阳光,如何呼吸新鲜的空气?人也是
一样,若是心灵被囚禁,就会窒息;只有释放心灵,才能够通达,人生才会快乐。
所以,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心灵被世事纷扰缠裹,真正的快乐需要心灵的绝对自由。
每一个人都可以过得快乐,只要给予心灵一个自由的舞台,让心灵无拘无束地飞翔,给精神松松绑,给心灵放放风,不让枷锁封闭心灵,你就会快乐。
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人: 他们一天到晚总是来去匆匆;他们总有忙不完的事,签不完的合同,打不完的电话;他们从不留意路旁的花、身边的树;他们没时间陪父母吃饭,与妻子聊天,和子女交流……因忙碌而忘记休息,因忙碌而忽略亲人,人生渐渐变得毫无生气。
一只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
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表示在人身上就是,指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怀疑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作家三毛曾说: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即使经历很多艰难困苦,依然积极面对生活;即使被嘲笑被谩骂,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人,哪怕前方再多艰难险阻,只要你勇敢往前跑,就一定能看到阳光。
一个被捆绑的身体,怎会行动自由?一颗被捆绑的心灵,又怎能与他人进行交流?所以,快给我们的心灵松绑吧,这样我们才能喘口气。
生活中,很多的失意和无奈,往往不是由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心灵。
心灵的禁锢,心灵的退缩,迷惑了我们的思想、瓦解了我们的信念,阻碍了我们的前进,慢慢的一座心灵的牢笼悄然建成,从此我们被囚禁其中,被迷惘和痛苦煎熬。
所以,只有拆除心灵的围墙,解除心灵的桎梏,让心灵自由飞翔,才能让我们一生激情飞扬,突破重重阻碍,让人生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