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四)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小汽车当场报废
②自己严重脑震荡。
③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答: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①树皮伤害费受损树皮清理费见习费医药费
②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②)
①“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五)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1.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绝活儿:最拿手的本领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小西瓜便宜,一块钱一个。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①大瓜容量大②大瓜表面积小
4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①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②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5 本文围绕买西瓜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六)雕塑一般的姿势
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突然发生
潸然()流泪的样子
颓然()形容败兴的样子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颓然如泥)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答: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 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意思是: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一丝不苟
母亲的“姿势”则是母爱的象征。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
C “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七)沙子和泥土
1.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
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从沙子里淘出黄金。
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
3.填写近义词
安逸(悠闲)埋没(埋藏)淘洗(清洗)
骄傲(狂妄)告诫(劝诫)感叹(感慨)
自高自大(自傲自大)沙里淘金(浪里淘沙)
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
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
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A )
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
B 谁又能埋没你呢
C 谁又能发现我呢
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一颗闪光的金子
7.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上“√”
安逸(miǎn yì)狂(妄忘)自大黯(hēi àn)然无光
告(诫戒)埋没(mò méi) (志自)高自大
(八)蜗牛与它的大海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乐观(悲观)丧失(拥有)奔跑(爬行)放弃(坚持)
2.“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的“见识”在文中的意思是(A )
A 借出事物,扩大见闻
B 见闻,见识。
3.“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它的近义词是(微乎其微)
4.蜗牛渴望看见大海,人也渴望看见大海,你认为大海有什么吸引力?下面说法符合你的想法的一句是( ABC )
A 大海一望无际,开拓了认得视野。
B 大海好玩,可以捡贝壳,可以游泳,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
C 大海有气势,大海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
5.蜗牛两次“自言自语”,前一次是为了自我说服
后一次是为了自我勉励
6.有一个和蜗牛有关、形容速度太慢的词语,你知道吗?蜗牛爬行
(九)小牛和老骡子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因为耕作相当辛苦,为了得到休息
第二次是为了偷懒
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指老农夫
一再询问,表明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布踏实
3.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
马
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说明它太过于精明。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屠夫是专门宰杀牲畜的。
意味着小牛有危险了,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害了。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
(十)你杀死了贝多芬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健全:本文指强健没有缺陷叫屈:诉说收到的冤屈
怔住:愣住了,呆住了。
探讨:研究讨论
2.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因为她自己有病在身,生了那么多残疾孩子,所以……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小孩。
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B )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十一)心底盛开一朵花
1.“待”有三种解释,“迫不及待”的“待”选择第( A )种
A 等,等候
B 对待,招待
C 将,要
2.“我”有那种尴尬和狼狈“是因为乘车没带公交卡,身上没有零钱
3.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替我投进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
4.老太太教“我“怎样还她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
5.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今天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将来“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十二)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1.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所恨(讨厌)的人
2.“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答:因为他与同事交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选择离职。
3.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离开
4.“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他“与一个人交恶而放弃了很多喜欢的工作(或:因为一个讨厌的同学而离开十个”蛮喜欢“的同学)
5.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答:会留下来,因为文中所举学生分组的例子有说服力(本题可自由回答,但一定要说服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水火不容)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芒刺在背)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交恶)
(十三)卖爆米花的少年
1.“堂堂正正”的近义词是光明正大
2.下面的词语不能与“堂堂”搭配使用的是(D)
A 仪表堂堂
B 堂堂大学
C 堂堂教师
D 堂堂数学课
3.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①少年很自卑,他害怕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秘密,喝完水,他不敢看同学们一眼,
低着头走进教室,挨过难熬的中午时光。
②少年却不得不帮做小生意的母亲去卖爆米花。
少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怕碰到熟人,往往把头垂的很低很低
③班上的一位漂亮女生来了,她吃惊地看着少年。
少年在女同学的注视下头垂得更低了
④每当有同学过来时,他都把草帽拉的低低的
遮住自己的脸。
4.李明博把自己成功归于“母亲的教诲”。
母亲的教诲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丢人;要昂起头挺直腰板来做生意。
5.李明博捡垃圾支付学费,遭遇嘲笑,他却“不在意”,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
6.这篇文章主要记叙李明博小小年纪帮助母亲干活养家,变得自信自豪。
(十四)家乡的小河
1.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分)
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用“‖”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判断,对的在()里打“√”
(1)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2)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3)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
()
(2)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
()
(3)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
十五
1.这篇短文的题目:《_竹子赞》(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2分)
平凡(伟大)品格(品质)不畏(不惧)(2分)
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1分)
,、“”
5.“岁寒三友“是指_松___、__竹______、_梅_______(1分)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一把利剑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顽强不屈的精神。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春天__、___夏天_、_秋天_、__冬天_。
(1分)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2分)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①)“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③)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竹竿_、_竹皮_、竹沥_、_竹笋_的妙用。
(2分)
10.“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_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2分)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用途_、___品格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格。
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
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_ 。
《长春花》文段(21分)
1、,,,:“,?”“!,,?”。
2、好像大意赞扬祝福
3、颜色香味
4、时间有一天、一天夜里、不久
5、6、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培育出来的美,并把美献给集体的人,他的心灵是美的,美得像一朵纯洁的花。
1、仁慈天使
1、(1)①②①(2)①③②②①
2、一颗纯洁的心一座简陋的帐篷一位仁慈的天使
3、这里被她变成了干净的病房。
4、因为南丁格尔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并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
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
所以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2、最贵的项链
1、百无聊赖小心翼翼货真价实
2、用心发呆怀疑
3、(1)店主望着窗外。
(2)她把盒放在柜台上。
4、店主被小女孩纯真的爱心打动了。
5、小女孩全部的钱和全部的爱心。
3、母爱无言
1、zhǎng 涨潮zhàng 头昏脑涨 shěng 节省xǐng 省亲
2、游子褴褛忏悔
3、(1)母亲解腰带为儿子做拎带。
(2)母亲带了十多斤嗑好的瓜子探望服刑的儿子。
4、对母亲的一片真挚的感情。
5、因为他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内心非常感动并且为自己对母亲的抱怨感到愧疚。
4、照亮别人
1、借花献佛为善至乐
2、解释证实醒悟
3、引用
4、花指盲人提灯笼这则笑话,佛指朋友。
善指帮助和关怀别人,乐指别人帮助你。
5、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
5、一碗馄饨
1、视儿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喜色:欢喜的神色。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2、第一次掉泪是因为对老婆婆充满了感激之情而留下了眼泪。
第二次掉泪是因为被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了。
3、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4、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6、蕉香满怀
1、谦虚嫌弃买主卖弄香蕉焦急飘荡漂亮
2、素昧平生谦顺
3、我搜寻影子。
4、我:热情,不图回报。
老婆婆:知恩必报,纯朴。
参考答案:
《观潮》文段选读1、沸腾横贯 2、mēn fùzúbìn bèn 3、霎时如
同颤抖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5、人声鼎沸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一条白线7、人声鼎沸沸腾 8、第三句④9、浪潮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
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4、完整颜色数量巨响声势(意思答对便可)
课外阅读(50分)文段选读(一)
1、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
2、不正确的字:矫秆穿毫
3、若隐若现十全十美无缘无故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
4、柔软鲜花盛开色彩鲜艳南来北往或精神饱
满细姨茂盛青青人山人海5、花园小草树木火车站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略(意思答对便可)7、拟人比喻 8、生机勃勃
文段选读(二)
1、正确的字:阴、融、坚、驯
2、撤退减弱喧闹温暖
3、(1)衰歇、融化、流、冲、响(2)两个字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3)①②③4、B5、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