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共25页。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一)考情回顾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 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 福建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 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年山东卷都有此类 题目。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第14页,共25页。
小组展示
第15页,共25页。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 (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第7页,共25页。
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弄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清
诗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歌 形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
象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
三 要 点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 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鉴赏方法一
•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 情的词语(情语)。
第13页,共25页。
答题步骤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 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多用 四字短语)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第21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珍视友情、情趣 高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动作、心理刻画描写了诗人客居他 乡,在吟诗作赋中安闲度日,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 访“病”“穷”的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明手法、析 例句) •步骤三:春景映衬、友人烘托将诗人淡泊、儒雅 的形象跃然纸上。 (明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第1页,共25页。
学习目标 1.了解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要求。
2. 熟悉诗歌人物形象考题的命题形 式。 3.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第2页,共25页。
考纲解读
第3页,共25页。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特 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 解形象中的典型意义。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 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第17页,共25页。
例2:(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yún)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 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 简要分析。(4分)
第11页,共25页。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 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 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顾 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的形 象。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第12页,共25页。
第19页,共25页。
鉴赏方法二:
• 注意环境侧面烘托(时间、地点、 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 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
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
载的思想感情。
第20页,共25页。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第4页,共25页。
考点精讲
第5页,共25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18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 思妇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二:通过拟人手法、环境烘托刻画了主人公满 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的形象。(明手法、析例句)
•步骤三: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 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明作 用)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第10页,共25页。
人物形象之赏析步骤
• 首先:勾画。 • 直接描写:细节、神态、动作、心理、外貌、语
言——身份、性格(做批注) • 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
物等。分析师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含义,理解这些 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其次:分析 • 其一:具体表现 其二:手法及意义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第23页,共25页。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辽宁)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第24页,共25页。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冀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 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第22页,共25页。
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手分
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
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 思想感情。
第25页,共25页。第8源自,共25页。例题引路第9页,共25页。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中的一首。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第16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 正廉洁。(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 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明手法、析例句)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一)考情回顾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 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山东卷、 福建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安徽卷、湖北卷、 江苏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年山东卷都有此类 题目。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第14页,共25页。
小组展示
第15页,共25页。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2湖北卷) (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第7页,共25页。
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弄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清
诗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歌 形
(2)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手法?
象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
三 要 点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 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鉴赏方法一
•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 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 情的词语(情语)。
第13页,共25页。
答题步骤
1.点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点(两三个词) + 身份
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 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多用 四字短语)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第21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珍视友情、情趣 高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动作、心理刻画描写了诗人客居他 乡,在吟诗作赋中安闲度日,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 访“病”“穷”的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明手法、析 例句) •步骤三:春景映衬、友人烘托将诗人淡泊、儒雅 的形象跃然纸上。 (明作用)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第1页,共25页。
学习目标 1.了解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要求。
2. 熟悉诗歌人物形象考题的命题形 式。 3.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第2页,共25页。
考纲解读
第3页,共25页。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特 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 解形象中的典型意义。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 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第17页,共25页。
例2:(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梦江南 温庭筠(yún)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 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 简要分析。(4分)
第11页,共25页。
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 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 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顾 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的形 象。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第12页,共25页。
第19页,共25页。
鉴赏方法二:
• 注意环境侧面烘托(时间、地点、 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 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
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
载的思想感情。
第20页,共25页。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第4页,共25页。
考点精讲
第5页,共25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18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 思妇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二:通过拟人手法、环境烘托刻画了主人公满 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的形象。(明手法、析例句)
•步骤三:充分揭示了主人公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 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明作 用)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第10页,共25页。
人物形象之赏析步骤
• 首先:勾画。 • 直接描写:细节、神态、动作、心理、外貌、语
言——身份、性格(做批注) • 侧面描写:他人视角、景物烘托、环境暗示 • 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
物等。分析师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含义,理解这些 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其次:分析 • 其一:具体表现 其二:手法及意义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第23页,共25页。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3辽宁)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形象。
第24页,共25页。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野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冀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 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第22页,共25页。
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手分
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
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 思想感情。
第25页,共25页。第8源自,共25页。例题引路第9页,共25页。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中的一首。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第16页,共25页。
•答案: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 正廉洁。(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 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 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 透骨寒风。(明手法、析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