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试题(湘教版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 2018-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一试题(湘教版II)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地点。
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达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
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 黑色字迹
署名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包含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
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四号”于2018 年 12 月 8 日 2: 23 分 ( 北京时间 ) 发射升空,其探测器将实现人类
初次月球反面软着陆,睁开月球反面的探测,开启中国探月工程新旅途。
据此达成1~3题。
1.月球所在的最初级其余天系统统是
A. 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递的信息产生扰乱的是
A. 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地球运动
3.“嫦娥四号”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7 日18时23分
B.8日18时23分
C.8日10时23分
D.7日10时23分
2018 年 11 月 18 日,北京市第一届冬天运动会竞技组冰壶决赛在首钢园运动中心冰壶馆
举行。
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
以下图表示冰壶比赛项目
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达成4、5 题。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5.以下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种类的是
A. 大理岩
B.石灰岩
C.砂岩
D.玄武岩
2018 年 5 月 9 日 2 时 28 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以下图表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达成6~8 题。
6.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A. 不停上涨
B.不停降落
C.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7.高分五号穿过的对流层大气的特色是
A. 气流水平运动显然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固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8.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
A. 地面辐射
B.地热能
C.核能
D.太阳辐射
山西省某中学学生以单面教课楼教室门内外的空气流动为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以下图表示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
据此达成9、 10 题。
9.冬天,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与该地理原理亲密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 极光
B.海陆风
C. 流星
D. 磁暴
2018 年 11 月上旬某城市经历了一次天气系统过境,以下图表示某同络获得的该城市11 月
4 日~6日的天气预告。
据此达成11、 12 题。
11.2018 年 11 月上旬经过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高压系统
12.该城市在 11 月 6 昼夜间气温较低的原由是
A. 暖气团影响显然
B.地面辐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弱
D.气压降低
读某洋流散布表示图,达成13、 14 题。
13.甲处是世界有名渔场,与之对应的洋流剖面表示图是
14.该洋流可能使沿岸地域
A. 干旱加剧
B.极端天气增加
C.气温高升
D.地震频发
2010 年初,一份以3000 名科学家的检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知:到2100 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上涨18 厘米,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对与图瓦卢
同样的威迫。
据此达成15、 16 题。
15.近百年来天气要素是造成海平面上涨的最主要原由,而天气变化归纳于
A. 城市的热岛效应
B.地质天文原由
C.现代战争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6.专家预计, 21 世纪全世界气温将增添 0.8 °C 至 4.6 °C,这会以致海平面上涨。
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涨的举措是
A. 控制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
B.创造生态住所和绿色家园
C. 降低人类工业化程度
D.城市有效的扩充和人口迁徙
塔里木盆地的周围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
部。
这些地域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利。
以下图表示塔里木盆地城镇散布。
据
此达成 17、 18 题。
1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散布在
A. 山前冲积扇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间低地
18.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散布的主导要素是
A. 地形
B.水源
C. 天气
D. 土壤
读某地“之”字形的交通线路散布表示图,达成19、 20 题。
19.影响图中公路散布的主要要素是
A. 天气
B.聚落散布
C.地形
D.人口散布
20.该公路可能位于
A. 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二、非选择题( 共 4 小题,共计60 分)
21.【地理实验】 (14 分 )
实验名称:流水侵害与聚积地貌形成
实验资料:
实验器械:木板和木条制成的可起落木槽 ( 如右图 ) ,颗粒大小不一样的砾石、砂石、粉砂,黏土,矿泉水 5 瓶,直尺、量角器各一把等。
实验操作:
①在木槽斜面 A 中,铺上厚度约10 厘米的砂、砾、黏土混淆物层。
②将 A 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 30°,取一瓶水,自斜面 A 顶端慢慢倒水,使水流呈线状,察看A、
B 面上砂层的变化,并加以记录。
③重复上述①②步,将水增添为两瓶,对照察看A、 B 面上砂层的变化差别,并加以记录。
④将 A 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40°,重复上述①②步( 两瓶水 ) ,察看 A、B 面上砂层的变化状况,并加以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思虑:
(1) 据实验推断流水侵害作用与径流量、坡度的关系。
(4 分)
(2)实验小组在实验记录单上忘掉了填写B 面上颗粒物质散布特色。
请从颗粒物的聚积形状及
颗粒物大小摆列,推断实验中B 面上堆积颗粒物质的水平散布特色。
(4 分 )
(3) 以下图为地质学家在野外拍摄的地理景观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6 分)
22.【社会检查】 (16 分 )
检查任务:城市内涝
检查资料:资料一城市内涝是指因为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出城市排水能力,以致城市内产
生积水灾祸的现象。
以下图表示城市水循环。
资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野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 单位: mm)。
检查思虑:
(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4 分)
(2) 依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域,并说明原由。
(8 分)
(3)每到汛期我国很多城市都会发生不一样程度的内涝。
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
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任选此中一项举措,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4 分)
甲:设计下凹式绿化带
乙:铺设透水方孔砖
23.【事例剖析】 (16 分 )
事例名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别性
事例资料:以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
事例思虑:
(1)说出 A、 B 两地区自然带 ( 基带 ) 的名称,并指出惹起 A、 B 两大自然带差别的主导要素。
(6 分 )
(2) 运用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要剖析黄土高原植被损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
(3) 联合上述事例,简要概括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4 分)
24.【研究性学习】 (14 分)
课题名称: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课题目标:经过探究水与自己一日生活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水资源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题资料: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计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
地球
上的水不单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也为人类的生计和发展供给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
连续发展的保证。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生活中每一个人
都离不开水资源,除了饮水,还有洗衣、沐浴等生活用水。
人对饮水还有质的要求,假如水
中缺乏人体必要的元素或有某种有害物质,或遭到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就会影响人体
健康。
课题思虑:
(1)说出人在一日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水?(4 分)
(2)研究发现有些河湖水遇到污染,说出主要的污染源。
(6 分)
(3)针对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