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程施⼯安全风险评估
⼀、⼯程概况
⼀、⼯程地质条件
王家寨隧道位于织⾦县⽜场镇北东⽅向约,有乡村道路通到距隧道300m 处,交通不⽅便。
区内地势起伏⼤,最低海拔:, 最⾼海拔:, 相对⾼差为, 隧道通过段⾼程:~, 相对⾼差。
隧道⼊⼝位于孤⽴⼭体斜坡上,前半段坡度平缓,地表为耕地和果园,出⼝位于⼭体斜坡上,坡度较陡,覆盖层较薄,植被发育多为灌⽊。
属于⾼原型溶蚀型低中⼭地貌。
王家寨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线公路隧道,单洞长度1776m(左
线895,右线881)。
Ⅲ级围岩共940m(左线470 ,右线470),采⽤S- Ⅲa 初衬型式,全断⾯开挖;Ⅳ级围岩共400m,其中左洞进⼝端出⼝端40m, 右洞进⼝端出⼝端40m,分为SX-Ⅳa、SX-Ⅳ b、S-Ⅳ c 三种衬砌型式,根据Ⅳ级围岩的特性及复合式衬砌结构要求,采⽤正台阶开挖法;Ⅴ级围岩: 共396m,其中左洞进⼝端出⼝端30m,右洞进⼝端出⼝端20m,分为SX-Va、SX-Vb、SX-Vc 三种衬砌型式,洞⼝段衬砌采⽤S-Ma 型式。
王家寨隧道左线起讫⾥程ZK42+945 ~ZK43+840,最⼤埋深146m;右线起讫⾥程为YK42+949~YK43+830,最⼤埋深146m.隧道位于S 型曲线上,左右幅隧道平⾯线形进⼝段分别位于半径1800m、1910m的圆曲线上,出⼝分别位于半径为1410m、1415m 的圆曲线上。
左右幅隧道均为下坡,左幅隧道纵坡为%和%,右幅隧道纵坡分别为%和%。
开挖时洞室稳定性差,极易坍塌,甚⾄塌⾄地表。
⼆、围岩级别
王家寨隧道围岩级别构成表
三、⽔⽂⽓象条件
隧址区降⽔少,昼夜温差⼤,冬季寒冷⼲燥、秋季凉爽、夏季炎热、春旱频繁。
区内⼀⽉份最冷,七⽉份最热,年均⽓温℃,年均降⾬量483mm。
隧址区内冲沟仅在⾬季有汇集的地表⽔流,其它季节⼲涸⽆⽔。
根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隧道洞体埋深范围内未见地下⽔分布。
隧址区地下⽔主要来⾃⼤⽓降⽔,由于区内降⽔稀少,坡⾯陡峭,⼤⽓降⽔⼊渗深度不⼤,且⽔量较⼩。
因此,⼟体内可能赋存少量滞⽔,在施⼯时造成洞体内产⽣滴渗现象。
四、隧道设计概况
1、坡头隧道为⼀座上、下分离式四车道⾼速公路隧道,隧道位于⼭西省永和县西南约1km。
坡头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124+333~ZK124 +740段,长407m;右线起讫桩号
K124+306~K124+728 段,长422m;隧道左右线均位于平曲线上,曲线半径分别为左R=948 m和右R=1100 m;隧道左线纵坡%,右线纵坡为%。
隧道最⼤埋深为。
隧道净宽、净⾼5m。
全隧道暗洞结构设计为Ⅳ级、Ⅴ级浅埋、Ⅴ级三种类型复合式衬砌结构。
2、隧道洞⾝衬砌
洞⾝段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地质条件设计了相应的衬砌断⾯形式。
初期⽀护采⽤喷、钢拱架⽀护;进出洞⼝段采⽤⼤管棚、洞⾝采⽤超前⼩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次衬砌采⽤钢筋混凝⼟衬砌。
3、洞⼝防⽔采⽤隧道洞外坡顶设置截⽔沟;洞⾝防⽔采⽤EVA 复核防排⽔层,在初期⽀护外侧设置纵、环向盲沟,纵向排⽔沟设置在边墙底部,沿隧道全线贯通,环向盲沟沿隧道拱部环向布置,每15m ⼀道。
及拱脚处设置纵向排⽔沟,初期⽀护与⼆次衬砌之间设置EVA 复合式防⽔层。
⼆次衬砌采⽤防⽔混凝⼟,抗渗等级S8 以上。
全隧道⼆次衬砌施⼯缝设膨胀⽌⽔条、沉降缝设⽌⽔带。
路⾯⽔通过两侧边沟排出。
4、隧道内设置通风、照明、消防、通信等运营设施,在⼟建施⼯中预埋管线、预留孔洞等。
5、主要技术标准
(1)主要技术标准
(2)设计速度:80km/h
(3)建筑界限:× 5m
(4)⾏车⽅向:单项⾏驶,双洞四车道。
(5)汽车荷载等级:⾼速公路
五、施⼯组织概况
1、开挖和⽀护
V 级、IV 级围岩段均采⽤上、下台阶法开挖。
坡头隧道开挖⽀护及衬砌参数表
2、监控量测
隧道施⼯过程中主要采⽤以下监控量测⽅法。
坡头隧道监控量测项⽬及量测⽅法
六、风险评估依据
1、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程施⼯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指南》 (试⾏);
2、《公路⼯程技术标准》 ( JTG B01-2003);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 JTG D70-2004);
4、《公路隧道施⼯技术规范》 (JTG F60-2009);
5、《公路⼯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6、《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7、《锚杆喷射混凝⼟⽀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8、《射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 79-200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1、《建筑边坡⼯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12、《公路隧道交通⼯程设计规范》(JTG/T D 71-2004)
13、两阶段施⼯图设计第四册第⼀分册
14、设计服务通⽤涵编号;2011-(六总队) -005
15、坡头隧道阶段施⼯、设计变更等相关⽂件。
⼆、总体风险评估
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评估属于静态评估,主要根据隧道⼯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候与地质条件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评估隧道⼯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
⼀、建⽴风险评估体系
1、建⽴风险评估体系,见下表。
隧道⼯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
2、计算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
1)隧道路线周围的地质所赋分值:地质G=(a+b+c)=5 分(1)坡头隧道全隧左幅、右幅均为Ⅳ级、Ⅴ级围岩。
围岩情况a 分值为4~5 分,取5 分。
(2)因坡头隧道施⼯区域不会出现⽡斯,故⽡斯含量b 分值为0 分。
(3)因坡头隧道⽆涌突泥可能的地质。
故富⽔情况c 分值为0分。
2)标准的开挖断⾯所赋分值:隧道为单洞双车道隧道,开挖断⾯A 为中断⾯,分值为2分。
开挖断⾯A=2 分。
3)隧道⼊⼝到出⼝的长度所赋分值:隧道左幅长407m,右幅长422m,隧道全长L 分值为1分。
隧道全长L=1 分。
4)成为通道的隧道⼊⼝形式所赋分值:隧道洞⼝选⽤⽔平洞,洞⼝形式S 分值为1 分。
洞⼝形式S=1 分。
5)隧道洞⼝地形条件所赋分值:洞⼝Ⅴ级围岩,采⽤上下台阶法施⼯,进⼝施⼯较容易,洞⼝特征C 分值为1分。
洞⼝特征C=1分。
6)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计算公式:
R=G(A+L+S+C)=5(2+1+1+1)=25分
⼆、确定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三、坡头隧道⼯程施⼯安全总体风险等级为Ⅳ(极⾼风险),所以应纳⼊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安全总体风险R为25 分,总体风险等级为Ⅳ(极⾼风险)。
三、专项风险评估
隧道专项风险评估属于动态评估。
将隧道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