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单元测试
1.作物育种的过程,其实是作物在人工控制下的进化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2.由于作物育种中的选择主要为人工选择,可以脱离自然选择来选择符合育
种目标的材料,进而培育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品种。

A:错
B:对
答案:A
3.品种是植物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A:对
B:错
答案:B
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A:错
B:对
答案:A
5.CIMMYT是指:
A:国际水稻研究所
B: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
C: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D: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答案:C
6.IRRI是指:
A: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
B: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C:国际水稻研究所
D: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答案:C
第一章测试
1.自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相对一致;异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常常
不一致。

A:错
B:对
答案:B
2.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有害,异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

A:错
B:对
答案:A
3.虽然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异质,个体杂合,杂合体分离,遗传基础较复杂;
但不断自交可导致基因型纯合。

A:对
B:错
答案:A
4.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自花授粉作物
A:小麦、大麦、大豆、水稻
B:小麦、玉米、棉花、水稻
C:甘薯、花生、大豆、油菜
D:玉米、棉花、油菜、甘薯玉米、棉花、油菜、甘薯玉米、棉花、油菜、甘
薯玉米、棉花、油菜、甘薯
答案:A
5.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异花授粉作物
A:小麦、玉米、棉花、水稻
B:小麦、大麦、大豆、水稻
C:玉米、棉花、油菜、甘薯
D:甘薯、银杏、蓖麻、玉米
答案:D
6.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A:小麦、玉米、棉花、水稻
B:高粱、棉花、粟、蚕豆
C:甘薯、花生、大豆、油菜
D:小麦、大麦、大豆、水稻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目前,我国作物育种目标中,高产仍为第一位。

A:对
B:错
答案:A
2.任何作物中的任何品种都具有时间性和区域性。

A:对
B:错
答案:A
3.作物高产的关键是各种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从而得到产量因素的最大乘积。

A:对
B:错
答案:A
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稻区,选育大穗、大粒型高产水稻品种;北
方稻区,选育矮杆、叶面积较大的高光效水稻品种。

A:错
B:对
答案:B
5.在优质品种选育方面,品质指标越高,品种品质越好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遗传多样性中心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起源中心不一定是多样性的基因中心。

A:对
B:错
答案:B
2.由于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大多可以作为品种进行
推广。

A:错
B:对
答案:A
3.初级基因库一般包括种内各种材料;次级基因库包括种间材料和近缘野生种;
三级基因库包括种间以上材料。

A:对
B:错
答案:A
4.块根和块茎作物种质保存的主要方法为离体保存,禾谷类作物种质资源保存
方法主要为贮藏保存。

A:错
B:对
答案:B
5.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是由前苏联瓦维洛夫提出的。

A:对
B:错
答案:A
6.瓦维洛夫在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和遗传变异的
同源系列定律。

A:对
B:错
答案:A
7.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主要有: 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基因文库
保存。

A:错
B:对
答案:B
第四章测试
1.下列不属于农艺性状的是
A:抗病性状
B:茎杆性状
C:叶部性状
D:籽粒性状
E:穗部性状
答案:A
2.对于作物营养品质的鉴定主要通过
A:田间鉴定
B:室内鉴定
C:异地鉴定
D:诱发鉴定
答案:B
3.选择可导致原始群体的表型发生改变。

表型改变的程度可根据()来评
判。

A:遗传力
B:选择强度
C:选择响应
D:表型平均值
答案:C
4.作物育种上的性状鉴定是指对作物育种材料做出客观、科学评价的过程,是
对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

A:对
B:错
答案:A
5.利用分子标记对育种目标性状进行鉴定,可以在作物发育的早期进行,但并
不能加快育种进程。

A:对
B:错
答案:B
6.人工选择是淘汰不良变异,积累和巩固优良变异,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手段。

A:错
B:对
答案:B
7.区分个体选择和混合选择的根本标准是能否对当选个体的后裔进行鉴定。

A:错
B:对
答案:B
8.选育自交系品种既可用个体选择法,也可用混合选择法。

A:错
B:对
答案:A
第五章测试
1.不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困难,相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

A:对
B:错
答案:A
2.一般来说,引种时,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近的南北地区间
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

A:错
B:对
答案:B
3.从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一定可以成功。

A:对
B:错
答案:B
4.同一生态区引种成功可能性较大。

A:对
B:错
答案:A
5.南方的籼稻可以引至北方,北方的粳稻也可以引至南方。

A:错
B:对
答案:A
6.花生和甘薯属迟钝型作物,引种范围较广。

A:对
B:错
答案:A
7.东北的玉米向南引种,生育期缩短,可调节作夏播玉米用。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鉴定圃和品种比较试验一般进行点播,以便于性状观察。

A:对
B:错
答案:B
2.在杂交后代的处理方法中,系谱法要优于混合种植法。

A:错
B:对
答案:A
3.混合种植法即混合选择法。

A:错
B:对
答案:A
4.用混合种植法和单籽传法进行杂交育种时,均不需进行单株选择。

A:错
B:对
答案:A
5.用系谱法对双交后代处理时,第一次选择世代为()
A:双交 F2
B:单交F1
C:双交F1
D:三交 F2
答案:C
6.对于一个单交组合,在利用系谱法进行后代处理时,F4代的一个系统群来
自于()的一个系统。

A:F2代
B:其中一个亲本
C:F3代
D:F1代
答案:C
7.单籽传法的选择世代为()
A:F3—F4
B:F1
C:F5—F8
D:F2
答案:C
8.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杂交育种,均需经过亲本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种比
较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才能进行品种推广。

A:错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核代换系一般是通过回交的方法得到的。

A:错
B:对
答案:B
2.在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即供体亲本,非轮回亲本即受体亲本。

A:对
B:错
答案:B
3.根据系谱编号在田间种植的92(6)-1-3-1和92(6)-1-3-2互为
姐妹系,它们是()。

A:F3
B:F5
C:F4
D:F6
答案:B
4.下列系谱编号的品系中,与2008(2)—3—5—4—3亲缘关系最近的为
()
A:2008(2)—3—5—4—5
B:2008(1)—2—2—8—5
C:2008(1)—3—5—4—3
D:2008(1)—3—2—4—3
答案:A
5.对A5/B回交表示式中,共进行了()次杂交,()次回交。

A:5,4
B:1,4
C:4,5
D:1,5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半致死剂量(LD50)是指照射处理后,植株能成活一半的剂量。

A:对
B:错
答案:A
2.在诱变育种中,嵌合体一般出现在M2代。

A:对
答案:B
3.通过诱变育种选择的品系,不需经过鉴定试验和区域试验,就可以进行推广。

A:对
B:错
答案:B
4.在系谱法处理诱变后代时,从M1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A:对
B:错
答案:B
5.由于诱变育种M1为分离世代,所以M1为选择的主要世代。

A:错
B:对
答案:A
6.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生物因素诱变的机理是一样的,产生的诱变群体也是
一样的。

A:错
B:对
答案:A
第九章测试
1.小黑麦是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新物种,包括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

A:错
B:对
答案:B
2.普通小麦和小黑麦是完全双二倍体;而小偃麦是不完全双二倍体。

A:对
B:错
答案:A
3.用小麦作母本和玉米杂交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

A:对
B:错
答案:A
4.代换系,附加系和易位系都可以在生产上利用。

A:对
B:错
答案:B
5.在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时,远缘杂交的后代群体一定要大。

A:对
答案:A
第十章测试
1.对于二倍体植物来说,单倍体即一倍体;对于多倍体植物来说,单倍体和一
倍体不同。

A:错
B:对
答案:B
2.染色体组是指配子体所含染色体。

A:对
B:错
答案:B
3.无籽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三倍体。

A:对
B:错
答案:A
4.在单倍体育种中,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可加倍。

A:错
B:对
答案:A
5.同源多倍体是经过两个物种远缘杂交所得F1染色体加倍后获得的。

A:对
B:错
答案:B
6.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植株大部分为单倍体植株。

A:对
B:错
答案:A
7.在单体育种中,开始选择的世代为H2代。

A:对
B:错
答案:A
8.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的作物品种为多倍体,而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的作物品
种为单倍体。

A:对
B:错
答案:B
第十一章测试
1.玉米杂交之父为我国玉米育种家李登海。

A:错
B:对
答案:A
2.杂种优势在水稻中的成功利用是因为袁隆平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A:对
B:错
答案:B
3.显性假说强调的是显性基因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而超显性假说强调的是基因
型杂合位点对杂种优势的贡献。

A:对
B:错
答案:A
4.GCA反映的是某一个杂交种的好坏;而SCA反映的是某一个亲本(自交系)
的好坏。

A:对
B:错
答案:B
5.测验种是指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而测交种是指测交所得后代。

A:错
B:对
答案:B
6.测验种的配合力越高越好;测验种与被测系的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A:错
B:对
答案:A
第十二章测试
1.分子设计育种是指根据不同作物的具体育种目标,以生物信息学为平台,以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数据库为基础,综合育种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理生化学、栽培学和生物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应信息,在计算机上设计最佳
育种方案,进而实施作物育种试验的分子育种方法。

A:对
B:错
答案:A
2.MAS是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其依据是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的连锁关系
A:错
B:对
答案:B
3.根据识别的层次和手段可将植物的遗传标记分为3类:形态学标记、细胞
学标记、生化标记
A:对
B:错
答案:B
4.对于像甘薯这种自交不亲和作物,在构建作图群体时,一般选择:
A:RIL群体
B:F2群体
C:三交群体
D:F1群体
答案:D
5.以下哪种标记是从DNA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A:细胞学标记
B:形态学标记
C:分子标记
D:生化标记
答案:C
第十三章测试
1.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玉米坚秆综合种(BSSS)是通过获得的。

群体
改良
A:杂种优势利用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群体改良
答案:D
2.轮回选择是通过循环式多次交替进行的程序。

A:选择—互交
B:选择—自交
C:选择—回交
D:选择—杂交
答案:A
3.在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时,对于自花授粉作物或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基础
群体合成,应导入,建立异交群体。

A:雄性不育基因
B:标志性状基因
C:雌性不育基因
D:自交不亲和基因
答案:A
4.群体改良只能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并不能从中选育优良品
种。

A:错
B:对
答案:A
5.利用轮回选择法进行群体改良时,在选择基础群体时要考虑到组成这个群体
的材料在目标性状上是不同来源的。

A:对
B:错
答案:A
6.从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的群体中选育的自交系,其一般配合力比较高。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四章测试
1.基因型AaBb的甘薯品种,它的无性繁殖后代基因型为:
A:AABB
B: AaBb
C:aabb
D:AAbb
答案:B
2.无性繁殖作物的品种类型主要是:
A:杂交种
B:纯系品种
C:无性系品种
D:群体品种
答案:C
3.无性繁殖作物诱变育种中,下列可避免嵌合体出现的是:
A:诱变块根或块茎
B:诱变胚性悬浮细胞
C:诱变茎尖分生组织
D:诱变枝条或叶片
答案:B
4.由于无融合生殖方式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所以不属于无性繁殖。

A:错
B:对
答案:A
5.无性繁殖作物虽然是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后代繁殖的,但也可诱导其开花
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杂交种子。

杂交种子也可以发芽长成植株,我们称这种类型的植株为:
A:种苗
B:无性系苗
C:实生苗
D:杂种苗
答案:C
6.无性繁殖作物的杂交育种过程与有性繁殖作物的杂交育种过程一样,均需要
经过调节开花期、杂交、杂交后代的选择、优良纯系的获得等过程,再经过一些产量初步比较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后才能获得无性系品种。

A:对
B:错
答案:B
7.无性繁殖作物杂交种的选育同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不同,无需进行自交系的选
育和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等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8.作物体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发生可遗传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进而导致再
生植株发生改变。

在这些变异中,通常把可遗传的变异称为无性系变异。

A:错
B:对
答案:B
9.在无性繁殖作物育种中,对所选择的优良无性系无需基因型纯合。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五章测试
1.鉴别寄主可有效地区分同一病原菌的不同生理小种。

A:对
B:错
答案:A
2.多系品种是由多个自交系组成的品种。

A:错
B:对
答案:A
3.基因对基因学说适合于任何寄主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关系。

A:错
B:对
答案:A
4.一个抗病品种推广一段时间后,抗病性丧失了。

这是由于寄主植物的抗病基
因丧失所致。

B:错
答案:B
5.小麦锈病抗病与感病的分界线是看叶片上有无病孢子存在。

A:对
B:错
答案:B
6.鉴别寄主是指根据寄主对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感反应来区别不同生理小
种的一套寄主品种。

A:错
B:对
答案:B
第十六章测试
1.下列哪个指标不是抗旱性鉴定指标:
A:根系的长度
B:叶片相对含水量
C:SOD酶和CAT酶的活性
D:籽粒蛋白质含量
答案:D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直接鉴定法对作物耐盐性进行鉴定:
A:海水灌溉法
B:田间产量实验法
C:营养液培养法
D:苗期盐溶液培养法
答案:A
3.冠层温度衰减法可以用于作物对以下哪种逆境的鉴定:
A:冷害
B:干旱
C:湿涝
D:高温
答案:D
4.下列哪种激素被称为逆境激素:
A:细胞分裂素(CTK)
B:脱落酸(ABA)
C:生长素(IAA)
D:赤霉素(GA)
答案:B
5.作物抗逆育种不能孤立地追求抗逆性,而应该与高产、优质、抗病虫等育种
目标性状相结合。

A:错
答案:B
6.作物受到高温或低温胁迫时,其叶片电导率增加的越多,抗逆性越强。

A:错
B:对
答案:A
7.用叶绿素荧光法测小麦的耐热性时,Fv/Fm值越大,小麦的耐热性越强。

A:对
B:错
答案:A
第十七章测试
1.在作物品质性状鉴定中,品质性状指标越高,其品质越好。

A:对
B:错
答案:B
2.作物品质性状均受3N胚乳基因型控制,与2N母体植株无关。

A:对
B:错
答案:B
3.杂交育种中,禾谷类作物籽粒种皮颜色的分离是以籽粒为单位分离的。

A:对
B:错
答案:B
4.杂交育种中,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分离是以籽粒为单位分离的。

A:对
B:错
答案:A
5.转植酸酶基因的转基因玉米改良了玉米的营养品质。

A:对
B:错
答案:A
6.作物的食用品质与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等无关。

A:错
B:对
答案:A
第十八章测试
1.生产试验要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

A:错
答案:B
2.转基因品种的试验可以同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品种的试验安排在一起进行。

A:对
B:错
答案:B
3.在进行生产试验时,在同一生态类型区不少于5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的
种植面积不少于300 m2,不大于 3 000 m2,试验时间为 1个生产周期。

A:对
B:错
答案:A
4.常规种获得原种后,繁殖1~3代即为良种。

A:对
B:错
答案:A
5.CMS原种生产中,有配合力测定步骤的代表性方法是成对回交测交法。


配合力测定步骤的代表性方法是三系七圃法。

A:对
B:错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