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地理高一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教版(浙江)必修一课件: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必考 a、b) 在高层大气中,当风向稳定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
力大小、方向的关系如何? 提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探究归纳] 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受力状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向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 由高压指向低压,
力影响
与等压线垂直
图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平行
而形成热力环流。滨海地区的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
差异,导致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海洋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气温较低,气压较
高,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 D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4~5题。
4.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解析 白天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形成高压,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 答案 C
3.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解析 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
于下垫面性质不均(热力性质差异)导致近地面冷热不均,进
6.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 地气温比 B、C 两地________,气压比 B、C 两地 ____________。D、E、F 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 环流。 (3)图中 M、N 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A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就气压而言,应是 A>B>C>D;就温度而言,应为B>A>C>D。第(2)题,在山区, 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上的空气因为热量散失快,温度降低幅度大,密度 大而沿山坡下沉。 答案 (1)A (2) B
向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⑦_原__动__力__,是形成
风的直接原因,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方向⑧_垂__直__于等压线, 由⑨_高__压__区__指向⑩_低__压__区__。 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⑪_垂__直__,背 风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3.摩擦力:地面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⑫_相__反__,大小与距离地面高 度成⑬_反__比__,高空可忽略不计。 4.风向:高空风在⑭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_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 风向与等压线⑮_平__行__。近地面风的风向与等压线⑯_斜__交__,摩 擦力越大,夹角越大。
教材P48活动 提示 1.补绘图略。 2.上海地区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市区向郊区气温渐低。 3.如果 P 地位于上海,则 P 点的夏季盛行风向为东南风,若 仅考虑本地区的气温分布和气压的关系,P 点此时近地面风向应从 郊区吹向城市。
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A.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5.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4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 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 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5题,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 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 位于北半球,故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答案 4.B 5.D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试标准】
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
学考要求
热力环流原理及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
c 图示
因及相关应用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
b 风的形成过程
理解风的形成过程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①_太__阳__辐__射__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必考 c) 歌曲《军港之夜》的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
轻轻地吹……”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上面的歌词是否妥当? 提示:不妥当。在滨海的海港地区,夜晚时陆地降温快,温 度较低,形成高压,而海洋相反,形成低压,空气在水平方 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陆风,所以歌词中的“海风你轻 轻地吹”不妥,应为“陆风你轻轻地吹”。
[探究归纳]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常见形式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B.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解析 水平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的运
动是由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
答案 D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PN,则 O 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
C.③或⑦ D.⑥或⑦
解析 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 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 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2)题,高空不考虑摩擦 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 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 答案 (1)A (2)C
[学以致用] 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
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 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的形式。 (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 低 E (2)略 (3)西南风 东北风 (4)地面冷热不均 最简单 (5)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72021/11/172021/11/1711/17/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72021/11/17November 17,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72021/11/172021/11/172021/11/17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与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等压线
力共同影响
斜交
[学以致用]
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 为
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 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
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 O 点风向为
2.热力环流的几种常见形式 热力环流是一种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山谷、山坡的受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 成。 具体分析如下: (1)海陆风
海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 高,形成低压;海洋升 温慢、气温低,形成高 压,故风从海洋吹向陆 地,形成海风
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 低,形成高压;海洋降 温慢、气温高,形成低 压,故风从陆地吹向海 洋,形成陆风
(2)山谷风
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 气膨胀上升、山谷补 充形成谷风
山风 夜晚山坡降温快、 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山风
(3)城市风
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城市风环流则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工业、居民、交通 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温度高,从而形成 的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 流。 城市规划时,为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 置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 市;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②_气__压__差__异__,从而引起大 气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区间③_冷__热__不__均__→空气垂直运动→同 一水平面④_气__压__差__异__→大气的水平运动。 3.近地面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⑤_低__;气温低—— 气压⑥_高__。 4.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垂直方向上上升气流对应的地面为低压, 高空为高压,下沉气流对应的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水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