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泻下药与祛风湿药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使用攻下药时,常配伍的药物是:()
A.清热药
B.解表药
C.行气药
D.温里药
E.消食药
2. 大黄能泻下攻积,最宜用于:()
A.热结便秘
B.寒积便秘
C.阴虚便秘
D.便秘兼气滞
E.脾虚泻痢
3. 大黄能苦降泄热,止血,最宜用于:()
A.血热之便血
B.血热之月经过多,崩漏
C.血热之尿血
D.脾不统血之吐血,咯血
E.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
4. 欲用大黄攻下通便,入汤剂应该:()
A.先煎
B.同煎
C.后下
D.另煎
E.包煎
5. 酒制大黄长于:()
A.止血
B.通便
C.清热
D.活血
E.解毒
6. 欲增强大黄的止血作用,最宜:()
A.蜜炙
B.酒炒
C.姜制
D.醋制
E.炒炭
7. 芒硝与大黄的相同适应证是:()
A.血瘀证
B.出血证
C.咽痛、目赤肿痛
D.寒积便秘、腹痛
E.虫积腹痛
8. 番泻叶的功效是:()
A.泻下导滞
B.泻下冷积
C.活血祛瘀
D.清肝明目
E.清胃止呕
9. 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的结晶体,内服的常用量是:()
A.3~5g
B.6~12g
C.10~15g
D.15~30g
E.30~60g
10. 芒硝入复方的汤剂宜:()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入药汁内
11. 可用于便秘,小儿疳积的药物是:()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火麻仁
E.甘遂
12. 能泻下软坚的药物是:()
A.大黄
B.芒硝
C.郁李仁
D.甘遂
E.巴豆
13. 火麻仁与郁李仁的相同适应证是:()
A.热结便秘
B.肠燥便秘
C.冷积便秘
D.疮痈肿毒
E.水肿、臌胀、胸胀停饮
14. 郁李仁除能通便外,还能:()
A.祛痰止咳
B.疏肝解郁
C.养心安神
D.清热养阴
E.利水消肿
15. 下列何者忌用峻下逐水药?()
A.老人
B.儿童
C.孕妇
D.失眠者
E.兼表证者
16. 甘遂与京大戟的相同功效是:()
A.消肿散结
B.活血祛瘀
C.清泻肝火
D.润肠通便
E.化痰止咳
17. 为减轻甘遂的毒性的常用方法是:()
A.醋制
B.姜制
C.酒制
D.蜜炙
E.炒炭
18、尤宜于老人、产后等体质虚弱者肠燥便秘的药物是()
A.火麻仁
B.甘遂
C.大戟
D.大黄
E.商陆
19. 治疗寒积便秘,最宜选用:()
A.芒硝
B.甘遂
C.巴豆
D.火麻仁
E.牵牛子
20. 下列哪项不是牵牛子的功效:()
A.泻下
B.杀虫
C.去积
D.活血
E.逐水
21. 祛风湿散寒药多归:()
A.心脾肾经
B.肝脾肾经
C.脾胃肾经
D.脾肺肾经
E.肝脾胃经
22. 祛风寒湿药的共同作用是:()
A.温里散寒祛风
B.温肝散寒祛风
C.祛风散寒除湿
D.疏风散热
E.温肺化痰
23.下列哪味中药有将军之称。
()
A.芒硝
B.大黄
C.巴豆
D.火麻仁
E.牵牛子
24. 独活的功效有:()
A.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B.祛风湿、止痹痛,消骨哽
C.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D.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E.祛风湿、止痹痛,利尿
25. 治诸骨哽咽,最宜用:()
A.独活
B.威灵仙
C.白花蛇
D.川乌
E.木瓜
26. 蕲蛇的功效:()
A.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B.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C.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D.祛风通络,利水
E.祛风通络,下乳
27. 蕲蛇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最常配伍的药物是:()
A.乌梢蛇
B.防风
C.独活
D.天麻
E.威灵仙
28. 木瓜的功效:()
A.舒经活络,化湿和胃
B.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C.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D.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E.祛风通络,止泻痢
29. 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利尿的药物是:()
A.丝瓜络
B.千年健
C.狗脊
D.五加皮
E.桑寄生
30. 既能治风湿痹痛,又能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桑枝
C.桑寄生
D.狗脊
E.千年健
31. 川乌的功效是:()
A.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B.除风通络,定惊止痉
C.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D.祛风通络,杀虫解毒
E.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32. 络石藤的功效是:()
A.祛风通络,杀虫止痒
B.祛风除湿,凉血消肿
C.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D.祛风除湿,清肺化痰
E.祛风湿,解毒化痰
33.下列哪味中药尤宜于风湿痹证,日久不愈,关节肿痛或伴色红热痛、肿胀难消、晨僵、拘挛,甚至关节变形者。
()
A.丝瓜络
B.雷公藤
C.秦艽
D.海风藤
E.木瓜
34. 威灵仙的功效是:()
A.祛风湿,止痹痛,消骨哽
B.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C.祛风湿,利水,下乳
D.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E.祛风除湿,消骨哽
35. 除()外,均有秦艽的功效。
A.祛风湿
B.止痹痛
C.止泻痢
D.退虚热
E.清湿热
36. 防己的功效是:()
A.祛风湿,止痛,活血通络
B.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C.祛风湿,止痛,清热解毒
D.祛风通络,利尿
E.祛风活络,凉血消肿
37. 除()外,均是桑寄生的功效。
A.祛风湿
B.通经活络
C.益肝肾
D.强筋骨
E.安胎
38.下列哪项不是芦荟的功效。
()
A.泻下通便
B.活血祛瘀
C.清泻肝火
D.杀虫
E.疗疳
39.下列哪味中药有“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之称。
()
A.五加皮
B.秦艽
C.桑寄生
D.狗脊
E.千年健
40.下列哪味中药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
()
A.防己
B.狗脊
C.独活
D.威灵仙
E.络石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泻下药按其作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药,___________药,
___________药三类,其中以___________药作用最为猛烈。
2. 火麻仁的性味是甘平,主要功效是___________,用治___________证;还兼有
___________的功效。
3. 秦艽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大黄的功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在配伍禁忌中,巴豆_________牵牛;乌头_________半夏。
6.海风藤与青风藤均具有_________之功效,甘遂与大戟均具有_________之功效。
三、简答题
1.羌活与独活功效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2.大黄与芒硝的功效及应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3.五加皮与桑寄生功效及应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4.大黄的使用注意是什么?
5.请写出大黄的不同炮制品与作用。
6.乌头的用量用法与使用注意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威灵仙、川乌、蕲蛇(蜈蚣、全蝎)、木瓜、防己、五加皮均能治疗风湿痹证,其作用特点与主治风湿痹证的证型有何不同?
2.请论述祛风湿药的含义、分类,每类的主治病证,每类举出两味中药。
3.大黄、巴豆、火麻仁、芦荟、当归、核桃仁(肉苁蓉、锁阳)均能治疗便秘,其作用特点与主治便秘的证型有何不同?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E
4、C
5、D
6、E
7、C
8、A
9、B 10、E 11、C 12、
B 13、B 14、E 15、
C 16、A 17、A 18、A 19、C 20、
D 21、B 22、
C 23、B 24、A 25、B 26、B 27、A 28、A 29、
D 30、C 31、A 32、
B 33、B 34、B 35、
C 36、B 37、B 38、B 39、B 40、B
二、填空题
1.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类,峻下逐水药。
2.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证;滋养补虚。
3.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4.泻下攻积、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除湿退黄。
5.畏;反。
6. 祛风通络,峻下逐水。
三、简答题
1.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
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相须为用。
2.均能泻下攻积,用治积滞便秘。
大黄还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治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芒硝还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用治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3.五加皮与桑寄生均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治风湿痹证,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
五加皮又能利水,用治水肿,脚气。
桑寄生又能安胎,用治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还能降血压,治疗高血压病。
4.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慎用,月经期慎用,哺乳期慎用。
5.生大黄偏于泻下通便,熟大黄偏于泻火解毒,酒大黄偏于清上焦火热,用治目赤咽肿、牙龈肿痛,亦可活血,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
6.用法用量: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
忌;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蒌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导致中毒,应慎用。
四、论述题
1.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主要用治风邪偏盛的行痹。
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要用治寒邪偏盛的痛痹。
蕲蛇能祛风,通络,止痉,主要用治风湿顽痹。
木瓜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主要用治湿邪偏盛的着痹。
防己能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主要用治湿热壅盛之热痹。
五加皮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主要用治老人及久病体虚者。
2.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据祛风湿药的药性、功效特点分为下列三类:①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等②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等③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狗脊等。
祛风寒湿药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
祛风湿清热药主要用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祛风湿强筋骨药主要用治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
3.大黄药性苦寒,能泻下通便,清热泻火,主要用治热结便秘。
巴豆药性辛热,能峻下冷积,主要用治寒积便秘。
火麻仁为植物种仁,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主要用治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之肠燥便秘。
芦荟药性苦寒,能泻下通便,清肝泻火,主要用治热结便秘,兼见心肝火旺,烦躁失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