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发病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发病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
道闭锁发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15例经过手术或者胆道造影等证实为胆道闭锁
的患儿进行血清学的CMV-IgM以及CMV-IgG检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对此15例患儿的肝脏活检标本以及9例尸检婴儿的肝脏组织进行CMV DNA检测,检测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

结果 15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应用ELISA法对血液
标本进行检测,仅CMV-IgG阳性3例(20%),CMV-IgG及CMV-IgM均阳性者7
例(46.7%);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肝脏活检组织进行检测,CMV DNA阳性病
例6例(40%),其中CMV-IgM(ELISA法)与CMV DNA(RT-PCR法)均阳性4例,均阴性6例。

在9例同期尸检婴儿肝脏组织中,1例CMV DNA阳性,阳性率为11.1%,明显低于胆道闭锁患儿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

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
能在部分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胆道闭锁巨细胞病毒感染实时荧光定量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引起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最常见疾病,临床以
黄疸、白陶土色便以及进行性的肝功能损害为特征,进而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等,是目前儿童期肝移植的最常见原因。

据统计50%以上的儿童肝移植原发病为
胆道闭锁[1, 2]。

亚洲是胆道闭锁的高发区域,发病率约为1/10000,女性患儿较
多见。

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过去认为胆道闭锁是一种先天畸形,近年有越
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学说并非完全可靠,其发病跟多种因素相关。

随着研究深入,病毒感染导致胆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胆管周围纤维性变被认是导致胆道闭锁
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中巨细胞病毒(CMV)可能与人胆道闭锁发病最密切相关[3-5]。

本研究对近年收治的15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了血清学的CMV病毒检测,并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肝脏活检组织进行了CMV DNA检测,现将相关
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或者腹腔镜胆道造影证实为胆道闭锁的15例,患儿年龄为46-93天,其中男6例,女
9例。

术前静脉采血,并与术中或者腹腔镜下取肝脏活检组织。

选择9例同期尸
检婴儿肝脏组织做对照,年龄0-67天,其中男5例,女4例,所有对照组标本排除特殊肝脏疾病。

1.2实验方法
对15例胆道闭锁患儿的血液标本,应用ELISA检测实验组患儿血液中CMV-IgG以及CMV-IgM。

同时对胆道闭锁患儿肝活检及尸检婴儿肝脏标本,每例取
25mg肝脏组织,依照厂家说明书,以DNeasy Blood & Tissue Kit (Qiagen)提取实验
及对照组肝脏组织中DNA(100ul)。

以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 RT-PCR)检测CMV DNA (ABI 7500),引物序列为:上游5’-CATCAACATGCGCGTAGCTT-3’,下游5’-CGGTCTGAGCACCTTTAATC-3’,探针结构为
FAM-5’-ATACTTTGCAGAGCGAAGCCCCGA-3’TAMRA (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反应体系50μl,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4μmol/L和0.2μmol/L,dATP, dGTP dCTP dTTP浓度各为200μmol/L,MgCl2浓度3.5mmol/L,Taq酶2.5U(TAKARA大连宝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模板为5μl。

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后,94℃
20sec、62℃ 60sec为一个循环,共循环40次。

2结果
15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应用ELISA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仅CMV-IgG阳性
3例,阳性率为20%,CMV-IgG及CMV-IgM均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46.7%;应
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肝脏活检组织进行检测,CMV DNA阳性病例6例(40%)。

其中CMV-IgM(ELISA法)与CMV DNA(RT-PCR法)均阳性4例,均阴性6例,ELISA法诊断符合率为66.7%(10/15)(表1)。

在9例同期尸检婴儿肝脏组织中,1例CMV DNA阳性,阳性率为11.1%。

表1. 血液CMV-IgM(ELISA法)与肝组织CMV DNA(RT-PCR法)检测结果比

3讨论
上世纪70年代,英国儿科病理学家Benjamin首次提出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
等疾病可能是由于共同致病因素导致肝胆管树不同原始位点的损伤所造成的结果,并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为损伤因素,但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普通的肝炎病毒(甲、乙、丙型肝炎病毒)与胆道闭锁的发病并无直接关系[6]。

近年多项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胆道闭锁发病有密切关系。

Tommaso等应用PCR法对35例胆道闭锁患儿肝活检及肝门部组织进行CMV DNA检测,结果12例结果呈阳性[7];Xu等对85例胆道闭锁患儿进行CMV DNA检测更是发现其中阳性率达到60%(51/85)[8];英国著名胆道闭锁专家Davenport也认为部分胆道闭锁的发病
与CMV病毒感染直接相关[3]。

本研究中我们应用ELISA法对15例患儿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发现近一半
(46.7%)的患儿血液中CMV-IgM阳性,提示巨细胞病毒病毒感染可能与胆道闭
锁发病有密切关系。

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应用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
量PCR技术对胆道闭锁患儿肝活检及尸检婴儿肝脏标本进行了CMV DNA检测,
结果发现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CMV DNA的阳性率达到40%,远高于尸检婴
儿肝脏标本中CMV DNA的阳性率(11.1%),进一步表明了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
道闭锁发病之间的密切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样中CMV-IgM的检出与肝脏组织中CMV DNA病毒的检出并不完全一致,血液中CMV-IgM与肝脏中CMV DNA均阳性
患儿为4例,均阴性为6例,有3例患儿血液中CMV-IgM阳性而肝组织中CMV DNA检测呈阴性,而有2例患儿血液中CMV-IgM阴性而肝组织中CMV DNA检测
呈阳性,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仅66.7%,表明血液中CMV-IgM的阳性并不能完全代
表肝脏组织中巨细胞病毒实际的感染状况,其阳性结果仅能作为肝脏受巨细胞病
毒侵犯的参考依据。

综上,我们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与胆道闭锁的发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由于本研究病例数有限,更确切的结论尚需有适当对照的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在胆道闭锁发病中的具体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chreiber RA, Barker CC, Roberts EA, Martin SR, Alvarez F, Smith L, et al. Biliary atresia: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J Pediatr 2007;151:659-665, 665 e651.
[2]Zhu JJ, Xia Q, Zhang JJ, Xue F, Chen XS, Li QG, et al.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43 children with biliary atresi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from the mainland of China.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12;11:250-255.
[3]Davenport M. Biliary atresia: clinical aspects. Seminars in Pediatric Surgery
2012;21:175-184.
[4]Shen C, Zheng S, Wang W, Xiao XM.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nosis of biliary atresia and infection of cytomegalovirus. World J Pediatr 2008;4:123-126.
[5]Soomro GB, Abbas Z, Hassan M, Luck N, Memon Y, Khan AW. Is there any association of extra hepatic biliary atresia with cytomegalovirus or other infections? J Pak Med Assoc 2011;61:281-283.
[6]冯杰雄.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761-1763.
[7]De Tommaso AM, Andrade PD, Costa SC, Escanhoela CA, Hessel G. High frequency of human cytomegalovirus DNA in the liver of infants with extrahepatic neonatal cholestasis. BMC Infect Dis 2005;5:108.
[8]Xu Y, Yu J, Zhang R, Yin Y, Ye J, Tan L, et al. The Perinatal Infection of Cytomegalovirus Is an Important Etiology for Biliary Atresia in China. Clinical Pediatrics 2011;51:109-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