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佛山市南海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佛山市南海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C.人体细胞内的酶不能从食物中获得
D.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2. 以测定的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 如果该植物原重Xg,置于暗处4h后重(X—1)g,然后光照4h后重(X+2)g,则该条件下植物重光合速率为3/4g/h
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所示的呼吸速率变化
3.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B. 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称为“呆小症”
C.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则其膝跳反射无法完成
D.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4.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
℃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神经递质
℃是呼吸中枢,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5. 糖类和脂肪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情况下,细胞先氧化分解糖类,为细胞提供能量
B. 糖类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糖类中的淀粉和糖原都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
6. 下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最终作用于B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通过图2的方式实现
C.若图2中甲是发出信号细胞,则乙是靶细胞
D.植物细胞间通过图1进行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通过图2进行信息交流
7.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下丘脑细胞发挥作用
B. 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可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婴儿从母乳中吸收的抗体有利于提高其特异性免疫能力
8. 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类血凝素刺突,是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在病毒侵入宿
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包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B.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 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 828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10.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可用于绿叶中色素的分离
B.研磨时加入少量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
C.在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是橙黄色
D.分离各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11.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2.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有关
C.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13. 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
D. 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14. 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处理插条,生根率不同
C.小于300mg/L的NAA处理插条,不利于生产
D.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RS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植物活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D. 蓝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
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B. 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 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 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
17. 图为某草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C.DDT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狐和鹰体内富集
D.狐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兔、鼠的同化量
18. 某种鼠毛色的黄色与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雌雄黄鼠相互交配,F1中黄鼠与灰鼠的比例总为2℃1,且F1中黄鼠既有雌性又有雄性,而灰鼠只有雄性个体。
下列有关该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致死
B.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致死
C.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致死
D.B、b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致死
19.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K值可能不同
B.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将不再变化
C.种群增长的全过程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
20. 研究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飄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等。
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B.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C.中性昆虫在果园生态系统中是多余的
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甲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部分染色体的变化,图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高等动物为_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动物,与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密切相关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图甲中细胞℃的基因B与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源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C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GH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减少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时期。
22. 图是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组成纺锤体的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________形成的。
(2)该图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3)该细胞此时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个DNA分子;
(4)该生物体细胞中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
(5)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__________,逐渐扩展形成_____________,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6)℃和℃两条染色体是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经过__________分裂形成。
23. 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图℃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__________段。
(3)图℃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4.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
发生的部位是_____,其产物是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干物质总量会_____。
此时,萌发种子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且自由水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
℃如图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其中的X、Y分别代表某种物质,℃℃℃℃℃代表相关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只能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呼吸过程有_____(填序号)。
(2)图中物质_____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
在人体细胞中能产生该物质的呼吸过程是_____(填序号)。
(3)物质X代表的是_____,在人体心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该物质的浓度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线粒体内的浓度。
(4)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过程;而人体在剧烈运动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其原因是由于图中_____(物质)供应不足所致。
(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根部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请写出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总反应式:_____。
(6)若图中℃过程产生了1 mol物质Y,则℃过程消耗了_____mol葡萄糖,若图中℃过程产生了1 mol物质Y,则过℃程消耗了_____mol葡萄糖。
25.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剖析酶的作用,有人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段。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_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B
5. B
6. D
7. A
8. D
9. B
10. A
11. A
12. A
13. C
14. D
15. B
16. BC
17. AB
18. BD
19. AD
20. AD
21.
(1).雌性
(2).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蛋白质合成酶
(3).不是
(4).基因B与b所在的染色体在分离之前是姐妹染色单体
(5).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6).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7).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8).AB、HI或A-B、H-I
22.
(1).纺锤丝
(2).植物
(3).后
(4).8
(5).0
(6).8
(7).4
(8).细胞板
(9).细胞壁
(10).着丝点
23.
(1).DNA复制
(2).受精作用
(3).流动性
(4).次级精母
(5).IJ
(6).GH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D
(9).不同
(10).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24.
(1).无氧
(2).细胞质基质
(3).CO2和酒精
(4).减少
(5).蛋白质
(6).有氧
(7).升高
(8).℃℃℃
(9).Y
(10).黄色
(11).℃
(12).O2
(13).高于
(14).℃(或℃℃)
(15).X
(16).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17).1/2
(18).1/6
25.
(1).B
(2).加快
(3).不变
(4).bc
(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