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兔球虫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球虫病是由多种艾美尔球虫寄生于兔的肝脏和肠道,引起以消瘦、贫血、下痢为主要症状的寄生虫病。

近年来,随着龙岩市规模兔场的增多,该病成为困扰养兔业发展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

笔者现将一例兔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2010年3月20日,龙岩市某规模兔场450头50日龄左右的幼兔陆续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下痢。

发病3天后,食欲废绝,个别病兔出现四肢痉挛或麻痹,头向后仰,发出惨叫,迅速死亡。

场主认为发生急性胃肠炎,对病兔使用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抗菌素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发病5天死亡幼兔75头,病情还有加重趋势。

2临床症状
整个兔场的幼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剩料明显,轻赶伏卧不动,被毛粗乱,眼鼻分泌物增多,腹围增大,腹部臌胀,下痢,腹泻。

粪便呈褐色、有腥臭味,肛门和后肢的被毛粘着一些稀粪,部分笼底可见血痢粪便。

病兔虚弱、脱水、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对肝区触诊有痛感。

观察中发现有3只病兔突然出现转圈、翻滚、四肢痉挛划动、头向后仰等神经症状,尖叫几声倒地死亡。

3病理变化
5只对已死兔和3只出现神经症状的病兔进行解剖,可见胃膨胀,内充满大量的液体和气体。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肠壁血管充血,肠腔充气,呈急性卡他性肠炎,肠壁增厚,黏膜上可见充血、出血,肠黏膜有化脓性与坏死性病灶。

腹腔内有充满稀薄带有血色的液体。

肝脏肿大,肝表面及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米粒至碗豆大结节性病灶,沿胆小管分布。

胆囊胀大,胆汁浓稠色暗,其他脏器未见病变。

4实验室检查
无菌取病兔的肝、心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发现细菌。

无菌采集的肝、心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48小时,镜检均未见细菌生长。

取病兔肝的结节病灶制成涂片,镜检可见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卵囊。

粪便中卵囊检查方法是取10克兔粪置于200亳升烧杯中,加饱加食盐水15亳升,用玻棒将粪便捣碎后,再加入180毫升饱和食盐水,混匀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到其他烧杯内,静置45分钟后,用直径6~8毫米的小铁丝圈水平接触液面,沾取水膜,移放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镜下可见有大量椭圆形,双层膜外壳,一端具有1个孔、中央内含1个原生质团块,大小为26~40微米×16~25微米不等的球虫卵囊。

5诊断
根据病兔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诊该兔场所发生是球虫病。

6防治措施
全场笼舍进行清扫、冲洗、干燥后,用火焰消毒,再用20%石灰水进行消毒,食槽、饮水器高温煮沸消毒。

对全场幼兔按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天2次,连用3天。

全群饮水中每升加1毫克地克珠利溶液,连用6天。

但必需注意的是加药的饮水要现用现配,药物在水中的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否则影响疗效。

饲养管理中注意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每天清扫兔粪,并对兔粪进行堆积发酵,每隔10天用火焰或20%石灰水对兔笼、地面、墙壁、用具进行消毒。

幼兔、母兔及时进行分笼饲养。

对补料至3月龄的兔,在料或饮水中采用地克珠利、磺胺氯吡嗪钠、氨丙啉等进行轮换用药,以预防控制球虫病的再次暴发。

7小结
用药后第3天病兔病情开始好转,除15只发病严重的兔在治疗期间死亡外,用药2个疗程后,全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新病例。

5个月后按上述方法进行预防后,幼兔没有再发生球虫病,成活率达96%以上。

对兔球虫病,早发现早治疗、全群用药是关键,尤其是在球虫病高发时期,如高温高湿、断奶前后。

及时选用合适药物预防也是防控本病的有效措施。

一例兔球虫病的诊治
李应丰(福建省龙岩市畜牧兽医水产局364000)誅毛皮动物
觼訏訑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