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Java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Java课程体
系建设的研究
作者:周斌陈丹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6期
周斌1,陈丹2
(1.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200;2.武汉市江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湖
北武汉430200)
[摘要]面对应用型Java Web开发人才的培养,目前不少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开设了
相关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各自为战”,每门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和考核标准不明确
或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没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因此,培养效果大打折扣,难以
达到预期要求。

故研究一套适用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Java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在教学和科研中所积累的经验来谈谈这部分的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Java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6-0148-02
近年来,我国软件及系统集成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产业规模日趋扩大,软件产品和软件出口增长趋势显著,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

高速发展的软件产业需要大
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目前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
对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来说,软件人才可分为呈金字塔形的三类:(1)是位于金字塔顶部、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

这一类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既
是技术能手,又是管理骨干,能够带领团队不断开发新的项目、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不断占
领市场。

(2)软件工程师。

这一类人员为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是介于金字塔顶部和底部的人员,能够将开发项目形成系统设计思路并组织实施,并能对编程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测试和
验收。

(3)熟练的程序员。

这一类人员要求熟练掌握Java编程语言及相关的技术,具备良好
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国内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培养第一类人才,同时也培养第二类人才;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
培养重点是第三类人才和少量的第二类人才。

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来讲,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更
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是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一套合理的、适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需求。

二、目前应用型高校培养软件人才存在的问题
以在软件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类型软件为例,在目前主流的MIS类型软件开发中,将Java语言与Web页面技术、框架技术、数据库技术、三层架构思想等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应用非常普遍。

虽然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都开设了这些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
“各自为战”,每门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和考核标准不明确或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没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因此,培养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故研究一套适用
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Java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笔者根据自身在教学和科研中所积累的经验来谈谈这部分的建设。

三、适用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Java课程体系的提出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教学中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理论够用即可,重点突出
实践环节。

在制定Java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时,可考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专业基础部分、专业核心部分和综合应用实训部分。

(一)专业基础部分
这部分课程是后续实践环节的基础,包括Java语言、数据库、Web前端设计。

1.Java语言
该课程作为整个体系中的核心编程语言课程,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内容:
(1)基本语法
这是编程语言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基本语法,才有可能利用该语言去描述各种算法。

(2)面向对象的思想
Java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对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面向对象的
编程思想,深刻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思想中的各种概念,这是日后进行面向对象开发的灵魂,
为后续课程中使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和编码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据流与文件
数据流和文件的传输、读写等操作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应用非常普遍,在掌握基础语法和面
向对象的思想后应重点突出这方面的内容。

(4)Java网络编程
强大的网络功能是Java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正是因为如此,Java被广泛应用在网络编程中。

这部分的教学应重点强调Socket、UDP和URL这三种模式的原理及应用。

(5)多线程应用
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流读写操作时经常会用到多线程。

在教学中应讲解多线程的基本原理
和特性,重点强调多线程的实现。

(6)java数据库应用
面向数据库编程是现代高级编程语言普遍具备的功能,Java也不例外,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将被后续课程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应强调利用JDBC访问各种目前主流数据库。

在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后,可考虑设置Java综合实训课程,该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主要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点进行程序设计,夯实学生的编程基本功,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2.数据库
数据库在软件开发中被用作后台,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以下几
点内容:
(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系统中的
地位。

(3)数据模型
掌握数据模型的两个层次、概念模型的基本术语及其描述工具E-R图;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常用的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类型与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的关系。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数据库设计与关系规范化
在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后,可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数据库设计实训,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案例来分析设计数据库,使其进一步加深对数据库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结合Java语言进行软件设计实训,为后期的Java Web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3.Web前端设计
作为Java Web软件人机交互的前端,该课程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内容:
(1)HTML脚本编写
HTML脚本代码是构成Web界面的基础,它为人机交互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CSS设计
CSS用来表现HTML或XML等文件的样式。

CSS不仅可以静态地修饰网页,还可以配合各种
脚本语言动态地对网页各元素进行格式化。

(3)JavaScript代码编写
JavaScript在Web页面前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嵌入动态文本于HTML页面。

·对浏览器事件作出响应。

·读写HTML元素。

·在数据被提交到服务器之前验证数据。

·检测访客的浏览器信息。

·控制cookies,包括创建和修改等。

·基于Node.js技术进行服务器端编程。

(4)XML和JSON编写
目前的Web应用软件经常需要将后端的数据交换到前端,这使得XML和JSON越来越重要。

前端可通过JavaScript读取交换来的XML和JSON文件中的数据。

(二)专业核心部分
这部分是以上述三门课程为基础,强调综合运用以上三门课程进行软件设计。

包括Jsp动
态页面技术、S2SH框架技术、三层架构思想、软件工程。

1.Jsp动态页面技术
该课程作为Java Web应用软件设计的入门课程,着重强调利用Java语言、数据库技术和Web前端技术进行软件设计,课程内容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Jsp基础知识
包括Jsp动态页面的运行原理、页面代码设计等。

(2)Servlet程序设计
强调Servlet程序的特点和编写规范。

(3)Bean程序设计
要充分理解Bean程序的作用和应用。

(4)MVC的设计理念与Jsp+Servlet+Bean的设计模式
充分理解MVC的理念与设计模式,掌握Jsp、Servlet和Bean在这种设计模式中各自扮演
的角色和编程要领。

2.S2SH框架技术
在掌握Jsp动态页面技术的基础上,学习S2SH框架技术。

Struts2、Spring、Hibernate
作为目前Java Web开发主流的三大框架,应用非常广泛。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一些小的案例分别讲解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应用特性,然后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来演示这三大框架技术的综合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宜安排在机房进行,讲授、演示和实践练习融合在一起。

3.三层架构思想
随着现代软件越来越复杂,在设计开发时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也越来越普遍,在掌握了Java Web软件设计必要的技术后,掌握三层架构思想很有必要。

要充分理解三层架构的思想并能够熟练通过S2SH框架技术加以实现。

4.软件工程
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课,这里则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授了必要的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后,要在实际案例中重点突出软件的整个开发流程。

可考虑以一个适中的实际项目为案例,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整个流程,让学生经历一次软件开发的全流程,能使其够好地理解和认识软件工程。

(三)综合应用实训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掌握上述课程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大小和难度均适中的实际项目,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开发。

让学生以三层架构的设计思想,采用S2SH框架技术,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整个设计开发工作。

通过这部分的实训,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在Java Web应用程序上的设计开发能力,更好地适应当前软件企业的用人需求。

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讲述了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对Java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的研究。

由于时间仓促,笔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卢冶,刘永良,张小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Java课程群研究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207-211.
[2]倪天伟,郭学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Java EE课程建设与实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9-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