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态系统概述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
鱼 B. 一块农田中的全部麦苗
C. 一片草原和草原上的羊
群 D. 沙漠和沙漠上生活的全部生物
2.下列各项中,可以被看做生态系统的是()
A. 赵王河
B. 仿山上的松
树 C. 万福河鲤
鱼 D. 土壤中的细菌
3.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的是()
A. 生产者
B. 消费
者 C. 分解
者 D. ABC都对
4.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块农田
B. 一片小
麦 C. 一群大
雁 D. 一堆蘑菇
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模拟的生态系统),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A. 分解者
B. 消费
者 C. 生产
者 D. 非生物部分
6.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不断循环
B. 能量不断流动
C. 生物个体数目不变
D. 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7. 下列关于岳阳南湖的叙述,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清澈透亮的南湖水
B. 美丽怡人的千亩湖
C. 湖水中灵动的鱼
儿 D. 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是()
A. 甲是生产
者
B. 乙不是消费者
C. 丁包含的生物种类有细菌和真菌等
D. 若把该图变为生态系统,还需增加非生物部分
9.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座城市
B. 一群正在吃草的
羊 C. 一块农
田 D. 一条河流
10.下列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森林
B. 森林里的所有分解者
C. 森林里的所有非生物因
素 D. 森林里的所有生物
11.下列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B. 消费者有助于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
C.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又可被植物所利用
D. 分解者可为植物提供食物
12.“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 生物圈
B. 生态平
衡 C. 食物链和食物
网 D. 生态系统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A. 一块草地
B. 沙
漠 C. 生物
圈 D. 羊群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草原上的羊
B. 湖泊中的水
草 C. 大兴安岭林区 D. 池塘中所有的鱼
15.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 人吃蘑菇
B. 肝炎病毒在人体内繁
殖 C. 兔子吃
草 D. 狼吃兔子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B. 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
作用
C.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物质循环伴随能量流动
17.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分解者的是()
A. 蜣螂
B. 蚯
蚓 C. 蘑
菇 D. 苔藓
18.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 兔子
B. 蘑
菇 C. 蝗
虫 D. 水稻
19.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 生态系统
B. 生物群
落 C. 食物
链 D. 食物网
2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群鸟
B.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
物 C. 一片森林 D. 一条河流中所有的鱼
类
2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一是()
A. 一只空鱼缸
B. 一个养鱼
池 C. 一个小湖
泊 D. 一条小河
22.沙河是枣阳的母亲河,下面四种说法中,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整条沙河
B. 沙河的
水 C. 沙河里所有的
鱼 D. 沙河里的所有生物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生态系统②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③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④一些家庭中摆放的生态瓶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A. 分解者
B. 消费
者 C. 生产
者 D. 阳光
25.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部分()
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空气;⑤阳光;⑥水;⑦适宜的温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二、非选择题
26.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 .
27.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 和________ 所形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就________ .
28.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________组成的。
2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 与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30.当前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有科学家调查了影响脊椎动物灭绝的常见原因,结果如下表所示.
类群
每一种原因所占比例(%)
生境消失过度开发物种引进捕食控制其他还不清楚
哺乳类19 23 20 1 1 36
鸟类20 11 22 0 2 37
爬行类 5 32 42 0 0 21
鱼类35 4 30 0 4 48
注:生境消失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森林和草地等大面积减少.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表中的“生境消失”是指在________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从上表结果分析,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首先通过食物链的缩短或减少,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能力,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如果要比较上表中的“生境消失”、“过度开发”和“物种引进”等三大原因分别对脊椎动物物种灭绝的影响程度,应对上述数据先进行________ 处理,再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根据你的分析,上述三大原因中的
________ 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31.通过对凯巴森林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生态系统由__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的.
32.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品种繁多,共有海洋生物20278种,占世界海洋总数的25%以上,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的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________ .
(2)图一、图二的7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 ,其中溢圣属于________ .
(3)这7种动物中为胎生、哺乳的是________ .
(4)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轻保护,生态环境严重受损,请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议________ .
33.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流淌在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盆清水”.历史悠久、浩瀚远淼的鄱阳湖,不仅是联系东西南北的通衢、万类竞长的家园,还是江右人文的渊薮、赣鄱生民的母亲湖.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写道:“辛丑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室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十分利于农产品的生长.“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勤劳的赣鄱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和鱼乡文化.
鄱阳湖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湿地,总面积达35116.1公顷.鄱阳湖,水天一线,苍茫辽远.湖波涟漪,锡箔般从天际潋滟而来,逶迤而去;啾啾鸟鸣,在芦苇丛中此起彼伏,宛转而清脆;繁复的水草,在水中枝枝蔓蔓,舒卷自如;成群的鸥鸭鹞雁,在水面自在嬉戏;生命之歌,在浩淼辽阔的湖面弹奏,旷远而幽眇….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这个湿地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适宜的________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优越的生存条件.
(3)陶渊明描述的鲂鲤和水鸥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 ,而芦苇和水草则属于________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 .
(4)油菜收割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
A.生长 B.发育 C.繁殖 D.遗传.3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①是________者,它们和动物都可以促进物质的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________.
35.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
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单细胞藻类、水草。
其中小鱼、藻类和水草都是活的。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________的环境中。
(2)生态球中的生物能生存的原因是藻类和水草进行________作用,能够为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氧气和能量,而小鱼通过________作用为藻类和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小鱼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泥沙中的________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被植物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