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小论文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
柿子成熟的奥秘
柿子是我们比较喜欢食用的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
很多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
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而且还能预防心脏血管硬化呢,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有一天,住在院桥的乡下亲戚带来了一大袋的自种的本地柿子,黄黄硬硬的,像一块块圆石头。
我问妈妈:“这么硬怎么吃啊?”妈妈回答说:“一般农民为了让柿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伤,延长存放期,增加柿子的食用价值,就会半生半熟就摘下来,放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我不禁感叹:“要这么久啊?”妈妈说:“不过,也有办法让柿子早点成熟的。
”妈妈把方法告诉了我,我立刻动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九个黄柿子和五个成熟的红苹果放在一起,用塑料袋装上,扎紧袋口,作为实验组。
还另外拿了九个黄柿子也用塑料袋密封起来,但是没放苹果,作为对照组。
我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晚上七点),室内气温平均在25 左右。
过了三天,我发现其中有一只柿子碰上去有点软了,拿出来一看,妈妈说:“这只熟了可以吃了。
”为什么其他柿子都没成熟呢?我仔细一看,原来这只柿子的皮受到了一些损伤。
又过了四天,实验组里的大部分柿子如火一样鲜红,摸起软软的,吃一口,啊,真甜!如同蜂蜜一样,而没苹果的那袋才软了一些,颜色还是黄黄的好象营养不良似的,
身子硬硬的,更别提吃了,嘴里的涩味还很重啊。
不过可以当皮球玩,嘻嘻。
柿子和许多果子一样:生果子又硬、又涩,熟果子却又甜、又软。
这是因为在果子成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生果子挺硬,是因为它含有许多果胶,这些果胶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象石头似的整天绷着脸,怪不得生果实的组织硬而且脆。
但是,在成熟的过程中,这些果胶都逐渐转变为能溶于水。
于是,果子也随之变软了。
象柿子、杏子、香蕉、桃子,都有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由硬变软。
再说涩,涩主要是因为果子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物质(鞣酸),这种物质有很强的收敛性,使你的舌头感到涩涩麻麻的,那可不好吃,而且对健康也不利。
成熟以后的柿子所含的单宁酸是不溶淤水的,吃起来就不再有涩味了。
同时鞣酸被氧化了,转化为糖份,也就不涩了,这时我们都很爱吃。
那么为什么苹果会加快柿子的成熟?因为水果也会呼吸的。
苹果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气体——柿子的催熟剂,促使柿子成熟。
我从网上查看了很多资料,原来这一切都是乙烯在搞怪。
你们一定想问乙烯是什么东西吧?我告诉你,它是一种调节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植物激素,在所有的植物组织都会自行散发的挥发性气体,极微量的浓度就会影响植物的生理变化。
只是随着器官的发育阶段不同,其含量有些差异。
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知道将点燃的香柱放入盛装香蕉的容器,因为香柱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乙烯,这样就可以促进香蕉的成熟。
后来经科学家研究证实,空气中乙烯的浓度只要大于千万分之一,就有催熟的功效。
而放入
少量成熟的苹果以后,苹果和柿子被摘下来以后依然能不断呼吸,继续成熟。
而世界级的乙烯制造者——苹果能更多地制造乙烯,因此更快地促进了柿子的成熟。
塑料袋的作用也功不可没,一方面可以促使产生的乙烯不断增多,保持了一定的浓度;另一方面密封的空间可以让里面的水果不能正常呼吸(缺养),从而由此就分解了果实里的一部分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部分酒精,这种变化就会促使可溶性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所以成熟后的柿子就香甜可口了。
而受伤的柿子更容易自身呼吸,促进成熟,这也是以前经常用的在生柿子上插入牙签似的小木条,来加快成熟的落后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果不想水果成熟得太快的话,就不要水果混装和塑料袋密封。
我外公家曾经收到过水果篮,当时收到十分高兴,可放了几天拆开一看,大部分的水果都太成熟烂了心,这就是几种水果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记得拿到后扯掉外面封着的塑料纸,透透气,使得可以较长的时间吃到新鲜的水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乙烯能给有活性的水果带来早日的成熟,当买来的柿子很涩或香蕉很青的话,可以把它们和苹果放在一起,让它们加快成熟。
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存放水果,能常吃到新鲜的水果。
但如果时间放太长烂了可不好,所以如果要用快速成熟法的话,一定要注意时间哦!
(4利用再生技术促进番茄增收
番茄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和调味品,营养丰富,品种繁多,并且由单纯的蔬菜型向观赏蔬菜型过渡,很受人们青睐。
但由于其生长期较长,结果期较集中,影响了经济效益。
2002年我发现家种的番茄根部折断后又能重新萌发新芽并结果,我猜想利用番茄的再生能力,能否使番茄收获后再生二、三茬。
在2003、2004两年中,我利用四个番茄品种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两年的实验证明,番茄可以一种三收,避开了上市高峰,避免了重新栽植的费时费工,经济效益将成倍提高。
实验目的:
探索番茄增产新途径,缩短番茄收获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实验过程:
第一生长期的管理:
1温室育苗:番茄一般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育苗,当苗长到15cm以后,多炼苗以保证成活率和防止苗期旺长。
2大田移栽:每平方米施复合肥0.2——0.3kg或适量施用农家肥,土地深翻耙平,盖膜提温。
4月中旬左右按行距50cm株距35cm定植,同时覆盖高35cm宽45cm小拱膜保温。
3田间管理:6月初进入盛花期,去膜通风,及时浇水、锄草、虫害较多适时喷药除虫,及时疏果以证果品质量。
4收获上市:7—8月份进入丰产期,此期上市量很大,经济效益较低,可利用疏果以降低产量,延长收获期,也为第二、第三收获期的高产奠定基础。
第二生长期的管理:
番茄分生能力很强,平日管理应打掉侧芽,而当盛果后,植株偏高,须重新培育健壮侧枝,才能返老还童再生二茬。
1整枝清园:番茄生长至7—8月份结果高峰过后,在其基部留1—2个健壮的分生侧枝,然后将上部距侧枝5——10cm以上剪掉,同时喷洒“多菌灵”整园消毒。
未熟番茄于通风处丛放,一般15天成熟。
2追肥浇水:整枝后立即追肥,以每株施尿素0.1kg或复合肥0.15kg为宜,视墒情及时浇水,以不干地表为宜。
4田间管理:及时浇水排涝、中耕锄草,每隔三天检查枝条,打掉分生小枝,座果太多时及时疏果,视虫害适量用药,收获前期适量使用“乙烯利”催熟,以保证同期成熟。
5适时收获:一般9——10月进入收获期,正值市场淡季,经济效益很高。
第三生长期的管理:
第二收获期的后期由于气温较低,番茄座果多而小,植株老化,为了恢复生产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疏剪枝条:将过密、老化枝条剪除,保留生长旺盛枝条。
2盖膜提温:按高1米宽2米比例覆盖大棚无滴膜,迎风处竖好风障。
晚上盖草帘保温,保证棚内气温不低于10℃,白天去帘提温。
3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疏果,盖膜一星期后喷施“虱蚜净”一次,由于此期气温较低,授粉虫又进入越冬期,应局部喷施适量的“2,4—D”。
4及时收获:1月初进入生产高峰期,果实成熟前1——2天收获,果实保温不低于5℃,避免碰磕。
实验结果:
番茄一年一收,生长期长达6个月,重新栽植一年最多二茬费事费力。
而一种三收,即避开了上市高峰,又增加了产量,省事省工,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值得推广。
注意问题:1.番茄再生宜采用早熟品种;2.整枝一般宜在晴天进行,并适当包扎伤口,以利于伤口愈合;3.及时疏果、催熟,集中收获,为第二、三茬番茄丰产提供时间;4.收获前一星期禁止施用农药。
别把垃圾当玩具
听说大舅家的表哥病了,星期六我去看望他。
可刚一进门,我就惊呆了。
只见表哥安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右手肿得有砖头那么厚……
“哥,你的手?”我心疼地问。
“注射器扎的。
”心直口快的舅妈抢着回答。
原来,上星期二,表哥写完作业,和几个小伙伴到街上玩。
其中一个男孩儿,不知从哪里拣来一个注射器针头,大家围过去,你摸摸,我碰碰,突然,一不小心,针头扎到了表哥的右手背上。
当时,大家都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表哥的手背就肿了起来。
家里人忙带他去医院检查。
可是,大小医院都查遍了,就是没结
果。
现在,舅舅每天都要带他去医院,边做理疗,边检查。
医生们都肯定,表哥的手是因为那只注射器扎伤后引起的感染。
听了舅妈的述说,我真是心惊胆颤。
因为我经常看到有的同学拿着注射器玩儿,有的人用输液管编制玩具,还有的同学家里盛香油用的瓶子看起来很像是输液瓶……现在想来,这些东西不都是非常危险的吗?表哥一时贪玩儿,对身体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平谷区赵家务小学梁婷
斑竹说两句:孩子们,梁婷同学的担心太重要啦!你知道吗?在医疗单位,被各种各样的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管、输液瓶……都属于“医用垃圾”,集中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
“其乐融融”交流器
2058年,我已经是一位大发明家。
由我发明的“其乐融融”人与动物交流器已经闻名世界,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乐融融”人与动物交流器是一个球状物体,上面布满花纹,有蓝、黄、红、绿四种颜色。
你可不要小看这四种颜色,它们的作用可大啦!
蓝色:完成语言的转换。
它可以把动物发出的声音转化为人类的语言。
如果你是中国人,交流器就会传出汉语;如果你是美国人,交流器就会传出英语。
同时,还可以让动物听懂人的语言。
黄色:如果动物受到偷猎者的侵袭,黄色花纹就会发出警报,然后,交流器与卫星感应器接通,会把具体的情况和位置显示在动物保护中心的大屏幕上,马上就有人去抓捕偷猎者。
完成这一过程,只需要两分钟。
既保护了动物,又抓到了偷猎者。
红色:冬天,一些弱小的动物因为找不到食物被冻死、饿死或生病,红色花纹对动物的求救声做出反应,救助人员根据交流器的提示赶到指定地点,挽救动物们的生命。
绿色:动物的感应能力比人类灵敏许多。
当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动物们会发出尖叫,绿色花纹马上会亮起来,交流器及时通知人类,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在“其乐融融”牌人与动物交流器的作用下,那时的地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和动物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家园了。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想拥有一台神奇的“其乐融融”牌人与动物交流器吧!快来预定吧!我会给你优惠的。
我找到规律啦
"怎么就算不出来呢?急死我了。
" 我面对着眼前的找规律题:"
3、4、6、8、9、12……?"真是不知所措。
我绞尽了脑汁找呀,算呀,有一点思路了……不对!牛头不对马嘴呀!我静静地靠着桌子,琢磨着老师说过的话:"解数学题要耐心,不能总往一个方向去思考。
"我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仔细观察这些数
字,拿起笔把数字分成两组:将3、6、9作为一组;4、8、12作为第二组。
嗨!原来这么简单,第一组把3扩大一倍,两倍,三倍……第二组把4扩大一倍,两倍,三倍……我找到规律啦!按这样排列,3,6,9之后应该是12!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好像有只小鹿在心中欢快地奔跑着……
我找到规律啦!是老师的话及时提醒了我,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问号期待着我去解开,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把更多的问号换成感叹
号!
万变不离"1"
日本有一位叫做"角谷"的小朋友,从小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习中,他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任意一个自然数,如果是偶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是奇数就乘以3再加1,把每一个所得的数照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经过若干次这样的计算后,不管开始是哪个自
然数,最后得到的结果总是"1"。
例如:最初确定的自然数是20,可得20÷2=10→10÷2=5→5×3+1=16→16÷2=8→8÷2=4→4÷2=2→
2÷2=1
再比如:15×3+1=46→46÷2=23→23×3+1=70→70÷2=35→35×3+1=106→106÷2=53→53×3+1=160→160÷2=80→80÷2=40→40÷
2=20→……→=1。
这是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人们称它为"角谷猜想",至今还没有谁能证明它。
要想解开这个数学之谜,需要多多努力,说不定解开它的就
是你哦!
冷冻青豆会“咬人”
妈妈从超市买回一包速冻青豆,把它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过了几天,妈妈准备把青豆炒了吃,要我把它从冰箱里拿出来。
我取出青豆包,剪了个口子,倒出一碗。
我用刚洗过的右手抓了一把青豆,没想到它们竟会“咬人”!我感到手上一阵钻心的刺痛。
当我赶快缩回手时,只见手指上粘了不少青豆,我用左手去剥,没想到左手的指头也被豆子粘牢了,而且在粘住的地方发出一阵阵疼痛。
爸爸闻声赶来,让我快把手浸在水里。
奇怪,粘在手上的青豆马上都脱落下来,痛楚也明显减轻了。
我问爸爸青豆为什么会“咬人”。
爸爸先让我读出冰箱显示的冷冻室温度:一18℃,这也就是青豆的温度。
爸爸解释说:“你的手是湿的,摸到这么冷的青豆,皮肤上的水分热量马上被青豆吸收,结成了一层坚冰,所以青豆牢牢地粘在你的皮肤上。
如果硬剥硬拉的话,就会把皮肤撕下来。
让你把手浸在水里,是因为青豆虽然非常冷,但毕竟质量很小,只要遇到足够的水,就能让它们迅速升高温度,结的冰也马上融化了。
”
那么青豆为什么“咬”得我这么痛呢?爸爸说:“冷冻青豆正在通过你的皮肤大量吸收热量,所以与青豆接触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被冻伤了,当然会很痛的。
”他又说,幸好我摸的是-18℃的小小青豆,要是摸一根
同样温度的铁棍,手就会严重冻伤——在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这种事故常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