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红领工程”破解非公企业发展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红领工程”破解非公企业发展难题作者:黄今花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9期
黄今花
近年来,延吉市委结合实际,创新实施以党建促非公企业发展、以“红领队伍、红领培养、红领关爱”为主要内容的“红领工程”,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队伍“人才难选、素质不高、动力不足”等难题,全面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一、实施“红领队伍”工程,全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务干部“人才难选”问题
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
按照“党性强、善协调、会管理、有能力”的标准,采取
企业内部选、派出组建带、联合起来管等方式,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
非公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模式,全市302 个非公企业党
组织中,党员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比例为55.9%,切实提高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力、战
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参与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派驻党支部活动。
根据全州活动方案部署要求,从市直
机关党建负责人、党办主任和后备干部中精选300 名党员,组成100 个党支部并派驻到500
家非公企业,缓解了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流动性大、力量薄弱的问题,为健全党组织规章制度、
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和规范化发展党员等提供帮助。
目前,派驻党支部共发展党员114 名,帮
助组建企业独立党组织16 个,切实推动了企业党建工作开展。
三是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优秀机关干部下派活动,从市直机关党务工作者
中精选39 名党员干部,派驻到39 家重点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在协助解决非公企业发展难题中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
以建立党建工作办公室为契机,在全市镇、街和社区共确定88 名专职非公党务工作者,进一步扩大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
二、实施“红领培养”工程,全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队伍“素质不高”问题
一是规范党建工作职责。
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
和党员职责任务,将党员服务、组织活动等内容进行量化细化,形成党务工作服务日记和台账,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
二是搭建党建交流平台。
协调市直部门组织非公企业主、“红领人”及相关职能负责人,
定期参加“红领沙龙”活动,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切实提升“带头人”能力素质。
在全市
6 个街道试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联合会议制度,以定期会议形式研究本季度非公党建重点任务,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活动走向深入。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工作。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专题辅导、参观交流、集中研讨
等方式,加大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能力素质。
组织100 余名企业党组织书记参
加全市电子商务培训,提高抓经济能力,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积极探索“微
党建”教学建设,立足市非公党建网,定期播送非公企业党建典型事迹、非公企业党建方针政
策和党建基础知识,使网络党建活动成为各非公党建办、非公企业信息交流的窗口,资讯传播
的载体和经验分享的平台。
四是推行承诺示范服务。
以全市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城”活动为契机,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承诺示范服务活动,共填写服务承诺书2300 余份,评选设置非公企业党员服务示范岗位共计68 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26 次,有效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员服务水平。
三、实施“红领关爱”工程,全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工作“动力不足”问题
一是提高党务干部待遇。
为担任党组织书记职务1 年以上,且所在党组织成立1 年以上的258 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每月发放200—300 元的“红领卡”党务津贴。
2013 年以来,已累计发放“红领卡”党务津贴180 余万元。
二是给予党建经费支持。
自2015 年开始,市财政每年专项列支非公党建经费30 余万元,确保每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每年党建经费达到1000 元,有效夯实非公企业党建经费保障,切实激发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是优化党员活动环境。
为满足非公企业党员活动需求,市委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在社区或较大的非公企业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基地,共计81 个,同时,一并将原有的3 个小微企业党群服务中心、2 个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和1 个非公企业党建培训中心打造成党员活动、党群议事、教育学习和文化娱乐的综合中心。
目前已开展各类非公党建活动100 余场,有效改善了非公企业党员活动环境,提升了党员服务效能。
四是积极开展帮扶关爱。
市委开展“领导干部包保活动”,全市84 个市直机关与97 家非公企业进行对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非公企业调研100 余次,共解决企业发展与党建实际问题700 余件,提供各类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80 余万元。
■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