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乡风文明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乡村文化产业
一、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农业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低, 2018 年 GDP 占 比 只 有 7 . 2 % 。 乡 村 人 口 持 续 大 规模向城市流动,乡村空心化日趋严重,原 来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迅速瓦解,乡村居民
关系因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逐渐疏离。如何在 新形势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精神 生活、形成新的乡村精神文明体系,凝聚新 的价值共识,改善乡村文化、物质生活,已 经成为实现乡村社会善治的重要环节。党的 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
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田琳琳 李 坤*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乡风文明建设 加强,乡贤治理效果初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文 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主体 地位弱化普遍存在,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效能不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质量较低,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紧缺。建议以满足乡村群众公共文化需 求为目的,提高相关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 化;营造良好环境,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加强乡村文化建 设人才队伍建设。
* 田琳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 究所。本文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所“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成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5
出 共 建 共 享 共 治 精 神 , 在 培 育 乡 村 新 风 尚 、 基本建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2017年底全
调节邻里纠纷和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 国已建成34万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
3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面全面协调发展。
方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随机建设
四是突出新乡贤的带头作用。新时期的 到标准化、均等化、专业一切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
优秀人士。新乡贤群体赓续乡绅自治传统,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
又突破古代强调出自本地的地缘性局限,突 构成,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中国已
文艺队和文艺协会,组织具有文艺特长的村 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初步
民开展弘扬正能量和新风尚的文化活动,促 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明确
进形成村里的文化氛围,抵制吸毒赌博等不 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容、种类的
良风气。
“底线标准”以及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2015
三 是 突 出 道 德 风 貌 塑 造 。以 营 造 文 明 和 年、2017年我国先后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
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五个方面的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 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这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 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步发展。只有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推进农村社会治 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教育建设等,才能真正达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 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总要求。
以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 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中央顶层政策
统农耕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 设计为引领,着力构建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
和社会正气,经多年努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 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备、基层全覆盖
点领域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文化惠民体系也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根据中央文明办提 日渐完善。以此为基础,经济发达地区正在
出的“十三五”期间全国50%以上的村镇达到 探索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更丰富、更快
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中国大部分 捷、更人性化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风文明创建评议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
动。以四川为例,截至2018年底,全省约60% 中共中央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
的村建成了省级“四好村”。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的 意 见 》《“ 十 三 五 ” 推 进 基
二 是 突 出 文 化 熏 陶 。 依 托 村 级 综 合 性 文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文化
化服务中心、文化祠堂、村史馆等组建各种 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乡村振兴
2020年第1期(总第45期)
方面——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挥积极作用,成为新时期乡村治理的重要主
体系建设和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正在推动乡 体,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繁荣做出了积极
村文化从精神、社会和物质三个生活层面全 贡献。例如,广东省丰顺县80%以上的社会投
方位升级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设了乡文化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宗祠文化 场所、农民文化公园等大批优质文化设施,为 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空间。
资来自新乡贤,重庆市永川区的乡贤评理堂
化解了大量乡邻矛盾等。
(一)乡风文明建设逐步加强,乡贤
治理效果初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
建设先进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
成部分和关键举措,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思想 城乡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障和伦理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 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
谐农村新风尚为目标,引导培育一批“乡风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次以立法形式
文明示范村”,通过乡风文明活动,比如北京 对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事业进行全
市北大化村的“家风重塑”活动等,引导村 方位规划,将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
风民风、生活居住环境、文化道德建设等方 需求的行政性维护方式转变为依法维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