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心得、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心得、教学反思《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提到:道德源自生活,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都不是凭空构建出来的,而是基于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生长出来的。
生活是道德成长的基础,也是道德赖以存在的根基。
生活是生命的活动形态,是儿童自己的生活,是他们所能够经历着的、认识到的、体验到的,实践中的生活。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不只做教材的实施者,要在教材的引领下和教材一起走进孩子的生活。
这样课堂才是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生动的,有灵魂的。
这节课的主题是《生活离不开规则》,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首先我通过听故事和游戏,让学生能说出规则是什么,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其次通过玩游戏、图片和看视频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的规则,增强遵守规则的意识。
最后,再通过读儿歌、做连线题,让学生了解生活处处有规则,正确认识规则的作用。
希望由环环相扣的活动,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规则,理解规则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并学会遵守规则。
这一课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课本中各种事情、图片等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生活中遵守规则或者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我们可以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
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分辨什么是对错,但是对于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自觉遵守规则两个方面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游戏来导入,层层递进,也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由游戏中的规则链接到带领学生去发现学校和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规则。
书中插图及阅读角的例子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讲清楚,我也带着学生结合阅读角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因不守规则而带来严重后果的事例?让学生链接自己身边的真实例子,这样让本节课的讲述内容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以此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设置的活动情境要从学生生活角度去考虑,模拟、联系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提供生活化情境,走进儿童内心。
学生才会在合作的同伴交流中,体会规则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冲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主动的思考和积极的改进,与其让学生去重复规则的教条,不如让规则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体会有规则的情况下的快乐,真正体会到违反规则后,内心的情感与感受。
这一节课拉近了我跟学生之间的距离,今后在跟学生相处中,用学生喜欢的言行去影响她们,不要吝啬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
孩子的心其实是敏感的,你对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她们
会看在眼里,也会记在某个地方,只要我们好好地引导,就会挖出蜜来。
对一名教育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教育的情怀。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我们的真心为孩子守护一方净土,道德与法治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且教且学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