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U诊断膀胱憩室并结石1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U诊断膀胱憩室并结石1例
发表时间:2012-07-23T09:48:36.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学锋段志珍杨俊涛[导读] 总之CTU对膀胱憩室的诊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张学锋段志珍杨俊涛(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 671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199-02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73岁,患者于二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血尿,无尿频、尿急,无腰痛及发热等症状,为系统治疗入院就诊。

查体下腹轻压痛,前列腺肥大,肾区无叩痛,输尿管点无压痛。

行尿常规检查示:WBC(UF):44.3/ul,隐血:+++,尿蛋白:++。

超声示:膀胱充盈,膀胱左后壁可见一大小约27mm×36mm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无回声区内可见一大小约16mm强回声光团声影,膀胱内可见两枚强回声光团声影,其中较大的约10mm×11mm。

前列腺大小约53mm×61mm×60.2mm,包膜欠光滑,内部回声欠均匀。

超声意见:1、膀胱憩室并结石声像;2、前列腺肥大声像。

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容量200ml-400ml,残余尿100ml,膀胱内可见两枚直径约10mm的结石,前列腺增生,以左叶及中叶增生为主,前列腺增生致尿道变形,膀胱内大量小梁小室形成,左侧壁可见大憩室,膀胱内少量絮状凝血块,双侧输尿管开口正常。

膀胱镜诊断:前列腺增生并膀胱憩室及膀胱结石。

CTU示:膀胱左侧壁可见一向外的囊性突起,平扫其内呈水样密度,壁尚光滑,壁未见明显增厚,其大小约29.2mm×38.9mm×25mm,内可见两枚致密影,其中较大的约19mm×10mm×12mm,另外膀胱内可见两枚致密影,其中较大的约10mm×11mm×9mm,平扫膀胱及憩室内可见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后未见强化征象,增强后延迟8分钟扫描,可见膀胱左侧外突之囊状影可见造影剂填充,其内致密结石影密度高于造影剂,膀胱及憩室内可见絮状造影剂充缺影。

前列腺增大,其边缘清楚,密度尚均匀,大小约62.7mm×54.2mm×6mm,增强后强化尚均匀。

CTU诊断:1、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憩室及膀胱和憩室内多发结石;2、膀胱及膀胱憩室内出血并小血块形成。

(图1-6)。

患者各项检查后行硬膜外麻醉下TURP-PKSP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膀胱镜碎石取石术,术中膀胱内两枚结石夹碎冲出。

手术病理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憩室及膀胱结石。

二、讨论
1、憩室的发病原因:如尿道狭窄、后尿道瓣膜、膀胱颈挛缩及前列腺增生症等,上述等梗阻都可促进憩室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前列腺增生症为继发性憩室的主要因素,但是一些憩室病例中可以没有梗阻存在,因此膀胱憩室的形成亦与膀胱肌纤维先天性排列异常有关。

2、憩室的影像诊断:真性膀胱憩室的憩室缘明显,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口小,底深,憩室的壁缺乏肌纤维、憩室内可并发感染、结石,甚至肿瘤。

假性憩室常见于膀胱慢性梗阻者,常多而小,憩室境界不明显,呈半圆形和稍宽之裂隙状、憩室底浅。

CTU对膀胱憩室的诊断价值:(1)、少数情况下凭CT平扫难以与其他盆腔囊性包块鉴别,CTU增强延迟扫描可以动态观察膀胱与憩室内造影剂逐步填充,最终密度一致,从而与以下盆腔囊性包块相鉴别,如卵巢囊肿,包裹性积液、精囊腺囊肿、尿道憩室、重复膀胱等;(2)、CTU可以任意角度观察憩室的腔内情况、囊壁情况及开口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囊壁上的肿瘤病变及囊内结石,有助于与假性憩室的鉴别;(3)、CTU有利于输尿管开口于憩室壁的特殊病例与输尿管下段囊肿的鉴别诊断。

本例患者74岁,属于好发年龄,患有前列腺增生症,CTU直接显示憩室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憩室的开口,图像直观,为膀胱向外的囊性突起,其内呈水样密度,壁光滑,与膀胱相通,具有真性憩室常为单发并限局性外突明显的特征,膀胱及膀胱憩室内可见多发结石及少量血块,CTU诊断与膀胱镜检查、临床手术及病理诊断相符,本例CTU 对憩室壁的观察、憩室内结石及出血情况较膀胱镜更清楚。

总之CTU对膀胱憩室的诊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健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2]吴恩惠,等主编.《医学影像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