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质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质检八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教育事业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1四川高三“联测促改〞活动试题,29)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由此可见,他( )
,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可知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故B项错误;孙中山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但材料中无法表达孙中山要废除资产阶级剥削,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2.1925年5月25日,上海?民国日报?报道:“国民党自改组以来……国民了解了国民党的内容,因
而挺身参加者,据现知概数,已达百万以上。

〞材料说明( )
,故A项错误;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国
民党召开一大进展改组,根据材料“国民了解了国民党的内容〞可以得出新三民主义得到人民的支持,故B项正确;C项的三民主义指的是旧三民主义,故错误;1925年马克思主义还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3.“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
,故A项错误;材料考察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开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人并非都是资产阶级,并不会
关注纲领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改进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

4.以下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设计的四种国旗样式,其中最能反映社会革命要求的是( )
,而蓝白井字旗上的“井〞字象征田地,故B项正确。

A项反映的是民族革命的要求,C、D两项反映了政治革命的要求,均排除。

5.(2021湖南怀化期末,14)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
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开展
战略。

对“完全不同的开展战略〞的正确理解是( )
,故A项正确;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是把
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未完全抛弃苏联的开展模式,故B项错误;中共八
大后,先后进展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可知未实现可持续开展,故C项错误;1958年八届
二中会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立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6.(2021河北邢台月考,30)从1949年到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间,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大的提髙。

这是由于人们误把“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从这个角度看,邓
小平理论着眼于( )
A.“怎样建立中国共产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
D.“怎样管好中国共产党〞
,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根据
题干信息可以得出邓小平理论着眼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均排除。

7.(2021河南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16)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
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方案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那么、供求关系来调节〞。


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
,反映了已经开场酝酿市场经济的
开展思路,故A项正确;材料中邓小平对市场经济只是初步酝酿,还未深入到市场经济的本质,故B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没有反映出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错误。

8.(2021湖北黄冈质检,13)1956年,毛泽东幽默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
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毛泽东
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
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提出原子弹的理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他技术,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垄断原子弹,根
据材料“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故C 项正确;“社会主义
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国际因素〞,故D项错误。

9.(2021天津河北一模,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
根底。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
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
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年中央开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项是1964年,故错误;B项是从1999年开场的,故
正确;C项是“文化大革命〞之前,故错误;D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的招生制度,故错误。

10.(2021广东佛山期末,20)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
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
国学术界的半边天。

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世纪80年代〞从时空上看无法完全摆脱“左〞倾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中“?汉译世界
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丛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只能表达学术界的情况,不能反映其
他领域,无法说明学术界的主流思想,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中这些书籍反映了“双百〞方针推动
了文化事业繁荣,故C项正确。

11.(2021河南周口期末,22)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
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

这一政策()
世纪60年代中国调整对西方国家的关系,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确立英语为第一
外语〞,这一政策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A项正确;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是这一调整的原
因,B项颠倒因果关系,故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这一政策对经济开展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
法推断这一政策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的影响,故D项错误。

12.(2021江苏南京学情调研,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
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开展,为广阔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的时机。

该时期我国( )
1965年,故A项错误;根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公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开展,为广阔人民群
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时机〞可知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21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33)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科教事业的开展息息相关。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恢复高考其实质是重新以知识取向来标准和引导社会,确立了整个社会开展的价值导向和
知识在国家中的地位。

高考用知识取向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准,知识就是生产力,开启了
以知识作为社会开展核心动力的现代化进程。

重新肯定知识的价值,恢复知识的尊严,从政治上突
破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阻碍,从这点上说,恢复高考就具有了拨乱反正的意义。

——摘编自张万余?恢复高考: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新起点?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马克思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
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重要组成,对于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特点有以下两个可供讨论:①现实性,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②指
导型,它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

——摘编自尹虹?从近代重大
科技创造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恢复高考的时间并说明其成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新起点〞
的理由。

(10分)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于哪一特点?请联系所学进展解读。

(15分)
时间:1977年。

理由: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和公平的价值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利于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以知
识作为社会开展核心动力的现代化进程。

(2)观点一:侧重于现实性这一特点。

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中外形势开展的鲜明特点。

世界形势: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生产力的开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空前加强。

中国形势: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但综合国力与世界兴旺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科技已成为建
立中国强大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观点二:侧重于指导性这一特点。

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立的深化;是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开展中的重
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根底;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重要组成,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
思想写进党章。

14.(2021天星金考卷三,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
命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图1)和2021年中国香港导演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3D)剧照(图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信息并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信息:图1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拍摄的革命“样板戏〞,图2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传
统题材电影融入新技术,我国电影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遭到践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使得电影艺术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文化的多元开展。

科学技术进步,国产电影引进先进影视拍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