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旋律》的语言教学尝试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夏天的旋律》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夏天的旋律》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夏天的旋律》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阅读本文简单了解夏季各节气的物象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活。

2.学习本文运用小标题的结构特点。

3.学习本文诗化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二)一边看书边听读课文,并体会:“夏天的旋律”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三)抓住小标题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和写作结构。

(四)美读课文。

了解夏季各节气的物象特点,天气特点等1.一个学生配乐朗读“立夏”部分,其他学生看大屏幕的图片。

形象体会“立夏”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和天气特点。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一节气物象特点,天气特点和立夏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3.几个学生配乐朗读其他部分,其他学生看大屏幕的图片。

进一步形象体会其他五个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天气特点、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4.学生分组讨论其他五个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天气特点、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并完成各表。

5.教师小结。

学生做笔记。

(五)品读课文,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1.你最喜欢或最欣赏哪一句或哪一段语言?并说说你最喜欢或最欣赏的理由.2.你在阅读中有哪些疑惑?请写出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2.教师指导:品味散文美词佳句的方法指导。

①学会品读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②学会体会短语所创设的美.②学会体会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丰富的含义③学会体会作者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的方法.④体会长短句式相间,文章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六)个性化朗读课文,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的碰撞。

心的交流。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外星人》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较长科幻小说的能力,并从课内的有限阅读走向课外的无限阅读。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 激发学生想象力,尝试创作科幻作品。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精彩夏天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精彩夏天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精彩夏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夏天的旋律》,详细内容包括:《夏天的旋律》歌曲欣赏、夏天主题乐器体验、夏日场景音乐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夏天的氛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2. 学习《夏天的旋律》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 通过夏天主题乐器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夏天主题乐器体验和夏日场景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夏天的旋律》歌曲欣赏和学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夏天主题乐器(如沙锤、摇铃等)、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谈论夏天,引导幼儿回忆夏天的场景,如:游泳、吃冰淇淋、夏日傍晚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夏天的旋律》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请幼儿跟随音乐哼唱,感受夏天的氛围。

3. 夏天主题乐器体验(15分钟)教师展示夏天主题乐器,如沙锤、摇铃等,邀请幼儿上台体验。

引导幼儿用乐器为《夏天的旋律》伴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夏日场景音乐创作,每组选一个夏日场景,用乐器和声音创作音乐,表达出夏天的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夏天的旋律》歌词;2. 夏天主题乐器图片;3. 幼儿音乐创作成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

作业要求:1. 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歌词;2. 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3. 下节课分享作品。

答案示例:《夏天的歌》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音乐创作,增进亲子关系;(2)组织夏日音乐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3)开展夏日主题绘画活动,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夏天的喜爱。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4).doc

《夏天的旋律》知识目标: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芒种”一节,我们深深感受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收获场景,下面我们一起随作者了解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人们的悠闲与幻想。

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关于夏至的景物(动植物)三、通过这些景物体会夏至的特点四、品读:赏析你最喜欢的章节,画出欣赏的句子,并说出欣赏的理由。

(从词性、句式、修辞、感情色彩、词义等方面赏析) ①学会品读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②学会体会短语所创设的美.③学会体会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丰富的含义.④学会体会作者灵活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的方法.⑤体会长短句式相间,文章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附录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

容光焕发:脸上表情光彩四射 童年的脚印里贮zh ù满了流连..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附录2景物(动植物)大蒲扇、大芭蕉、蜕壳而出的蝉、女贞花开、芙蓉花开、合唱的蝈蝈、鼓噪的青蛙附录31、大蒲扇和大芭蕉呼哧一扇,夜空里长满了星座和故事。

隐去了人的活动,突出表述的重点,实语意鲜明,情趣盎然。

“夏至”来临,在乘凉的人群中,大蒲扇和大芭蕉会不停地扇,人们还会对着星空辨认星座,讲述那动人的神话故事。

2、雨后,被打湿的蛙鼓变得脆亮起来。

田野的风,飘来阵阵瓜香,飘来三两声看瓜人的民间小调。

以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特点的景物,烘托出夏的动人的意境。

附录4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

拟人手法2、北半球的人,一手送走一年中最长的一个白昼,一手迎来一年中最短的一个夜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夏天的旋律教案 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 夏天的旋律教案 鄂教版

夏天的旋律教学目的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夏天六个节气的不同特点。

2. 体会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象来突出季节特点的写法。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和形象化的表达。

2. 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散文美。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暑假生活是异彩纷呈的,作者罗兰女士说她最喜欢暑假,因为它丰富、鲜明。

不同的人对暑假的印象是不同的。

但对于刚刚过去的2004这个暑假,这个夏天,我相信大家的感受是相同的,这是一个激情如火的夏天,赛场的呐喊和看台上沸腾的热血构成了这个夏天的主旋律,青春的色彩因奥运会发出动感的绚丽。

今天,我们就随着杨德祥一起感受夏天的旋律吧。

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准确认读,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柳絮蔷薇栀子花豇豆酣畅淋漓苋菜艾蒿媲美跌宕姗姗来迟2.课题解说:本文取题为“夏天的旋律”很明显是把夏天比作一首乐曲在看。

一个丰富多彩的夏天,一个拥有众多节气的夏天,在作者笔下就犹如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每一部分都是值得回味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有魅力的。

作者如数家珍一般描绘着夏天整个季节的每一点变化,再现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充满热力的画面。

3.“逐题”分析:本文抓住夏天的六个节气,以此为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层次清晰描绘了夏的全貌。

“立夏”,夏天来临的正式宣誓,它标志着夏天来了。

作者在描写这一节气时自然扣住了春夏之交、夏天来临这一标志性特点,通过写变圆的青梅,变香的大麦,变红的草莓,出水的菱盘、荷叶,尺把长的豆藤、瓜藤,散发清香的槐树花、樟树花、野蔷薇,突出夏的迅速、快捷、热烈、鲜美等特点,更突出了夏的形形色色的绿。

“小满”,意为小麦的穗儿渐渐饱满。

但饱满的岂只小麦?于是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满”,如饱满的麦穗、豆菜子和豌豆荚,马尾松的新针和竹林的新叶,占满湖畔江滩的新菖蒲、新茭白、新芦苇,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结茧的老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夏天的旋律》教案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夏天的旋律》教案鄂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夏天的旋律》教案鄂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夏天的旋律》教案鄂教版夏天的旋律设计指导思想1.初中学习散文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表达情感的技巧和能力。

2.教材特点:本册书安排了11篇散文,说明散文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散文是学生积累词汇、陶冶情操的良好素材,是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的有效模板。

3.学情特点:通过上学期对散文的初步感知和前面几篇散文的学习,学生对散文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基本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以整合、概括其中心内容及写作特点。

在语言积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七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对于大自然中的众多物象还不了解,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更是陌生。

4.平中语慧教学思想:让充满智慧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让高效美感的结构改变教学的思路。

(1)我即语文(2)以案说法(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用心爱心专心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导入语)前面我们刚刚伴随着林斤澜的春风,和朱自清先生一起深深陶醉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今天我们又将和著名作家杨德祥一起走进火热的夏天,高唱《夏天的旋律》,歌唱美丽的大自然,歌唱美好的生活图景,感悟人生永恒的真谛。

(出示标题)在同学们的眼里,夏天又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换句话说,夏天有什么代表性的景物和人的活动呢?说到夏天,可以说是个非常非常美好的季节。

夏的夜晚,在梧桐树下,驰骋着梦想,许许多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天的生活和自然现象,感受夏天的美好。

2. 通过音乐、诗歌、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夏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夏天的日常生活:游泳、野餐、吃冰淇淋等。

2. 夏天的自然现象:太阳、高温、雷雨、台风等。

3. 夏天的诗歌、故事、歌曲等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夏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夏天的美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夏天经历。

3. 多元化教学法:运用诗歌、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夏天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夏天的日常生活:介绍夏天的日常生活,如游泳、野餐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夏天经历。

3. 夏天的自然现象:讲解夏天的自然现象,如太阳、高温等,引导学生了解夏天的特点。

4. 文学作品欣赏:欣赏夏天的诗歌、故事、歌曲等,感受夏天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夏天经历,写一篇关于夏天的短文。

2. 选择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学会唱给家人和朋友听。

3. 搜集关于夏天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夏日活动:如夏日野餐、游泳比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夏天的乐趣。

2. 开展夏日绘画比赛: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夏日景象。

3. 制作夏日手工艺品:如折纸扇、编织草帽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分享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下《夏天的旋律》-(三)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下《夏天的旋律》-(三)

夏天的旋律教学目标:1. 阅读本文简单了解夏季各节气的物象特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活。

2. 学习本文运用小标题的结构特点。

3.学习本文诗化的语言, 丰富学生的词汇,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二)一边看书边听读课文, 并体会:“夏天的旋律”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三)抓住小标题快速阅读, 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和写作结构。

1.(四)美读课文。

了解夏季各节气的物象特点, 天气特点等2.一个学生配乐朗读“立夏”部分, 其他学生看大屏幕的图片。

形象体会“立夏”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和天气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一节气物象特点, 天气特点和立夏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4.几个学生配乐朗读其他部分, 其他学生看大屏幕的图片。

进一步形象体会其他五个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天气特点、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5.学生分组讨论其他五个节气中的物象特点、天气特点、在“夏天的旋律”中的地位。

并完成各表。

6.教师小结。

学生做笔记。

1.(五)品读课文, 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你最喜欢或最欣赏哪一句或哪一段语言?并说说你最喜欢或最欣赏的理由.2.你在阅读中有哪些疑惑?请写出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①教师指导: 品味散文美词佳句的方法指导。

②学会品读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②学会体会短语所创设的美.③学会体会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丰富的含义④学会体会作者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的方法.⑤体会长短句式相间,文章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六)个性化朗读课文, 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的碰撞。

心的交流。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每个人都要保护它, 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 神秘地说: “我让大家猜个谜语, 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 “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 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 都要请它来。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夏天的喜爱。

教学重点:1. 感受夏天的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夏天的喜爱。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学课件、夏天的图片等。

教材准备:《夏天的旋律》音乐教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模仿夏天的动作,如游泳、捉知了等,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氛围。

二、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夏天的旋律》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的韵律。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天的印象,如炎热的天气、美丽的海滩等。

3. 分析音乐中的夏天元素,如蝉鸣、波浪声等。

三、音乐学习(10分钟)1. 教学生演唱《夏天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2. 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添加舞蹈动作、改编歌词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如学会了一首歌曲、感受到了夏天的氛围等。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唱的《夏天的旋律》,让学生演唱。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天的喜爱,如喜欢的夏天活动、夏天的事物等。

二、音乐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3. 全体学生共同演唱创作的歌谣,感受夏天的快乐。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夏天的旋律》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舞动。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夏天氛围,如炎热的天气、欢乐的笑声等。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夏天的旋律,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

1.2 适用范围本课程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和夏天有兴趣的人群。

1.3 教学资源教材:《夏天的旋律》音乐专辑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等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歌曲1. 夏日阳光2. 海边散步3. 夏天的风4. 炎炎夏日5. 清凉一夏2.2 歌曲介绍每首歌曲都描绘了夏天的不同场景和情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感受到夏天的氛围。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夏日阳光1. 播放《夏日阳光》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温暖和阳光的明媚。

2. 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3.2 海边散步1. 播放《海边散步》歌曲,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海边漫步的场景。

2. 教授歌曲中的海洋生物和景色,增加学生对海洋的了解。

3.3 夏天的风1. 播放《夏天的风》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微风拂面。

2.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的风向变化,理解歌词含义。

3.4 炎炎夏日1. 播放《炎炎夏日》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炎热。

2. 引导学生了解夏天的防暑降温方法,提高生活技能。

3.5 清凉一夏1. 播放《清凉一夏》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清凉。

2.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的清凉活动,如游泳、吃冰淇淋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唱歌、讨论和互动等。

4.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歌曲和夏天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夏日主题派对组织学生参加夏日主题派对,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5.2 夏日户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夏日户外活动,如游泳、野餐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夏天的乐趣。

5.3 夏日音乐会邀请学生参加夏日音乐会,欣赏不同类型的夏日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6.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夏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夏天的氛围。

《夏天的旋律》课堂实录word资料7页

《夏天的旋律》课堂实录word资料7页

《夏天的旋律》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早自习,大家预习了课文《夏天的旋律》,并交流了相关的诗词、典故和节气知识。

下面,我们先小结一下夏天里六个节气的不同特点。

(板书)立夏:鲜美清香/小满:日趋丰满/芒种:忙收忙种/夏至:夜晚变长,小暑:开始炎热,大暑:最热时期生1:夏至那一天应是昼长夜短才对,老师为什么说“夜晚变长”?师:夏至是一个节气,从这一天开始,夜晚不断变长,白天不断变短。

直到秋分那一天,才昼夜平分。

你的说法很好,说“昼长夜短”更恰当!师:同学们看,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视觉、嗅觉、触觉在谈,和声音联系得并不紧密。

那么你如何理解标题中“旋律”二字的深义?大家可以浏览课文,找一找与声音有关的词句,也许有所启发。

生2:文中写到了滚滚的雷声,青蛙、纺织娘、蟋蟀的叫声,看瓜人的歌声,孩子的嬉笑声,蜜蜂的嗡嗡声,这些都是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旋律。

师:大自然的声音是最美的旋律。

生3:作者不断提及音乐。

如“快把四季歌的第二段唱起来”,“只是主旋律出现前的一个小小的引子。

真正的华彩乐章还在后面!”“《四季歌》中的最高音。

荷叶托着的那枚晶莹,便是它的高音符。

”说明夏天的一草一木就是一个个音符,它们组成了夏天的旋律。

师:作者不忘处处,点题。

生4:我认为,作者把夏天分成六个节气来写。

每一个节气就像是音乐的一章,合起来就是一段美丽的音乐。

师:有创意!生5:夏天的温度不断升高,旋律也渐趋高潮。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旋律这个词,说得非常精彩!《夏天的旋律》语言生动活泼,像跳跃的音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跳读课文,感受语气语调1 以小组为单位,跳读文章,品读自己感受最好的或最深的语段。

(要求:读出语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运用朗读的技巧。

)2 学生交流朗读方案,教师点评。

(要求:可以说整个语段的语气语调的特点,也可以说一句话中的一个或几个词的读法。

)生6:我喜欢15―28自然段。

(读了几句后)师:暂停。

《夏天的旋律》的语言教学尝试 尝试一切的语言

《夏天的旋律》的语言教学尝试 尝试一切的语言

《夏天的旋律》的语言教学尝试尝试一切的语言《夏天的旋律》以夏天的6个节气为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描绘了夏的全貌。

作为一篇知识性、抒情性很强的文章,如果采用平实的表现手法来介绍夏天6个节气的特点,未尝不可。

但作者为了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节气”为出发点,尽情展开联想,将与这些节气有关的物候现象、典型物件、景色特点、历史典故、民俗传说等撷取出来,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让文章联想奇特,内容丰富,思路开阔,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美。

在具体描写中,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作技法,表达生动形象、充满美感。

为了更好地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拆分与整合。

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每组完成一部分美句雅词的搜集与点评工作,活动中一人作记录,一人在交流活动中作主要发言,其余的人可作补充。

下面是我们师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立夏”、“小满”部分的雅词立夏(1)变圆变香变红点评:这三个词从不同的角度将事物描写得生动、具体,使人们从形状、颜色、气味中感受到夏天的脚步已悄悄走来。

(2)浓绿深绿墨绿黛绿染点评:前面四个词,在课文中排比式地描绘了美丽的绿色,颜色深浅程度的不同,给人们的视觉效果也大为不同,表现出夏天的生命力;“染”字突出了颜色的浓度,形象地表现出夏天的美丽。

小满(1)灌满装满盖满挤满占满挂满布满填满爬满溢满点评:这一系列的词语突出了夏天的特点,也表现出在小满到来的时候,各种植物、动物也纷纷接踵而来,展示着自己最成熟的一面,体现出此时什么都“满”的特点。

(2)悠悠地雪白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的点评:这些形容词,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满”的特点,也突出了夏天孕育着丰收和希望。

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丰收的、充满希望的图景。

二、“小暑”、“大暑”部分的雅词(1)攀援点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晒衣绳比作一根根攀援的藤,生动而形象。

鄂教版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3篇

鄂教版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3篇

《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平都中学校胡川设计指导思想一、初中学习散文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表达情感的技巧和能力。

2、教材特点:本册书安排了11篇散文,说明散文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散文是学生积累词汇、陶冶情操的良好素材,是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的有效模板。

3、学情特点:通过上学期对散文的初步感知和前面几篇散文的学习,学生对散文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基本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以整合、概括其中心内容及写作特点。

在语言积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七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对于大自然中的众多物象还不了解,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更是陌生。

4、平中语慧教学思想:让充满智慧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让高效美感的结构改变教学的思路。

(1)我即语文(2)以案说法(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简单了解夏日不同骨气的物候特点;二、培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一、学会抓关键文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二、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仿照说话、写作。

情感目标:一、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二、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酷爱。

教学进程激情导入:(导入语)前面咱们方才伴随着林斤澜的春风,和朱自清先生一路深深陶醉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今天咱们又将和著名作家杨德祥一路走进火热的夏天,高唱《夏天的旋律》,歌唱美丽的大自然,歌唱美好的生活图景,感悟人生永恒的真理。

(出示题目)在同窗们的眼里,夏天又是如何的一幅图画呢?换句话说,夏天有什么代表性的景物和人的活动呢?说到夏天,可以说是个超级超级美好的季节。

夏的夜晚,在梧桐树下,驰骋着梦想,许许多多的人们聚集在一路,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流动着时尚元素的街头,许多的太阳帽,舞动的曲子,漂亮的姑娘一闪而过,给街头增添了很多的风光。

七年级下册语文《夏天的旋律》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夏天的旋律》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夏天的旋律》教案教学目标欣赏并仿写诗样语言。

教学设想了解相关知识,整体把握之后重点欣赏并仿写指定句子。

最后要求写一首诗教学步骤一.知识传授,(见ppt)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精读准备三.学生提问,解决疑难,为理解课文进一步做准备。

(如果有学生提到后面要仿写的句子就势仿写)四.新奇优美句子的仿写(先将例句还原成普通的说法,然后通过比较探讨出“变形”的方法,再让学生设置相同场景,最后用例句所用的变形的方法变形。

从中体会语言的新奇美,实现理解、模仿甚至创新超越。

)首先明确,语言的创新就是对旧有语言方式的大胆变形,变得陌生然而又熟悉,变得意料之外然而又在情理之中。

为了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可以全班讲解两例仿写两例,再各组分一题然后到黑板上板演结果并讲解,其余的则作为抢答题。

在书上编号,使之与下面序号一致)板书分析常规表达形式,分析变形方法,仿写、创造常规变形方法1. 拟人中拟物2. 倒装3. 用心情代替带来心情的实物4. 用形容物身体的词语来形容该物的动作5. 拟物中拟人,用形容该物形状的词形容该物带给人的梦6. 事不是蝉做的,只因蝉蜕壳与此事同时,就说成是它做的1. 春天还未来得及用花环打个句号,夏天就用滚滚的雷声另起一行了分析:常规表达形式是春天的花还没开完,就打起了响雷进入夏天了。

作者则将春天、夏天拟作写作的人;但“人”写作所用的又是春天的花环、夏天的雷。

表现的是季节的快速变化。

其本质是拟人,新奇在“人”所做的表情、动作又具有物的特征示例:秋天还未来得及用果实打个句号,冬天就用片片雪花另起一行了。

2. 只一夜功夫,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分析:倒装句,樱桃红了,芭蕉绿了的倒装。

强调色彩的艳丽,形容词变为动词,新鲜。

表现夏天植物生长迅速。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氛围,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夏天相关的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夏天相关的歌曲,如《夏日阳光》、《捉泥鳅》等。

2. 了解夏天的特点,如高温、暑假等。

3. 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符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夏天的特点。

3. 分组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或声音模拟夏天的声音,如蝉鸣、水流等。

2. 引入新课:播放《夏日阳光》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氛围。

3. 学习歌曲:教唱《夏日阳光》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符。

4.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天的印象,以及夏天的一些趣事。

5. 歌唱比赛:分组进行歌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夏日阳光》歌曲,表现出夏天的氛围。

2. 学生能简单地描述夏天的特点,以及自己印象中的夏天。

3. 学生参与歌唱比赛,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

六、教学内容:1. 学习夏天相关的歌曲,如《泡沫》、《小池》等。

2. 了解夏天的自然现象,如暴雨、雷电等。

3. 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即兴编曲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演唱、创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夏天的自然现象。

3.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八、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演唱《夏日阳光》歌曲,回顾夏天的特点。

2. 引入新课:播放《泡沫》歌曲,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氛围。

3. 学习歌曲:教唱《泡沫》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符。

4.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夏天的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夏天的一些趣事。

5.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

夏天的旋律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传授学生夏天的旋律,让学生能够正确吟唱夏天的旋律。

2.培养学生对夏天的感性认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唱歌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1.夏天的旋律音乐录音。

2.黑板、彩笔。

3.小提琴、钢琴等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黑板,引导学生展开关于夏天的讨论,例如夏天的特点、夏天的气候等。

2.教师播放夏天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夏天的旋律。

二、学习夏天的旋律(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唱“夏天的旋律”,并重复几次,让学生熟悉旋律。

2.老师使用乐器演奏“夏天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奏。

三、感受夏天的旋律(2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进行表演,演奏“夏天的旋律”。

2.其他学生可以选择拍子、手舞或编舞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夏天的旋律的感受。

四、创作夏天的旋律(3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创作一段夏天的旋律。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演奏这段旋律。

3.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声音(比如口哨声、手拍声等)来丰富旋律。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他们创作的夏天的旋律。

2.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3.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

教学延伸:1.让学生去课后听一些夏天相关的音乐,感受夏天的氛围。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夏天的故事或诗歌,表达他们对夏天的感受。

3.学生可以自行和收集夏天的图片,并用这些图片制作一个夏天的音乐视频。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感受夏天的旋律中,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创作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去感受夏天的音乐和思考夏天的意义,课堂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鄂教初中语文七下《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4).doc

《夏天的旋律》知识目标: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芒种”一节,我们深深感受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收获场景,下面我们一起随作者了解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人们的悠闲与幻想。

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关于夏至的景物(动植物)三、通过这些景物体会夏至的特点四、品读:赏析你最喜欢的章节,画出欣赏的句子,并说出欣赏的理由。

(从词性、句式、修辞、感情色彩、词义等方面赏析) ①学会品读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②学会体会短语所创设的美.③学会体会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丰富的含义.④学会体会作者灵活运用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的方法.⑤体会长短句式相间,文章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附录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

容光焕发:脸上表情光彩四射 童年的脚印里贮zh ù满了流连..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附录2景物(动植物)大蒲扇、大芭蕉、蜕壳而出的蝉、女贞花开、芙蓉花开、合唱的蝈蝈、鼓噪的青蛙附录31、大蒲扇和大芭蕉呼哧一扇,夜空里长满了星座和故事。

隐去了人的活动,突出表述的重点,实语意鲜明,情趣盎然。

“夏至”来临,在乘凉的人群中,大蒲扇和大芭蕉会不停地扇,人们还会对着星空辨认星座,讲述那动人的神话故事。

2、雨后,被打湿的蛙鼓变得脆亮起来。

田野的风,飘来阵阵瓜香,飘来三两声看瓜人的民间小调。

以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特点的景物,烘托出夏的动人的意境。

附录4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

拟人手法2、北半球的人,一手送走一年中最长的一个白昼,一手迎来一年中最短的一个夜晚。

夏天的旋律

夏天的旋律

夏天的旋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和形象化的表达,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品味文章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1、自主欣赏,能对文本提出质疑。

2、合作探究,能总结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情分析:一部分学生在文字阅读上能够做到主动思考主动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文字阅读上是被动的,甚至是不动的。

因此在教学中设置“质疑”的环节,对文本质疑,对同学的解读质疑,尽量放手让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帮助,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个性解读的能力。

课前预习:1、六个小组抽签决定探究任务(每个小组合作探究一个节气),品味欣赏文章的语言。

2、完成学案二上的第1、2项任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探究品析文章环节。

二、探究品析。

学生活动:六个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其探究成果。

彩色风铃:立夏可口可乐:小满蒲公英:芒种雷霆万钧:夏至豆蔻年华:小暑书香满园:大暑三、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上台展示其探究成果后,其余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提出质疑或疑问。

四、师生合作,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将本组的总结展示在小黑板上。

师生共同归纳:1、抓住事物的特点,用词准确。

2、多角度写景,色形声味俱全。

3、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5、融情入景,景中有情。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几句或一段。

学生活动:全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仿写,然后在全班展开“车轮战”,即每组一个学生代表本组进行仿写展示,朗读自己的作品。

按组依次进行,看看哪一组的作品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笑到最后!六、总结。

教学反思:《夏天的旋律》是一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散文,具有极广的品析空间。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夏天的旋律》word教案 (5)

夏天的旋律第2课时学习目标通过研读,品味语言,体会生动、传神的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生动、传神而又意韵丰厚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群学枯燥无味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知识,在作者笔下却有了色彩,有了情趣,有了生命。

这全都源于作者运用了极为丰富的写作技法。

活动 1.反复朗读下面句子,请体会、交流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活动 2.讨论交流你最欣赏的句子或某一段语言,并说说自己欣赏的理由。

我最欣赏的句子是:欣赏的理由是:我最欣赏的段落是:欣赏的理由是:【教师点拨】二、导学作者以夏季的节气为联想的生发点,以极为丰富的写作技法,生动、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了夏季节气的知识。

请同学们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归纳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

活动1:语言的生动形象。

(请依据以下提示,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例句)⑴虚实结合⑵对惯常搭配的超越⑶对典型物象的突出及对人物活动的省略⑷情感色彩的变化活动2:对名句、典故、民俗的灵活运用。

三、小结本文是一篇生动优美的散文,读完后在语言表达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四、练习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夏之韵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四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薄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批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出旺盛的活力。

初中语文7、夏天的旋律_教案2

初中语文7、夏天的旋律_教案2

7、夏天的旋律_教案2教学目的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夏天六个节气的不同特点。

2. 体会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象来突出季节特点的写法。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和形象化的表达。

2. 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散文美。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暑假生活是异彩纷呈的,作者罗兰女士说她最喜欢暑假,因为它丰富、鲜明。

不同的人对暑假的印象是不同的。

但对于刚刚过去的2004这个暑假,这个夏天,我相信大家的感受是相同的,这是一个激情如火的夏天,赛场的呐喊和看台上沸腾的热血构成了这个夏天的主旋律,青春的色彩因奥运会发出动感的绚丽。

今天,我们就随着杨德祥一起感受夏天的旋律吧。

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准确认读,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柳絮蔷薇栀子花豇豆酣畅淋漓苋菜艾蒿媲美跌宕姗姗来迟2.课题解说:本文取题为“夏天的旋律”很明显是把夏天比作一首乐曲在看。

一个丰富多彩的夏天,一个拥有众多节气的夏天,在作者笔下就犹如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每一部分都是值得回味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有魅力的。

作者如数家珍一般描绘着夏天整个季节的每一点变化,再现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充满热力的画面。

3.“逐题”分析:本文抓住夏天的六个节气,以此为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层次清晰描绘了夏的全貌。

“立夏”,夏天来临的正式宣誓,它标志着夏天来了。

作者在描写这一节气时自然扣住了春夏之交、夏天来临这一标志性特点,通过写变圆的青梅,变香的大麦,变红的草莓,出水的菱盘、荷叶,尺把长的豆藤、瓜藤,散发清香的槐树花、樟树花、野蔷薇,突出夏的迅速、快捷、热烈、鲜美等特点,更突出了夏的形形色色的绿。

“小满”,意为小麦的穗儿渐渐饱满。

但饱满的岂只小麦?于是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满”,如饱满的麦穗、豆菜子和豌豆荚,马尾松的新针和竹林的新叶,占满湖畔江滩的新菖蒲、新茭白、新芦苇,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结茧的老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幕 7帷

“ 夏 ”“ 满” 立 、小 部分 的雅 词
立 夏
点评 : 的尾 声 已经 到 来 , 的 气 息 已传 递 出来 。 夏 秋 ( ) 场 挂桃 应 市 变 紫 8登 点评 : 大暑 孕 育 了 一个 丰收 的季 节 。 也说 明 了 夏 的 尾 声 已经 到 了 , 踵 而 至 的将 是 秋季 。 接
黪5 ; 8 _
教参教 贝} 学考海 攀 大.拾l I l
点 评 : 小满 ” 为小 麦 穗 儿 渐 渐 饱 满 , 者 开 头 就 “ 意 作 点评 : 里 运 用 了拟 人 的 手 法 表 明 夏 的 到 来 。 花 这 “
二 、 小 暑《 天 的 旋律 》 夏天 的 6个 节 气 为 写作 顺 序 和 写 夏 以
作 内容 , 绘 了 夏 的 全 貌 。 为 一 篇 知 识 性 、 情 性 很 描 作 抒

点 评 : 者 运 用 了 比喻 的修 辞 手 法 . 晒 衣 绳 比作 作 把
( 长 满 开 满 挂 满 9)
( ) 圆 变香 变 红 1变
点 评 : 三 个 词 从 不 同 的角 度 将 事物 描 写 得 生 动 、 这
具 体 , 人 们 从 形 状 、 色 、 味 中 感 受 到 夏 天 的脚 步 使 颜 气
已 悄悄 走 来 。
( 浓 绿 深 绿 墨 绿 黛 绿 染 2)
点 评 : 简单 单 的四 个 字 . 突 出 了 “ 暑 ” 简 就 小 的节 气 特 点
有 关 的物 候 现 象 、 型 物件 、 色特 点 、 史典 故 、 俗 典 景 历 民
传 说 等撷 取 出来 , 机 地 组织 在 一 起 . 而 让 文 章 联 想 有 从
( 姗姗誊迟 3 )
拳I教参教 贝 I学考海 I 大・拾
的 特 点
( ) 悠地 雪 白 的 金 黄 色的 半 透 明 的 2悠
《 夏天l旋律》g 『 g l语言教学尝试 『
画 张 颖
点 评 : 些形 容 词 , 我们 展 示 了 各 种 各 样 、 形 这 向 形 色 色 的 “ ” 特 点 , 突 出 了夏 天 孕 育 着 丰 收 和希 望 。 满 的 也 向 人们 展 示 了 一幅 幅 丰 收 的 、 满希 望的 图景 充
分 与整 合 。 者 把 学 生分 成 若 干 个 小组 . 导 每 组 完成 笔 指

点评 : 两 个 词 生 动地 把 温 度 计 拟 人 化 . 这 表现 了 大
暑 时 节气 温 高 的特 点
( ) 宕 起 伏 酣 畅 淋 漓 6跌
部 分 美 句 雅 词 的 搜 集 整 理 与 点 评 工作 . 动 中 ~人 活
为不同. 表现 出 夏 天 的生 命 力 : 染 ” 突 出 了颜 色 的浓 “ 字
度 . 象地 表 现 出 夏 天 的美 丽 。 形
小 满
点评 : 妙 地 突 出 夏天 到来 的迅 速 、 烈 鲜 美 的特 巧 热 点 , 蓄 地 写 出了 夏 的短 暂 。 含
( ) 满 装 满 盖 满 挤 满 占满 1灌 挂 满 布 满 填 满 爬 满 溢 满 点 评 : 一 系 列 的词 语 突 出 了 夏天 的特 点 , 这 也表 现 出 在 小 满 到 来 的 时 候 . 种 植 物 、 物 也 纷 纷 接 踵 而 各 动
点 评 : 用 比 喻 的 手 法 , 动 形 象 、 切 地 表 达 作 运 生 贴 者 对 夏 天 的热 爱 与 赞颂 。
() 慢 5傲 昂
熏陶 , 丰富 学 生 的语 言积 累 , 者 在 教 学 这 篇 课 文 时 . 笔
指 导 学 生 在 整 体 把 握 的 基 础 上 . 课 文 内容 进 行 了 拆 对
根 根 攀 援 的藤 , 生动 而 形 象 。
f 出梅 入 伏 2)
强 的文 章 , 果 采 用 平 实 的 表现 手法 来 介 绍 夏 天 6个 如 节 气 的特 点 , 尝 不 可 。 作 者 为 了 激起 读 者 的 阅 读 兴 未 但 趣 , “ 气 ” 出 发 点 , 情 展 开联 想 , 与这 些 节 气 以 节 为 尽 将
点评 : 这个 词 , 阴 天 的 来 临 写 得 十 分 形 象 . 阴 把 将
天 的 来迟 拟 人 化
( ) 意 4写
奇 特 , 容 丰富 , 内 思路 开阔 , 有 形 散 神 聚 的散 文 美 。 具 在
具 体 描 写 中 . 文 运 用 了 丰 富 的 写 作 技 法 . 达 生 动 本 表 形 象 、 满 美感 。 充 为了 更 好 地 利 用文 本 对 学 生 进 行语 言
( ) 知尺 把 长 的 豆藤 、 藤 何 日爬 上竹 篱的 ? 2不 瓜
点 评 : 出 了 夏 天鲜 美 的特 点 , 写 美好 的植 物 令人 目 不暇 接 。
( ) 麦穗 儿 被 雪 白的 奶 汁 灌 满 了。 3小
来 。 示着 自己 最成 熟 的一面 . 现 出 此 时 什么 都 “ ” 展 体 满
作记 录 , 一人 在 交 流 活动 中作 主 要 发 言 . 余 的 人可 作 其 补充。 下 面 是 我们 师生 的主 要研 究 成 果

点评 : 紧扣 文 题 “ 天 的 旋 律 ” 突 出 “ 暑 ” 这 部 夏 。 大 是
乐 曲 旋律 的高 潮部 分 , 出了 夏 季 的炎 热 的 特点 。 突
点评 : 每 条 藤 上 , 子 、 朵 、 子 都 已 经 长 好 , 在 叶 花 果 而 这 些才 是 小 暑真 正 的 主 角
三 、 文 的 比喻 句 全 ( ) 像 飘 忽 的 柳 絮 一 样 , 切 都 那 么 突 然 和 短 1就 一
暂。
点 评 : 面 四 个 词 . 课 文 中排 比 式 地 描绘 了美 丽 前 在 的绿色. 颜色 深 浅 程 度 的不 同 , 人 们 的 视 觉 效 果 也大 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