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
血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72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明显更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

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56%、19.44%,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

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手术效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广可行性较高。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慢性病的一种,该病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并且近年来该病发病逐渐增加,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该病患者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随病情恶化,患者易发生脑出血等并发症。

部分研究指出,约60%的脑出血均由高血压病引发[1]。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位置多为脑部基底节区,该病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关键。

手术治疗是该病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以往多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但此种治疗方式局限性较大,易对患者神经造成损伤[2]。

本次研究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72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均分患者,每组各36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1:15,年龄37-79
(57.28±3.45)岁。

观察组男女比例22:14,年龄38-77(57.19±3.27)岁。

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具体如下:取仰卧位,全麻,在外侧裂开一切口,扩大骨窗(3cm×3cm),将出血部位切开,分离基底节区血肿组织,清除血肿,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于血肿处敷上止血纱布,于血肿腔位置安置引流管,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产生,将引流管固定,缝合头皮。

1.2.2观察组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具体如下:取仰卧位,全麻,对血肿区进行标记,选取手输入路位点(额部与血肿腔长轴交点),于入路位点开一个手术切口,长度约为3cm,扩大骨窗(1cm×1cm),平行深入注射器,使其到达血肿腔位置,回抽观察是否有红色液体出现,如果有需将注射器拔出,随后拔出扩张导管,于血肿腔部位插入注射器导引器,逐渐将血凝组织吸除,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于血肿位置敷上止血纱布,于血肿腔位置安置引流管,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产生,将引流管固定,缝合头皮。

1.3观察指标
(1)记录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包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血肿残余量。

(2)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再出血、肺部感染、颅内感染。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明显更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

见表1。

表1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s)
组别(n

36

术中出血
量(ml)
手术时间
(min)
住院时
间(d)
血肿清
除率(%)
术后
血肿残余
量(ml)
观察
组85.28±1
9.74
88.37±1
1.51
12.26
±3.07
93.19
±4.05
4.36
±0.96
对照

138.31±
23.52
152.82±
15.16
16.03
±4.75
87.56
±5.24
6.02
±1.16
t10.36220.316 3.999 5.101 6.615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
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56%、19.44%,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

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n(%)]
组别(n =36)再出血肺部感

颅内感

发生率
观察组1
(2.78)
1
(2.78)
(0.00)
2
(5.56)
对照组3
(8.33)
3
(8.33)
2
(5.56)
8
(19.44)
X2--- 4.181
P---0.04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易发生于脑干、基底节区等位置,其中基底节区发生率最高[3]。

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内囊会遭受损伤,存在较高的神经压迫风险,严重者,患者引发偏瘫等现象,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

以往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
血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为小骨窗开颅手术,术后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近几年,临床逐渐运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该病患者,此种治疗方式可对开颅手术治疗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5]。

研究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明显更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表明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观察组(19.44%)(P<0.05),表明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发挥理想效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手术效率及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俊,马飞,秦智勇.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6):46-47.
[2]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6):61.
[3]张笃.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康颐,2021(14):190.
[4]郭万亮,徐步轩,曾祥武,等.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4):84-85.
[5]牛国策.传统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8):1001-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